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浸種到播種以及育秧流程管理,你能把覺得好的經驗講出來嗎?

l大長江


一 早稻品種選擇和用量

根據生產需要,選用早39 、中嘉早17 、湘早秈24 、湘早秈32 、株兩優819等高產主導品種,堅決淘汰湘早秈6號等退化嚴重,抗性差的老品種,種糧大戶要合理優化早 、中熟品種結構,以爭取較早的雙搶季節 。

二 育秧材料準備

菜子殼 、拱膜竹片 、308孔軟盤 、地膜 、繩子 。

三 秧田準備

1 秧田選擇,要求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鬆,肥力較高 、排灌方便 、無汙染 、雜草少 、運輸便利的田塊作秧田 。採用軟盤育秧按照1:20~26 、機插育秧1:85的比例備好秧田 。

2 秧田翻耕,在播種前30天進行翻耕淹漚,播種前3~5天結合整平,每畝秧田施入25%的複合肥26~30公斤作苗基床基肥,施肥時梳耙2~3次 ,確保均勻不仿芽 。

3 秧廂規格,按廂面寬1.5米 、廂溝寬0.3米 ,廂溝深0.15米做成秧廂,廂長不超過10米 ,以南北成廂為好,並開好腰溝 、圍溝 、以便於排灌 ,機插秧按不低於2米寬分廂做好秧廂 。

四 搶抓晴好天氣及時播種

早稻在3月10~20日浸種 ,搶抓冷尾暖頭適宜晴好時段及時播種下泥 。

五 嚴格浸種消毒,科學催芽

實行間歇浸種,選用米鮮胺 、強氯精 、多菌靈等殺菌劑,嚴格進行種子消毒,特別是中早39 、中嘉早17等易感惡苗病品種,必須用咪鮮胺1000倍藥液浸種消毒24小時以上,並勤攪拌以使消毒均勻 。常規種子累計浸種時間控制在60小時內,雜交種子不超過30小時,要使用快速催芽器或釆用煤灰催芽,溫室催芽等方法,帶溫保溫催芽 。

六 切實提高播種質量,嚴禁播種“啞谷”

拋秧栽培畝大田應備足308孔軟盤100個以上,擺盤後施用“五增牌”壯秧劑1包,再灌裝營養泥,待泥漿沉緊後再進行播種,並掃種入孔,播後用500倍“敵克松”藥液均勻噴施廂面,及時拱膜壓緊 。

七 及時清溝瀝水,加強秧田管理

及時清理好秧田腰溝,圍溝,保證溝溝相通,雨停水盡,防止廂面積水 。秧苗1葉1心後,晴天下午廂溝內灌水揭膜,揭膜後噴施五氟磺草胺防除稗草,遇連續爽促根生長,膜內保溫20~26度為宜,最高不得超過35度,經過充分煉苗後,秧齡2~3葉時選晴天下午廂溝內灌水揭膜,揭膜後噴施五氟磺草胺防除稗草 。遇連續陰雨天氣,要選擇在雨停間歇,用敵克松或硫酸銅殺菌消毒,防治綿腐病,拋栽前5天可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或腐熟的人畜糞水與長效農藥,做到帶肥帶藥下田 。


小何在鄉村


一、品種選擇和用種量

早稻主導品種為:湘早秈45號、中早39、株兩優819、陵兩優942,常規稻種子5-6公斤/畝,雜交稻種子2.5-3公斤/畝。

晚稻以高檔優質稻為主,主導品種為:

泰優390、桃優香佔、盛泰優018、隆晶優1號、玉針香、湘晚秈17、農香24等;常規優質稻種子4公斤/畝,雜交優質稻種子每畝1.5公斤,機插秧適當增加用種量。

二、育秧方式

育秧原則,採取軟盤拋秧和機插秧為主,淘汰溼潤洗插秧,積極推進水稻智能密室機械化育插秧新技術。

三、育秧材料準備

軟盤拋秧每畝大田用353孔軟盤100片,盤育機插秧準備專用軟7寸盤30塊,9寸盤28塊,拱摸竹片(2.2-2.5米)25片,地膜1.25斤(0.2毫米)。

四、秧田準備

1、秧田選擇。要求選擇背風向陽、土質疏鬆、肥力較高、排灌方便、無汙染、雜草少、運輸便利的田塊作秧田。採用軟盤育秧按照1︰20~25、機插育秧1︰80的比例備好秧田。

