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米糕,用什麼米最好?

我情依舊9


做米糕,用什麼米最好?

作為一枚愛美食愛“倒騰”美食的吃貨,米糕也是我很喜歡的一款美食。米糕的種類比較多,除了最常見的大米糕、還有黑米糕、小米糕、糯米糕、玉米糕等各種做法和吃法,而這些米糕裡除了大米糕,後面幾種米糕都會用到幾種米粉的混合配比,不是單獨一種米就完成的,但是做法都比較簡單的,口感也多樣。

下面分享兩款米糕的做法,一款簡單質樸的白糖米糕、另一款清香美味的黑米糕;前者是隻用一種米粉,用到了發酵的方法,讓發糕獲得蓬鬆的口感;而後者是三種米粉混合,將蛋清打發,利用雞蛋的蓬鬆力,獲得暄軟美味的口感。下面會逐一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在正式分享做法前,先分享一下製作米糕的米該如何選擇。

大家都知道傳統的米糕,會直接將大米或者其他米浸泡,第二天瀝乾,用機器打成米粉;大米粉就是將粳米打磨成粉,也叫做粘米粉,是所有米粉中粘度最低的,所以做出來的成品會比較乾爽。而糯米粉則是粘度最高,糯性最強的。小米粉、黑米粉則是用小米、黑米磨成的粉。

所以如果你喜歡乾爽的口感,可以用大米打成粉製作成米糕;純大米粉製作的米糕是純白色的。如果你喜歡黑米糕,可以將黑米粉、大米粉以一定比例混合,製作成黑米糕;而糯米糕則是以糯米粉為主料製作的米糕。不同種類的米糕用到了不同的米粉,口感各有千秋。

總的來說,製作米糕的米是根據製作的米糕口感和種類而定的,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當然,如果你覺得將米浸泡,然後再瀝乾打粉這樣的步驟,太過複雜;建議大家直接選擇現成的米粉,比如大米粉、黑米粉、小米粉、糯米粉等,其實這些都可以直接在超市或網上購買到的。下面我分享的方法,就是利用現成的米粉製作,做法更簡單喲。

白糖米糕

推薦理由:白糖米糕是一款傳統的米糕,用純大米粉製作,成品潔白乾爽,美味暄軟。材料容易獲得,製作簡單,下面就分享一下它的做法,希望大家喜歡!

食材:粘米粉:120g,溫水(手溫):120g,白糖:20g,酵母:2g。

製作步驟:

1、粘米粉、白糖、酵母倒入碗內,慢慢加入溫水,翻拌均勻至無干粉,最後是成線滴落的稀米漿狀態。

2、倒入8寸深盤裡,蓋上保鮮膜,在溫暖處發酵至兩倍體積,表面出現密集的泡泡。

3、稍微攪拌排氣,二次發酵約20分鐘,體積略微增大即可。

4、二次發酵的同時,蒸鍋加水大火至沸騰上汽,放入深盤,保持大火蒸30分鐘燜5分鐘即可。

5、用脫模刀在盤子周圍劃一圈,倒扣白糖米糕就出來了,切塊食用即可。

0失敗Tips:乾貨看這裡!

1、米漿比較稀,不宜放入特別深的容器裡蒸,可以放在蒸盤或者大的深盤裡蒸,增加受熱面積,這樣容易蒸熟。如果容器太深,需要蒸更多的時間,而且中間容易出現夾生的情況。

2、蒸鍋的密封性很重要,如果水汽倒流進蒸的容器中,就會出現沾溼的情況,甚至發不起來,整個變成一團死疙瘩。可以用一塊大紗布將蒸鍋的蓋子包好,或者將盤子上蓋上保鮮膜。

3、溫水以手溫以下為宜,以免燙死酵母。發酵以狀態而定,不以時間為界。

4、冬季發酵困難,可以用烤箱發酵功能、發酵箱、蒸鍋密閉空間幫助發酵。

南瓜黑米糕

推薦理由:相信夥伴們也經常會在早點攤看到黑米糕,小小一塊就要賣3塊錢,其實自制黑米糕做法也不難,暄軟可口,帶著黑米的清香,健康美味又省錢喲!

