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級德粉可能也不知道的經典段子

  • 1934年世界盃1/4決賽,德國隊以2比1戰勝瑞典隊,順利晉級四強,但是賽前球隊卻發生了一些小動盪。來自法蘭克福的皮具商後衛格拉姆裡希被他的猶太人僱主勒令必須在半決賽前趕回家,而巴伐利亞後衛哈靈格也因“病”離開,據說他的病因是“缺少啤酒”,而此前哈靈格已經違規吃了一個橘子,這是被主教練內爾茨明令禁止的。
  • 1938年世界盃是籠罩在“二戰”陰影下的一屆盃賽,“第三帝國”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希特勒逼迫已獲得世界盃參賽資格的奧地利隊退賽,與德國組成聯隊參加世界盃。按照元首的指示,德奧聯隊每次比賽時,必須有5至6名奧地利球員出場,但是奧地利最出色的球員辛德拉爾卻拒絕代表德奧聯隊出征。1939年1月29日,辛德拉爾的屍體在其公寓中被發現,官方給出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
  • 1954年世界盃小組賽第二輪,德國隊3比8被匈牙利隊橫掃,賽後德國隊主教練赫爾貝格收到20斤來信,絕大多數都是表達對此戰主帥排兵佈陣的不滿。赫爾貝格後來說,奪冠後,他把這些信按照原地址又寄給了發信人,只不過在信中加上了自己的簽名。
  • 1954年世界盃決賽,德國隊3比2戰勝強大的匈牙利隊,首次捧得世界盃。有一個關鍵先生被很多人忽略——聯邦德國隊教練席上,與主帥赫爾貝格坐在一起的那個男子:阿迪·達斯勒,他是阿迪達斯的創始人。本屆世界盃,阿迪·達斯勒為球隊帶來了一項秘密武器,一種可以根據地面的軟硬和乾溼程度來更換鞋釘的球鞋。新式球鞋幫助日耳曼戰車在午後的大雨中上演“伯爾尼奇蹟”。此後,阿迪達斯便一直是德國隊的主贊助商,合約已經簽到2018年。某體育品牌曾於2007年開價5億歐元要求贊助8年,價格是阿迪達斯現合同的6倍,但德國足協不為所動。
骨灰級德粉可能也不知道的經典段子


  • 弗裡茨·瓦爾特是“伯爾尼奇蹟”的代表人物,被認為是德國足球歷史上首位傳奇巨星及領袖人物。德國曆史學家菲斯特曾經提出三個“聯邦德國框架之父”,正是他們為“二戰”後聯邦德國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分別是——“二戰”後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政治和經濟學家艾哈德,曾任經濟和勞動部長,並在1963年成為德國總理;以及,弗裡茨·瓦爾特。由此可見1954年世界盃奪冠對振奮德意志精神的作用。但你知道嗎,弗裡茨還有兩個弟弟——路德維希·瓦爾特和奧特瑪·瓦爾特,兄弟三人都曾代表凱澤斯勞滕參加過比賽,奧特瑪更是與弗裡茨一道並肩征戰1954年世界盃,是奪冠的主力,譜寫了德國足球一段兄弟捧杯的佳話。1940年“二戰”時,弗裡茨曾被徵召入伍,作為一名步兵被分配到法國戰區,其間他在士兵中組織球隊繼續踢球,後來不幸成為蘇聯人的戰俘。在羅馬尼亞戰俘營的一場比賽中,他得到了現場觀戰的蘇聯指揮官舒科夫的賞識,此後舒科夫一直保護著弗裡茨和他的弟弟路德維希,使得兄弟兩人能在1945年10月重返凱澤斯勞滕。——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會踢球能救命的勵志故事?
  • 1972年德國隊獲得歐洲盃冠軍,這是繼1954年世界盃後,德國足球的又一個大賽冠軍,但是在當年的“聯邦德國年度最佳球隊評選”中,他們卻輸給了奪得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金牌的聯邦德國男子曲棍球隊,這被認為是“球隊在1972年所遭遇的最慘痛失利”。——曲棍球隊當選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居然爆冷壓倒了傳統強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榮獲奧運金牌,這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亞洲人首次輸掉這個項目。
  • “我們的最終報價是7.5萬馬克”。“不可能超過7萬馬克”。這可不是菜市場討價還價,而是決定貝肯鮑爾和他的隊友們會不會去參加1974年世界盃的關鍵一夜。聯邦德國足協此前從未討論過奪冠獎金問題,因為他們認為球員為國征戰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當球員們瞭解到,意大利人的奪冠懸紅是12萬馬克,荷蘭人則是10萬馬克時,他們爆發了。足協最後妥協,稱如果能奪冠,將獎勵每人3萬馬克,球員還價到10萬馬克,隨後足協提升到5萬馬克,球員繼續還價7.5萬馬克,依然有2.5萬馬克的差價無法彌補,於是便出現了文前聯邦德國足協主席紐貝格和國家隊隊長貝肯鮑爾之間的那一番對話。最後,貝肯鮑爾將7萬馬克的報價告訴了隊友,並建議投票決定是否參賽,結果是11對11。此時,貝肯鮑爾站了出來,請求隊友接受這個價錢,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後,所有人都表示支持隊長的決定……然後,然後,就有了第二座世界盃冠軍……——Orz!我不想知道這個真相!!!
  • 德國隊第二度舉起世界盃時,在小城哈瑙,一個15歲的孩子含著熱淚看完了這一幕。當老師讓自己的學生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將來想做什麼的時候,這個孩子寫道:“我要成為聯邦德國隊國腳,我要成為世界冠軍。”這個孩子就是沃勒爾,16年後,他實現了當年的夢想。——嗯,他其實應該是一個穿越分子。

《明鏡週刊》登這麼一段話,德國足球能收穫兩個世界盃季軍;如果我們登這段話……能收穫十萬個冷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