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化用古典詩詞的流行歌曲,你會想起哪一首?(上)

文學創作素來講究一個廣徵博引,引經據典,物為我用。

例如毛澤東的著名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正是化自著名唐朝詩人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這一改可謂是精妙至極,全詩氛圍從哀傷就轉為了正能量。被我們稱作“快餐文化”的流行歌曲向來也對唐詩宋詞多多引用,也因此增加不少歷史與文化的內涵。從而變成膾炙人口的流行經典。


提起化用古典詩詞的流行歌曲,你會想起哪一首?(上)

直接原文引用型

歌影雙棲代表藝人之一梅豔芳給世人留下了風華絕代的形象,1985-1989年曾連續五年奪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星”。梅豔芳的第一首中國風歌曲《床前明月光》在彼時很是流行,這首歌便引自李白的《靜夜思》。

高高掛穹蒼千年啊

看盡了人世離與散

多少功名似塵埃

是我傻

總是在寂寞夜裡望

你時圓時缺時迷惘

彷彿告訴我生命本無常

來吟一首老詩

喝一杯老酒

明月啊

別笑我痴

別笑我狂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樂壇實力派長青樹徐小鳳的那首《別亦難》,借用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鄧麗君、王菲曾傾情演繹蘇東坡的宋詞《水調歌頭·中秋感懷》。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其實“水調歌頭”作為曲詞在歷史上由來已久,話說說:“煬帝鑿汴河,自制《水調歌》。”到了唐代,《水調》成為傳唱不衰的名曲。盛唐王昌齡有《聽流人水調子》詩:“嶺色千重萬重而,斷絃收與淚痕深。”直到五代北宋,《水調》仍在傳唱。

有詩云——“淮南舊有於遮舞,隋俗今傳水調聲。”一支樂曲能傳唱四五百年,其魅力之大,不難想見。而蘇軾這篇《水調》更為經典中的經典,為著名歌手演繹倒也顯得理所應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