參考分量:6寸圓形活底模具

食材:

黑米粉 80g,大米粉 18g,糯米粉 22g,雞蛋:2個,白砂糖:30g,

南瓜牛奶:95g,葵花籽油:10g,檸檬汁:幾滴。

【南瓜牛奶】:南瓜(淨重)40g,牛奶:65g

製作步驟:

1、 蛋黃+南瓜牛奶+葵花籽油,用蛋抽混合均勻。

2、 加入提前過篩的粉類材料,用蛋抽不規則拌勻,米糊蛋黃糊即成。

3、 蛋白加入幾滴檸檬汁,分三次加糖,打發至小尖勾狀態(9分發),蛋白霜即成。

4、 舀一大刮刀蛋白霜與蛋黃糊混合,可用蛋抽不規則混勻。

5、 將混勻的麵糊倒回剩餘的蛋白霜中,用刮刀翻拌均勻。

6、 將麵糊倒入模具中,表面整理平整,震模幾次,蓋上保鮮膜。

7、 在大火上汽的蒸鍋裡,轉中火蒸35分鐘燜5分鐘即可。

8、 出鍋以後,震模幾次,立即倒扣,冷卻以後脫模。

0失敗tips:乾貨看這裡!

1、這款黑米糕將黑米粉、大米粉、糯米粉三種米粉組合使用,最後的口感是暄軟可口,略帶一點糯糯的口感,蓬鬆度和味道都相當不錯喲。

2、這款黑米糕無需酵母發酵,完全依靠蛋白打發提供的蓬鬆力,所以做好蛋白的打發是關鍵。

3、這款黑米糕除了可以蒸制,好吃不上火,更潤口;也可以用烤箱烘烤,口感會更乾爽、更香。

bingo,以上就是Vivi根據“做米糕,用什麼米最好?”分享的關於不同品種米糕的原材料選擇的一些心得,包括兩款米糕——白糖米糕+南瓜黑米糕的做法,分別運用了酵母發酵和蛋白打發的方法,為米糕提供蓬鬆的支撐力,口感都非常暄軟美味,蒸的不上火喲,喜歡的夥伴不妨拔草製作,特別適合在漸涼的冬季作為早餐搭配喲!

更多美味食譜和美食技巧都在我的頭條號更新分享,歡迎關注Vivi,成為和我一起在美食之旅上探險同行的小夥伴,更多精彩等待我們發現~美食路上願與你同行~

專門為美食愛好者建立的《一起做美食,樂活每一天》美食圈已經開通,歡迎愛美食的夥伴們加入,與來自全國的小夥伴一起交流美食經驗,成為第一批元老級成員喲!感謝夥伴們的支持!

我是吃貨小築,一枚專注於烘焙、也愛下廚的美食博主,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的第1072個原創回答,目前為止我的回答已獲得5716萬人閱讀,美食路上有你有我!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為了更好更專業的分享我的美食,我正在積極學習和備考健康管理師,喜歡我的美食分享,就點贊、收藏、轉發分享來支持我吧!

吃貨小築Vivi


你好,我是一名美食創作者,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希望你能在頭條搜索我的名稱關注我,謝謝,下面是詳細製作流程:

做米糕不要用粘性強的大米,(比如珍珠米粘性就比較強)關於微波後比較難攪拌問題,因為每家用的廚具不一樣,有些人用微波爐,我比較喜歡用鍋,鍋和微波溫度不一樣,我用鍋的時間大概在2分鐘,自己根據自家溫度而靈活調整,只要熟了就行,不是很難攪拌,有些親們反應不夠甜,我喜歡甜一點,個人覺得剛剛好,喜歡甜的小夥伴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增加糖份

準備食材:

大米300克、水150克、白糖5克、酵母粉半袋、溫水40克

做法:

1.     200克大米洗淨浸泡一晚,將大米瀝乾水份放入料理機中,加入100克水打成米漿。

2.   取50克米槳放入大碗中,上鍋蒸幾分鐘至熟。

3.   這是加熱後熟米漿的樣子,(如果你加熱後的熟米漿很乾很硬,說明加熱過了,後續攪拌會很困難)。

4.     熟米糊中再加入120克生米漿慢慢的拌勻,這一步需要點耐心。另取一小碗加入30克溫水,5克糖,2~3克酵母拌勻。

5.   把酵母液體倒入熟米糊中。攪拌均勻

6.   蒙上保鮮膜,放入溫暖較高的地方處或烤箱發酵=60-90分鐘,發酵好的米糊呈蜂窩狀。

7.   將發酵好的米漿再倒入其他米漿裡拌勻,加入剩下的15克糖再次發酵40~60分鐘,聞起來有股米的清香沒有什麼酸味兒就正好,發酵過頭的米糊會有酸味兒,口感不好。

8.   這是完全發酵好的樣子(這個是2倍的量)

