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關節積液通常指的是膝關節出現液體堆積,關節內或周圍的液體異常堆積。最常見的是由於感染、受傷或者關節炎引起的。除了腫脹以外,關節積液還會伴隨僵硬和疼痛。關節積液會出現在踝、肘、肩和髖關節,但膝關節是最容易出現積液的關節。這篇文章會跟大家詳細聊聊關節積液的出現機制與治療方法。

一、症狀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儘管引起關節積液的症狀是相似的,但是無論其潛在原因是什麼,其特徵和嚴重程度都可以有很大差異。關節積液的典型症狀包括:

·腫脹,從輕微的全身浮腫到嚴重的腫脹和炎症。

·疼痛,從遲鈍的悸動到劇烈的、無法靈活運動的疼痛。

·僵硬,會限制某個關節活動的範圍,或者整個關節都變得不靈活。

·紅腫、發熱,伴隨局部的炎症。

由損傷引起的關節積液,可能還伴隨關節間隙的瘀傷和出血。關節感染通常表現為全身症狀,比如發燒、發冷、全身不適和虛弱乏力。由於嚴重的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積液可能會導致進行性肌肉流失,這種情況被稱為關節源性肌肉抑制。

關節積液的常見併發症是在關節間隙中形成充滿液體的結節,稱為貝克囊腫,是由於關節液過多而無法被人體吸收造成的。雖然較小的貝克囊腫可能不會引起症狀,但有時會感覺到較大的囊腫,並造成運動疼痛。

二、原因

關節積液大致可分為化膿性(感染引起)和無菌性(非感染引起)。感染性原因通常被稱為感染性關節炎;無菌原因可分為損傷或關節炎。

·化膿性關節炎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化膿性關節炎,也被稱為感染性關節炎,通常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

如果是由於感染引起的關節炎,通常會迅速且強烈地感覺到症狀,當關節感染時,積液通常會使人感覺非常痛苦,尤其是在身體活動的時候。

關節感染可能是由遍及血液的全身感染引起的,或者細菌已經通過穿透性的傷口或醫療程序被帶入到關節內。增加化膿性關節炎風險的因素包括:

·年齡的增長

·肥胖

·HIV病毒

·靜脈用藥

·關節置換

·近期進行的關節手術

·關節炎

真菌、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疾病通常與免疫系統受損有關,如艾滋病晚期患者、器官移植接受者或接受癌症化療的人。

·關節損傷

運動損傷是造成關節積液的常見原因,尤其是膝關節。出車禍、嚴重的摔傷、或者是鈍力的衝擊也會形成積液。損傷可能會影響到骨骼、結締組織(例如肌腱、韌帶),或者是關節軟骨(半月板)。疼痛、腫脹、僵硬和關節伸展或旋轉困難是比較常見的。

除了創傷性的損傷以外,關節積液還可能是由於重複性的壓力應激損傷引起的。這種類型的損傷出現在一次又一次重複的運動之後,通常與職業或體育活動有關。積液往往會影響較大的關節,如膝關節、肩部、肘部或腳踝。

在出現重複應力性損傷時,滲液最常見的是粘液囊炎(緩衝關節的囊液炎症)和腱鞘炎(肌肉附著在骨骼上的腱鞘出現炎症)。

·關節炎

關節積液是關節炎的一個共同特徵,與慢性炎症或急性發作的關節炎症相關。炎症通常表現為免疫系統影響下的血管擴張和水腫。

儘管這是為了使較大的免疫細胞能夠接近損傷部位,但嚴重或持續的炎症會導致人體吸收更多的液體,積液就是身體吸收過多之後的結果。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一般來說,關節炎有兩種類型:

·骨關節炎,也稱為“磨損性關節炎”

·自身免疫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呢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和銀屑病關節炎,都是免疫系統直接或間接破壞關節組織。

出現骨關節炎時,關節積液主要會影響到膝關節,最常見的是廣泛性的關節損傷。對於自身免疫性關節炎而言,關節積液可能與慢性炎症或者急性發作相關。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徵是尿酸晶體在關節間隙(主要是大腳趾)的積累。痛風症狀的出現通常是非常迅速嚴重的,關節積液就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結果。

