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淨居寺



光山淨居寺

光山淨居寺


光山淨居寺 ,位於河南省光山縣,又名“敕賜梵天寺”,乃中國第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光山淨居寺門發源地。北齊天保五年(公元554年),高僧慧思來到光州大蘇山結庵,開壇說法。宋真宗題名“敕賜梵天寺”石刻5個大字匾額,現仍嵌在門頭上。寺內大雄寶殿,系明代建築。寺中尚存有明萬曆“皇帝敕粉”碑、清康熙“欽賜大蘇山梵天寺重建記碑”等歷史名人、學者遊淨居寺所題詩賦碑刻30餘塊,其中尤為珍貴的是“宋蘇軾遊淨居寺詩並敘”碑。

天台宗祖庭


光山淨居寺

豫南光山淨居寺以其1440年的悠久歷史,風光綺麗而靈秀的山水,孕育了繁盛的佛教文化,幾代高僧,吸引著不少文人墨客來此探微攬勝,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美好的佳話和瑰麗的篇章。本文繼“歷史的考證,試圖將一位位名僧、名人及其優秀作品展現在讀者面前,以招徠眾多遊客來此觀光。

名僧輩出

“天下名山僧佔多”。淨居寺所坐落的淨居山既是風光秀麗的名山,經考證為彌勒佛道場,它很有可能成為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後的又一名山。同時又是佛教天台宗的實際發祥地。因而這裡造就的名僧也多,其中在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名流亦不在少數,可說是高徒行全國,名僧遍天涯。我們從《中國唐代佛教》、《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寺廟與菩薩》、明、清、民國《光山縣誌》以及海內外有關資料中得知,這裡的名僧有:

慧思

(公元515—577年)。南北朝僧人,淨居寺開山祖師,為中國佛教天台宗三祖,是天台宗實際創始人智顗位列第四)的老師,在我國江浙地區、臺灣地區以及國外日本、東南亞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文聖孔丘,武傑關羽,天台佛祖慧思”。佛教天台宗是中國自創的第一大宗,流行於我國江浙地區、臺灣地區、國外日本、朝鮮、東南亞。他們師徒二人都在《中國人名大辭典》,在中國佛家流派上赫赫有名。據史料記載:慧思、武津(今河南上蔡縣東)人,俗姓李,頂有肉髻,牛行象視,《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能遇雨不溼,履泥不汙,人以為神”(注:可能精於武功)。他十五歲出家,依慧文受法。人稱“思大和尚”。在北地(今洛陽以東晉冀魯豫及內蒙)因與其他佛教首領觀點不一,先後四次被人謀殺未死。後因東魏和北齊戰亂,於北齊天保中(約公元554年)領眾徒南徙至光山大蘇山結庵,為眾演《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妙法蓮花經》,隨文發解,每命門人智顗代講。陳廢帝光大中(公元567—568年)率徒去南嶽,後入天台山。(宣帝)太建九年(公元557年)壽終,時六十二歲。慧思生前既注重禪法踐行,也注重義理推究,“晝讀義理,夜便思擇”、“定慧雙開”著作多半是口授的講義,由門徒記整理而成,如《出二十四字門》、《安樂行》、《次第禪要》、《三智觀門》、《無淨行門》、《釋論雲》、《隨自意》、《立誓願文》等。據淨居寺風景名勝區論證材料之一考證,慧思最早在光山淨居寺結庵講法傳佛為北齊文宣帝天保五年(公元554年),以此地為根基,在光州遊歷達14年之久。

