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有哪些特色的小吃?

閒聊話匣鋪


好多說法,八大,十大的,先來看看這幾個,貴州八大小吃:

【旺腸面】

據說貴州省第一小吃是腸旺面。

【絲娃娃】

絲娃娃,又叫素春捲。在貴陽是一種常見的小吃,在貴陽各地幾乎都能看得見。

【花溪牛肉粉】

原料主要有牛肉、蕪荽等。製作精心嚴格,做出的牛肉粉與眾不同,湯鮮面美。

【豆腐圓子】

看起來像一盤手雷,表面油炸呈蜂窩狀,外酥裡嫩又有嚼頭,味道和一般的豆腐也不太一樣。

【紅油米豆腐】

其實並不是豆腐,雖然他長得很像豆腐。其實是大米磨成漿做的。夏季是紅油米豆腐最行銷的季節。

【豆沙窩】

一種油炸糯食,貴陽街頭巷尾都有賣,現吃現炸。

【戀愛豆腐果】

豆腐果側面剖開,填進辣椒、蒜泥、生薑、香蔥、魚腥草、麻油、醬油和醋等。





大東哥的小日子


之前做了快五年的貴州媳婦,不過一直都是在貴州遵義,所以我所瞭解到的吃到的也只是遵義的小吃,不知道算不算的上特色,可也覺得這些是那五年生活中回憶起來還有溫度的食物。

糯米飯:

在冬日的車站門口,因為長途坐車毫無胃口的我,第一次拿到了以糯米做的小吃,這是我吃的第一道遵義小吃,白白的糯米飯,煮的十分軟糯鮮香,一般都是流動攤上才有賣的,糯米飯是用木蒸籠蒸的,濃郁的糯米香搭配著淡淡的木頭的木香味,再配上香辣的折耳根,胡蘿蔔絲,酸菜,花生米等小配菜,量十分足,老闆用一個塑料袋子裝好遞給我,拿在手裡溫熱感,讓第一次踏上陌生城市的我感受到了溫暖,於是不愛吃白糯米飯的我,第一次把一個糯米粑粑吃完了。

洋芋粑粑:

這應該是我最愛的一個小吃,小個小個的土豆,被老闆用鐵板煎的滋滋作響,再用鐵板將土豆壓扁但不完全壓成土豆泥,再配上貴州特有的幹辣椒麵,和一些酸菜。吃起來不是狠辣,卻是特別的鮮香,特別入味,特別的讓人印象深刻。


還有很多其他的,炸洋芋片(個人覺得這個洋芋片雖然不是特別好吃,但是比薯片好吃,哈哈),涼拌米豆腐(這個跟四川的涼粉很像,不過作為四川人更喜歡吃涼粉,總覺得米豆腐吃多了很膩),遵義羊肉粉(說實話個人覺得味道一般,最主要是哪個米粉是真的不喜歡吃,還是喜歡吃四川的湯米粉)。


小杜與老趙的一日三餐


去凱里可以吃到的美食有:

苗族酸湯魚,凱里很多地方都有吃酸湯魚的,酸湯魚很多地方都有,我想凱里的相對來說比較正宗吧。


鹼粑,這種東西只有我們小縣城好像還有銅仁有的地方有,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們小縣城的比較好吃,因為畢竟從小吃到大。

青巖豬腳,這個就只能去青巖吃了。

絲娃娃,現在貴州很多地方都有這個小吃了,都還是比較正宗的。


在路上慢慢長大


貴州,出名的避暑聖地,美食自然必不可少。

15天的貴州之行,在貴州朋友帶領下,每天都會吃到當地不同種類的小吃。下面這10中小吃(附贈價格表),連當地人都讚不絕口,但對我這個外地人來說,有的回味無窮,有的不敢恭維。

1.貴陽---腸旺面

據說這家,平時排隊都要很久,我們達到貴陽的第二天上午去的,也需要排隊呢!

