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2月6日,線下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的創始人李超,公開發表《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信中稱:“我特別難過告訴大家,因公司現金流問題,即日起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同時員工全部遣散。“ 兄弟連成立於2007年,是易第優(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國內最大的PHP培訓學校。2016年5月獲得華圖1.25億元投資,同年 9月掛牌新三板,曾營業額過億。

另一家“高光”企業---北京“K歌之王”發佈《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稱受疫情影響,k歌之王持續閉店,讓公司現有的財務承受巨大的壓力,2月9日將與全體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有30%員

工不同意這個方案,公司將進行破產清算。根據大眾點評顯示,北京“K歌之王”在北京娛樂會所熱門榜中排名第一的。

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有人評論說:冰凍非一尺之寒,企業破產這鍋,疫情不背。

企業破產和缺錢有關嗎?

據有關數據,在美國,創立第 1 年20% 的企業倒閉,創業 5 年內50%

的公司倒閉,創業10內年倒閉的公司佔到70%。

在美國紐約的風險投資數據公司CB Insights,在調查、訪談及研究101家失敗的創業公司案例後,總結了十幾大敗因。

其中第一大敗因:沒有市場需求(42%),第二大敗因為:錢花光了(佔比29%),第三大敗因:團隊不給力(23%),第四大敗因:輸給競爭對手(19%),第五大敗因:成本控制不行(18%)等。

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可見,創業失敗中缺錢佔比29%,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換句話說,不缺錢,企業也會倒閉;

甚至有的初創企業,沒有錢,也成功了。

那麼對於企業來說,生存並發展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呢?

1987年的時候,創始人任正非已經43歲,在深圳創建了華為公司。如今華為是國際化中中國企業的一面標誌性的旗幟,華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made in china”的看法。

華為從一家名不經傳小企業快速發展成國際性大企業,2019年收入達8523億元,手機出貨量為2.4億部。華為的成功靠的是什麼呢?

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01領導-戰略眼光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早在1946年的著作中就指出:生存,是企業的第一法則;企業能否生存和成功運行,首要關鍵就是領導問題。

十幾年前,任正非決定建造華為數據中心,而且數據中心的建設要最高級別,“數據中心防護很安全,據說防核武器、防8級地震,一般人不能進入,幾個半圓形狀百餘人的數據中心貌似電影裡五角大樓數據支持中心,非常震感。這裡作為公司的信息管理中心和神經中樞,全面支撐著華為全球的IT業務運作和客戶服務運作,”,

當時,許多人不理解雖然數據中心很重要,但也不需要這麼大、這麼高級。

現在看來,數據中心作為公司的神經中樞,全面支撐華為全球業務的運行,在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的的時代,任正非當時的決策是非常有戰略高度的。


02專注

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華為基本法》第一條規定:“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激活狀態。”

華為的專注使它不斷壯大地。

任正非說:“華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技術開發的動力是為了生存。”

專注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許多公司垮下去,不是因為機會太少,而是因為機會太多,總是不能心沉。

而有些機會太過“泡沫”,讓企業無法健康持續發展。

有個集團企業,一直從事工業研發和生產,在名氣資源積累過程中,接觸到了房地廠行業,通過房地廠公司快速積累了資金。在準備再一次大力進軍房產行業時,董事長明確要放棄,他說:“房地產讓研發人員無心研發,與公司百年基業的願景不符,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創新和生產”。


03以人為本

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任正非先生有一句名言:在華為改變命運的途徑只有兩個,一是奮鬥,二是貢獻。公司在人力資源方面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奮鬥者為本”。

華為正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併發布各項機制和考核,凝聚了15萬員工。

比如:華為幹部任職資格制度:

1、經歷:沒有經過相關崗位的歷練,就是經歷缺失,需要及時補課。華為認為,“骨幹是折騰出來的,幹部是經歷輪換出來的”。

2、專業:專業不是學歷,而是你所從事崗位要求的必備知識和能力。在華為,他們看中的是實際操作的能力,這與集團的“身體、心態、能力、知識”的用人標準十分吻合。

3、接班人:華為規定,每個幹部每年必須培養兩個接班人;每個幹部每年必須學習60節課,回來要講4節課;每個部門每年必須優化一個流程。高級幹部要當講師,自己備課、授課。接班人要具備“組織性很強、關注客戶、關注指標、學習能力、成就導向、誠實正直、團隊領導”的特質。

4、宣誓:每個管理幹部任職前都要在團隊面前宣誓,包括不拉幫結派、收入不能來源於正當工資激勵之外的、不能有與公司的關聯交易等內容。

5、三權分立:提拔幹部的建議權、評議權、一票否決權分別屬於不同的部門,管理幹部要“受得了委屈、耐得住寂寞、懂得灰色”,這三條,王書平董事長做的非常好,值得我們高管好好學習。(任正非推薦華為管理人員必須看的電視劇:《身份的證明》)


04變革

當今時代,不變的就是“變化”。據有關數據,存活5年以上企業不到20%。能否在變化中抓住機會,或是校對發展方向,對於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華為有3個有關變革的指導:

1、聚焦主業務流;

2、七個反對原則:反對完美主義(30%)、反對煩瑣哲學(歐洲、巴西市場)、反對盲目創新(已經成熟、業界使用的,拿來主義,學習優化。)、反對沒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優化(部門、團體)、反對沒有全局觀的幹部主導變革(培養人才)、反對沒有業務實踐經驗的員工參加變革(業務、貼近實際需求)、反對沒有充分論證的流程進入實用(以客戶為中心);

3、僵化、固化、優化。

05學習

為何曾經“高光”的創業公司倒閉

據相關統計,華為為了讓員工更得上企業發展的步伐。每年在培訓費用投入大量資金,且每年投入額成上升趨勢。逼著員工學習,設有華為大學,師資規格很高,聘請國內各行業專家和教授,為不同級別的員工開通各種課程。

同時,華為也在不斷“國際化學習”。

從1997年起,華為先後與IBMConsulting、GE、摩托羅拉、西門子、豐田等公司合作,進行了IPD、ISC、IFS、CRM、ERP和質量管理等管理諮詢的變革。期間,長達10多年地執行,“僵化、固化、優化”,任正非的“穿美國鞋”的理論,為華為發展拓展了國際視野,成就了華為國際化的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