智顗

陳隋時高僧,是慧思和尚的法嗣,淨居寺第二代和尚,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實際創史人。人稱:“天台佛聖”。《中國人名大辭典》介紹,智顗俗姓陳,字德安,祖籍潁州(今河南許昌),後遷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出身貴族,其父為梁益陽侯,十八歲喪二親,投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二十三歲來光州大蘇山拜慧思為師,學禪法,修行法華三昧而寂然大悟。陳太建七年(567年)學佛有成,遵師囑離開大蘇山去金陵(今南京市),講《法華經》等,博得聽眾敬服。陳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率弟子慧辯等二十餘人入天台山(今浙江省東部)建草菴,研習經典,講學修辭九年,人稱“天台大師”智顗在研究師祖慧文、老師慧思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的獨立學派,它集合南北各家義學與輝觀之加以整理和發展而成一家之言,從而創立中國佛教第一大宗天台宗。該教派在當時深受朝野支持與信奉,隋煬帝為晉王時,曾請他到揚州為之受戒,受“智者大師”稱號,他本是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因他的老師及師祖們也來到天台山,而使其屈居四祖的地位。開皇十五年他為晉王楊廣撰《淨名經文疏》,次年辭歸天台山,重整天台寺,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智顗圓寂,作“觀心偈”,跌坐而逝,建肉身塔於佛隴山(天台山五峰之一)真覺寺內,稱“智者大師塔院”供人巡拜。智顗在世時,深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的器重,尊以為師。陳滅後隋文帝楊堅下詔問候,隋煬帝楊廣又尊以為師,陳、隋都封他為國師。據有關資料介紹,智?在世共造寺36所,造金銅塑畫佛像八萬軀,親度僧4000餘人,傳業弟子32人,其中灌頂、智越、智璪等當時很負盛名;天台宗高僧輩出,到唐代蘇州寒山寺住持山拾得和國際子午線一度的長度算出天文學家、《大衍玄圖及義決》的作者一行等皆名傳於世。智顗著述40餘部160多卷,是中國佛教在海外包括日本、東南亞作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智顗坐化後的第二年(公元598年)楊廣派人按其遺圖在天台山建寺,賜“國清寺”之額,以應智顗“寺若成,國必清”的讖語.這就是今日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的天台山國清寺的來歷。天台宗是藤牽海內外,名僧遍天涯。但究其根底,其祖庭雖在天台山,其創史人的學說奠定基礎卻根植於光山淨居寺。這就是淨居寺為何成為海外佛教天台宗尋根探祖之地的由來。

道岸

(公元654—717年)。唐代律宗僧人,後與禪宗融合,亦稱道岸禪師。道岸是淨居寺寺院的創建者。據史料記載,他親自主持在大蘇山建淨居寺,始名淨居寺。《中國人名大辭典》介紹:道岸俗姓唐,世居潁州(今河南許昌),祖上歷任大官,為大族,永嘉南渡,中宗嗣聖元年(公元684年)遷居光山(時年30歲)。道岸少年好學,後落髮出家靈感寺拜當時名僧文綱為師,堅修義律,深入禪慧,遠近聞名,後居會稽(今浙江紹興)龍興寺人才傳法,時號大和尚。唐神龍初年(公元705年),武則天卒,中宗復位為其追福,道岸被詔入朝,圖形於林光宮,御製像贊,於內道場設齋,為中宗受菩薩戒,並歷任白馬寺、中興寺、莊嚴寺,薦福寺、岡極寺綱維總務。唐中宗神龍三年,(公元707年)道岸辭還光山,於大蘇山度人置寺,曰“淨居寺”。唐開元五年(公元717年)道岸圓寂於紹興龍興寺,道俗執喪盈萬。道岸一生頗有創樹,對淨居寺貢獻也最大,除興建淨居寺外,還在大小蘇山廣植廳花異樹,美化環境,裝點關山。傳說如今寺門前尚存的一排五株唐柏和銀杏,皆為道岸同定易二和尚合栽。

慧門

(公元1626—1686年),法號智勝,四川南充縣人,俗姓李。幼年出家,十五歲至贛州寶華寺受戒,後從焦山破和尚得曹洞正法。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因禮少室(去登封少林寺)過光山,見大蘇山道場頹廢,曰:“祖庭陵替(衰落)山僧之咎也。”為葺理居一年餘,旋赴歙(今安徽),轉黃檗,力出廣長舌,遍說十方籌措,邑令重 其戒行,重延住持。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乃發大願募粒,磨杵團紗,艱辛喻歲,鼎建後大殿,各五楹,東西禪房各倍之,使淨居寺佛宇僧舍次第煥然,法像莊嚴,金壁輝耀。如是僧徒雲集,宗風大振。卒後,眾僧為其建“舍利塔”於蘇谷口,現淨居寺佛殿院內尚有《重建大蘇山梵天寺慧門禪師行繇碑》一道。如果說:道岸是淨居寺的締造者,那麼慧門可以是重振淨居寺佛事活動,促其興旺的傑出功臣。因此,道岸、慧門都是歷史名僧,也都是對淨居寺卓越貢獻的佛界名流。

