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消滅幽門螺桿菌?

手機用戶51432981621


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幽門螺桿菌這個胃部的致病菌,如果確實有需要根除治療的適應症,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MALT淋巴瘤、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前等情況的,通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結合地區的幽門螺桿菌耐藥性,選擇合理的四聯用藥方案,來清除幽門螺桿菌。但比起藥物治療來,更重要的,是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些好的習慣,不但有對於藥物治療時,提高根除治療的成功率,也有助於已經根治成功的朋友避免重複感染幽門螺桿菌。

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助減少幽門螺桿菌傳播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光是指飲食的衛生,還包括其他方面的衛生習慣。說個最簡單的——飯前便後要洗手,但很多人卻做不到,或者做的不規範,洗手應該要認真規範的吸收,而不是隨手一衝就完事。很多時候,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都是病從“口”入,但手又是傳播這個細菌的媒介之一。

這麼說有點繞,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上完廁所沒洗手,人體的糞便中也存在幽門螺桿菌,他的手上不可避免的沾染了這個細菌,和你握手後,這個細菌就可能會傳遞到你的手上,而如果你在飯前也沒有洗手,那麼幽門螺桿菌就有很大的幾率會進入你的身體,使你成為感染者。如果能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於減少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和重複感染,是非常有益的。

當然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僅是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一條,保持好個人的清潔衛生,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的飲食,不喝生水,這些都有助於減少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和傳播。

良好的飲食習慣,養好你的脾和胃

除了注意衛生,減少幽門螺桿菌的傳播和重複感染以外,在飲食方面,保持規律、有度的飲食習慣,每天三餐按時吃飯,吃飯不要暴飲暴食。在飲食結構上,合理的搭配各種食材,多吃新鮮潔淨的食材,多吃水果蔬菜,搭配豆類、穀物、堅果等健康飲食,調理好脾胃,也是提高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率,減少幽門螺桿菌重複感染幾率的好生活習慣。長期的不健康飲食結構和不健康飲食習慣,會損傷你的脾胃,幽門螺桿菌更容易乘虛而入,傷害你的健康。

良好的飲食習慣,還包括合理有效的分餐制。提到分餐,很多人就會理解為西方式的分餐,能做到那樣當然也是可以的,但是按照我們東方人的飲食習慣,大家一起吃飯,但是使用公筷、每個人專用自己的碗筷,這樣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分餐可以有效避免幽門螺桿菌的口口傳播,在根除治療期間,分餐制也會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成功率,同時避免根治期間的重複感染。

其他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

戒菸限酒,在很多地方我們都常說,在對抗幽門螺桿菌方面,也不能不提。吸菸飲酒會損傷胃黏膜,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導致人體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成功率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想要有效的對抗幽門螺桿菌,戒菸限酒還是要做到。


堅持運動,運動可以提高人體的自身免疫力,而不管對抗什麼菌的感染,除了用藥以外,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免疫力強悍的人,和一個免疫力低下的人,同樣的用藥根治幽門螺桿菌,你說誰成功的幾率更大呢?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每天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人體免疫系統在休息期間會自我修復,才能夠有良好的免疫力,身體的免疫力好了,才會抵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即使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良好的免疫力也會減少這個致病菌對於身體的危害。


李藥師談健康


首先,我們要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該怎麼判斷?

幽門螺旋桿菌最喜歡待在口腔和胃裡,如果你有以下情況,很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建議去正規的醫院進行相關檢測。

❍ 口臭:經常口臭,和人聊天都會很尷尬。要知道,經常口臭往往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它從嘴裡被你“吃”進去後,有一些就會黏附在唾液、牙齒上,尤其牙菌斑上特別多。由於幽門螺旋桿菌裡的毒性物質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內的尿素等物質,產生難聞的氨臭味,就是口臭,單靠普通牙膏刷牙很難去除。

❍ 胃酸:如果你經常有胃酸、胃疼、燒心等不舒服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刺激胃泌乳瘋狂分泌造成的。

❍ 噁心:大多數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飯後會出現噁心、腹脹難受、腸胃不適的情況。

