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女护工将痴呆老人绑在床上擅自外出,男主人发现后将护工推出门外致其摔倒并流产。护工和男主孰是孰非?

护工外出是因为身体不适急需去医院,身体不适是因前一日追赶老人时被车撞了一下,而老人跑出去是因为护工倒垃圾时忘关门。护工和老人谁更值得同情?

被绑的老人摔在床下多处淤青,被推的护工倒在楼梯上4月男胎殒命,这场道德与法律的拷问将何去何从?


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让一个中产家庭一周之内陷入巨大危机,这就是豆瓣8.7分、获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海报


影片以最小切口——一场离婚入手,手术刀一样剥开伊朗社会的层层肌理,婚姻危机、阶级对立、女性地位、宗教力量,所有问题都浮出水面。两个小时的片长,如何做到抽丝剥茧,四两拨千斤?

本文将从三个镜头、三句台词、三个场景入手,分析本片如何用凌厉的剪辑、智慧的对白、扎实有力的戏剧冲突,掀开这个中东最古老国度的神秘面纱。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一】三个镜头,直击伊朗中产的家庭危机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男主和妻子离婚的原因是妻子想带女儿移民,而男主为照顾父亲无法离开。但全片看下来,价值观不合,缺乏有效沟通,才是这段婚姻走向不可挽回的根本原因。

1.看着妻子拎着大包小包离家出走,无一句挽留,全程一副“我就静静地看你收拾行李”的表情。

2.被妻子保释出来后,没有一句感谢,仍然拒绝和解,导致已经把行李放在车里准备回家的妻子再次黯然离开。

3.无人可诉的妻子最终崩溃,对着老年痴呆的父亲失声痛哭:“结婚14年了,他居然一句挽留的话也没有,也没有拒绝离婚。”

《奇葩说》有一期讨论爱情中的原则,黄执中说看一个人值不值钱就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马薇薇当即反驳:原则这个东西在爱情里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中年人的婚姻,爱情恐怕早已失去了权重,老人的养老、子女的教育、阶级的跃迁,哪一个都是一座大山,重压在婚姻之上。

男主又是一个坚持原则甚至顽固的人,加油时,没有人工服务就坚决要回小费,哪怕造成后面车辆等待;辅导功课时,坚持让女儿写正确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哪怕要为此扣分。

这一次,更是触及到了他的底线——父亲。

一个失望至极的女人,一个拒不挽留和道歉的丈夫,这个小小的家庭矛盾撕开了社会一角,展现出这个男权社会的庞大信息量。

首先,所有对错必须较真儿,所有泾渭必须分明,看似在维护真理,实际是为维护内心的秩序——一个男人的尊严。而这种尊严,很大程度来自这个男权社会从小对他的影响。

其次,老年痴呆的父亲隐喻这个国家的老迈甚至病入膏肓,女儿所代表的年轻一代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坚守,还是离开,象征着中产阶级对这个国家的用脚投票。

最后,老人之前是男主妻子照顾,后来重担又交到了女护工身上,男主始终去银行上班,这些国家繁重琐碎甚至最脏最累的重担下,一直是女性的肩膀。而这个国家又给予了女性什么?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二】三句台词,揭示女性的尴尬处境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1.“带着头巾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就露个脸,我怎么能看出她怀孕?”

男主贡献了全片最为讽刺的一个金句,不但成功为自己开脱,还绝妙点出伊朗女性的尴尬处境,在伊朗女性宽大的黑袍下,身材确实是个谜。

为家庭社会繁衍后代,承担家庭社会最繁琐的活计,宗教和社会习俗却使她们无法享受现代社会一个孕妇所能享受的最基本关怀——连你是否怀孕都无法看出,又谈何为你让座,让你优先?