名人薈萃

“花香蝶自來”。淨居山寺由於是名山、名寺、名景、名勝,因此古往今來一些名人也紛至沓來,有的觀光,有的攬勝,有的拜佛,有的抒情作賦。真可謂是名人薈萃,繁星燦爛。正如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記梵天寺後裔僧俗復興序》碑文所述:這裡“佛臺增輝”“法輪常轉”。來這兒觀光旅遊者,既有“道生魯直真人(宋朝大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又有“儒生東坡先生(宋大文豪蘇東坡者五百人矣!”“其寺千年有餘,其善萬有餘人。足可見其觀光旅遊鼎禮膜拜的各界名流之多、之廣、之眾。今摘其要者介紹如下:

蘇東坡


光山淨居寺

東坡讀書堂

關於蘇東坡的生平事蹟,因已為世人所知,所以這裡就不加詳述,只將其在光山的遊歷予以介紹。蘇東坡在從獄中釋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途徑光山慕名來淨居寺,在淨居寺有“讀書檯”和《蘇軾遊淨居寺詩並敘》碑,他兩次來光山被後人傳為佳話。據考,蘇東坡在落難時不僅到淨居寺,而且與淨居寺特別有感情。的據史料記載:元豐三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任團練副史,當時正值初春,他從汴京去黃州,路過光山淨居寺時,看到該處山色秀麗,森林茂密,好一派風光,就在這裡停留休息。他盛讚淨居寺風光,在淨居寺滯留期間,經常在寺前大銀杏樹下讀書,曾賦詩:“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他與淨居寺和尚經常研究寫作技藝,建立了深厚情誼。為此,淨居寺和尚為他在寺後半山腰林地築了“讀書檯”,至今遺址尚在,並在此留下了璀璨的詩篇。以後,他從黃州回汴京時,又途徑光山,並將湖北農民拔秧坐的木馬贈送一張給光山縣令。傳說以後光山農民用的秧馬,就是仿造蘇東坡從湖北帶來的。由此,可見大詩人蘇東坡與光山淨居寺的特殊感情。“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的詩句,就充分體現了蘇東坡留戀淨居寺的濃厚感情。蘇東坡在淨居寺的活動和他的“讀書檯”,使淨居寺的知名度大提高。

黃庭堅

(公元1054—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詩人、書法家。他出於蘇軾門下,而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他的詩,錘鍊字句新奇挺拔,反對平庸,是江西詩派的首領。他的字,以側防取勢,縱橫奇崛,自成風格,為“宋四家”之一。此人曾慕名前來過淨居寺。淨居寺《記梵天寺後裔僧俗復興序碑》刻有:“道生魯直真人”即黃庭堅,來過淨居寺,清乾隆《光山縣誌》淨居寺圖說:記有“黃文節”(黃庭堅諡號)名。黃庭堅來光山時留有《新息渡淮》七律一首:“京塵無外可軒眉,照面淮濱喜自知。風裡麥苗連地起,雨中楊樹帶煙垂。故林歸計嗟遲暮,久客平生厭別離。落日江南採蘋去,長歌柳渾洞庭詩”(此詩載於《乾隆縣誌》)。

王相

字夢弼,別號覺軒,光山人。明正德戊辰(公元1508年)進士,官至監察御史,贈光祿少卿。他是來淨居寺觀光以後曾留詩一首,氣勢恢宏:“風景南來屬大方,乘驄步月陟高崗;九蓮池燦千層錦,七井泉通一派香;古塔曾沾唐雨露,殘碑尚載宋文章;讀書檯畔徘徊久,彷彿當年事未忘。”從這首詩看王相才華橫溢,文思不凡。寥寥數語既刻劃讚揚了淨居寺的風光,又描寫了淨居寺建築的古遠,同時還久慕蘇東坡的人品,對當年受冤屈寄予了深刻的同情。王相來淨居寺和他的詩給淨居寺增添了不少光輝。

蔡毅中

字宏甫,光山縣人,明萬曆辛丑(1601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後遷禮部右侍郎,領國子祭酒,贈尚書,諡文莊。有一年秋天,完素君侯公,暇彭、胡兩侍御遊淨居寺,蔡毅中因給琮兒辦婚事失約,為念淨居寺不佞讀書之所,喜而次韻二首:

廿載蘇山五下帷,梵天宮外望峨眉。

錦屏遠障金繩小,寶塔高懸玉壘卑。

學士祠邊荒草亂,慧公堂上暮雲垂。

吾生獨愧遲婚嫁,自爽侯君十日期。

坡仙台侍倚殘碑,每向登臨系所思。

五百年來齊宦況,大千身後有誰知?

