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買保險公司的重疾險意外險是買一年一交的消費型的,還是買長期以後多少年返還的?

rammstein81


首先,保險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不是適合你自己。

不管是一年一年交的還是長期的,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至於買哪一種,需要根據您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而且並不一定非要二擇一,可以兩者搭配配置。


消費型和儲蓄型,哪個更好,看下面就知道了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保險的定義。


消費型保險是指約定期限內,客戶繳納保費,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約定期限結束,保險責任結束,並不退還保費。


儲蓄返還型保險是指約定期限內,客戶繳納保費,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約定期限結束,退還不同程度的保費。


理解消費型保險和儲蓄返還型保險的區別,這要從風險保費說起。

所謂風險保費,就是單位風險保額對應的保障成本。


隨著自然年齡上升,保障成本逐年提高,風險保費隨之逐年提高。以自然年齡對應的風險保費為基礎收取保費,被稱作自然費率。


消費型保險採用自然費率,在年輕的時候很便宜,但是到了中老年問題就來了。客戶七老八十,風險保費非常高,承擔壓力太大。


保險設計者就思考:可不可以在客戶年輕的時候多收一些保費?這部分多收的保費,通過投資還可以增值,從而貼補年紀大時的保費?


一商量,就愉快地決定了。這個決定演化出均衡費率和儲蓄返還型保險。


均衡費率就是保險公司把各年齡段的保費平衡,每年給出一個保費均值,年輕時候多收一些,年紀大了少收一些。

如果年輕時多收的保費正好抵消約定期限內的保障成本,這一類保險保費每年沒有增加,到期也沒有保費退還,通常被稱作消費型保險。

如果年輕時多收的保費可以抵消約定期限內的保障成本,通過投資增值還有富餘還給客戶,就被稱作儲蓄返還型保險。


所以消費型還是返還型保險,不是便宜與貴的區別,只是先收還是後收的區別。兩者都符合保險姓保的理念,都值得推薦。


簡單來說,消費型保險和儲蓄型保險的保障成本都是一樣的,都是採用自然費率,不同的是,儲蓄型保險通過前期多收客戶一部分錢,用多收的錢去投資、盈利,盈餘補充一部分保障成本,一部分到期返還給客戶。


不管是消費型保險還是儲蓄型保險,保險公司玩的都是你自己的錢,記住:保險公司是不會倒貼錢給你的。

至於你該如何選擇,就需要衡量

1.對於你來說,錢放在你手裡增值,還是放在保險公司讓他幫你增值,哪個更划算;

2.以你目前的經濟能力,是先解決保障的問題,還是保障加強制儲蓄一起,畢竟,兩者的費用差別還是蠻大的。


消費型保險的特點


1.費率低,槓桿高;

用較少的錢可以撬動更高的保障。


2.通常都是保障一段時間,消費型的保險並不只有一年一年的,也有幾十年的,但都是保障一段時間,也有限制,到某個年齡就不能購買了,比如,60歲、70歲等等。


3.保障期間沒有發生風險,錢就消費掉了

之所以說“錢消費掉了”,而不說“錢打了水漂”,是因為,不管是儲蓄型還是消費型,都會消費掉固定的保障成本,儲蓄型的無非用多交的錢投資盈利,最後盈餘的一部分返還給你。


儲蓄型的特點


1.費率比消費型高,槓桿沒消費型高


2.觸發風險,理賠;不觸發風險,到期返還


3.保障期限相對較長,通常有“兩全型”、“終身型”。區別在於,兩全型是返還給自己,終身型是返還給指定受益人。


4.雖然有返還,但有通貨膨脹風險,20年前的50萬、現在的50萬、20年後的50萬,想必你應該很清楚有多大差別。


購買保險並非“非此即彼”,可以根據您的實際情況量身定製,合理搭配


上面說了消費型保險和儲蓄型保險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其特點進行合理搭配。


舉個例子:假如您是女性,認為錢交了不拿回來點,有點過意不去,但是手頭又相對沒那麼富裕。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兩者相結合,買一部分儲蓄型保險,保障到80歲,80歲到期返還,可以用來補充養老,那麼在女性疾病相對高發的20歲-55歲這段時間(女性乳腺癌、宮頸癌在20-55歲比較高發),就可以用消費型的來解決,保障期限25年。


這樣的話,保費相對比只買儲蓄型少一些,而且保額也可以做的比較高,也解決了長期的保障,而且也兼顧了女型的兩大高發疾病的風險,假如沒有發生風險,也有一部分返還,補充養老。


您覺得這樣做,怎麼樣呢?