裡面還需要等位,有些食客直接拿把椅子,在路邊直接吃上了,可見火爆程度。

令我最驚豔的是裡面的脆哨,特別好吃。面勁道、血很嫩、湯鮮美,綜合起來,油而不膩,香辣不辛辣,放點醋,三五分鐘就能吃完。

建議點:可以早點去,當地人都特別喜歡這家。如果有機會,個人還會再來這品嚐。

2.貴陽---絲娃娃

貴州的特色,個人覺得類似春捲,區別是它是素的,涼的。點睛之筆,是它的蘸料,好的蘸料辣味濃郁,讓人慾罷不能,吃了還想吃,根本停不下來。

3.花溪---洋芋粑

洋芋,就是北方說的土豆。用其做成粑粑,單獨吃沒什麼味道,蘸料在這成為亮點!多數是以辣椒味蘸料,或魚腥草等,如此搭配起來,味道還可以,不過對於我這北方孩子來說,感覺一般。

4.青巖---滷豬腳

用中藥滷入味的豬腳。為什麼點它,不僅是因為它是特色小吃,更關鍵是可以補充膠原蛋白,誰會和自己的臉蛋過不去?雖然不覺得吃一頓,能補回多少。這回點評下味道,還真不錯,尤其剛從鍋裡撈出來的。

5.青巖---餈粑稀飯

我們是在滷豬腳的同一家店點的。味道沒的說,美味+奇特!剛開始上來的時候,我以為是冰激凌之類的,但實際上,真不是!需要攪拌均勻,裡面各種吃食混合其中,清香甘甜。

6.青巖---米豆腐

各種米豆腐混合一起,個人感覺像涼皮,味道真沒嚐出有什麼不同(辣佔據絕對味蕾)區別可能在於製作材質不同吧!

7.西江千戶苗寨---酸湯魚

酸湯魚,可謂是貴州特色,這個以中草藥與辣椒搭配,借西紅柿的酸為主打,再放入活魚,味道入口酸辣鮮美,令人胃口大開。

建議點:不要在主街道尋找,酒香不怕巷子深,具體在西江千戶苗寨哪裡?有排行榜,我就不推薦了,以免有打廣告嫌疑。

8.肇興侗寨---糯米飯包烤肉

剛剛烤好的肉片,用剪刀剪成塊,放在糯米上,在將辣味醃製的鹹菜等放在肉上,一個糯米飯包烤肉就做好了,當地侗寨的特色小吃,在肇興侗寨的主路上很容易就能看見(不用費心找),味道對於我來說,很好吃,已經於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我又去了她家繼續點了一個它。缺點是,對於第一次品嚐的人來說,糯米有些硬,但是話說如果不硬,可能就不知這裡的味道了!

9.荔波縣---酸肉菜

在游完小七孔後,回到荔波縣,我們品嚐了極具貴州特色的酸肉,這個用生肉研製,味道很獨特,對於我來說,聞起來並不太讓人厭惡,吃進嘴裡不膩,很能增進食慾的。

用同行朋友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既然點了,含淚也要吃完”。

10.辣子雞

貴州的特色,以辣文明的貴州,自然少不了這道菜,據說這兒的辣子雞沒有湘、川的出名,但品嚐起來更加刺激悠綿,讓人停不下來。

本來計劃從荔波回貴陽吃的,因個人原因,突然從荔波返回,沒有遲到,特別可惜,下次到貴陽一定品嚐!


沐橙籽


1、絲娃娃,用面做的麵皮包裹上各種蔬菜的小吃,包裹好後倒入秘製的酸湯或者老湯來食用。

2、安順小裹卷,和絲娃娃類似的一個東西,不過不是放的湯而是抹上各種醬料,皮子是用米做的。

3、腸旺面,麵條是特製的,吃起來比較爽脆,加上豬腸、豬血(旺子)、紅油、脆哨(貴州特色)等材料做的一種麵條。

4、戀愛豆腐果,其實就是豆腐切好以後用木屑進行烤制,然後中間加上折耳根(魚腥草)、酸蘿蔔等材料

5、豆腐圓子,豆腐打碎加上一些調料,然後搓成圓球過油炸的一種小吃,使用時和豆腐果一樣加上各種材料。

6、牛肉粉,貴州不得不說的就是米粉了,熬製好的牛肉湯倒入煮好的米粉(貴陽市還有特色的酸粉,不過很多人吃不習慣)中,加入牛肉,有清燉的、紅燒的、黃燜的各種口味選擇。