雲中白碧流金簡,日下青田長玉芝。

病裡臥遊神氣爽,欲從勝地解纓糜。

胡義贊

字石查,一字忍翁。清統治癸酉(1873年)光山舉人,精書畫,善石刻,著名的古錢幣家。現文管會保存有其遊淨居寺碑刻兩塊。

熊榮

字以仁,光山縣人,明朝正德丁丑(1517年)進士,初授行人(掌傳旨,冊封等事),後攫御史出按山東(即巡按御史,行使糾察)。平“礦賊之亂”,覆按雲南,協徵岑猛,以“功”遷陝西參政。其父熊寧,贈監察御史。熊榮曾多次到淨居寺,在第二次來淨居寺時,曾留詩:

“十五年前別上方,今陪驄馬踏崇崗,芭蕉葉改前時色,菡萏花如舊日香;古塔雲籠猶帶雨,斷碑苔蘚不成章;重遊愧弗如王播,俯首令人嘆未忘。”

李逢陽

號西村,光山縣人。曾授東阿知縣。此人博學多才,善古文詞,因與當時“文盟”觀點獨異,故引歸。他遊淨居寺時寫過《遊東坡讀書檯》詩一首:

奇才千古羨東坡,詩句驚人口實多。

瀟灑世間誰妒嫉,歸來海外此經過。

談禪寺古今猶昔,讀易書丹永不磨。

寄語山靈須愛護,他年留待病維摩。

此詩充分體現了作者仰景東坡的驚人才華,慨嘆其遭嫉妒,受謫貶的不幸,指出如同古蹟長遠一樣,蘇東坡當永遠被後人稱頌,大有名人贊名人之慨。

王家士,字汝希,王相之子。光山人,明正德丙子(1516年)中舉人,後被聘到書院講學。王家士多次遊覽淨居寺,而且每次都不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而是撲下身子,在這裡住下來搞調查,逐景逐臺作詩,遊淨居寺名人數他詩作得最多。

李養正,字若蒙,河北魏縣人,明萬曆二十二年(1954年)進士,二十八年(1600年)由山西聞喜縣調任光山知縣。“五年無杖斃之民。”官至吏部郎中。此人先後到淨居寺瀏覽,亦作詩作賦。

呂舫,光山縣人,廩生,此人博學工詩,有時名。他在《淨居寺山晚眺》一詩中盛讚淨居寺風光,詩曰:“弦有淨居山,萬峰挈雲起,……誰謂天台秀,能奪茲巖美。”(“巖”指淨居山)

楊殿梓,字明府,號琴齋,江西清江縣人,乾隆時進士,壬寅(1782年)人光山知縣,曾主修清乾隆《光山縣誌》,多次遊覽淨居寺並作詩留念。

蔡國傑,字子高,號青霞,光山縣人。明禮部侍郎,蔡毅中之孫,曾任揚州淮安通判(略次於州府長官),主管糧運及農田水利工作。曾寫有《登蘇山訪大鏡禪師》一詩。

王雅南,字杏山,光山縣人。清嘉慶戊辰(1808年)進士,歷任江西南康,大庾等縣知縣,後淡於名利,歸裡主講涑水書院(為紀念司馬光而建的書院)。王雅南在淨居寺寫有《大蘇山》、《梵天宮》、《紫雲塔》、《翠竹峰》、《花瓶峰》、《香爐阜》、《白蓮池》、《讀書堂》、《功德井》、《谷口鍾》、《竹溪月》、《蘇山砦》等詩十餘首,刻畫了淨居寺各風景點的壯麗風光。

錢時雍,字虎川,號寄圃,江西清江縣人。是清江歲貢,別稱“歲進士”。候選訓導,清乾隆時來光山,編纂《光山縣誌》。此人寫有《遊淨居寺和東發韻二首》詩。

現代名僧園瑛(1878—1953年)、太虛(1889—1947年)二人於1931年前後來淨居寺講經。園瑛法師是當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它從清朝末年酒出遊福建、浙江、京、津、滬等省市講經,並下南洋各地說法。太虛法師於圓瑛同在南京創立佛教學會,並去英、法、德、美等國講佛學。她們來淨居寺講經說法時,法堂布置莊嚴別緻。法堂門口還張貼著:“講經說法張居士,放戒登堂賈浪仙”的大紅對聯。由此看,淨居寺不僅古時名人前來,而且近代亦有佛教名僧慕名前來說法傳經。