2、秧田翻耕。在播種前30天進行翻耕淹漚,播種前3~5天結合整平,每畝秧田施入25%的複合肥25~30公斤作苗床基肥,施肥時梳耙2~3次,確保均勻不傷芽。

3、秧廂規格。按廂面寬1.5米、廂溝寬0.3米,廂溝深0.15米做成秧廂,廂長不超過10米,以南北成廂為好,並開好腰溝、圍溝,以便於排灌,機插秧按不低於2米寬分廂做好秧廂。

五、適時播種

早稻在3月20-30日,搶“冷尾暖頭”天氣播種。

晚稻嚴格按所用品種的適宜播種期進行操作,絕對不能推遲。採用軟盤拋秧須提前2~3天播種下泥,機插秧選擇生育期110天左右晚稻品種,以確保晚稻能在9月15日(寒露風來臨)前安全齊穗。

六、浸種催芽

1、備足種子:採用塑料軟盤拋秧,早稻常規稻畝用種5~6公斤、雜交稻2.5-3公斤;晚稻常規優質稻為3.5~4公斤、雜交稻1.5-2公斤。

2、播前種子處理:播種前5~7天拆開包裝透氣,搶晴曬種半天,種子禁止在水泥地上曝曬。

3、浸種消毒。種子下水半小時左右,撈去浮於水面的秕穀、病粒谷後,統一採用“咪鮮胺”進行種子消毒。方法是用25%咪酰胺乳油2000—3000倍液(即一支2ml的咪鮮胺乳油兌水4-6公斤,浸種3-4公斤),間歇浸種雜交稻種浸24小時、常規稻種浸36小時,稻種無須預浸,浸後不須漂洗,可直接催芽、播種。包括消毒時間在內總的浸種時間:早稻常規種子48~72小時,早雜種子36~48小時,間歇浸種,以種子吸足水份35%左右為宜。

4、種子催芽。催芽前,將浸好的谷種洗幹瀝乾,然後用“兩開一涼”溫水(50-55℃)浸泡5-10分鐘,再起水瀝乾上堆,保持谷堆溫度32-35℃,15-18小時後開始露白。谷種破胸露白後,翻堆散熱,並淋溫水,保持谷堆溫度28-32℃。齊根後適當淋澆25℃左右的溫水,保持谷堆溼潤,促進幼芽生長。播種前煉芽24小時。遇低溫寒潮不能播種時可延長芽谷攤薄時間,結合灑水,防止芽、根失水乾枯,待天氣轉好時播種。

種糧大戶和各鄉鎮示範點,要嚴把種子浸種消毒環節,統一使用種子催芽器,規避浸種催芽風險。晚稻結合種子消毒採用少浸多露的方法進行催芽。

七、精量播種

1、規格擺盤:擺盤前先用木板把廂面燙平,以一邊為基準拉線橫擺2個軟盤,輕輕壓平軟盤,儘量使秧盤與秧廂貼實,以免秧盤懸空造成死苗。放盤後兩邊各留10-15釐米空地以便蓋膜。按每包壯秧劑(400克)處理50個軟盤的比例將壯秧劑撒入秧廂溝內,與適量的稀泥拌和均勻後,將其裝入擺好的軟盤中,用掃帚掃平泥水,保證每孔至少有2/3以上的泥漿,而廂面不得留有泥漿和積水,待泥漿沉緊踏實後即可播種。機插秧秧盤統一推廣麻膜育秧,以利秧苗結盤,育出標準秧塊。

2、精量播種。根據每畝用種量和軟盤多少,分廂過稱,分2~3次均勻撒播,要求常規早稻每個秧孔落入種子4~6粒,雜交稻每個秧孔落入種子2~3粒,儘量降低獨苗率、缺孔率。播種後用軟掃帚蘸泥漿水輕輕塌谷,抹去盤面多餘的泥漿。機插秧每盤常規稻播種谷150-180克,雜交稻播種谷80-100克。

3、秧床消毒

播種後蓋膜前,每畝秧田用45%敵克松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到廂面,對秧床進行消毒。

4、搭拱蓋膜。按拱高40釐米左右、拱距60~70釐米搭好篾架,然後鋪蓋地膜,蓋膜時四周要用泥土蓋嚴壓實。

八、秧田管理

早稻

1、出苗前。保持秧田廂溝暢通,廂面溼潤不積水。隨時檢查蓋膜情況,發現地膜被風或其他情況掀開,應及時蓋好,若遇無風高溫晴天,在上午十點左右應揭膜兩端通風,防高溫煮芽。立針現青後,如膜內溫度高於30℃時,也應揭開膜的兩頭通風降溫。

