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鳴講焦老莊黨支部的故事

在確山縣城西南二十多公里的山溝裡,有一個二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焦老莊。村前有一條彎曲的小河,村後是一道長長的山嶺,我家祖祖輩輩都居住在這裡。父親周風筠,粗通文墨,在附近幾個村子有一定威信。我弟兄五個,大哥緒鳴、二哥駿鳴、三哥長鳴、弟弟傑鳴,我排行老四,弟兄五人都念過書。自打軍閥割據,混戰連年不斷,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加上土匪的騷擾,勞動人民終日不得安寧。為了防範土匪襲擾,具有強悍性格的山裡人,展開了抗匪保家鬥爭。那時,我父親領著村裡的進步群眾,在村前建起兩座炮樓,修築了寨牆和寨壕。我們便搞了一些土槍和幾支步槍,組織了農民自衛隊,輪流守護寨子,很受群眾歡迎。

1935年8月,人稱王老漢的王國華同志來到朱古洞杜李莊聯絡站找周鳳祥同志接頭,周鳳祥就把焦老莊自衛隊的情況向他作了介紹。那天,我正在牲口屋閒坐,僱工張保進來叫我,說有個老漢來訪。我出門一看,不認識。王國華笑著自我介紹:“我是王老漢,是你哥哥周駿鳴的好朋友。”我二哥曾給我講過,過些天有個叫王老漢的要來我家。我聽了王國華的介紹,急忙把他讓到堂屋,他一落座就把駿鳴哥的情況向我作了介紹,囑咐我說:“你們要把自衛隊壯大起來,打擊反動派。”

王國華走後不久便派他的弟弟王國平來到焦老莊開展工作。王國平到過江西中央蘇區,他給我講了許多革命道理和鬥爭策略,如農村包圍城市,打擊最反動的土豪劣紳,反對國民黨拉丁、派糧和苛捐雜稅,爭取中間力量等等,使我很受教育。從此,我鐵心跟著共產黨幹革命。

1935年9月的一天,在我家住了許多天的王國平,看我思想上進,便介紹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我們經過認真考察,又先後在周圍幾個村莊發展了馬林、陳國典、王金山、王貴榮、董本芳、吳明鬥、周春祥、周鹿鳴等人入黨,並建立了焦老莊一帶第一個黨支部。我任黨支部書記,吳明鬥任組織委員,王貴榮任宣傳委員,董本芳任青年委員。黨支部的建立,使群眾有了帶路人,不少群眾通過黨的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從此,建立了黨支部的焦老莊,就成了中共鄂豫邊區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活動地之一。

1936年初,王國平被調到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工作後,上級黨組織又派姜宗仁、李輝同志來指導我們黨支部的工作,接著又相繼發展了一批黨員,其中還有五名女同志。

根據黨員隊伍不斷壯大的新情況,為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和對革命鬥爭的領導,我們以焦老莊黨支部為中心,成立了東、西、南、北片四個分支部,分別由王金山、王貴榮、董本芳、吳明鬥同志任黨支部書記,焦老莊黨支部仍由我任書記。女黨員黃世君工作積極、思想進步,主動組織婦女為游擊隊做軍鞋等,大家選她為黨支部婦女委員。

黨員隊伍的日益壯大,黨的組織層層建立,使焦老莊一帶的武裝鬥爭日漸紅火起來。原來群眾自發組織的農民自衛隊充實了不少黨員骨幹,成了由邊區省委領導的一支擁有60餘名隊員的群眾武裝。自衛隊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不僅注意思想教育,而且重視軍事訓練。周鳳賢同志懂得一些軍事,就由他抓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培養出了二十多名神槍手,有六七個人能一槍打死兩隻鳥。從此,黨支部和這支自衛隊不僅在防匪騷擾方面,而且在支援游擊隊、保護黨的幹部骨幹等方面,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936年春,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在平氏奪槍後的轉移途中,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包圍。突圍中,省委書記張星江不幸犧牲,我二哥周駿鳴也負了傷。游擊隊突出重圍後,由副隊長陳香齋帶隊於3月29日趕到焦老莊西邊的高莊。陳副隊長對我說:“現在游擊隊急需休整和補給,希望我們支援一些子彈。”這有什麼不行的!我馬上清點子彈,除留下一小部分外,其餘的全部給了游擊隊。游擊隊在村裡住了一夜,鄉親們送吃送喝,十分熱情,戰士們很是感動。

1936年秋,國民黨的一個保安團團長帶了一個大隊,到石滾河鎮“剿共”。一天夜裡,保安大隊突然包圍了大王莊,逮捕了確山縣委書記段永健、地下黨員陳國典以及群眾王老五等。我們黨支部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心救出他們。當時,敵我力量懸殊,武裝營救是辦不到的。於是,我們依靠地下黨員和群眾,託關係接近保安大隊的齊大隊長。我們打聽到,石滾河鎮聯保主任周冠鳴與齊大隊長關係很好,周冠鳴雖幹偽事,但為人還好。大王莊保長汪多宣同情共產黨,和王老五是親戚。同時,開明士紳何振剛和周冠鳴能說上話。於是,我們就分頭做他們的工作,通過他們各自的關係去找周冠鳴“說情”,終於把段永健、王老五等營救了出來。而陳國典為了保護同志,主動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被反動派殺害了。

焦老莊黨支部在艱苦的鬥爭歲月中,由於堅持宣傳、組織和武裝群眾,成為領導群眾開展對敵鬥爭的堅強堡壘,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鄂豫邊區省委的充分肯定和讚揚。

(摘自《駐馬店紅色故事選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