劉傑,中共河南省省委書記,1980年7月13日由中共信陽地委書記劉玉齋,光山縣委書記趙鳳羽陪同,視察了淨居寺。劉傑同志接見了淨居寺和尚,縣政協委員楊紹興,並對淨居寺茶場作了指示。

阮章競,北京市文聯副主席,1981年遊覽淨居寺,在考察《宋蘇軾遊淨居寺詩並敘》碑後說:“我回京後陪送一首。”

呂清,光山縣老紅軍,一九五五年授少將軍銜,國家農墾部副部長,於一九八九年五月一日由光山縣長黃立榮陪同,遊覽了淨居寺。

村中佑生,日本大正大學法人、佛教學部長。1988年7月31日下午率日本ZZ—DCHO729團(即“日本第二次天台智者大師足跡探訪之旅訪中團”)一行十三人到淨居寺參觀訪問。該團成員由學習、研究、信仰佛教天台宗的信徒組成,其中有大學教授一人,講師三人,研究生一人,寺廟副住持二人。該團來淨居寺主要是參拜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的足跡。當時淨居寺87歲高齡的空五和尚(楊紹興)會見了該團全體成員。該團團長村中佑生說:“我們第一次到此尋根探祖是為了促進中日友好和保衛世界和平。”空五和尚說:“為中日友好,我麼歡迎日本客人來訪。”村中還說:“在日本,天台宗的信徒很多,我們回去後要詳細彙報此行情況,以後會有很多人前來這裡參觀訪問。”觀訪結束前,縣長黃立榮率全體接待人員和空五和尚同日本客人村中佑生先生一行十三人在大雄寶殿石階合影留念。

熊興亞,號炬明,光山人,現臺北市龍光寺住持,法號“法振”,曾四次回光山,訪問淨居寺,並與楊紹興和尚合影留念。

以上僅是我們查有實據的古今海內外來淨居寺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物,足以說明淨居寺在海內外的知名度是高的,是名人薈萃的寶地、勝地。古時如此,現亦是如此,凡來光山的各級領導,各方來賓,都要來此興然遊覽,每年遊人達四萬多人次,僅農曆二月十八日廟會期間遊人達二萬多人次。


光山淨居寺


詩城樂地

詩、文、碑刻並茂,史稱豫南“詩城樂地”。淨居寺最雄偉的建築要數大雄寶殿,它六梁三十柱,朱丹粉壁,雕樑畫棟,遠吞光州,近映池水,與兩廂僧舍呈輔勢。廣殿相連,廂房四抱,渾然一體。整個建築古樸典雅,宋朝神宗皇帝御題“敕賜梵天寺”,門額鑲嵌于山寺門前,數株參天唐柏,一株千年同根三異樹立於門前,周圍景觀,自然棋佈。大雄寶殿殿前兩側,古碑林立,多是歷代名人賦詩刻於碑上。從“萬里覽名勝,獨愛蘇山清”、“奇才千古羨東坡,詩句警人口實多”、“古塔曾沾唐雨露,殘碑尚載宗文章”、“九蓮池燦千層錦,七井泉通一派香”等膾炙人口的詩句中,說明名人雅士不僅抒發情懷,讚揚淨居寺風景優美,歷史悠久,而且景仰緬懷東坡才學,同情其遭遇。淨居寺景多、詩多、碑多、名人多,現有碑碣數十塊,詩有明代監察史王相《遊淨居寺》,明進士山東巡按御史熊榮《陪先師王侍御遊淨居寺次韻》,明東阿知縣李逢陽《遊東坡讀書檯》,明知州王家士《同故雨谷重遊淨居寺》、遊東坡讀書檯《宿淨居寺方丈》、《次日登絕頂》,明問亭水居士周思從《過浮光淨居寺及詩文晏集蘇長公韻》,明進士聞喜知縣李養正《遊淨居寺和東坡韻》,清張基崇《夏日登淨居寺步東坡原韻》,清胡延年《遊淨居寺步東坡韻》,清廩生呂舫《淨居寺晚眺》清舉人楊殿梓《和錢虎川遊淨居山次東坡韻》清歲貢錢時雍《遊淨居寺和東坡韻二首》、《東坡讀書堂》、《淨居山十詠》清名人鈕琦《偕光州孟廣文遊淨居寺》,明進士,禮部右侍郎蔡毅中《完顏君侯公,暇同彭、胡兩侍御遊淨居之遊。時予以琮兒畢婚爽約,念淨居不佞讀書之所,喜而次韻》、蔡國傑《登大蘇山訪大鏡禪師》,名人胡步緩《重陽遊淨居寺》,名人左甸勳《淨居寺》,清舉人楊殿梓《十一月初七偶以民事入西南鄉團至淨居山寺》、明進士王雅南《淨居寺十二景詩》、王楠《宿淨居寺》、名人許鍾路《遊淨居寺》、《登紫雲塔》,在這數十位名流上百首詩、碑中,以蘇軾《遊淨居寺》為核心,最輝煌,原文是:

十載遊名山,自制山中衣。

願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願在,失身蹈危機。

刑名非夙學,陷阱損積威。

遂恐生死隔,永與雲山違。

今日復何日,芒鞋輕自飛。

稽首兩足尊,舉頭雙淚揮。

靈山會未散,八部猶光輝。

願從二聖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搖煙霏。

鐘聲自送客,出谷猶依依。

回首吾家山,歲晚將焉歸。

這是蘇東坡亂時在淨居寺寫的一首詩,詩調很低,反映了他的心情,這首詩是千載不朽之作。明嘉靖碑刻為《宋蘇軾遊淨居寺詩並敘》立於淨居寺大雄寶殿院中。淨居寺不僅詩文、碑刻並茂,而且“佛曲”也不凡。寺中凡法事活動,幾乎少有不動佛教樂曲的,且曲調很多,有九曲、八曲、四曲,有乞食調、移風調,有“梵樂”,有“清樂”(即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等等,尤其是佛經配上樂譜進行“諷詠”(背書),有說不出的風味。過去淨居寺與每天進行朝參、夕聚、唸經,每週最少還有一次唸佛,日誦(即《禪門日誦》)是天天進行,且可隨時隨地念禱。朝參時念“大悲咒”(全稱《喝羅念剌但那念哆那葉耶觀音咒》)夕聚時念“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唸經時念《大悲咒》、《心經》、《三規五戒》以及大本頭經,唸經念大本頭《觀音經》(全稱從略,下同)、《金剛經》、《彌陀經》、《法華經》、《地藏經》等,要是放戒時(受戒)時,夜間也念經。念時由維那念哆僧領誦經文,僧眾隨著誦之,旁邊擊木魚、引磬等法器,發出滴—拉—當的聲音,配以唸經的節奏,頗有歡樂氣氛。佛調音樂幾乎不斷地繚繞整個淨居,特別是《日誦》中有段“偈語”(唱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方向靈山塔下修”。(意即提醒僧眾時刻都要想著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不要忘記:做好事不用遠求佛,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成了淨居寺與和尚們的“口頭禪”隨時就可以聽到有人在誦吟,使整個寺院沉浸在佛教樂曲之中。

上述情況證明,淨居寺不愧為豫南的“詩城樂地”不僅為美麗的風景區,而且以其文言藝術的魅力倍增光輝。

天台宗祖


光山淨居寺


初祖北齊慧文尊者

北齊僧。又作慧聞。渤海(山東)人,俗姓高。年壽不詳。活動時間約在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535)至北齊文宣帝天保八年(557)間。幼歲入道,聰敏絕倫,苦學深思,至於成年。一日,閱大智度論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證得‘一心三智’之妙旨。又讀中論至四諦品之偈(大三○·三三中):‘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而頓悟空有不二中道之義。遂承龍樹之教而建宗風。遊化河淮,聚徒千百人,盛弘大乘。後以心觀傳授南嶽慧思禪師,慧思受法後,弘化南方,開天台教法宣說之基,然門人多在北方,故傳授亦少。天台宗之徒奉為第二祖(或謂初祖),世稱北齊尊者。

二祖南嶽慧思尊者

慧思(515~577),南北朝時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稱南嶽尊者、思大和尚、思禪師。為我國天台宗第二代祖師(一說三祖)。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經,曾持經入冢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旋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由此,頂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後參謁河南慧文禪師,得授觀心之法,曾因慨嘆虛受法歲,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華三昧。乃最早主張佛法之衰微即末法時期者,故確立對阿彌陀佛與彌勒佛之信仰。注重禪法之踐行,亦注重義理之推究。

北齊天保五年(554),師至光州,不分遠近,為眾演說,長達十四年之久。其間聲聞遠播,學徒日盛,嫉其德望或謗難是非者甚多。又師於河南南部之大蘇山傳法予智顗,智顗為師之眾門弟中最為傑出者。陳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嶽),悟三生行道之跡,講筵益盛,居止十年,遂有‘南嶽尊者’之稱。倍受宣帝禮遇,尊稱‘大禪師’,故思大和尚,又稱思禪師,蓋基於此。太建九年,晏然而化,世壽六十三。著作多半由門徒筆記整理而成,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大乘止觀法門四卷、四十二字門二卷、受菩薩戒儀一卷等。自撰者有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