三、診斷

關節積液的診斷包括一些身體檢測、影像學檢測或者是對於關節液進行實驗室評估。此外,醫生還會檢查您的患病史,當前健康狀況和共同出現的症狀以進行診斷。

身體檢查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醫生會對關節進行觸診,可以推斷出一些潛在的原因。例如:

·患關節炎時,關節間的潤滑組織,也就是滑膜,會感到潮溼。此外,除了痛風以外,腫脹感是漸進出現的,而不是迅速的。

·關節感染可能會發展得非常迅速,造成過度的疼痛和紅腫。

·急性腫脹並同時伴隨關節不能承重,可能說明韌帶撕裂或膝關節骨折。

影像學檢測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在身體檢查結束之後,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影像學檢測以確定造成關節積液的原因,每種測試方法都各有利弊:

·超聲檢測利用聲波來觀察骨骼和結締組織。它可以被用來確認關節炎或肌腱、韌帶的炎症。儘管它具有非侵入性和便捷性,但是超聲波的缺點就是它比其他形式的成像更難看到軟組織。

·X射線和CT檢測,這兩種方法都將使您暴露於電離子輻射中,最適合診斷和表徵骨折和關節炎。

·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能夠可以可視化軟組織、軟骨和關節結構,這是其他測試無法觀察到的。但是使用這一儀器是比較貴的,有時需要使用靜脈血管造影劑。

關節液分析

在診斷過程中,醫生可能希望從關節腔中排出(抽吸)滑液,以減輕壓力和疼痛。該過程被稱為關節穿刺術,也可用於獲取液體樣本在實驗室中進行評估。

滑膜液通常是透明的,和蛋清的粘度相似。它的外觀、結構和細胞組成的任何變化都能夠為關節積液的潛在原因提供線索。

滑液可以提供的一些線索包括:

·混濁的液體可能顯示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因為白細胞的炎症增加(一般每立方毫米超過10000)。

·黃-綠色的液體顯示可能有感染,尤其是當你的白細胞計數大於每立方毫米20000時,也可以觀察到膿液的痕跡。

·金黃色的液體通常與痛風有關,鏡檢還可能顯示針狀尿酸晶體。

·血色或偏粉色是關節損傷的典型標誌。

·透明液體通常見於骨關節炎,因為它不涉及任何炎症。白細胞計數通常低於2000。

如果懷疑有感染的話,實驗室還可以進行培養,以生長並分離出細菌或真菌。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無論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對於關節積液的治療過程都應該包括:檢測、冰敷、固定和非甾類消炎藥(NSAID),例如布洛芬或萘普生。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腫脹特別嚴重,可以在治療時使用關節穿刺術。在這之後可以進行關節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以迅速減輕疼痛和炎症,特別是如果存在嚴重的損傷或關節炎的關節損傷時。

通常可以使用14天療程的廣譜口服抗生素(如環丙沙星)來治療普通感染。其他更嚴重的情況,例如由全身淋病或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可能需要2至4周療程的靜脈內抗生素治療。

還可以採取措施更好地控制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其他形式的自身免疫性關節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藥物,例如甲氨蝶呤,目的是緩解異常的免疫反應。

關節成形術僅用於嚴重的關節損傷,或修復因關節炎而無法固定的關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關節置換。

五、預防方法

「運動康復科普」關節積液是怎樣出現的?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

雖然關節積液並不是總能避免的,但是可以採用以下方法降低其發生的風險。

·必要的話控制體重(減重),以減小髖關節和下肢的壓力。

·如果您感覺膝關節、髖關節或踝關節出現疼痛,那麼最好制定低強度低衝擊的運動計劃,儘量避免做深蹲或者大重量的活動。

·使用抗阻訓練以增強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可能包括一些腿部伸展(蹬伸機)的訓練以增強膝關節力量,或者使用彈力帶訓練以增強肩關節和肩袖肌群。

·在訓練之前或每天久坐之後可以做一些緩和的膝關節和肩關節的伸展活動。

·當進行有接觸碰撞的運動或體力勞動時,要使用彈性的護膝或者護肘。

·不要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需要你改變自己的運動類型(比如可以將跑步改為騎自行車)。

·不要勉強伸手去拿東西,對於自己難以觸碰到的物品可以用工具輔助拿。

·我們要了解並感受自己的身體,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出現了急性或者持續性的關節疼痛,一定要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