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瑤胞惠東種山瑤柑人均年入7萬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一曲童聲版《感恩的心》在山間唱響,感動著在場的每個人。

11月2日,惠州市惠東縣白盆珠鎮舉辦首屆山瑤柑喊山採摘旅遊文化節。8名身著瑤族服裝的學生向種植大戶葉少東和老師們獻上一束束野花,動情地唱起這首《感恩的心》,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雲南瑤胞惠東種山瑤柑人均年入7萬

喊山採摘儀式上,山瑤柑正式開採,瑤族同胞帶著豐收的喜悅採摘山瑤柑


瑤漢情深結出山瑤柑

“山水厚義,瑤漢情深,山瑤柑開採嘍。” 11月2日的喊山採摘儀式上,惠東縣中潤柑橘合作社負責人葉少東帶領瑤胞們喊山採摘。瑤胞們手捧大碗山瑤柑酒拜果山,祈求風調雨順、柑果豐收,感恩大自然。

唱歌的孩子都是來自1000公里之外的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板侖鄉郎六村的瑤族。幾年前,他們被父母帶到惠東,父母們跟隨葉少東種植山瑤柑,他們在葉少東的幫助下入讀了附近的小學和中學。

山瑤柑是廣東特產皇帝柑的一種。幾年前,一幫雲南來的瑤族同胞跟著“大哥”葉少東在惠東一片片荒山上種植,在瑤胞們的精心呵護下,高品質的山瑤柑獲得了市場的充分認可,也讓瑤胞們脫貧致富。為表達對雲南瑤族同胞的深情厚誼,葉少東將貢柑重新命名為“山瑤柑” 。

然而,山瑤柑種植並非一帆風順,2013年臺風“天兔”橫掃惠東,颱風過後,整個果場損失慘重。當時有果商已支付60萬訂金,葉少東卻無法交貨,最終葉少東決定賣掉果場。

合同簽訂前一晚,葉少東召集瑤胞們來交代此事時,卻遭到瑤胞們的勸阻。“大哥,果園不要賣,我們跟著你幹,不用工資,我們有飯吃就行!”因為瑤胞們的堅持,葉少東放棄了賣果場的念頭,重整心情,繼續奮鬥。

“瑤胞們特別吃苦耐勞,做事認真負責,山瑤柑之所以有這麼好的品質,是瑤胞們肩膀扛出來的!”葉少東說,今年有500噸有機肥,全部是23個瑤胞一袋一袋沿著山路肩膀扛上去的。

瑤胞們的付出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山瑤柑的品質也吸引到阿里巴巴旗下新零售商超盒馬鮮生的青睞。早在兩個月前,盒馬的生鮮買手直接來到基地找到葉少東,“惠東山瑤柑在糖度和脆度的把控上,都高於普通的皇帝柑,並且已經有規模化和標準化的種植,”盒馬廣東區域生鮮採購負責人陳喜德表示,盒馬決定為葉少東提供零售端的供應鏈服務,共同制定選果、配送和終端服務標準,通過新零售為山瑤柑開通“進城”快車。

當天的喊山採摘儀式上,盒馬在現場舉行了首發式。據瞭解,開園儀式結束後,山瑤柑在田頭採摘、當天發貨,兩個小時到達城市大倉,通過驗收和分揀包裝,次日便在盒馬門店上架,全程不過24小時。未來山瑤柑有望進入盒馬全國22所城市171家門店進行銷售。

雲南瑤胞惠東種山瑤柑人均年入7萬

《感恩的心》歌曲表演

雲南瑤胞惠東種山瑤柑人均年入7萬

惠東縣中潤柑橘合作社負責人葉少東帶領瑤胞們喊山採摘

雲南瑤胞惠東種山瑤柑人均年入7萬

葉少東和瑤胞們手捧大碗山瑤柑酒祭拜,感恩大自然


瑤胞脫貧後返鄉創業

38歲的張登是最早跟隨葉少東種柑的。“果園裡的老鄉都是我帶過去的,很多人全家老小都在基地生活,小孩在那邊讀書。” 張登說。

張登說,最初果園採用“工資+提成”模式,他一家四口每年收入10多萬元,2015年工資加提成一下子拿到60萬元。早在五年前便在家鄉蓋起了四層樓房,但張登並不滿足於此。2015年,他從基地拿了200株柑苗帶回家鄉試種,“是我姐夫種的,他完全不懂種植技術,但種出來口感還是很好”。這讓張登有一種預感,山瑤柑在富寧種植或許也行。

2017年,張登通過貸款向惠東基地購買了苗圃,返鄉創業。他想把這門技術帶回家鄉,把瑤族人民在外創造的品種帶回家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如今,張登種植的一百畝山瑤柑已經掛果,“今年果樹還小,只有幾百斤產量,我摘了品嚐一下,感覺比惠東基地的口感和化渣還好。”張登說。

32歲的李安祥與張登一樣,也帶這門種植技術回鄉發展,與合作社一起種植了300畝。葉少東介紹說,成熟的工人現在收入年均在7萬元左右。而瑤胞脫貧的消息,不斷在惠東基地發生,10月19日,又有一名瑤胞袁東林簽字證明已經脫貧。