三祖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即智顗(538~597),字德安,俗姓陳,潁川人,陳隋時期著名的高僧,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535),卒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智顗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十八歲出家,二十二歲從慧思所學。陳太建七年(575)始至天台山隱居,宣帝為創修禪寺。後隋煬帝禮他為師,並賜“智者”稱號。智顗一生經歷三個朝代,一意興顯三世佛法,共建寺三十六處。親手度僧一萬四千餘人,撰述經書法華經玄義、法華經文句、摩訶止觀、觀音玄義、觀音義疏、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觀無量壽佛經疏等約三十餘部,一百四十餘卷。其所創立的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之始。

四祖章安灌頂法師

章安大師(561~632),隋代僧。臨海章安(浙江臨海)人,俗姓吳。字法雲,名灌頂。世稱章安大師、章安尊者。七歲從攝靜寺慧拯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慧拯入滅後,於南朝陳後主至德元年(583)至天台山修禪寺謁智顗,承習天台教觀。此後隨侍智顗,隋開皇十七年(597),智顗示寂,師奉遺物獻貢晉王廣,王遣官送返,並致唁辭。晚年住會稽稱心精舍,講說法華。貞觀六年示寂,世壽七十二,追諡總持尊者。師智解辯才絕倫,能領持智顗之遺教,如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集記大小部帙百餘卷,以傳後世,今日智者大師之教文不墜,全仗師之力,後世尊為東土天台宗第五祖。著有大般涅盤經玄義二卷及經疏三十三卷、觀心論疏五卷、天台八教大意一卷、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一卷、國清百錄四卷,以上現今尚存。此外,仁王經私記三卷、仁王疏四卷等已散佚。(據說是江蘇宜興人-山月)

五祖法華智威尊者

智威(?~680),唐代僧。處州(浙江)縉雲人,俗姓蔣。為天台宗第五祖。家世業儒。十八歲時,任本郡之堂長,以娶婦還家,歸途中逢一梵僧,詰問其違背昔日所立重誓。蓋師前身名徐陵,曾聞智者大師講經,誓願來世童幼出家,大布弘化。依此誓願,師遂往天台山國清寺,投章安灌頂受具足戒,諮受止觀心要,定慧俱發,證得法華三昧。高宗上元元年(674),離國清寺,覓勝地宣講教法,先至蒼嶺普通山,以其地隘狹,難容廣眾,遂入軒轅煉丹山,開拓荊棘,聚石為徒,晝講夜禪,手寫藏典,乃稱其地為法華。其後學者眾多,習禪者三百人,聽講者七百餘人,常分九處安居。貞觀二十年(646)補朝散大夫,並賜大師號。富於詞藻,撰制桃巖寺碑與頭陀寺碑。永隆三年十一月示寂,世壽不詳。吳越王追諡‘玄達尊者’。嗣法弟子為慧威,與師並稱‘二威’;智威稱大威,慧威為小威。此外,敦煌出土之六門陀羅尼經論廣釋一卷,署‘尊者智威造’,未詳是否即師所著。

六祖天宮慧威尊者

慧威(634~713),唐代僧。天台宗第六祖。又稱惠威。婺州東陽(浙江)人,俗姓劉。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後禮謁縉雲之智威研習天台之學,頓悟三觀之法,時人遂以‘小威’呼之。初居京師天宮寺時,世人稱為‘天宮尊者’。後歸東陽,山居絕人事,而登門求道之士仍不絕於途。高宗時,與智威同為朝散大夫四大師。於開元元年示寂,世壽八十。左溪尊者玄朗為其嗣法弟子。後吳越王敕賜‘全真尊者’之諡號。

