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疫情期間,全民閉戶在家,餐飲小吃也都停擺,大家在自我隔離中一日三餐只能在家中解決。但是也有部分行業在疫情期間仍需要上班待命,外賣再次成為餐飲業的支柱業務,就在同時,而半成品菜這個品類半路殺出,

日均銷量激增10倍。

半成品菜成了千萬宅家市民的佳餚。盒馬鮮生、餓了麼、京東生鮮等零售商的半成品菜銷售暢旺,部分餐企和零售商們也加快推出新品,豐富線上銷售。

01、餐飲圈的“半成品”效應

一場疫情給全民經濟生活都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餐飲企業。全民隔離狀態下,人們飲食成了首要問題,基數需求大,但是外賣商家遠遠滿足不了大家的飲食需求。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於是,餐飲圈突然爆發 “半成品”效應,海底撈、眉州東坡、大董、陶陶居以及小龍坎火鍋等眾多餐飲品牌,紛紛湧入半成品市場,一時間半成品菜成為疫情期間火爆菜品。

在新零售和電商渠道,半成品菜已然成為這一時期的銷售“黑馬”,與此同時,餐飲企業也紛紛順應趨勢,推出半成品菜產品以滿足消費需求,拓展銷售市場。

半成品菜顧名思義,就是所有的菜品都是洗好、切好、搭配好並配有調料包的新鮮蔬菜,這些菜品都有專門的食譜搭配,對於那些非常複雜的菜餚,消費者只需要幾個步驟就可輕鬆完成一道菜品。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盒馬工坊和餐飲人員針對初級農產品和水產品,開發了近百款半成品菜,目前已經形成家常菜、調味肉、海鮮、熟食、免洗淨蔬菜等多個系列。盒馬工坊廣東區域負責人肖園表示,“目前新上架的快手菜銷售增長較高,在廣東區域,最受歡迎的分別是廣式雞煲,胡椒豬肚雞和子姜炒鴨。

據盒馬日前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以來,胡椒豬肚雞鍋、羅宋湯、韓式部隊鍋、日式壽喜燒等半成品菜是銷售最好的單品,日均銷量是平時的十倍多,半成品菜銷售金額每週環比增長超50%;蘇寧1月初數據顯示,半成品年夜飯禮盒銷量環比增13倍。

02、餐企加碼“半成品菜” 電商平臺銷量增長29倍

在出門受限,餐廳、外賣難以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半成品菜”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為那些營收嚴重受損的餐企品牌帶來轉危為機的新思路。

春節前期大量備貨的Butcher,在疫情發生後像許多餐飲企業一樣遭遇了打擊,營業額一度跌至原來的15%,大量牛肉庫存無法消耗。

Butcher創始人王乾表示,用2天時間做出決策:調整運營方式為做半成品在線上銷售,卻幫Butcher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在特殊時期,將優質牛肉商品通過盒馬的線上配送,及時送到顧客手上。2月22日,Butcher的全國營業額達到了節前的140%。

2月底開始,受疫情影響還未開店迎客的海底撈正式入局半成品市場,推出的“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已在其官方App、外賣點餐平臺和多個電商平臺上線。

推出半成品菜,既是海底撈在疫情期間的自救措施,也或將幫助其踏入新的潛力市場——半成品菜市場。海底撈不僅擁有其供應鏈的絕對優勢,同時也基於現在這波銷售渠道和配送紅利期,加碼半成品業務也是其發展的新思路。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海底撈“開飯了”每天限量供應400份菜餚,24小時完成配送,菜餚保質期4天,包括宮保蝦球、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單人餐和多人餐等近20種系列半成品製品,價格在36元-125元之間。

根據平臺介紹,該類產品主料配料已經搭配好,消費者只需直接進行加工即可,同時每個商品頁面上還寫有烹飪做法。海底撈介紹,這一服務目前暫限北京地區,後續隨著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深圳、廣州、上海和西安也將於3月陸續上市。

疫情下,更多餐飲企業也加碼半成品菜在線銷售,減輕受疫情影響的經營損失

北京金鼎軒酒樓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總監邱兵介紹,2月,金鼎軒半成品菜餚在京東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9倍。

正大集團電商部助理副總裁楊聞也透露,截至2月17日,正大2月份在京東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664%,預計今年2月銷售額將超過去年“雙十一”當月,其中,方便菜、速凍品是絕對“黑馬”。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疫情之下,這個品類火了!電商平臺銷量增長超29倍!

天貓食品行業運營人員陳博表示 :2020年2月電商平臺方便速食和半成品菜的銷量同比增長近7倍,銷售額同比增長1.6倍,線下餐飲企業增長顯著,2月份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6.5倍。

03、餐飲企業進軍半成品電商 將面臨哪些挑戰?

那麼,如果餐飲企業進軍半成品電商,主要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呢?

第一、產品

產品的標準化與品質的穩定性,是餐企半成品電商在產品上面臨的最大挑戰。相較而言,具備集中生產能力的餐飲企業在品質的穩定性、標準化等方面更有優勢,也更容易按電商產品的思路去運營。

第二,口味

線下的餐飲區域性比較明顯,如果餐飲企業轉戰線上做電商產品,要做到廣泛、統一、協調,就要在口味上面下很大功夫。

第三,物流

餐飲企業的半成品菜品類,在物流上要求會更高——在保證產品的食品安全、品質、口感、新鮮等的前提下,還要追求效率。

第四,推廣

現在也有一些餐飲企業開始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進行推廣、帶貨。但這種推廣消費者卻不一定買單。餐企半成品的帶貨存在物流受限、轉化率不高、叫好不叫座等問題也是關鍵。

餐飲企業開闢電商戰場,牽扯到產品的定位,策劃、物流、運營、推廣等各個方面,而這些對於絕大多數的餐飲企業而言是比較陌生的,所以短時間的轉化仍需要時間。

04、疫情之後 半成品菜這個品類是否會成為主流?

對於目前銷售火爆的半成品菜品類,業內人士也直言表示:“半成品菜銷售,只是一個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產物。半成品菜的銷售基數很低,疫情來了增長也是很容易的事。”

半成品菜為宅家的人們帶來更多方便,但疫情之後半成品菜的市場能否維持現狀仍然讓很多人質疑,畢竟全面復工之後,人們就會迴歸到外賣或者自己買菜做飯的生活。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半成品菜是目前餐飲企業除外賣之外的另一種自救方式,也是餐飲企業和消費者雙方的“剛需”。“在疫情之下,半成品菜的銷量肯定有所增加,但這不會成為主流和風口,可以成為餐飲企業補充型的品類。”

疫情之後的半成品菜,也許不會那麼火爆,但未來的市場必然也不會太差。

結語:

相信疫情給餐飲企業敲響了警鐘,產品的多元化、收益的多元化、渠道的多元化,將極大地提升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儘管餐飲企業的半成品電商之路還面臨很多挑戰,但只要方向是對的,就值得一往無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