9.   最後把發酵好的米漿倒入模子裡,(模具內涮上一層薄薄的脫模膏或清油),裝七八分滿的樣子,加蓋錫紙,要不有汽水滴上去,大火蒸15分鐘即可。

10.  鬆鬆軟軟的米糕出鍋了,開吃吧,可以加入自己喜歡吃的乾果,比如枸杞、紅棗或桂圓肉等

如果週末在家有空的話可以嘗試做做喲,自己做的米糕無任何添加劑,吃著放心,味道也巴適的板哦











吃貨杜小二


要說用什麼米做米糕,數黍米糕最好吃。我們所說的糕,不是南方人吃的糯米糕,也不是晉南人吃的白麵開水燙的糕,而是軟黍米做得糕。

它軟綿可口,清香橫溢,做主食它葷素皆可,老少皆宜,四季適合,營養耐飢。民間有“五十里莜麵七十里糕,三十里蕎麵餓斷腰”的說法。加之“糕”與“高”同音,在民間它不僅是一種美食,也是一種吉祥的聖食。人一出生,“洗三”、“滿月”、“過百歲”、“升學”、“喬遷”、“訂婚”、“娶娉”、“過生日”、“過節”、“待賓客”、“出殯”都離不開糕。

在食物上偏關人被一個“糕”字縱貫一生,可見糕在偏關人生活中的地位。偏關人愛糕,吃糕,吃出了花樣,吃出了水平。糕是黍子做的。黍子去皮叫黃米,碾成面叫糕面,和水蒸出便是糕。要吃上好糕,從種到熟也有講究。黍屬單子葉植物,禾本科。

首先選種要選紫秸稈的大紅黍子,做出糕來,黃、筋、軟、香。民間有“大紅黍子紫秸稈,三天不吃好稀罕”的說法。糜黍是大秋作物中種的最晚,收的最早的作物。芒種前後下籽,秋風寒露間收割,在地裡只有百十天的生長期,要求氣候溫和,喜歡陽坡地,喜愛羊糞等農家肥。

所以在偏關境內,海拔低的地方種黍子為好,海撥越高的地方,糕越不筋道。吃糕,鮮黍子新黃米最好。粗羅米麵細羅糕,糕面越細蒸出來的糕口感越細綿越好吃。和麵時,先要將水和麵在一起拌勻,僨一陣再和。和糕面叫擦糕面,就是將拌水僨好的糕面放在盆內用手使勁擦。生面擦得好,糕才更筋道。

然後用手搓成塊壘狀,用旺火蒸。蒸熟一層再撒一層,不可一次撒的太厚。因糕粘性大,撒在上面的先遇到熱氣變成糊狀,熱氣傳不到下面,下面的糕面會蒸不熟,成為“禿生子糕”,粘牙難吃,味道口感均差,吃上會拉肚子。所以當全部蒸熟後也要用筷子挑挑看,看裡面有沒有夾生的部分,如果沒有才可出鍋。

剛出鍋的糕叫“毛糕”,可以食用,但不如搋出來的糕好吃。搋糕是用雙手將盆內的毛糕,像和麵一樣按壓翻動,達到盆光、手光、糕光為好。搋糕十分燙手,搋時旁邊要放上涼水,搋幾下將手放到涼水內降降溫再搋;但要將手上的水甩盡再搋,水過多地帶到盆內,影響糕的質量。

糕分為油糕、素糕。顧名思義,油糕是油炸著吃,素糕是蘸著吃。人們常說:“省油吃素糕”,好像是說吃素糕只是為了節省,其實還有一句話叫作“油糕,素糕,有肉就好”。

對於受北方民族影響喜歡肥酒大肉的偏關人來說,肉蘸糕是最上口的食品。造字者也可能是個美食家,硬將一個“米”字和羊羔的“羔”字組成一個“糕”,這不就是偏關的羊肉蘸素糕嗎?糕的清香和羊肉的濃香使羊肉蘸糕成為世界上最美的食品。

其次,豬肉蘸糕,雞肉蘸糕也十分美。不愛吃葷的朋友,山藥、葫蘆、豆腐、糖糊糊等蘸湯,蘸著糕吃,都是十分上口的食品。筆者曾見過一單身漢,為簡便,將一把麻子炒熟搗碎,在鍋里加水上火攪成糊狀,蘸著糕吃也別有風味。這主要是由於偏關的糕地道,軟、綿、筋、香,怎做怎好吃。

油糕,又叫油炸糕,分為包餡的和甜片子兩種。包餡的又有菜角子和豆餡糕、糖糕、棗泥餡糕、芝麻餡糕等。它們各有自己的寓意,菜角角叫做“節節順”;紅豆餡的叫“心裡紅”;包糖的叫“心裡甜”,棗泥餡的叫“早高”,芝麻餡的叫“芝麻開花節節高”等等。

除了平時按自己喜歡的口味包餡吃以外,在待客和過節慶典時,為了吉慶也往往按其寓意包餡。在菜角子糕中常有兩種最有特色的,一種叫蒜角子。一種叫韭菜糕。蒜角子是胡蘿蔔絲、豆腐丁用花椒、蔥姜、油鹽炒入味做餡,吃時咬開一角,向內灌入醋蒜汁,有著特殊的香味。

