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一个市,人口超450万,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同时,江苏拥有中原、江淮、金陵、吴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下辖13个省辖市。其中,就扬州市来说,人口超450万,建城历史超2500年。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江苏省一个市,人口超450万,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


首先,扬州,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在地理位置上,扬州市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市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就扬州市的历史来说,春秋时,称“邗越”(后建立邗国,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建吴都)。公元前486年,邗江因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


江苏省一个市,人口超450万,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


由此,对于今扬州市一带,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的邗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秦朝到汉朝时期,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称“广陵”、“江都”等。汉武帝时,设立了扬州刺史,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东汉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曹魏和东吴都设立了扬州。其中,曹魏的扬州治所在寿春,东吴的扬州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扬州的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东晋时期,在该地区设立“南兖州”,北周改广陵为吴州。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江苏省一个市,人口超450万,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


对于历史上的扬州,其疆域范围和现在的扬州,自然是不完全一致的,如同历史上的徐州,和现在的徐州一样。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此举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基本一致。历史上繁华的扬州城,即今扬州市老城区-广陵区。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分天下为十道,扬州属淮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广陵郡复改扬州。五代十国时期,杨渭(隆演,杨行密次子)于公元919年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后周时期,改江都府仍为扬州。北宋建立后,扬州属淮南路。


江苏省一个市,人口超450万,有“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称


最后,元朝建立后,设立扬州路总管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设立扬州府。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1914年,江都县属淮扬道。2000年12月,扬州市共辖广陵、邗江、维扬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2011年11月,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原维扬区的区域与划出5个镇的邗江区合并。截至2018年底,扬州市总面积达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53万人。对于扬州市,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