❍ 疼痛: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有時上腹或臍周附近會出現疼痛。如果幼兒有感染,疼痛一般會出現在臍周或其他不固定的部位。多數疼痛出現在吃飯時或飯後。

❍ 腹瀉:如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比較嚴重,就會出現嘔吐、腹瀉等情況。

❍ 日漸消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消化系統會現出問題,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就會慢慢變瘦。有些還會出現貧血的情況。


感染途徑

❍ 口口傳播 ● 共餐:

中國人都喜歡聚在一起吃飯,有時長輩還喜歡給孩子夾菜。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很喜歡藏在唾液、牙齒上,如果一起吃飯的家人、朋友中有1人有幽門螺旋桿菌,你就很容易被感染。

❍ 口口傳播 ● 親吻:科學研究發現: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在唾液裡、牙齒上,特別是有牙菌斑的牙齒或蛀牙上都有殘留,接吻是最直接、最容易被感染上。另外,親吻寶寶的嘴巴,會增加寶寶感染的風險。

❍ 口口傳播 ● 餵食:咀嚼後,口對口餵食物給寶寶,也會增加寶寶感染的風險。

❍ 糞口傳播:糞便中存活的幽門螺旋桿菌汙染了水源或食物,如果你使用了被汙染的餐具或喝了被汙染的水,都會增加感染風險。

❍ 醫源性傳播:

侵入式檢查如胃鏡、喉鏡、牙科等,是造成醫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建議去正規醫院做檢查。


檢查出幽門螺旋桿菌就要聽醫生,吃抗生素,一次性把它殺滅。不然一復發,幽門螺旋桿菌再次遇到抗生素時,就會有耐藥性,到時想再殺滅就很難。

飲食注意事項

❍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戒菸酒或少吸菸、少喝酒。如果家人有幽門螺旋桿菌,共餐時最好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飲食。

❍ 胃難受時,少量多餐,忌過飽、吃些軟爛易消化的食物,不吃生冷酸辣、油炸、眼燻醃製的食物。另外,儘量不吃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臘肉及粗糧,這些食物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如果想吃,可以倒成菜泥。

❍ 平時吃些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麵條、牛奶、酸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蔬菜水果、豆製品等。

❍ 平時適當多吃大麥苗、西蘭花、捲心菜、洋蔥、大蒜、生薑、火麻油、蜂蜜等,可以防止和調節幽門螺旋桿菌。

生活與運動

❍ 建議每個月換1次牙刷,每天用調節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刷牙。

❍ 定期對餐具、水杯進行消毒,每天1次。

把餐具、水杯放入沸水中,煮10-15分鐘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

❍ 餐前便後認真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 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有利於防止和調節幽門螺旋桿菌。


花姐食養


生活中往往10個人當中就有一半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口臭、胃炎、胃潰瘍很多時候都是它來惹的禍,有沒有什麼方式方法可以消滅它呢?答案是有。三步搞定。

第一步,生活習慣為先鋒,處幽殺菌當立功

注重口腔的清潔,因為口腔是幽門螺旋桿菌的第二故鄉,餐後一定要刷牙,對於刷牙不是很善長的朋友可以用電動牙刷,進而保證口腔的清潔;


最好一家人吃飯實行分餐制,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幽門螺旋桿菌的轉播。另外如果想要通過食物來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活性,由於未經提取,有效成分含量不多,所以要用就一定要吃的足夠多,不誇張的說每頓都得吃,至少吃一盤。總結三個有用的食物給大家丁香油、猴頭菇、蔓越莓。


第二步,抑幽活性舒克幽,保駕護航不能松

舒克幽益生菌是目前被證實不僅有可以補充有益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活性的效果,而且它獨有的殼寡糖、猴頭菇粉、魔芋粉等配方還可以保護和修復胃粘膜。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對於四聯等藥物剷除率的提升非常有好處。另外舒克幽益生菌還可以降低藥物副作用,比如腹瀉等。

