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愛吃的菜是什麼菜?怎麼做的?

農村陳老根的家裡家外


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胡蘿蔔燒紅燒肉。之所以這樣搭配燒菜緣於兩個原因:一是我們這裡燒菜偏甜,做菜喜歡放白糖。而胡蘿蔔本身有甜味,正好,燒這個菜就不用再放白糖了。第二個原因是我認為胡蘿蔔的營養價值高,常吃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我喜歡吃胡蘿蔔,為此我的微信名也叫胡蘿蔔。胡蘿蔔很好聽的!



胡蘿蔔與紅燒肉燒做法很是簡單,五花肉一斤用烙鐵燒紅烙豬皮上豬汗味,烙好後用小刀將五花肉豬皮

刮洗乾淨,入鍋裡焯水。

焯好水的五花肉切成小塊。油鍋少油下蔥姜爆香下肉塊爆炒一會放老抽半小勺,老抽不要太多,以免顏色太黑,黃酒一勺,加適量水加蓋中火燉煮四十分鐘,下入胡蘿蔔塊,此時加適量鹽,中火再煮十五分鐘即可。最後看湯汁怎樣?水太多就開大火收成濃汁,水不多就小火收汁。
我做菜儘量不放八角、桂皮之類香料,這是個人習慣,喜歡吃香料的可以加。

這道菜我一般一個星期做一次,胡蘿蔔我燒的軟糯入味好吃,不信哪天你試著燒一次。


A猜猜馬迷


都是小時候母親做的飯和菜。這都是母親帶給我們的影響。

最喜歡媽媽做的菜盒子,有韭菜雞蛋餡兒的,有包菜粉絲餡兒的。放學回到家,媽媽正在大鐵鍋裡烙盒子,我就坐在鍋下面燒火,烙好的就坐在鍋下面開吃了。等烙完了的時候我也吃好了。就收拾收拾上學去了。

還有母親蒸的包子。母親的手做出來的飯菜就是好吃。我媽蒸的包子,很大,我和弟弟一次能吃三四個,不少了,有時候還吃一個饃饃。鄰居說,她家吃的那麼粗,跟豬茬食樣,吃手那麼好,飯量那麼大,還不浪費。人家家的羊也吃手好,不浪費。哈哈。現在想起來就想笑。


六樓家主婦


我最喜歡的一道菜是“茄子包肉”“媽媽”做才好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跟別人學會了一道菜,叫做茄子包肉,顧名思義就是把圓茄子用刀在中間切片刀,但是不要切斷,然後把肉餡用各種調味品進行醃製,半小時以後把肉塞進茄子中間,樣子就像是扇子變得立體了。

接下來打開鍋,鍋熱放油把茄子夾肉煎至兩面金黃,鍋中放水直至沒過茄子,加入鹽和醬油,蠔油,在鍋中燉40分鐘,直到用筷子可以一下插到底,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菜在我高中時期真是陪伴我很久,沒次放假回家都會央求媽媽做這道菜,陪大米飯簡直了,倍香。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工作之後,自己試著做這道菜,怎麼做都感覺沒有媽媽做的好吃,過程都是媽媽一步一步教的我啊,為什麼呢

探其究竟,恍然大悟,這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啊,這份愛不管你怎麼複製都是不會一樣的,因為你在他們眼裡就是全世界,所以媽媽做的“茄子包肉”才最好吃。


陳康vlog


我最愛吃的菜是我媽媽煮的每一道菜,我們老家煮菜都習慣用豬油炒,很香,很有懷舊感,小時候每回放學回來,最幸福的就是一進門聞到廚房飄來的香味,走到廚房看到媽媽忙碌的背影再跟媽媽猜謎我所聞到的菜是否一致,每次媽媽都考我的狗鼻子,有沒有童年同款的哈哈哈😄


小美在莞記


前幾天做了一次蒜蓉小龍蝦,驚為天人,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是有做飯天賦的。現在是吃小龍蝦的季節,大街小巷都是小龍蝦的味道,那豔紅的色澤,濃郁的香味,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怕外面的小龍蝦不乾淨我就買了兩斤活蝦。光洗刷剪就花了我倆小時真不容易。因為家裡有小孩子就準備做蒜蓉的,備了有一小碗的蒜蓉還有姜和小蔥。往鍋裡放多一點的油,放一半蒜蓉和蔥姜爆香,放小龍蝦翻炒,放鹽生抽醬油,沒放其他調教,加水燜煮10分鐘,因為小龍蝦有寄生蟲,多煮點時間殺菌,收汁時放剩下的蒜蓉。蒜蓉濃郁的香味就出來了,放點小蔥成盤,蒜蓉小龍蝦就好了。好了,介紹完了,大家的口水流了一地沒有?