山瑤柑探索東西部扶貧新模式

幾年前,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板侖鄉郎六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羅開益在進村入戶調查時發現,村裡多數人在廣東的果園打工。除了張登,還有30多戶瑤胞同樣通過種植柑,賺到了第一桶金,回家鄉蓋起了新房子,買了小汽車,逐步走向小康生活。他們的致富故事,很快在當地傳開,也引起了富寧縣扶貧工作組的關注。

苦於探尋郎六村扶貧產業發展的羅開益,到惠東基地考察後,認為該產業可行性強。於是,回村後迅速成立富寧底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計劃引回李安祥等人進行技術指導。

2018年4月29日,富寧縣板侖鄉共計從葉少東基地引進25000株幼苗。為了支持山瑤族回鄉創業扶貧,這批幼苗引進僅6元/株,遠低於批發價10元/株。目前,板侖鄉共計種植山瑤柑約400畝,成活率達90%以上。

按照羅開益的規劃,合作社要在2020年種植山瑤柑5000畝以上,形成規模化種植。目前合作社僅有8人,由扶貧幹部和村委會成員組成。但在聽聞山瑤柑回到富寧的消息後,不斷有農戶前來諮詢。只要這批種植成功,後面還有大批群眾願意加入這個產業。

據瞭解,富寧縣是國家一級貧困縣,由於歷史原因,全縣經濟發展滯後,至今仍在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產業。

“張登、李安祥不一般,他們有為鄉村造血的能力。村民自己設法回鄉發展,不僅帶回來了技術,更是惠及了族人。隨著我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深入發展,西部向東部輸出的勞動力,通過學習先進技術,將技術帶回西部,幫助更多當地人實現就地脫貧,已逐漸成為東西部扶貧新模式。”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板侖鄉郎六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羅開益說,“這是政府與民間雲南瑤族同胞共同發起的一次脫貧嘗試,也是東西協作扶貧的一次實踐。”

山瑤柑成鄉愁載體助鄉村振興

山瑤柑為雲南瑤胞脫貧的同時,也讓走出去的白盆珠人有了自豪感,成為了白盆珠人鄉愁的載體。

轄區內的白盆珠鎮以客家人聚居為主,1979年因為建造白盆珠水庫,當時有38600多人搬離白盆珠鎮。目前該鎮有8萬多人在廣深莞等珠三角城市經商。走出去的白盆珠人沒有忘記鄉愁,以順逸東方白盆湖溫泉度假村為代表的一批白盆珠人回鄉投資創業,溫泉酒店、民宿、農家樂等注入鄉愁文化的產業在白盆珠鎮應運而生。對於移民出去的白盆珠人而言,山瑤柑成為寄託鄉愁的載體,鄉愁成為他們回鄉的理由。

對此,順逸東方白盆湖溫泉度假村負責人賴宇強深有感悟。近不惑之年的他是正宗的白盆珠鎮人,每次離開總想帶走家鄉的味道與人分享。此前一直在深圳從事金融行業,一次回鄉,品嚐到山瑤柑後,就帶了一些給深圳的朋友分享,獲得了大家的高度評價。後來他就找到葉少東,打算買下葉少東的果園,因為瑤胞們的阻止,收購願望沒有實現。

賴宇強看到家鄉的溫泉酒店沒有發展好,一次偶然的機會成為了白盆湖溫泉度假村的經營方。2015年接手後更名順逸東方白盆湖溫泉度假村,取得了不錯的口碑,現在每週都有很多廣深港的客人過來,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後花園。

”以前回來少,是沒有什麼值得停留的地方。現在我基本每週都從深圳回來,每到這個季節,山瑤柑更是必備手禮,每次送給親朋好友都無比自豪。”賴宇強說。

“賴總就是衝著山瑤柑來的,買果場遭拒後,就投資了溫泉度假村,去年山瑤柑採摘季,酒店引流三四千人來採摘,帶來門票收入38000多元。果場跟酒店互動了起來,互相推介,互相打折。”葉少東說,因為山瑤柑的帶動,白盆珠鎮上原來只有四、五家餐廳,現在已經發展到40多家。民宿生意也很火爆,甚至有深圳遊客給他打電話說,預定兩間房,不管什麼價格,就是要在白盆珠睡一晚。

“山瑤柑滿足了廣深港等地白盆珠遊子的思鄉懷舊情感需求,讓他們在尋找鄉愁過程中發現人生的意義。未來讓山瑤柑與酒店、民宿、農家樂等產業通過相互合作,互相成就,共同助力白盆珠鄉愁經濟發展,進而促進鄉村振興。”惠東縣白盆珠鎮黨委書記賴國文說。

“小小山瑤柑,成就了一個產業,也讓瑤漢兩個民族結下了深情厚誼,促進了民族團結,體現了民族的互幫互助。未來惠東縣和雲南富寧縣將加深合作,加強對山瑤柑產業的指導,輸出更多的技術工人,提升瑤胞們的造血能力,讓瑤胞們儘快脫貧致富,兩地攜手將山瑤柑產業做強做大。”惠東縣副縣長葉惠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