第三部:四聯藥物齊出動,斬妖除魔記首功

目前從臨床上來講,經過確切統計被認為是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最好的方法是四聯療法,它的組合為一種ppi類藥物+兩種抗生素+鉍劑。具體藥物的選擇謹遵醫囑。但在這裡強調兩點,首先是抗生素的選擇上一定要選當地或患者本人耐藥性不高的。二是舒克幽益生菌的使用要在抗生素服用過後兩小時在用,否則效果會打折扣。


健康者聯盟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有兩個,一個是糞口途徑,一個是口口途徑,我們分別來解答一下。

第一,什麼是糞口途徑

幽門螺桿菌生活在胃裡面,但是會從胃粘膜脫落,隨著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胃裡面進入小腸,然後進入大腸,最後以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所以,如果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你的糞便裡面就有可能會有細菌。如果你大便之後,擦屁屁之後,沒有洗手,那麼你的手上就有可能會有細菌,這時候,你如果用手觸摸了食物,食物上面就會有細菌,就會有可能被其他人吃到肚子裡面去。還有一種可能,你上廁所之後沒有洗手,然後又和別人握手或者親密接觸,就可能會直接傳給其他人。

所以,一定要勤洗手,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第二,口口途徑

幽門螺桿菌除了會從大便裡面排出來,其實,幽門螺桿菌還會從胃裡面往上走,通過胃食管返流、打嗝等途徑,幽門螺桿菌從胃裡面沿著食管往上爬,進入到患者的口腔裡面,幽門螺桿菌就會在你的唾液裡面。如果你與人親密接觸,例如接吻、嘴對嘴餵食,就可能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幽門螺桿菌容易在情侶或者愛人之間傳播,嘴對嘴餵食多見於家長與小孩之間,很多媽媽或者家長,喜歡將食物嚼碎了餵給自己的小孩,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千萬不要這樣做,會將細菌傳染給你的小孩。

所以,如果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要與他人接吻,不要嘴對嘴餵食,治療好了只會才可以。

口口途徑還可能會這樣傳播,如果大家出去聚餐,沒有使用公筷,每個人的筷子都在同一盤菜裡面夾來夾去,如果聚餐的人當中,有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他的唾液裡面就會攜帶細菌,吃飯的筷子上面有患者的唾液,也就有細菌。夾菜的時候,通過筷子到達菜裡面,別人夾菜的時候,就可能被感染。

所以,避免幽門螺桿菌,儘量少出去聚餐,聚餐的時候,儘可能使用公筷或者分餐制。家族中有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患者需要使用單獨的碗筷,分餐制,餐具用高溫消毒。


普外科曾醫生


體檢出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該怎麼調理?


現在很多的體檢項目裡,都有一項抽血進行幽門螺桿菌抗體的檢查。


如果在體檢發現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應該怎麼辦呢?不進行根除治療可以嗎?


首先,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僅會導致胃部的疾病問題,還與胃癌的發生有必然的聯繫。

據調查統計,我國大約56.22 %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這些被感染後的人大多都患有程度不一的反覆胃炎。更令人害怕的是,這些胃炎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因為胃炎反覆最終發展成胃癌。


因此,如果檢查出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定要及時進行清理或是做一些生活調理。


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生活調理建議


1、注意胃部的調養和保護

胃部疾病的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個重要風險因素,但絕不是唯一的風險因素,菸酒刺激,暴飲暴食,熬夜,不規律飲食,長期緊張焦慮情緒影響等等,都是對胃部健康造成損傷的不利因素。


因此,我們平時要減少傷胃的壞習慣,戒菸酒,保持良好作息,規律飲食和健康飲食,克服不良情緒,保持平和心態,做好腸胃的養護。


水加點油,被稱“天然胃藥”,每天一杯,幽門螺旋桿菌跑光光


火 麻 油是一種含有大量亞麻酸的植物油,具有抑制幽門螺桿菌、中和胃酸的作用。

認識的患者中,有的人會將火麻油和蜂蜜一起共同服用。食用方法是各取一勺蜂蜜與火麻油,然後使用開水沖泡服用;還有的人是在每次煲湯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火麻油進去,是“殺菌“、暖胃又護胃。每日就餐前喝一點,可以很好的保護胃黏膜。