生魚片美食


我最愛吃的菜那就是每次回老家媽媽煮的菜,其實我一看到最愛吃的菜就想到了最愛的菜,可是那道菜真的只有在家的時候媽媽會給我們做,那就是蒜蓉番薯葉,雖然外面是可以吃到,但是不是我最愛的那個味道,因為那個番薯葉是媽媽親手種的也是她親生下廚做給我們吃的





擼鐵不咯


土豆,油炸。

那是家鄉的味道,很想吃。

自從出來工作就很少回家,偶爾會和家裡視頻通話或者打一下電話,說說最近的情況,一年中回去也待不了幾天,以前覺得回家好煩,現在想回去卻沒有時間。

人生真的很矛盾,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就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


李先森自媒體


豆腐,特喜歡吃豆腐做的菜,像魚頭豆腐湯,白菜豆腐,能吃好多,我婆婆曾經笑說,我媳婦和人家不一樣,就是愛吃豆腐。

涼拌黃瓜海蟄,涼拌蓮藕牛肉粉條,涼拌菜非常喜歡吃。

其它還有茄子,紅燒肉,小米涼糕這些都很愛吃。


泥鰍裡的香草


我最喜歡的菜是腐竹炒肉,一般一星期要吃一次,太美味了很下飯!下面我說說具體操作流程。

1,鍋中加水,把腐竹浸泡一下,腐竹用溫水一般浸泡十分鐘左右即可,主要是把腐竹泡軟。前腿肉切成肉片切薄一點,肉片切好放入鍋碗中,加入少許醬油,放入蠔油,把肉片醃製一下,這樣吃起來口感會嫩。肉片醃好放旁邊備用。

2,大蒜葉把根從中間切開,然後改刀切成節,切好放在旁邊。紅椒切成辣椒圈配色用,切好先放在旁邊。蒜子直接用刀拍碎,切好放在旁邊。腐竹泡脹以後改刀切成節,腐竹切好之後現在就開始上火製作。

3,放入提前醃好的瘦肉,把瘦肉先炒開。現在放入蒜子,把蒜子的香味兒與肉香炒在一起,放入紅椒圈,再加入腐竹,腐竹是用油炸過的,不管是從顏色還是口感,都是特別好吃,特別好看。

4,把腐竹燜一下,調味放入食用鹽半勺,生抽少許,來一點醬油上色,先把腐竹小火慢燉一會兒,這樣腐竹會更入味兒。可以翻動一下,湯汁快收乾的時候放入大蒜葉。現在大火翻炒一下,把湯汁收幹,出鍋前再加入少許芝麻油,讓這道菜更香,現在翻炒均勻,炒好之後即可關火,出鍋裝盤。





小景美食


最好吃的菜,莫過於老家的米豆腐,特別是熱米豆腐。即是剛剛出鍋的米豆腐。

吃熱米豆腐,有點象"豬八戒賣涼粉"佐料夠餖。每人先準備一碟油海椒,放上花椒麵、少量味精,再加上一點蔥花和鹽做沾水。米豆腐出鍋後,你就會覺得一股濃香撲鼻而來。再用筷子挾成小塊,在沾水裡沾一沾,放進嘴裡,你的胃覺會突然大開,平常吃三、四兩飯的人,此時至少要吃一斤多才能滿足你的食慾。現在一旦想起那個香啊,真讓人垂涎欲滴。

米豆腐本來是道菜,可是剛做出來的熱米豆腐,第一頓一定是當飯吃,誰也欲罷不能。剩下的便是做菜了,或是切片炒一盤,或是切條加上新鮮蔬菜做成湯,它仍然香漂四溢。但凡逢年過節,或是紅白喜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平時是吃不到米豆腐的。

推米豆腐還挺複雜的呢!為什麼叫"推”而不叫"做"呢?原來是泡好的大米要用土石磨推成漿再做,所以我們那裡叫"推"米豆腐。

推米豆腐,一定不能用帶粘性的大米,原先的貴城二號就是上等的材料。推多少則根據用途而定。

其做法是將桐殼或稻草燒成灰,再用涼水過濾成鹼水,用鹼水浸泡大米一晝夜。第二天將泡好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細細的米漿,將米漿倒進鍋裡,不停地攪拌成幹糊狀,叫"打熟欠"。再合成約大酒杯粗,二十公分長的條狀。在大鍋裡滲上水,放進蒸隔,在蒸格上鋪上稻草,將做好的半成品放進去,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後蒸一個半小時,米豆腐就成熟了。這樣做出的米豆腐才地道。

這道菜是家鄉人的最愛,也是我的最愛。近些年來也從家鄉縣城買起捎來,其色彩、味道和農村米豆腐的味道相差十萬八千里,吃不出米豆腐的味道。究其原因,城裡賣的米豆腐是用大鹼做鹼,所以變味了。也罷,吃吃也算思鄉菜,聊以自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