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我喜歡霸氣員工的方式,有底氣對老闆說:我也要我覺得

“這件事情不能再等了。”在一個秋天的晚上,虞荔剛在弟弟家吃完晚飯,嘴還沒來得及抹,便聽到弟弟這樣說。

他的弟弟名字叫很有意思,叫虞寄,普通話不好的話,容易念成西楚霸王項羽的太太虞姬。虞寄不能生孩子,具體原因,無史可考,所說的“這件事”是指,把大哥的兒子送給自己,以免將來香火斷絕。

虞荔能力較強,生了兩個兒子,並非捨不得送,關鍵是送哪個呢?兩個兒子都特別聰明。糾結了很久,由於人性的作祟,他還是把身體孱弱、寡言沉靜、貌似懦弱的小兒子虞世南過繼給了虞寄。

虞荔是一個很重情親的人,對這個送出去的兒子充滿了不捨,為虞世南起了一個字,叫做伯施——這孩子是大伯家“施捨”的。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餘姚人。

虞世南,我喜歡霸氣員工的方式,有底氣對老闆說:我也要我覺得

虞世南

只是虞荔大概想不到的是,雖然身體孱弱、寡言沉靜、貌似懦弱,虞世南卻成了一代霸氣員工,令霸道總裁屈服,使後世職人敬仰。

一 陳朝

霸氣有多種解釋,比如霸王氣象、勇武雄偉、強橫霸道,虞世南的霸氣卻是強悍與剛毅。

這種霸氣,虞世南從小就有,只是側漏的時間正是虞荔過世的時間。

公元561年,陳文帝天嘉二年,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虞荔去世,四歲的虞世南開始吃齋為生父服喪。三年後,陳寶應在福建造反,虞寄落入敵營,生死不明,虞寄在父喪已除的情況下,堅持長期吃齋,為養父祈福,一直到陳寶應兵敗,虞寄回朝,當時陳文帝已駕崩,繼位的陳宣帝還專門下令讓虞世南開始吃肉,他才開始吃肉。距離四歲開始吃齋,已經過去了七年。

這種強悍和剛毅在虞世南的學業上也展現的淋漓盡致:世南性沈靜寡慾,篤志勤學,少與兄世基受學於吳郡顧野王,經十餘年,精思不倦,或累旬不盥櫛。

虞世南師從顧野王,一學十多年,從沒感覺疲倦,甚至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忙得連刷牙洗臉都顧不上。足足半個多月不洗臉,嚴重汙染教室的空氣,也不怕找不到女朋友。

虞世南,我喜歡霸氣員工的方式,有底氣對老闆說:我也要我覺得

顧野王暮

後來又師從王羲之的第七世孫永智和尚學習書法那智永和尚號稱書痴,曾經專蓋一座小樓練字,發誓“書不成,不下此樓。”虞世南也不落後,《書斷》記載:聞虞眠布被中,恆手畫肚。

就是說,即使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虞世南以肚皮當紙,一直寫寫畫畫。

進修學業期間,虞世南寫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霸氣: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二 隋朝

如果說恪守禮制和求學的霸氣是對自己強悍剛毅,那麼接下來虞世南的霸氣就是對付別人了。

隋滅陳後,虞世南不得不和大哥虞世基北漂長安城。二虞北漂的日子其實並不難過,因為他們在南方的時候便是文壇網紅,當時的人把他們比作西晉的陸機和陸雲。當時還是晉王的隋煬帝楊廣和秦王楊俊更把他們當作得之則安天下的麒麟才子梅長蘇。

虞世南,我喜歡霸氣員工的方式,有底氣對老闆說:我也要我覺得

隋煬帝

於是晉王楊廣和秦王楊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人才爭奪戰。虞世南不是梅長蘇,沒有調撥兩個王子互掐的興趣,很霸氣地把兩個王爺都拒絕了:家有老母,不宜入府。

但是虞世南沒想到楊廣比他還霸氣,是強橫霸道的霸氣,硬是通過死纏爛打、圍追阻截等方式把虞世南二人弄進了晉王府。

虞世南很生氣:這哪裡是招人,簡直就是人口拐帶。

漸漸地,虞世南發現楊廣也挺不錯,勤儉節約,愛民如子,還能寫詩作文,跟自己的脾性很合,曾視他為明主。然而,事實上,這不過是楊廣散播迷惑隋文帝的煙幕。打敗太子楊廣,等死楊堅,自己上位之後,楊廣一下就變得鋪張浪費、驕奢淫逸起來。

更可氣的是,兄弟情深的大哥虞世基也開始貪圖享受,就連大嫂家眷所用的被服物件,都勝過王侯。

虞世南勸諫過幾次隋煬帝,也批評過幾次虞世基,覺得還是勤儉節約的好,但是他們都霸道地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虞世南則回應以霸氣:我也要我覺得。堅持清貧不改當年,逮住機會就諷刺隋煬帝,一點兒不留情面,弄的隋煬帝很沒面子,所以讓他當了十年的七品芝麻官。