韭菜糕是山藥蒸煮熟,剝皮、擦成絲,同泡好的地皮菜(學名地衣),用花椒、蔥、姜、油、鹽炒出味來與韭菜段拌勻即可。“韭菜糕,香折腰”,這是吃過韭菜糕人們的同感,可見這是偏關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

甜餅子糕,往往是辦事業吃飯的人較多時採用的一種做法,將糕在大案上搓成二,三寸粗的糕條,用一根約一米長的粗線,兩頭各拴一個小木棍,做糕的人將線的一頭木棍銜在嘴裡,另一頭的木棍拿在手裡,另一手拿起糕條,將粗線往糕條上繞一圈,往緊揪一下粗線,一個約一公分厚的小糕砣就被勒了下來。

再用手按一下,就可下鍋油炸。有的為了講究,將糕先在大案上擀成一張不到一公分厚的大糕片,上面用紅豆餡或棗泥抹成紅色,然後或疊或卷,按需要操作,最後搓成一根糕條,同樣用粗線勒下來的糕砣上,會有或“壽”字或“喜”字等花樣圖案出現,更增強節日的喜慶氣氛。

炸油糕,用各種動、植物食油均可,但最香最地道的還數盡籽葫麻油,火勢不急不慢為好。火急了一入鍋就炸成黑臉張飛,不柔。火小了煎半天還是個白臉曹操,不脆。一入鍋嘶嘶作響香氣四溢,煎到顏色金黃為好。糕要現炸現吃,其時,糕的清香,餡的醇香,油炸的濃香以及外脆裡綿的口感交織在一起,美不勝言。

只吃油糕顯的有點單調,吃油糕往往配上其它菜。冬天,豬肉豆腐燴粉條,就著吃暖和;夏天,黃瓜粉絲調豆芽或芥沫涼粉就油糕,吃著消暑;春天,一壺小酒,一盤溫粉,就著吃糕,悠然樂呵;秋天,一鍋羊肉,一盆糕,全家吃得舒服。糕是偏關人四季難離的美食之一。

糕塑是偏關人節日中對祖先對神靈的供品,它金黃的顏色,誘人的清香,軟綿的可塑性,加上偏關媳婦的巧手,使得糕塑就成為僅次於麵塑的一種文化。逢時過節,入夜時分,“天地爺”前,“門神戶衛”龕內,“皂君”位上,一爐清香,一份供品。一張黃表,一盞盛滿香油的“糕燈”,很是聖潔。正月二十、二十五是小、老“倉官爺”的聖誕,人們將塑好的糕人,糕馬,連同點亮的糕燈一起置入小盆內,放漂於盛滿水的水甕的水面上。口裡反覆念著:“倉官爺,飲馬來,糜子穀子馱將來”,祝願豐年的到來。

秋天,場面上攢起小山一樣的糧堆,掃帚當尾,杈耙當腿,木鍬為角,簸箕為嘴,將糧堆披紅掛綵,打扮成一尊“場溢”得裝不盡扛不完的神獸。其時,主家將敬場神的糕餅供在那兒。炮聲過後,全村前來湊熱鬧的孩子們和扛口袋幫主人入倉的後生們一齊搶糕餅吃。

每逢過生日,過滿月,姑嫂妯娌們,一群少婦圍著糕盆,一邊叨啦,一邊捏糕。魚兒蓮蓬,豬牛肥羊,鹿馬龍鳳,蝴蝶鴛鴦,在展示她們各自巧手的同時,也將自己的美好夙願塑進了聖潔香甜的糕塑裡。新婚之夜,在洞房的供桌上,香爐前,一對新婚夫婦的生肖糕塑,被一根紅色的鎖兒線緊緊栓在一起,寓含了全家人無盡的美好心願。


非凡魅力


1、大米洗淨泡一夜,放在料理機裡打成米漿。

2、把大碗裡的米漿放在微波爐里加熱30秒左右,和小碗裡的米漿倒在一起攪拌。

3、晾涼後加熱白糖和酵母攪勻,進行第一次發酵。

4、倒進剩下的米漿裡,攪拌均勻,進行第二次發酵。

5、發酵好的米漿盛進模具裡,大火蒸15分鐘即可。

最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要忘了點贊、收藏、轉發呦,也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和意見或者分享您的做法、評論支持! 記得關注:「 食味小魚 」經常會分享發佈美食文章。







健康美食營養師


大米 最好剛採的新米


UFO之傷


看你怎麼用 自已吃用好點的米 賣的話要控制質量問題和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