7、烙鍋,這個有點類似鐵板燒,但是又有不同,不太好形容,但是來吃過的都覺得味道很不錯,直接上圖吧。

8、鐵籤燒烤,本人的最愛,有醬爆的,也有麻辣的,不說了,直接上圖

9、涼拌米豆腐,應該算是一種米做的涼粉吧

10、酸湯,這個算是來貴州不得不吃的東西了,苗家的酸湯,可以製作酸湯魚,酸湯牛肉,酸湯麵,酸辣燙等。

11、黃粑,黃米做的一種應該算點心吧,反正現在是當做點心吃的,原來可能是主食。

12、雞肉湯圓,這個不得不說了,貴州黔西南的一道美食,鹹口味的湯圓,我去的時候吃了一下,味道真心的很不錯

貴州的小吃遠遠不止這些,但是我暫時想起來的就這麼多了,介紹的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還是建議有時間來貴州玩一玩,空氣好,環境好,溫度適宜,小吃豐富。


無聊純玩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比老大的,貴州被大家認可的小吃以貴陽為例都有不下十多種。比如,絲娃娃、青巖豬腳、戀愛豆腐、花溪牛肉粉等,沒種特色小吃都有各自的講究。而依據個人的口感和喜好,又有不同的偏愛。就是一個簡單的土豆,貴州人都能吃出各種味兒來,煎炒炸煮各有滋味。

貴州的美食實在太多在這裡就以地州市給大家羅列一些,貴陽就不贅述了,安順的小吃比較有名的是安順的裹卷,黔東南的凱里酸湯魚,六盤水的烙鍋——有天一第一鍋的美譽。黔西南興義的羊肉粉和貞豐糯米飯都比較有名。再有就是遵義蝦子羊肉粉、遵義粑等,另有銅仁的印江綠豆粉……

一城一味,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如果要去某個城市大吃一頓,記得多關注獨好,給你答疑哦~




獨好


要說公認的,應該是貴州花江狗肉,貴州花溪牛肉粉和貴州羊肉粉。當地人愛吃的風味小吃還有貴陽腸旺面、貴陽“絲娃娃”、遵義豆花面、遵義羊肉粉、遵義黃粑、畢節湯圓、興義刷把頭、石阡綠豆粉、威寧蕎酥、安順蕎涼粉、鎮寧波波糖、綏陽空心麵條、江口豆腐乾、黃平郭氏牛肉乾、貴陽雞肉餅、一品大包、豆腐圓子、糕粑、碗耳糕、都勻沖沖糕、炸洋芋粑、油炸鮮魚、蹄花飯、沙鍋豆腐、涮雞片、興義耳塊粑,織金蕎飯竹蓀烏骨雞火鍋等。當然了,最公認的應該是貴州老乾媽。


飛翔135121092


貴州是中國的一個省份,當地生活著非常多的少數民族,擁有各種特色的美食。那麼關於貴州特色小吃排行榜,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具體應該如何來進行排行會比較合適呢?帶著疑問,和小編在中國小吃文化中來看看吧! 

貴陽前三甲

1.辣子雞:

貴陽人不怕辣、就怕不夠辣、對於無辣不歡的貴陽人來說,一段時間不吃辣子雞就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又辣又糯,味香色美的辣子雞誘惑你是絕對抵擋不了的。

2.腸旺面:

提到貴陽的面,讓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腸旺面。腸旺面是貴陽極負盛名的一種風味小吃。有山西刀削麵的刀法,蘭州拉麵的勁道,四川擔擔麵的滋潤,武漢熱乾麵的醇香,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吃過讓你回味無窮。

3.絲娃娃:

絲娃娃是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絲娃娃口感豐富,富有層次感,多種蔬菜的美味鮮嫩全都包裹在這小小的身體下,咬一口,酸辣爽口,綿香四溢,美味無比,還有健胃開脾的功效。

4.蝦子羊肉粉:

蝦子羊肉粉是貴州省遵義的民間小吃,是當今遵義人早餐的主食。蝦子羊肉粉起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滾燙的羊肉湯,火辣辣的油辣椒,細膩的肉片,再配以白玉般的米線,一碗羊肉粉,直叫吃粉人一身大汗淋漓,意猶未盡。

5.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創制於本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如今的遵義市,豆花面館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紅。遵義豆花面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1958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視察遵義時,還特地到老城品嚐了豆花面。

6.習水豆腐皮火鍋:

習水豆腐皮火鍋是我們貴州人最愛的火鍋之一,小小的砂鍋裡,翻滾熱辣的紅豔湯鍋,配上薄片豆腐皮,不知不覺虜獲了很多人的味蕾。

六盤水前三甲

1.烙鍋:

水城烙鍋,堪稱“西部一絕”,香辣爽口,味道奇香,開胃可口,油大不膩。水城烙鍋,沒有什麼菜是不能烙的,加上麻辣折耳根蘸水、燒青椒蘸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多少人的宵夜必備。

2.水城羊肉粉:

水城羊肉粉是六盤水的民間小吃,是當今六盤水人早餐的主食,在貴州名氣也是非常大的。無論你走到貴州的哪個地市縣,隨處都能看到水城羊肉粉的招牌。

3.盤縣燃面:

燃面舊稱油條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麵條在貴州的吃法多種多樣,但是盤縣的“燃面‘可謂獨樹一幟,美味可口,深受人們喜愛。

銅仁前三甲

1.鍋巴粉

鍋巴粉是貴州銅仁地區的特有小吃。主要由綠豆作成,成薄紙狀,綠色,切成長條狀後煮食。食用時需配上各個區域獨家制成的佐料,也可以搭配平時煮麵條用的佐料和調料。味道鮮美而毫不滯膩,可以將湯水和佐料吸入粉內,增加口感。

2.玉屏社飯:

社飯源於社日祭祀,主要流傳於銅仁市,當地風俗,長輩逝世後頭3年在清明前要到墳上去祭祀,稱之為“掛社”。銅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親朋好友到墳上去祭祀,然後吃社飯。後來由於社飯好吃,就不管有無“掛社”都做社飯吃,其味鮮美,芳香撲鼻,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3.松桃滷鴨:

松桃滷鴨是銅仁市松桃縣的特產,亦稱蓼皋滷鴨,為民間名特食品,數百年來,不僅為地方群眾喜愛,且已揚名境外,受到中外食客的青睞。蓼皋滷鴨色澤金黃,皮酥肉嫩味鮮,以色香味俱全享譽湘黔渝川四省(市)邊區,被譽稱為“南方烤鴨”。  

米豆腐:

米豆腐是湘黔川鄂地區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鹼熬製,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食用時切成小片放入涼水中再撈出,盛入容器後,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等適合個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與湯汁放於米豆腐上即可。  

黃家老糯食:

糯米飯是貴陽比較喜愛的一種糯食,黃家老糯食店已經開了十多年,糯米顆顆飽滿,加上折耳根、油辣椒等作料,一點都不會膩。

碗耳糕: 

形狀像一個小茶碗,因用“碗耳糖”製作,小孩特別愛食,故名。碗耳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貴陽的傳統著名風味小吃,它呈金黃色(也有白色),有彈性、個大、綿、香、甜、略帶甜酒的發酵味,非常可口。製作方法是將大米浸泡、淘洗、磨成漿、過濾,然後發酵,摻些熟芡,紅塘液化過濾,摻在打好的米漿裡,加鹼拌勻蒸成熟糕即成。貴陽做的碗耳糕的飯店很多,以四季春餐館為最,深受人們歡迎。





小貓咪吃飯


此文不分先後……

1、豆花面

豆花面是貴州省遵義市獨創的漢族名小吃,清新活潑,美味可口。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點豆腐的窖水存放幾天後成為酸湯。用這種酸湯點豆腐,使豆腐沒有石膏或滷水的苦澀味,比一般豆腐細嫩,比豆腐腦緊扎。

2、青巖滷豬腳

青巖古鎮上賣滷豬腳的店鋪和賣雞辣角的一樣多,作為青巖的特色小吃,滷豬腳的歷史要比雞辣角早的多。據說,清末青巖人趙以炯赴京趕考,啟程時,其母就為他滷製了一鍋豬腳路上吃,結果趙以炯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因此,青巖人又稱滷豬腳為"狀元蹄"。

3、貴陽腸旺面

腸旺面是用豬大腸、豬血旺等為佐料的一種雞蛋麵條。它可以是早晚餐主食,也可以是宴席小吃入席。具有紅而不膩、脆而不生的風味特色。麵條細滑、清爽,有脆性更是匠心獨運。

4、凱里酸湯魚

酸湯魚是貴州凱里的地方特色菜,魚肉質鮮美、湯酸辣 口。黔東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音lào cuān,方言,意為走路不穩,東偏西倒)"

5、絲娃娃

絲娃娃在貴州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在大街小巷幾乎都能看得見。看上去似乎像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襁褓”裡再捲入蘿蔔絲、折耳根(魚腥草)、海帶絲、等配菜。彷彿能嚐盡愛情的酸甜苦辣,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愛”的味道。