2 、注意衛生,避免交叉傳染


很多朋友之所以沒有症狀也想進行根治,就是怕傳給加入或孩子,但實際上,只要能夠做到良好衛生的飲食習慣,通常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少。


注意飲食衛生,注意飯前便後好好洗手,聚餐使用公筷,家人之間餐具分別使用,定期進行蒸煮消毒,避免口對口對小兒餵食,避免飲用生水以及不潔的水源等,都是避免幽門螺桿菌交叉感染的重要方面。



生活中檢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除了合理科學的用藥根除幽門螺桿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助於我們消滅幽門螺桿菌的,或是對養胃非常有好處的習慣有哪些呢。


生活中有哪些好的習慣可以“消滅”幽門螺桿菌的呢:

1、防止幽門螺桿菌從口進入,要吃乾淨的食物。  

2、飯前便後洗手,那這點千萬不要忘記了。  

3、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嘔吐物、糞便應應該要及時清理,手和器具應及時的消毒。

4、幽門螺桿菌陽性感染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家庭聚集性,一人治療時,家庭中的其他人員應該及時的補充對抗益生菌舒克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減少幽門螺桿菌患病的幾率,並實施分餐制。

(5)當然也提倡家庭內採用分餐制、公筷制,碗筷定期消毒,堅決杜絕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小朋友吃,這種習慣會大大增加幽門螺桿菌傳播的幾率。  

(6)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7)那些多渣食物就不要吃了,油煎、油炸食物也就不要碰了。


婷姐說健康


據統計,我國有接近7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今天我就來認識下它,談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付它。

幽門螺桿菌是黑惡勢力嗎?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頑強生活在胃的幽門部位的細菌,故醫學家命名時謂之“幽門”,幽門就是人體胃部和腸道交界處。它們耐酸,不容易被胃酸殺滅。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引起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胃惡性腫瘤等。

有人把幽門螺桿菌比作黑惡勢力,說它們就是喜歡在地域交界處做壞事的壞人,其實這個說法有爭議。

對人體而言, 80%以上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確實伴發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潰瘍病而言,確實要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但不是所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都需要根除,學術界目前還有爭議。

哪些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對付幽門螺桿菌?

1.飲食:

有研究顯示,高鹽飲食、食物過燙,常食用醃製、甜食、燒烤、油炸等食物,過多飲用咖啡、大量飲酒都可以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機會。所以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儘量避免上述飲食習慣。而食用酸性食物,綠色蔬菜和水果,喝綠茶可以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

2.適當運動,避免勞累:

平常注意適當運動,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提高身體免疫力,可幫助減少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

3.注重個人衛生,摒棄不良生活習慣: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所以平時注意不與他人共用碗筷,勤洗手,早晚勤刷牙,避免大量吸菸等,都有助於預防和減少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家長朋友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吃飯時,幫助孩子進食,會自己把食物咬碎,然而餵給孩子,這一習慣非常容易口口相傳,把幽門螺桿菌妥妥傳給孩子!一定要改變這一不良習慣,避免給孩子胃腸道帶來隱患。

最後個人衛生方面需要強調一點:洗手,洗手,洗手!因為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手部接觸,口口相傳,因此就餐前一定要洗手,切斷傳播源!

當然,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藥物。可先到正規醫院做C14呼氣試驗檢測確定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再針對性使用藥物清除。


藥師方健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頑固的致病菌,可引起胃炎、慢性咽炎、消化道潰瘍等疾病,加上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所以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根除這種致病菌。

1.養成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後再飲用。餐具也需要定期消毒

2.改變飲食習慣,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小米粥、麵條、粗糧等,儘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這樣可以有效地護胃養胃。

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問題,因此對於陰性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緩。可以早晚刷牙,勤漱口。

4.選擇一些暖胃養胃護胃的蔬菜品種,甘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和鮮蜜蒜,選自雲南大理紫皮獨頭蒜,大蒜素含量高,抑菌抗菌,保持胃部細胞活躍。



和鮮


我是小影大夫。幽門螺旋桿菌是定植在胃內的一種細菌,主要會引起胃炎胃潰瘍,最嚴重的後果是胃癌。病從口入,胃幽門螺旋桿菌也是通過口的進食傳染。所以,健康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包括飯前便後要洗手,外出聚餐要注意用公筷,提高免疫力,規律飲食,不熬夜,少吃燒烤等辛辣食物等等。

幽門螺旋桿菌是什麼?