峰二爺


其實一年交保一年的和交十年和交20年保終身的和保長期的,這些險種的功能點都不一樣。我這邊兒簡單舉例說明一下,交一年,保一年的,和交多少年,保終身和保長期的區別點在哪:

  1. 交一年保一年的這種,它最大的優勢是在於費率比較便宜,那便宜的原因是在於它只保一年,那麼它的風險費率是按照你這一年的歲數來進行計算的。同樣,因為只保障一年,那麼它的交費會相對便宜一些。那這種險種,它的缺陷是在於如果這種險種停售的話,你就無法在買到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在50多歲還想繼續購買這種交一年保一年的保險的話,如果這個險種停掉了,我們就買不到這種險種了,但是如果那個時候我們再去買其他的險種或者買這種終身型的險種,那會因為我們的健康問題或者費率過高的問題產生很大的障礙。
  2. 這種交多少年保終身的這種產品,它的費率會相對較高,同時它的保障期限也會將對較長,一般我建議選擇終身型的。這種險種一旦開始購買,那麼他的保額就是固定的,它的保障期限也是固定的,他不會因為這種險種停售了,而導致我們的保障停止或我們無法再繼續購買,所以我建議這種產品可以作為我們保障體系的基礎產品來進行鋪墊。
在保險裡面不同類型的產品,它的功能與功用,它的價值,它對人的需求的匹配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針對不同的人群,我個人建議按照您的經濟能力,您的客觀需求來進行選擇產品。那如果對於普通人群來講呢,我建議可以先行購買一定保額的終身性的產品,那麼在進行消費型產品的金額購買,那是比較可行的一個方案。

我是惟精惟一,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惟精維一


現在消費型百萬醫療很火

如果說是重大疾病是四兩撥千斤

那麼百萬醫療算是四克撥千斤了

百萬醫療是好,交費低,保障高

不過我只說兩點

一。百萬醫療是後期報銷,真花費五十萬的話需要你先有五十萬,再保險合作醫療大病醫療,再報銷百萬醫療

二。百萬醫療有一個重要的續保條款:若本產品升級或停售,產品要跟著升級或者停售,停售的可能當然不大,但是誰都不能保證百分百,不過基本上這個產品升級太頻繁了,升級後老的產品就要轉保,不然會失效終止,再就是百萬醫療是短期險,沒有六十天交費猶豫期,如果你忘了交費會直接終止,再投保如果你年紀大了的話就很麻煩了

第二個業務員基本上都不會跟客戶說明白,很多人只會跟你說交費幾百塊錢,保幾百萬,保到八十歲,一百歲,甚至連五年一上調保費都不會跟你說

不過如果真能一直續保的話七八十歲的時候保費會長到四五千每年,相對那個年齡所帶來的保障也是很值得

大體就是這樣,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回復疑問

任何產品都有人喜歡有人討厭

產品的好壞也是因人而異

最後祝所有人遠離疾病,遠離理賠


陳生鐵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f193f8d8692a1a68ce555bc9baaaf523\

玉藍兒


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就像租房子住,你只有一年期使用權,你沒有永久使用權和永久產權,房東非常歡迎你這樣年年爽快掏錢從不計較得失的租客,你租的房子不管你空起還是居住,房東都不會退你的錢;合同期內你不行了,房東給你一筆直接叫你滾蛋,如果你五行八字過硬,年年有今朝,那麼每一年合同到期了你要續簽,房東可以強勢漲你的價,或者看你不順眼攆你出去,你隨時都得心驚膽顫的做好搬家的準備,家人跟你一起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有一天你年老色衰了,人人都嫌你煩,你說你沒有地方去安放靈魂,房東根本不會搭理你,喊你有多遠就爬多遠。

