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看交通|穿越八達嶺

圖看交通|穿越八達嶺

6月21日下午,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靜寂無聲。不遠處,四五位工人正在專心地更換著站臺上的地磚。站房右側是一株兩抱粗的大柳樹,烈日下樹蔭如蓋,旁邊就是京張鐵路主持修造者——詹天佑的銅像。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午餐。

“青龍橋火車站建於1908年,比京張鐵路早一年建成……”談起這段歷史,年過半百的站長楊存信如數家珍。作為第二代鐵路人,他對京張鐵路、對青龍橋火車站的感情歷久彌新,站臺上擺放的幾方古舊的混凝土路碑,就是這些年他們從鐵路邊“撿”回來的。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青龍橋火車站站長楊存信講解“蘇州碼子”。

歷經百年的風風雨雨,青龍橋火車站依然完整地保留著舊貌,現在每天還有12趟列車在站裡技術性停留。行至站房左側,老楊用腳點點地說:“京張高鐵就是從這個位置穿過。”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隧道施工。

“這段為淺埋下穿,埋深4米。”中鐵五局新建京張鐵路三標項目部黨建文化宣傳組組長謝崇志接過話。三標主要工程包括新八達嶺隧道和八達嶺長城站,是全線控制性和重難點工程。新八達嶺隧道全長12.01公里,最大埋深432米,設計有3個斜井輔助施工。八達嶺長城站是新建京張鐵路唯一的一座地下站,車站中心處線路埋深為102米,為目前世界埋深最大的高速鐵路地下站,車站地下部分建築面積達3.98萬平方米,相當於5個半標準足球場大小。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青龍橋火車站位於老京張鐵路人字形軌道頂部,京張高鐵從站下穿過。

從長城站入口進入地下,洞洞相聯,如同迷宮。隨行的項目部肖勇說:“除了正洞,還有輔助導洞、車站洞室,整個隧道洞室開挖達20公里,特別是長城站設計有各類洞室78個,斷面型式88種,交叉節點密集,結構極其複雜。”

由於穿越八達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國寶級文物眾多,建設者採用了精準微損傷控制爆破等先進技術,消除了工程建設對文物和環境的不利影響。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長城腳下的八達嶺隧道一號斜井。

隧道與車站過渡段是工程開挖跨度最大的線段,單洞最大開挖跨度32.7米,斷面面積494平方米,是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暗挖鐵路隧道。在過渡段建設中,中鐵五局首次採用“頂洞超前、分層下挖、核心預留、重點鎖定”創新工法推動工程施工。

到6月底,新八達嶺隧道正洞累計開挖8958米,完成總工程量的75%,長城站完成總體工程量的70%,目標任務穩步推進中。

图看交通|穿越八达岭

施工。

青龍橋火車站大廳裡的一張線路圖引起我們的關注,當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人”字形鐵路與新建京張線在青龍橋火車站交匯,形成了一個“大”字。楊存信說:“新與舊的歷史交疊,更清晰見證了國家的發展、強大,這是對先行者最好的告慰。”

韓傑 文 田景玥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