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在今雲南省昆明市翠湖西岸,矗立著一座極其標準的"走馬轉角"式的建築,其東南西北樓看上去大致相同,4面樓房渾然連為一體,層高通透,錯落有致,各長120米,周長480米,佔地寬大,四面都有拱形門洞出入,這就是雲南陸軍講武堂。

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雲南陸軍講武學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系清朝為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開辦於1909年。與創辦於1906年的北洋講武堂(天津)和創辦於1908年的東北講武堂(奉天)並稱三大講武堂。

一,雲南講武堂的歷史沿革

1,晚晴時期:清政府為編練新軍,計劃在全國編三十六鎮(師),其中第十九鎮建於雲南。新軍編練亟需新型軍官,清政府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作出統一的規定:“各省應於省垣設立講武堂一處,為現代兵者研究武學之所”。雲南於1899年設立陸軍武備學堂,這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前身。

2,辛亥革命後:雲南都督蔡鍔將軍下令將雲南陸軍講武堂改為雲南陸軍講武學校。以雲南講武堂師生為骨幹組建的滇軍,在護國、護法戰爭中戰績輝煌,故學校聲譽日隆,威名遠揚。

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全貌

3,抗日戰爭時期:雲南講武堂和講武學校畢業生紛紛率部奔赴抗日前線,他們在中條山會戰、臺兒莊會戰、湘桂戰役、江西戰役、長沙會戰等重大戰役中,浴血奮戰,殺敵報國。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傳奇,一批講武堂畢業軍官血灑疆場,壯烈殉國。為擁護民族獨立,國家統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4,解放戰爭中:不少講武堂將領率部起義,棄暗投明,加入人民陣營。領導長春起義的六十軍軍長曾澤生,領導雲南起義的龍雲、盧漢,第九十三軍軍長龍澤匯、第七十四軍軍長餘建勳等,對促進雲南和全國的解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雲南陸軍講武學校畢業證書

二,雲南講武堂的歷史功績

雲南陸軍講武堂作為革命軍的搖籃,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人民解放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從這裡走出了兩位元帥,二十幾位上將。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三個國家軍隊的總司令出自這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元帥,朝鮮人民軍總司令崔庸健次帥,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大將。雲南陸軍講武堂培養了數百名將軍,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有數十人,他們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重要位置,為中國革命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講武堂食堂飯桌展覽

三,永垂不朽的“講武堂”

雲南陸軍講武堂對雲南以及全國的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雲南以至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深遠的歷史影響。雲南陸軍講武堂因此被朱德委員長譽為“革命熔爐”,被公認為“將帥搖籃”。

四,如今的“講武堂”

今天,踏進講武堂大門,深米黃色的外牆,令人深感典雅大方。緩緩穿過院內四座長120米、寬10米的走馬轉角樓,依然能感受到昔日的輝煌風采。走進物品陳列館,裡面的一件件物品都曾是那個時代的印記。它們雖然簡陋但在那艱苦的歲月裡卻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展示著中國近百年前走的路,先輩們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的代價尋找中國的出路。在展覽室裡,當年的校訓,當年的軍歌仍掛在牆上,“堅忍刻苦”四字,印證了講武堂的歷史。當時創作的系列軍歌仍然保存完好,歌詞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

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講武堂展品大炮

無論是講武堂的教舍,還是那些斑駁的展品,在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歲月洗禮後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譜寫了一段奮起反抗侵略的輝煌讚歌,講述著那個時代的艱苦和卓絕。如今,雲南陸軍講武堂綠樹成蔭、湖水清澈、來來往往的遊客感受著他的魅力,講武堂因它厚實的文化底蘊,為人們譜寫了一曲悠揚的讚歌,激勵著我們不斷努力前行。

名將輩出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中國西南地區的“黃埔軍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軍歌

《雲南陸軍講武堂軍歌》

風潮滾滾,感覺那黃獅一夢醒;同胞四萬萬,互相奮起作長城;神州大陸奇男子,攜手去從軍。哪怕它歐風美雨來勢兇狠;練鐵肩,擔重擔,壯哉中國心!正當中!

中華男兒,要憑那雙手撐蒼穹;睡獅昨天,醒獅今日,一夫振臂萬夫雄;長江大河,翹首崑崙風虎雲龍;泱泱大國取多宏,黃帝之裔天驕子,紅日中國心!正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