2、出苗後。當秧苗一葉一心後,晴天中午要揭開秧廂兩頭通風,傍晚前則蓋好。一葉一心時開始煉苗,保持廂面乾爽以促根生長,膜內溫度保持20~25℃為宜,不得超過35℃。秧廂過長,溫度太高除兩頭揭膜外,中間也要間隔揭膜,以防燒傷秧苗,以後逐步增加煉苗時間。育秧期間,如遇連續陰雨寡照天氣、或者秧苗出現綿腐病等病害時要用敵克松(500倍液)或硫酸銅等殺菌消毒。

3、煉苗揭膜。經過充分煉苗後秧齡在2.1~3.1葉時揭膜。揭膜時間最好選晴天下午、且廂溝內灌滿水後才能揭膜,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後,如遇連續陰雨天氣或極端低溫惡劣天氣要繼續蓋膜。在播種20天后最遲拋栽前4~5天要完全揭去地膜,進行露天培管。在二葉一心時每畝施用尿素2~2.5公斤作為斷奶肥。

晚稻

晚稻育秧期間氣溫高,雨水多,秧苗生長快,必須實行“三控”,促使秧苗矮化粗壯。

1、水控:採用溼潤秧床,播種後3天左右,廂溝裡保持半溝水;當秧苗長到一葉一心後直到移栽前都要進行旱育,只要秧盤孔穴內泥土不發白,晴天中午秧苗不萎蔫,溝內就不灌水,控制秧苗生長。

2、肥控:在施足基肥情況下,氮肥用量比早稻減少50%。

3、化控:用烯效唑拌種,或一葉一心期噴施多效唑控苗。

九、及時拋栽。

早稻當秧苗達到3.5~4.5葉時就可進行大田拋栽或擺栽,一般早稻秧齡控制在28天以內。拋栽前3~5天每畝追施尿素2.5~3公斤或腐熟的人畜糞水。

晚稻秧齡控制在25~28天,拋栽前3~5天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2.5~3公斤,並帶藥下田。

機插秧:早稻秧齡22天以內,晚稻秧齡20天以內,苗高15釐米左右及時機插。





小陳的家裡家外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早稻浸種到播種以及育秧流程管理,你能把覺得好的經驗講出來嗎?讓我來說一說。

一、水稻簡易規格化育秧技術的主要工藝流程是:種子選擇→種子處理→秧盤準備→秧田準備→擺盤→鋪土→播種→秧田管理→機插。

二種子選擇就是選擇成熟期適中, 秧齡彈性大, 抗逆性好的優質、高產品種。

三、種子處理:

1、曬種:播種前根據種子質量和天氣, 曬1~2天。

2、浸種消毒:用稻種清、強氯精或斯拜克按規定濃度浸種消毒。早稻浸種36~48 h後漂洗乾淨。晚稻浸種時間12~24 h, 視品種而定。浸種時要注意每間隔6~10 h將種子撈出晾一下。

3 、控制秧苗高度:為防止秧苗過高, 浸種最後階段以烯效唑溶液浸泡6~8 h。因為不同品種水稻對烯效唑的敏感性不一樣, 必須注意掌握烯效唑溶液濃度。一般情況下, 雜交品種使用150~200 mg/kg濃度烯效唑溶液, 粳稻和糯谷100~150 mg/kg, 常規品種50~100 mg/kg。浸種後, 要用清水漂洗乾淨, 清除殘留在種子表面的藥液。

秧苗高度控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機械栽插質量, 必須十分重視這一環節。但是, 如果烯效唑濃度過高或浸泡時間過長, 秧苗會過度矮化, 導致成熟期延長, 產量下降。因此, 如果初次操作, 建議先使用較低的烯效唑濃度和較短的浸泡時間, 在秧苗生長期間可以在葉面噴施烯效唑溶液的方法來補救。

4、 谷種催芽:按各自習慣方法 (如溫水淋種、裝編織袋中陽光曬等方法) 催芽至90%以上種子破胸露白晾乾煉芽。種子攤開晾乾, 達到內溼外幹, 易散落, 起到煉芽作用, 對早稻來說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四、秧盤準備→秧田準備→擺盤→鋪土→播種

五、秧苗管理(1) 早稻秧苗管理:

1、覆蓋薄膜。方法一:選竹弓長度210cm拱棚覆蓋。方法二:薄膜打孔平鋪覆蓋, 用Φ8鑽頭或皮帶衝打孔, 孔距8~10 cm, 其優點是管理方便、安全。覆蓋時注意四周扯緊, 防止下雨時中央下凹積水。注意防止鳥類從小孔啄食谷種。② 秧苗管理。1葉1心期前, 蓋膜保溫為主, 膜內溫度以不超過35℃為宜。 2葉1心期後, 膜內溫度保持在20~25℃。如果預計白天膜內溫度超標, 應在早晨膜內外溫差較小時, 揭膜灌水通風煉苗, 傍晚及時覆膜。夜間溫度穩定在15 ℃時, 可不蓋膜。③水分控制。2葉1心期前, 溝中灌水至秧板下平, 保持秧板潮溼, 秧盤中床土不發白, 以促進秧苗紮根。2葉1心期後間歇灌水, 晴天日灌夜排。大風、低溫、施肥和揭膜前須灌水護苗。起秧前3~5天排乾溝水, 便於起秧移栽。④施肥防病。根據秧苗情況, 1葉1心期施斷奶肥, 起秧前2~3天施起身肥。一般情況下, 每0.067 hm2用硫酸銨10~15 kg, 按1∶100摻水灑施, 施肥後用清水噴洗葉面, 防止燒苗。 1葉1心期用700~1 000倍敵克松噴灑, 預防立枯病。

2、晚稻秧苗管理:

①遮陽網搭棚遮蓋秧盤。②保持秧田溝水, 並視情況向秧盤澆水, 要澆透至根部。1葉1心時, 撤除遮陽網。1葉1心至2葉1心期間, 以每盤3~5g硫酸氨摻水噴施追肥1~2次, 施肥後必須用清水噴洗葉面, 防止燒苗或引起肥害。此時, 如果覺得秧苗生長過高, 可以用50~100 mg/kg的烯效唑溶液葉面噴施, 以控制秧苗高度。

六、機械插秧:

1、早稻機插, 要求田面平整, 水深5~40 mm, 田面高低相差不大於35 mm。要根據土質不同, 正確選擇合適的耕整時間, 粘性土壤須提前耕整, 沉澱1~2天再插, 以防壅泥;沙性土壤要邊耙邊插, 防止漂秧。

2、晚稻機械插秧要點基本同於早稻, 但因為氣溫高, 日照強, 必須注意如下兩點:一是儘量避免在中午日照強烈的時間插秧。二是插秧前一天秧苗充分澆水, 並做到隨起秧隨插, 以防止秧苗和床土蒸發失水過多。


戶外老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早稻浸種能使谷種較快的吸足水分,促進早發芽,發芽整齊。

一般浸種的時間與水溫有關,15℃時,需要5~6天(包括種子消毒時間);20℃時,需要3~4天。浸種時水要漫過種面,每天輕輕攪拌一次,2天換一次水。浸好的種子穀殼半透明,腹白清晰可見。

育秧管理分4步進行:

1.先將種穀在50~55℃溫水中預熱5~10分鐘,再起水瀝乾,上堆密封保溫,保持谷溫35~38℃,一般15~18小時即可露白。

2.種穀露白後,呼吸作用旺盛,產生大量熱量,使谷堆溫度迅速上升,如超過42℃,就會出現高溫燒芽現象,所以露白後要及時翻堆散熱,並淋溫水,保持谷溫30~35℃,促進根的生長。

3.齊根後要控根促芽,是根齊芽壯,適當淋澆25℃左右的溫水,保持谷堆溼潤,促進幼芽生長。

4.為增強芽谷播種後對自然氣溫的適應性,播種前把芽谷在室內攤薄晾芽一天左右在播種,若天氣不好,可進一步將芽谷攤薄並保溼,搶晴播種。



阿杰說農業


早稻浸種的目的是使種子吸足水分,促使原生質由凝膠狀態變為溶膠狀態,使酶的活性增強,貯藏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和氨基酸,種皮變軟,有利於氧氣進入及根芽突破。

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浸種需要注意浸種時間、浸種溫度及浸種方法。一般浸種前需要曬種,早稻種宜搶晴曬2天,雜交秈稻可不用曬種直接浸種。

浸種方法:採用“日浸夜露”方法,操作簡單,易於掌握,無悶種、燒芽的風險。選擇晴天曬種1-2天,按照藥劑浸種的比例和種子量配好藥液,把種子白天放在藥液中進行浸種,晚上鋪在地面上攤開,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稻種就會破胸露芽。還有比較傳統的石灰水浸種方法,現已經很少見了。

