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兩個月前,我在頭條發了一篇文章“餘秋雨先生寫有《文化苦旅》,那我的叫《文化甘旅》行嗎?”說了我的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在2020年走遍河南的所有地市、縣城,去探訪各個地方的古蹟、人文。

緣由是在直播的過程中,深深感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儘管現在網絡很發達,得到信息很方便,可是你在電視上看,在書上看,在網絡上看,還是瞭解不全面,或者說看到了感受沒那麼深。這段時間又讀了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那一篇篇令人深思的文章,更激勵我去完成我的願望。依餘秋雨先生的學識和才華、還需要行萬里路,何況我們不值一提的小卒。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雨先生於1992年出版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借山借水借物來探尋古老的文化、中國文人的人格和人生的真諦。讀來沒有古書的枯燥,在優美文字的吸引下不但能瞭解中國久遠的文化,還能引發你深邃的思考。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有兩篇寫的是餘秋雨先生家鄉的事情,一篇是《牌坊》,一篇是《廟宇》。看著平淡無奇,仔細品來,可以發現中華文明的傳承的脈絡。以前,每個地方都有牌坊,雖然也有“狀元牌坊”,但大部分都是“貞節牌坊”,為那些“從一而終、寡而不嫁”的女子而建。

石匠裡邊又分三等,最低一等砌鑿墓碑,中間一等砌鑿石橋,最高一等砌鑿牌坊。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但是,那些女子真的死了嗎?從砌牌坊和砌墓碑的石匠的對話中,從那一個個來了又走的尼姑中,從那些教孩子們讀書的女教師身上,作者好像漸漸明白了什麼。直到作者後來看到一篇外國小說《熱冰》才恍然大悟。

我漸漸明白了,我們鄉間為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湧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那些外來女教師在當地人的眼中簡直就是天仙,她們不僅是給孩子們帶來了知識,點燃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還給村裡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希望。那些牌坊應該修,值得修,連村中修牌坊的石匠都自告奮勇為村中小學砌一個像樣的大門。

我覺得中華文化能五千年不間斷傳承下來,在於每個村莊都留有一把火種。這篇文章雖然說的是近代的事情,以前每個村也多少有個讀書人,即便中不了秀才,也能在當地受到尊敬,起著文化啟蒙的作用。還有那些石匠、畫工等各種的藝人,在用自身的手藝傳承著文化。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廟宇》說的是佛教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滲透到每個村莊,每天孩子們去上學,老人們去廟裡唸經,學校和廟宇影響著不同的人群。裡面講了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土匪搶了一個四歲的孩子,被村民追趕,後來跑到了廟裡面藏了起來,和尚們在唸經。

“和尚念,所有的香客都在唸,念變成了唱,合起來聲音非常響,就像颱風季節上林湖的潮水。”

念得孩子竟然睡著了,醒來後發現在家裡,原來是土匪聽到唸經聲,良心發現把孩子送回家了。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我在前段時間也跑了一些地方,發現中國的廟宇確實很多,有句詩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個四百八了。我曾想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廟宇呢?到底有沒有起到普度眾生的作用呢?看了這個故事,增加了我對佛教的好感,以後再出去遊學的時候,會對廟宇的故事更加地留心。佛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星羅棋佈的廟宇從某種意義上是學校的一種補充,在默默地影響著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書中有兩篇和莫高窟有關的文章,那就是《道士塔》和《莫高窟》,莫高窟我還沒去過,瞭解也不是太多。餘秋雨先生用他那細膩形象地筆法描述了莫高窟中各個時期雕像和繪畫的特點,令人看了以後心馳神往,恨不得馬上飛過去欣賞一下。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書中這句話給了莫高窟鮮活的生命,也點明瞭我們欣賞莫高窟的真諦。只有把那些雕塑壁畫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去欣賞,才能回到那個時代,融合到那個時代,才能體會到莫高窟的美妙。也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傳承不是某個名人能做到的,是那些手藝高超的畫工、石匠等各種工匠通過千百年的一代一代的付出,才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寶貴的財富。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道士塔》讓我們瞭解到到了近代,隨著清朝的衰亡,沒有精力再管這些事了,莫高窟竟然由一個對道家也不精通的道士王圓籙來掌管。結果讓國外考古者以很低的價格買走了大量的佛經和繪畫,給我們造成了很大損失。我覺得這也不能怪他,只能怪當時國力衰落、官場墮落。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並不是沒有作為,一級一級地報官,都沒有引起重視,他一個小老百姓還能做什麼呢?當然如果能想辦法保護起來更好,但是他確實沒那個能力,我們不能把這個帳都算到他頭上。餘秋雨先生想即使當時由他來管理,也是無奈,只好發出下面的感嘆:

這裡也難,那裡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裡,大哭一場。

哭聲,像一匹受傷的狼在黑夜裡嗥叫。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在歷史文明的進程中,文化的傳承中,藏書是少不了的,也是很難的,但是保護好藏書是更難的,因為: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之於一朝;三千里的搜聚,可焚之於一夕。”

文章《風雨天一閣》說的是明代藏書家範欽和他的家族創建和保護他們家的藏書樓“天一閣”的故事。一個家族能把一座藏書樓看的比什麼都重要,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們,這是一種信念,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格力量,是一種希望中華文明長久延續的偉大願望。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這篇文章也反映了中國文人的一種情懷,即使仕途不順,即使遭到誣陷,即使行色匆匆,也忘不了心中的那個追求。也正是千千萬萬中國文人的這種精神,才使得中華文化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看完更激發了我要去拜訪這些先輩的激情。

書中還有幾十篇文章,都很有感染力,像《都江堰》、《西域喀什》、《寧古塔》、《抱愧山西》、《巴金百年》等等。最後一篇是《祭筆》,講述了作者幾十年來用筆來記錄歷史的經歷,表達了對筆的無限感情。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餘秋雨先生三歲開始握筆,七歲開始替村民們寫書信,二十歲替父親寫交代材料,後來寫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世界戲劇學》和一些學術著作。後來辭去公職開始了探究中華文明,開始寫“穿越百年血淚,尋找千年輝煌”的系列文化散文。

後來又對人類各大文明遺址進行了歷史性考察,成為穿越數萬公里危險地區的人文教授,過程中用筆記下了沿途所見所聞所想。在文中,餘秋雨先生說道:

我還可以像老朋友一樣對筆開一句玩笑:你耗盡了我的一生,我卻沒有浪費你太多的墨水。


從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看中華文明的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餘秋雨先生是現代文人的一個縮影,無數的文人、藝人和手藝人是在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中華文化,希望我能在這種激勵下完成自己的目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