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悲壯的一幕 (作者 傅明福)

每當我翻開"崢嶸歲月"照片的影集,常引起自己複雜的情感,彷彿像當年在小興安嶺採拮的五味子一一酸甜苦辣鹹。影集中,有一張照片,我格外珍惜。誰能相信:當年,因為拍它,我竟被批判了一星期。罪名是,擅自帶領炊事班上山攝影,破壞"四好連隊"雷打不動的"早請示,天天讀。"聯繫到家庭出身…更要上綱上線。伴著窗外的寒風……多少個夜晚,在痛苦中,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張黑白照片,沒人物,一隻五十噸大油罐充當"主角",背景是山巒下的一排舊茅屋。那裡原先是黑龍江鐵力縣小白聾啞學校,當年,不聾不啞的學生無書可讀,更何況殘疾人。廢棄的教室,成了我們生產建設兵團五師木材裝卸連的大宿舍。1970年夏的一天。晌午,太陽火辣辣的。油料保管員老孟,看到油罐底部的汽油放不出來了,他為節省每一滴油,出了個餿主意,建議司務長哈爾濱知青高秋,組織人員下罐底掏油。高秋找來會計李芳聲和給養員的我。高秋自告奮勇,爭先下油罐。我站在高高的油罐上,準備接桶。周圍是群山連綿,夏日的小興安嶺一派翠綠。我不由地引吭高歌:"錦秀河山美如畫……"。突然,傳出高秋低沉丶急切的呼叫聲:"快下來,快!"。這不祥的聲音打消我唱歌的興致。從圓形罐口,我探身一看,黑森森油罐盡頭,只見高秋依靠在罐壁,身體慢慢往下滑,那隻掏油用的小鐵桶扣翻在一邊,平時特別能吃苦的他,現在卻耷拉著腦袋。情況緊急!我急忙跳下去,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我快步從油罐一頭走到另一頭,高秋一聲不響地倒下了。一米八的大個,一百五十多斤的體重,我揹著他,一步一步邁,十幾米的距離,好像十幾里長!我竭盡全力將他背到罐口下面。李芳聲和老孟趴在罐口,朝下伸手。我踩在油罐橫隔鐵架上,一手抱著癱軟的高秋,一手使勁抓住罐口邊沿。上面夠不著,下面提不起!李芳聲他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漸漸的,我堅持不住了,喘著粗氣喊道:"快叫人!"罐外,響起了震撼人心的叫救命聲!因為天熱,油罐裡繼續蒸騰著毒氣,罐口在朦朧中逐漸變小變暗了,只剩下一絲光線。難以忍受的窒息正在呑噬我們倆年輕的生命……不知從哪裡來的爆發力,讓我猛地一聳,本能地抓住了光線。一瞬間,我的知覺又消失在一片光亮中……當我醒來,自己正躺在油罐底下的草叢裡,有位知青戰友跪在一旁,幫我做人工呼吸。周圍還有不少知青,那一雙雙充滿友情與關切的目光,令人感動。高秋被救到連隊醫務室,一直昏睡了好幾天。如果搶救不及時,後果,不言而喻了!事後,我才知道:當救命聲一喊出,正在宿舍"講用毛選"的北京丶天津丶上海和哈爾濱的知青戰友飛快奔來,哈爾濱知青孫鐵山第一個趕到,因為跑得急,氣還沒喘夠,一下油罐就昏倒了……緊接著有小李丶小王丶小張……大家前仆後繼,奮力搶救一一這是多麼感人多麼悲壯呵!為紀念,我冒了"天下之大不韙"拍了這張照片,永久記住這人生悲壯的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