6、戀愛豆腐果

戀愛豆腐果簡稱"豆腐果",豆腐先經鹼水洗泡發酵,然後切成長方形小塊,用無味的柏木鋸面作燃料,烤至兩面發黃,食用時用薄竹片將豆腐當腰剖開,添進由胡辣椒、生薑米、點蔥、蒜泥、醬油、醋、味精等調製而成的佐料,趁熱吃下,鹹辣爽滑、滿口噴香。

7、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是一種食品,也是一種文化,源於三國,流傳至今,終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聞名全國的小吃,在花江鎮也形成了"花江狗肉一條街"。據《本草綱目》中記載:“常食狗肉可以安五臟,溫補壯陽,清身益氣,健胃補腎,暖腰溫膝,補血脈”。

8、花甜粑

"花甜粑"是思南土家族獨有的美食,因其製作工藝獨特,味道甜美而享譽四方。花甜粑在做字時並不是所有的字都從頭到尾兩頭露出來,而是有字的露,有的字不露,有的字露正面,有的字露反面,總之,字在花甜粑裡被分成了四種露法。它和甜酒更配哦!

9、貴陽雞肉餅

雞肉餅是貴陽地區著名的風味小吃。餅選用上等麵粉製成,用油炸至外形呈橙黃色,餅皮酥脆,正面顯現老虎斑花紋式樣,背面顯現菊花狀。餡選用公雞嫩肉、香菇、蝦米等多種原料配製。皮薄餡嫩,香氣撲鼻,令人百吃不厭。

10、紅油米豆腐

食用時用刀把米豆腐切成長6釐米、寬高各1釐米見方長條放入碗中,淋上紅油,放上蔥、姜、綠豆芽、炸花生米、炸黃豆、泡酸蘿蔔、黑大頭菜、麻油、醬油、大蒜、醋、味精拌勻入味即可。


中易商學


4種特色貴州美食:

1、洋芋粑

其中一款洋芋粑是不少人讚不絕口的一款美味傳統小吃。在街頭上行走,老遠就能聞到土豆和蔥花的混合香味,忍不住口水淌。洋芋粑其實就是土豆,學名又叫馬鈴薯。洋芋粑是貴陽街頭的一種小吃。在貴州,大街小巷最常見的一道小吃就應該屬洋芋粑了吧。對於一個吃貨來說,蘸點貴州特色辣椒麵,欲罷不能啊!色澤金黃,將土豆和蔥花的混合,香味特別誘人。吃起來外焦裡嫩,香脆可口,十分美味!

2、辣子雞

貴陽辣子雞是一道極具貴州特色的菜。辣子雞是貴州的傳統家常名菜,每逢佳節家家戶戶都會燒上一鍋,全家人一起享用。那種香香的辣滋味悠長而綿軟,雞切成塊經過香料醃製,然後放入油鍋內爆,熟後撈起來。由特色的餈粑辣椒與雞肉一起炒制而成,紅通通的辣椒裡面夾雜著香脆鮮辣的雞丁,雞肉外酥裡嫩,好吃得讓你停不下口。

3、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凡來遵義品嚐過遵義羊肉粉的人,無不交口稱讚。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主要是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冬天的時候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羊肉熟透而不爛,雪白的米粉,鮮淳紅亮的湯汁,辣香味濃,油大不膩,吃過的無不交口稱讚。

4、沖沖糕

也叫鬆糕卜粉,是一道傳統小吃。是有兩種不同的美食搭配而成的,一種是糊狀的荸薺粉加上幾種不同顏色的糯米、芝麻、花生、紅糖粉等的攪和在一起。另外的一種則是米糕了,因為這種糕點是用的專門的頂糕工具衝出來的。於是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一份沖沖糕了。吃沖沖糕要趁熱吃,色澤淡黃中偏紅,口感香甜鬆軟。一旦冷卻後就會粘在一起,吃起來就少了順滑爽口的感覺。

貴州的十大特色小吃:

絲娃娃

絲娃娃是清鎮市的名小吃。清鎮的絲娃娃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辣椒水湯是熱湯,絲娃娃的味道更加獨特、鮮美。它的熱湯是用山楂、茴香、莘香、花椒、胡椒、黨參等十多種香料精製而成,需要八小時急燉後,過濾、沉澱才能使用,該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用麵皮捲起佐料,加入熱湯即可食用。佐料很多,有酸菜、香菜、蔥、折耳根、海帶、芹菜、綠豆芽、炸大豆等。吃熱湯絲娃娃不像貴陽其他地方的絲娃娃,不用自己卷麵皮,是店裡卷好擺放在大盤子裡面,胡蘿蔔絲、芹菜紅綠搭配,令人食慾大增,拿起一個,注入味道鮮美的熱湯,然後快速放進嘴裡,否則熱湯會溢出。這時候會聽見“嘖嘖”的滿意表達。一大盤絲娃娃,一會兒就會風捲殘雲般消失,人也在美味的陶醉下飽了。

牛癟和羊癟

牛癟和羊癟

牛癟和羊癟,是黔東南非常奇特的一種食品,不少外地人難以接受,實際是衛生、科學、可口的菜餚。它是在宰殺牛羊時,將其胃液取出並過濾乾淨,在烹製牛羊肉將熟時,放人適量。烹製好的牛癟和羊癟是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

腸旺面

腸旺面

腸旺面又稱腸益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漢族風味麵食,主要原料是豬大腸、新鮮的豬血旺和擀制的鴨蛋麵條。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腸”即豬大腸,“旺”則是豬血,加上面條,三者相加便相得益彰。 “腸旺”是“常旺”的諧音,寓意吉祥,貴陽市區內各小吃街均有賣。

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

米粉應該說不是貴州獨有的,在湖南、四川等地都有,而在貴州米分店更是比比皆是,可是,貴州貴陽的花溪王記牛肉粉卻特別有名。它不僅在貴陽市有好幾家分店,在貴州省也有分店,甚至在雲南在其他省市都有分店,應該說貴州的花溪牛肉粉已經算是貴州飲食的一個招牌之一了。

糖麻圓

糖麻圓

說到貴陽的糖麻圓,很多人都會稱讚不絕。這道經典小吃是用糯米做成的,做好以後形狀為圓形,而且色澤金黃,十分的香甜,不僅僅在貴陽,很多其他地方也有這種特色小吃,但是貴陽的麻圓仍然是味道最地道最正宗的,吃上一口就覺得十分滿足。

貴陽酸湯魚

貴陽酸湯魚

貴陽酸湯魚也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貴州名菜,味道鮮美,酸辣可口,讓很多食客胃口大開,欲罷不能。在這道小吃中,加入了特色的糟辣椒和一些非常有營養的中草藥,所以熬出來的湯味道鮮美,而且色澤也很好看,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貴陽經典菜餚。

戀愛豆腐果

戀愛豆腐果

乍一聽“戀愛豆腐果”這個名字會覺得非常有戀愛的氣息,以為是戀愛中的人才能吃得豆腐果,其實這道小吃也是貴陽經典的美食,因為名字有趣、口味極佳而出名。戀愛豆腐果實際上就是將豆腐切成小塊然後發酵,最後放在鐵片或者鐵網上烤,等到外面烤到焦黃鼓起之後再切開再裡面放入一些辣椒、醬油等調料,趁熱吃下去,十分的美妙爽口。

貴陽辣子雞

貴陽辣子雞

辣子雞很多人都吃過,是著名的川菜系的一種,貴陽也有辣子雞,而且貴陽的辣子雞非常有貴州特色,不但能夠用來作為家常炒菜吃,而且也能做成火鍋吃,是貴陽人的常吃美食。貴陽辣子雞到現在已經非常有名氣了,對於一些資深的吃貨來說,貴陽辣子雞是一道絕對要吃的美食。

折耳根炒臘肉

折耳根炒臘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折耳根”是什麼,其實就是“魚腥草”,貴陽方言叫“折耳根”。折耳根有著很豐富的營養價值,吃起來香香脆脆非常可口,貴陽的折耳根炒臘肉更是將兩種美食融合到一起,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和喜愛。

片雞粉

片雞粉

片雞粉是貴陽特有的小吃,爽爽滑滑十分鮮嫩,在貴州非常受歡迎,更是榮獲過“中華名小吃”的稱號。片雞粉的製作比較簡單,就是將雞肉在湯鍋裡煮好然後將雞肉取出,雞湯用來煮米粉,煮熟之後放進雞肉,味道極其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