2.“你是个大男人,而她是个孕妇,一碰就倒。”

护工丈夫贡献了全片最强battle,男主为证明护工不可能被推倒那么远,让警察、甚至护工丈夫跟他重演推孕妇的场景,结果被护工丈夫一句话就给怼了回去——“你是个大男人,而她是个孕妇,一碰就倒。”

孕妇身体笨重,平衡性差,怎能与身强体健的成年男子相比?这是连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男主还理直气壮地去测试、去反驳,只能说明,在这个男权社会,男性普遍缺乏换位思考,从未设身处地为女性着想,对女性的处境漠视至此,可笑之余,一声叹息。

3.“没有吸毒、家暴、不给生活费,不足以构成离婚理由”

离婚时男法官这一句话,就道破了伊朗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一个男性占据主要社会职位,女性更多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连外出工作都要得到丈夫批准的社会,只要不是吸毒、家暴、不给生活费,日子就能过得下去。

女性不论在家庭还是社会话语权都极其狭小,情感诉求更不足以列进考虑范围。正因如此,才让妻子对这个国家彻底绝望,坚持让女儿出国,就是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三】三个场景,彰显宗教的强大力量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在法律无法发挥作用的中间地带,宗教显示了强大力量,它可以是行为规范,道德指南,甚至测谎仪,一切违背宗教教义的行为,都将受到真主的惩罚。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案例,真主都能覆盖。

1.“我给老人换裤子,算不算破戒?”

男主老年痴呆的父亲尿裤子且无法自己更换,女护工陷入人性与宗教的拷问,给阿訇打电话确认不犯戒后,才给老人换了裤子。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2.“你敢对《古兰经》发誓他丈夫对我老婆怀孕不知情?”

护工丈夫认为女教师做了伪证不依不饶,直到女教师手按《古兰经》发誓男主对护工怀孕不知情,才算罢休。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3,“你能对《古兰经》发誓你流产是我害的吗?”

男主在赔款前这发自灵魂的一问,看似是捍卫真相和尊严,实则是抛向护工一家的杀手锏——流产原因是外部撞击,可到底是因为前一天被车撞,还是被他推,或是共同使然,恐怕已无从查起。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不论被撞还是被推,都发生在护理老人期间,真想冲进屏幕反问男主一句:“你能对《古兰经》发誓你不知道护工怀孕?流产与你、你们家无关?”

如果说一开始推孕妇还只是愤怒下的无心之失,那么冷静之后还能对一个弱势群体如此苛刻,在我看来,已不失为一种毫无恻隐之心的“恶毒”。

法律无法覆盖的,由宗教约束,宗教没有规定的,又该由谁救赎? 愤怒,无力,阴翳,沉郁,久久无法忘记黑纱下女护工那深邃的眼睛。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结语

这是一个独具伊朗特色的故事,故事足够复杂,涉及法律、人性、宗教等诸多因素。

但也足够简单,一个居委会大妈出手或许就能和解。即使真主不理解,真主的老婆也一定会理解。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美剧《致命女人》剧照,两个女人联手“干掉”了丈夫,因为“上帝的妻子一定会理解”


这里没有简单的惩恶扬善,有的只是基于每个人物认知下的最真实困境。没有对国家和制度的失声控诉,有的只是人物在最真实困境下的最艰难抉择。

而这一个个困境、抉择背后,是导演的大师功力与匠心独运。

有西方电影的流畅技术,有东方特色的故事内核,这就是投资仅30万美金就征服奥斯卡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同年中国的冲奥片是砸6亿人民币最后铩羽而归的《金陵十三钗》。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金陵十三钗》剧照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究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格局无需大,只要笔触深。这就是伊朗电影震撼人心的力量!


秦淮河的莺莺燕燕,终不敌黑纱下伊朗女性那深邃的双眼

《一次别离》剧照

-END-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麦基《故事》2014年版

[2]《一次别离》: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承袭与伊朗本土化诠释[J].惠艺.电影评介. 2012(18)

[3]从《别离》透视伊朗文化中的善性表达[J]. 唐灿灿.电影文学. 2013(11)

[4]“罪”与“罚”的交锋——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J]. 梁香伟.电影评介.2012(17)

[5]分离中的呐喊与思辨——读解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J]. 魏晓军.电影评介. 2012(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