充足氧氣是種子萌發的重要因素。有農民為圖省事,將種子堆放在編織袋中,會造成部分種子缺氧,造成種子發芽慢、發芽不整齊,或者中間部分種子因呼吸作用出現高溫燒芽。

早稻育秧有水育秧、溼潤育秧和旱育秧幾種方法。水育秧是整個育秧期間,秧田以淹水管理為主的育秧方法,對利用水層保溫防寒和防除秧苗雜草有一定作用,且易拔秧,傷苗少,鹽鹼地秧田淹水,有防鹽護苗的作用,但長期淹水,土壤氧氣不足,秧苗易徒長及影響秧根下扎,秧苗素質差,目前已很少採用。溼潤育秧是介於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間的一種育秧方法,其特點是在播種後至秧苗紮根立苗前,秧田保持土壤溼潤通氣,以利根系發育,在紮根立苗後,採取淺水勤灌相結合排水晾田,20世紀50年代以後溼潤育秧逐步代替了傳統的水育秧,成為水稻育秧的基本方法。旱育秧是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溼潤的育秧方法,旱育秧通常在旱地進行,秧田採用旱耕旱整,秧田通氣性好,秧苗根系發達,插後不易敗苗,成活返青快。



文伯的春天


早稻育秧流程,選種,漫種,催芽,播種,秧苗管理。首先定先種。根據本地氣侯條件以及水資源情況,選擇好種子,種子有早中晚熟三種品種。早熟種全生育期九十至一百天左右,中熟種全生育期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天一人右,晚晚熟種全生育期一百五一十天。秧齡期,早熟種二十天移栽。中熟種二十五天移栽,晚熟種30天移載。

浸種,浸種前先曬種,浸消毒液一小時,撈出清洗後再用軟水浸一個晚上,撈出清洗。

催芽,用六十度溫水浸一小時撈出保溫催芽,中途需撿查溫度,保持三十度為好。直至露白。水分保持百分之八十左右,幹長根溼長芽。

播種。播種前把畦面整平再鋪盤,後撒上稠泥漿,用掃打友復掃直至多餘泥漿掃出秧盤外邊。然後均勻的撒上稻種,撒完後再用把反覆掃盤面,直至種子全部掃入盤穴。

拱蓬保溫。當秧苗長出面兩葉一心後就要防高溫燒苗。晴天大陽大氣溫高出三十五度就要揭莫降溫,揭蓬的兩端即可。播後半個月追一次速效肥壯苗。掌握好種子秧苗的生長期及時移栽。


君輝9792535875898


早稻浸種到播種以及流程管理,願意把好方法分亨給大家:

第一步選育苗水田:我是南方人根據我們當地的做法,一般計劃在清明節前2~3天下種子,首先選用一塊排灌方便的水田,然後梨田耙田、把田耙好放置備用。

第二步浸種工作:把水稻種子倒入水桶加水,用手攪拌浮在水面的種子是不能發芽的,把浮在水面的種子撈出去、換水浸泡24個小時起水。

第三步起水工作:準備找一個漏水的框子內墊好稻草,“強氯精”給種子消毒,燒好熱水備用。‘

然後找一個乾淨透氣的袋子、將浸泡的種子裝進袋子裡,再拿一個大的盆子加入3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然後把種子袋放入盆中伸手進袋裡攪散溫均勻,再把“強氯精”放到袋裡和種子攪拌均勻,提起來放到墊好稻草的框子裡,把盆裡的溫水倒進框裡澆透,用稻草包好用2磚頭壓緊保溫待發芽,每天早、晚用35度溫水在盆裡均勻受溫,兩天後會萌芽、芽長度3毫米左右為宜不能過長。一

第四步播種工作:把耙好的田水排幹整理秧廂寬度能放得下兩張秧盤,然後在秧廂上施撒一些複合肥再擺好秧盤、把泥漿灌滿秧盤孔,用掃把掃平即可撒播種子,撒完種子用手把種子拍抹下泥漿中,然後蓋薄膜保溫管理。

第四步管理工作:每日觀察氣溫、如氣溫過高把秧廂兩頭你薄膜打開,因為溫度過高會燒秧苗,一般從播種到移栽20天左右,在15天要打開薄膜讓它適應常溫、秧苗生長到15公分高左右可以移栽到水田。


財廣進康A


你好,我是禾本多,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早稻播種關鍵是搶積溫,保證苗全苗齊,培育壯秧獲得高產基礎。關鍵再這幾個地方,一是選好品種,適合當地的品種是第一要素,經過審定、適合當地的品種,最好自己上年參觀過,諮詢清楚栽培管理要點;二是保溫,由於是搶早育秧,室外溫度偏低,晝夜溫差較大,不利於水稻幼苗的生長,因此需要蓋膜保溫,拱膜離播種帶5釐米,防止前期低溫,後期燒芽;三是加強苗期管理,出苗期低溫陰雨,要利用中午時間兩頭揭膜,換出膜內汙濁的空氣,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要適時揭膜煉苗。

以上是我在苗期管理的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