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就像按揭房子,你買的是終身使用權和永久產權,你可以選擇全款交清,或者5年期交,10年期交,15年期交,30年期交,一般選擇20年期交,房東絕對不會漲價,如果來不及交滿就挨起了的,剩下沒交清的就喊你不用交了,房東倒貼你一筆還是幾筆,你交滿了的,到死為止你獲得的都是終身使用權和產權,你如果買了個投資型的清水房,你生前沒有進去享受到,就名正言順的留給你的家屬和後人。

你覺得你願意選哪一種?



bolinx


選擇保險產品是要根據個人情況的,沒有統一原則的。

一年一交的,叫“短期消費型”保險,財險公司和壽險公司都有。

優點:便宜;靈活

缺點:1.一年不出險,錢就“百花了”😂(很多人有這種觀念,暫且歸為缺點)

2.以後續保容易忘。這個險種一般是主動繳費,不是到期從銀行卡扣款。(現在一些在線購買保險平臺app可以克服這個缺點)

3.由於是短期產品,所以會經常調整產品,也許今年你看好了買了,明天產品下架了,又得重新選擇。

ps:短期消費險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

長期繳費的保險一般叫“儲蓄型”保險,例如我們常見的20年繳費的重疾險。這種險種一般會到期返本金或保額,例如有些重疾險到70歲到期返保額,也有保終身的,身故以後返的錢留給下一代。

也許你會說這種能返還的多好啊,但考慮到通貨膨脹和貨幣的時間價值,幾十年以後的這些錢不一定很“值錢”了。

而且這種險種肯定交費比較高的。而且後悔了想退保的損失是比較大的。

兩個險種各有利弊,消費者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選擇。

還有一種折中的方法,就是可以把這兩個險種合理的組合,例如普通全面搭配: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短期住院醫療險+長期重疾險;需要高額風險保障但財力有限可以把:長期重疾險+短期百萬醫療險+高額意外險等等。

所以,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變形金魚


一、重疾險建議買長期的,好處如下:

費用固定,壓力小。買長期的,一般繳費20-30年,每年繳費一樣多,年輕力勝的時候,有掙錢能力,把保險費都交了,年老的時候,不用再交保險費。若購買一年期的,每年保費都不一樣,年齡越大,保費越高,但我們掙錢能力卻不足了,等到年老體衰,不能掙錢了,就買不起保險了。

具體購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從性價比來說,消費型的性價比會高很多。因為返還型重疾險相當於在消費型的基礎上,多收了一筆錢,這筆錢保險公司用來投資增值,最終兌現返還的承諾。但現在的人,都喜歡返還型,因為有錢拿回來,感覺付出的成本只有利息,殊不知,每年多交的那點錢,投資那麼多年後,利息已經遠高於返還的錢了。

二、意外險建議買一年管一年

意外險價格一般隨年齡差距不大。因為從價格來說,長期意外比每年交的意外要貴很多。目前各家公司都有百萬意外產品,交10年,管30年,或者交20年管到70歲等,細看責任,要麼只報身故和殘疾,要麼保交通意外很高(比如飛機幾百萬的保額),一般意外很低(20萬左右),這時候要根據我們自身的特點來選擇,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坐公共交通(飛機,輪船,合法大巴車)等安全因素比較高的交通工具時,可以考慮購買長期百萬意外,每年一兩千;如果你和我一樣,平時就是兩點一線,很少飛,很少出遠門,那麼買一年期的意外更好,只要幾十到幾百就可以買到保險責任齊全的意外產品,因為飛機輪船等保險責任我就用不上,花了錢用不上就浪費了。

最終買什麼樣的保險,還是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保險責任。這樣才能夠不浪費錢,同時又能夠得到應有的保障。


一個做培訓的90後


首先,若沒有長期重疾險,建議買長期的,一年期更適合作為保障的補充和過渡。是否返還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需求和預算。

因此,分兩個方面解答你。

1.一年期VS長期

一年期重疾險和長期重疾險最最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在保唄兒看來就是【續保問題】了。

一年期重疾險只能確保為期一年的保障,其變數很大:

1) 符合健康告知,產品沒了,投不了;

2) 產品還在,不符合健康告知,投不了。

所以不要只看當前和短期。

另外就是保費不同,一年期重疾險採用自然費率定價,保費會逐年遞增,而長期重疾險為均衡費率定價,買得早買得便宜,而且價格也不會變動。

總的來看,一年期重疾險更適合經濟條件有限(譬如大學生或剛入社會/收入有限的小年輕),或是年齡偏高想要保障但不容易投保長期重疾的,再或是用於補充保額。

2.消費型VS返還型

先明白一個概念,消費型不等於是一年期的產品,消費型也有可保終身的。具體可看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668447755926503943/

至於要不要買返還型,保唄兒建議:

先不要——首份重疾險保額最重要;

有餘力,第二份可以要;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買保險的經濟壓力,那麼第一份就可以要【返保額】的。

注意,是保額,不是保費。

詳細原因分析https://www.toutiao.com/i6672577331703317005/


保險那點事兒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回顧來總結一下儲蓄健康保險和消費健康保險的一個對比:

可以看出,儲蓄保險優勢比消費型產品強,但是缺點就是保費高,槓桿明顯沒有消費型大。而市場上大部分的產品意外險都是消費型的,那麼我們現在具體討論一下重大疾病保險。

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特點:

1 一年一續

2 隨著年齡增大,保費每年增加

3不一定保證續保

消費型保險一年一續,隨著年齡增長保費每年增加,初期年齡小的時候可能槓桿大,但一但到50歲或以上,保費平衡比就慢慢開始失去優勢了,我們算過到一個客戶健康到70歲再做理賠,那麼之前幾十年來交的保費已經比理賠的金額高。很多客戶用最少的錢買到保額高的消費型產品,理念是沒有錯,但市場的產品一直都是一分錢一分貨,我們也要謹慎去了解,我們購買的消費型重疾保險是否包含身故?是否包含一些輕症的賠付?是否條款是更加嚴格和有區別於其它保險公司?是否有續保年齡限制(比如只能買到60歲)?我們必須詳細瞭解我們準備購買的產品屬於什麼類型的消費型產品,那麼在價格體現上才能考慮性價比一說。

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特點:

1 保費較高,每年固定

2 本金留存(香港保險帶分紅)

3保證續保條款

儲蓄型健康保險保證續保至終身,如果保險期內客戶並沒有發生理賠,或者在某一階段有特殊事情需要急用現金,保險公司會在約定的時間給客戶保單分紅,客戶可以貸款或者退保形式提取本金加利息。每年固定費率,避免了到年齡高的時候沒有足夠金額去繳費較高的保費。在做了一次理賠後,再不需要繳費,而且還有兩次三次五次的賠付額度(現在新的重疾都賠付多次,比如香港保險最高可以賠付9次)。現金價值高,客戶可以在急用的時候拿保單貸款,墊交後期保費,領取分紅等。

那麼消費型和儲蓄型如何選擇?

1 年齡小,當儲蓄保險預算有限的時候,可以現在消費型保險

2 當責任比較大,上有小下有老的時候,可以適當配置兩款,儲蓄型加消費型。

3 經濟允許,時間比較忙,可以選擇存儲蓄型健康保險,畢竟健康保險也有儲蓄分紅功能,可以適當做大保額也可以用作養老補充。

綜合來說,以上是我就消費型重疾保障與儲蓄型重疾保障的一些觀點,可能考慮的不是非常全面,歡迎大家留言溝通,最後在這裡,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身體健康,生意興隆!

歡迎關注 香港保險大師兄 ,為您提供更多性價比高的香港保險產品資訊!


香港保險大師兄


建議買長期消費型的重疾(保到70歲到終身的)。身故責任最好也去掉。因為重疾險中重疾責任跟身故責任大部分產品只能賠一項。需要身故責任可以用定期壽險補充。

堅決不要買返還型的,如果有儲蓄需求看我寫的文章《碾壓!消費型重疾險VS返還型重疾險,保費差額的新投資方法》文中清楚明白的寫了返還型產品到底有多坑。

以上

關注松鼠,和松鼠一起避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