七祖左溪玄朗尊者

玄朗(673~754),唐代僧。天台宗第七祖。婺州烏傷縣(浙江義烏)人,一作東陽人。俗姓傅,傅大士之六代孫。字慧明,號左溪。九歲出家。武后如意元年(692,中宗嗣聖九年),二十歲,蒙敕住東陽清泰寺。因就光州岸律師受具足戒,從學律儀經論,常恨古人章疏之判斷有不允當者;乃博覽群籍,精研涅盤經,曾至會稽妙喜寺與印宗禪師研學禪要;聞天台之宗可清眾滯而趣一理,因詣東陽天宮寺,從慧威學法華經等。復依恭禪師修習止觀。又涉獵儒書,兼好道宗。而自以止觀為入道安心之要。其後,因好山林,厭人寰,而隱居婺州浦陽縣左溪巖,常隨僅十八僧物,復行十二頭陀,麻衣蔬食,獨坐一龕,達三十餘年。開元十六年(728),應婺州刺史王正容之請,暫居城下,尋以疾辭還山。平日誨人不倦,頗勤講學。天台教法,由斯轉盛。天寶十三年示寂,世壽八十二。吳越王諡號‘明覺尊者’。世稱左溪尊者。撰有法華科文二卷。

八祖荊溪湛然尊者

湛然(711~782),唐代僧。天台宗第八祖。常州荊溪(江蘇宜興)人,俗姓戚。家世業儒,而獨好佛法。十七歲從金華方巖(又作芳巖)受天台止觀。二十歲入左溪玄朗之門,研習天台宗教義,盡得其學。三十八歲於宜興淨樂寺出家,又至越州從曇一學律,後於吳郡開元寺講摩訶止觀。玄朗示寂後,師繼其席,以中興天台宗自任,提出無情有性之說,主張木石等無情之物亦有佛性,發展天台教義。歷住蘭陵、清涼諸剎,所至之處,四眾景從,德譽廣被。天寶、大曆年間,玄宗、肅宗、代宗優詔連徵,皆稱疾不就。晚年居於天台山佛隴寺。建中三年二月,示寂於佛隴道場,世壽七十二,法臘四十三。弟子梁肅為撰碑銘。湛然為天台宗中興之祖,世稱荊溪尊者、妙樂大師,又稱記主法師。北宋開寶年中,吳越王錢氏追諡‘圓通尊者’之號。弟子有道邃、普門、元皓、行滿、智度、法顒等三十九人。生平撰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法華經玄義釋籤十卷、法華文句記十卷、止觀輔行傳弘決十卷、止觀搜要記十卷、止觀大意一卷、金剛錍論一卷、法華三昧補助儀一卷、始終心要一卷、十不二門一卷等,均行於世。

光山淨居寺與天台宗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光山舉行

2000年5月24日至28日,由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會、武漢大學哲學系、河南光山縣人民政府聯合舉了"光山淨居寺與天台宗學術研討會",來自北京、武漢、天津、甘肅、陝西、河南等地及日本國內外16所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120餘人出席了會議。代表們向大會提交了40篇論文。會議代表圍繞光山居寺與天台宗的關係和開發宗教文化、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認為實事求是地說,天台宗的建立過程是:發祥於河南光山大蘇山,光山淨居寺是天台宗思想的發源地之一,以後再經過湖北當陽和湖南南嶽的演進,最後終成於天台山。學者們還對天台宗的思想、慧思的禪學理論、智者大師的貢獻,以及天台宗與政治、儒學、文學等思想的關係和百年來的天台宗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討,取得了一定的認識。與會代表認為,光山具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資源,應該大力開發。本次會議將促進今後對慧思的研究,從而推動中國佛教歷史和思想的研究。


光山淨居寺


重建祖庭淨居寺

2009年8月15日,嵩山少林寺與河南光山縣政府簽約,雙方將合作重建天台宗根本祖庭淨居寺。雙方商定,在規劃方案、宗教產權證等相關手續辦妥後,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重建工作。

資料顯示,淨居寺是我國佛教主要流派天台宗的發祥地,被稱為天台宗的根本祖庭。淨居寺不僅造就了慧思、智顗、道岸、鑑真等名僧,而且吸引了梅堯臣、蘇東坡、黃庭堅等古聖先賢遊覽探勝,並留下詩詞碑刻百餘首,被稱之為“詩城樂地”、“福鄉寧境”。這裡還被譽為是大文豪蘇東坡的靈魂家園。

據瞭解,少林寺在恢復中間過程中將最大程度保持併發揚淨居寺作為天台根本祖庭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原有歷史風貌,傳承天台宗文化。少林寺負責派有資質、影響的僧人入住。重建工作需待規劃方案等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第一年完成重建大雄寶殿,達到僧人入住和開展正式佛事活動的條件;第二年建成紫雲塔、鐘鼓樓和上客堂;第三年完成修復摩崖石刻等工程。

簽約儀式後,淨居寺重建規劃同時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