煬帝雖愛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貴盛,妻妾被服擬王者,而世南躬貧約,一不改。

即使虞世基黑化成佞臣,甚至蠱惑著隋煬帝一手斷送了大隋江山,但是虞世南並未真正與他反目。後來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又要殺虞世基,虞世南哭著抱住宇文化及,希望可以代替哥哥死。宇文化及沒有答應,殺掉虞世基之後,放過了虞世南,把他帶到了聊城。

宇文化及快樂的時光非常短暫,四個月後,夏王竇建德攻克聊城,虞世南征用為黃門侍郎。

兩年後,竇建德為唐朝所滅,虞世南被李世民徵用,他強悍剛毅的霸氣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三 唐朝

第一件便是李淵修墳的事。

古人事死如事生,皇帝更是厚葬,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逼迫李淵退位退已屬不孝,覺得這次決定好好彌補,做一下形象公關,儘快蓋好陵墓,於是下詔:山陵制度,準漢長陵故事,務從隆厚。

虞世南,我喜歡霸氣員工的方式,有底氣對老闆說:我也要我覺得

唐太宗

意思是李淵的墳墓要按照長陵的規模來蓋。長陵是漢高祖劉邦和呂后合葬的陵墓,史書記載,長陵墓冢高三十丈,東西寬一百二十步,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墓冢。

但是虞世南不要李世民覺得,要自己覺得:臣聞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顯,珍寶具物,以厚其親。然審而言之,高墳厚壠,珍物畢備,此適所以為親之累,非曰孝也。

虞世南的意思很簡單,厚葬死人連累活人,是很不孝的行為,而且聖明的帝王都提倡薄葬,言外之意李世民如果厚葬自己的爸爸那就是一個昏君。

這一次李世民沒有理會,虞世南又上了一封奏摺:漢家即位之初,便營陵墓,近者十餘歲,遠者五十年方始成就。今以數月之間而造數十年之事,其於人力,亦已勞矣。又漢家大郡五十萬戶,即目人眾未及往時,而功役與之一等,此臣所以致疑也

意思就是,人家漢朝皇帝剛繼位的時候就開始營建陵墓,最短的時間也要花十幾年,現在卻讓我們幾個月完成人家十幾年的工程量,而且人家漢朝一個大郡有五十萬戶人家,我們哪兒有那麼多人?

核心意思就是,李世民,你丫沒錢沒人沒時間,別充胖子要面子不要裡子。

山崩了,有蛇出動了,虞世南就拿漢靈帝時出現青蛇、晉惠帝時出現三百步大蛇舉例,證明李世民德行出了問題,唯修德可以銷變

實事求是地講,漢靈帝、晉惠帝這樣昏庸不堪致使王朝落敗的君王,與李世民完全不能放一起比。這對李世民的羞辱,不亞於把藍翔技校和清華北大放在一起比,對清華北大的羞辱。

天上下了流星雨,虞世南不帶著媳婦去看,反而說李世民,你丫不要沾沾自喜,以功勞自居,別以為考了第一名就可以不上早自習:然願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伐,勿以太平漸久而自驕怠,慎終如始,彗星雖見,未足為憂。

虞世南還嚴正告誡李世民不要沉溺於打遊戲(遊獵)而疏於政務。

他強悍剛毅的霸氣連李世民都害怕。有一次李世民堅持己見,非要爽一把霸道總裁的感覺,但是虞世南就是不肯屈從,李世民只好打個商量,說:“人各有見,你為什麼就不能讓朕一次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虞世南也只是很不好意思地地紅了下臉,說:“我覺得,盲目服從,就有阿諛奉承你的嫌疑。而且我覺得,大家有不同意見,這樣才能討論出真正的意義。”

四 霸氣與底氣

一人當不去盲從和諂媚權貴,斷絕了拍馬跪舔的機會,堅守住內心的底線,往往就會產生強悍剛毅。

可惜這種強悍剛毅若要形成霸氣,而為人所敬,還需要底氣,需要你從人昇華到牛人。

比如,老闆忽然想在屏風上寫《烈女傳》,但是沒有稿子,作為男同志的你能不能上去一口氣默寫出來,絲毫不差?

老闆出差不帶電腦不帶手機不帶文件,帶上你就可以了,你有沒有信心?

老闆要祭祀孔子,你能不能將《孔子廟堂碑》一揮而就,同行還紛紛派人來拍照複印?

這些虞世南都能。這是唐太宗沒有生氣,反而更加敬重虞世南的根本原因。沒有真本事,卻在那裡強勢地叨叨,只會被嫌棄。

即使如此,虞世南也是在花甲之年才遇到能夠欣賞自己霸氣的老闆,成為大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唯一一個沒有與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也沒有立下赫赫軍功的文弱老頭。

今天,我們並沒有那麼多機遇和時間去為我們的霸氣試錯,情商課更多會教大家多問問別人覺得怎麼樣,但是心中永遠不要忘記自己覺得怎麼樣。

不過,李世民最終還是在虞世南那裡爽了一把霸道總裁的感覺。有一次,七十歲的虞世南說:我覺得應該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最遲七十歲就應該退休!”

李世民冷冷地看著虞世南,蠻橫地說:你休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