很多朋友胃不舒服去醫院就診,做了胃鏡說是胃炎,醫生一般都建議做個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就是因為很多胃炎胃潰瘍都是因為胃裡的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

在幽門螺旋桿菌還沒有被發現之前,醫學上一直以為胃炎胃潰瘍是由於飲食不佳、過多進食辛辣食物等導致胃的病變。直到1899年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才被發現,進而研究發現胃炎胃潰瘍是由於這些細菌作怪的結果。


大家或許有疑問,胃裡面都是胃酸,這麼酸的環境。為什麼這些細菌能在裡面存活?是的,在幽門螺旋桿菌沒有發現以前,所有的科學家都是這樣認為的。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是澳大利亞Warren和Marshall兩位醫生經過一波三折的努力才讓世界知道並相信有這種細菌出現,並且Marshall給自己喝下了含有大量幽門螺旋桿菌的液體,5天后出現胃炎的症狀,從而讓大家信服引起胃炎和胃潰瘍是這種細菌。2005年,兩位醫生因為這個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一個打破常規的想法和發現,總會遇到很多挫折,最後真理總會勝利。

幽門螺旋桿菌為什麼能在這麼酸的環境下生存並且致病。因為這個細菌很聰明,它利用它的螺旋杆的結構鑽透帶有酸性的胃黏膜,定植在胃粘液靠近胃黏膜上皮的中性環境的。簡單來說,胃腔有胃酸,它就鑽進去裡面那一層不酸的環境生長,逃過了胃酸的腐蝕。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炎、慢性咽炎、胃潰瘍等消化道潰瘍主要原因,所以有這些疾病,一定要首先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目前通過聯合用藥可以治癒。


哪些習慣可以消滅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通過口傳染,比如進食了含有幽門螺旋桿菌的食物、液體或者唾液等等。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糞便排出,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也可以通過共同進餐、接吻、進食不潔的食物而被傳染。所以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會引起口臭,它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產生臭味,從而出現口腔異味。

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根治,要到正規醫院治療,堅持用藥。目前常用三聯或者四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加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等,堅持兩週治療,不可自行停藥。一個月後複查。

另外,要注意口腔衛生,不吃生食,不吃刺激性的食物。規律飲食,不熬夜,適當運動。


小影大夫


幽門螺旋桿菌應該算是人類的公敵了。據相關數據統計:全球超過半數的人群攜帶有幽門螺旋桿菌,有些地區甚至高達80%以上。

我國也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居高的國家之一,由此帶來的胃炎、胃潰瘍、胃癌人群一直呈現上升態勢。

將近100%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伴有慢性胃炎;約95%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的胃潰瘍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63.4%的胃癌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患癌排行榜,女性患胃癌排名第四,男性患胃癌高居第二。不能不說怵目驚心!

如果查出來攜帶了幽門螺旋桿菌,除了合理使用藥物進行根治之外,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勤刷牙勤漱口

二、飯前便後要洗手

三、儘量使用“公筷”


咱們中國人喜歡的是聚餐,熱熱鬧鬧,其樂融融。用筷子吃飯,筷子放在嘴裡,又到盤裡夾菜,極易交叉感染。當然,要做到“分餐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公筷還是可以慢慢適應起來的,並且碗筷一定要每天消毒。

四、飲食多加註意:

1、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油炸食物儘量少碰。

2、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主要是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特別是要多吃包菜。

3、吃飯時儘量細嚼慢嚥。

杜絕把食物嚼碎之後餵給小孩子吃。切記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