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因江多而得名,被稱為“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九江為何得名九江,從古至今一直有人在探討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最終答案,但境內江多肯定是一個重要原因。

公元815年,是唐憲宗元和十年,秋夜,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客人,寫了著名詩篇《琵琶行》。潯陽在哪裡呢?《琵琶行》結尾的江州又是哪裡呢?

江西九江,因江多而得名,被稱為“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白居易潯陽江頭送客

其實潯陽和江州都是現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九江是一個很古老的名字,上古時期便有,傳說黃帝的兩個女兒就住在九江之間。她們出門的時候不是狂風就是暴雨。“九江”的“九”,在中國古代有時候並不確指數字,而是多的意思。九江字面意思就是很多江。由此可見,黃河流域的先民對南方這一廣袤區域的認識——江多,多到難以計數,因此籠統稱這一片區域為九江。

不過這只是筆者的一種推測。從西漢時期就有人一直在探尋“九江”名字的由來。《禹貢》中說,九江在南方,向東流入長江之中。《漢書·地理志》記載長江在尋陽(今九江)這裡分為了九條支流,這九天支流向東又匯入長江。也有人說這九條江的源頭不是長江,而最終匯入了長江。此外還要九條江匯入鄱陽湖和匯入洞庭湖說。可見關於“九江”這個名字的來歷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已經不能確定其具體的來源。

雖然文獻中的“九江”之名不可考,但民間自有民間的智慧,在九江當地流傳著一則關於九江的傳說,解釋了九江的來源。

傳說很久以前,廬山腳下有一對老夫妻,男人一百多歲了,女人也已過九旬,這時才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黑魁。

黑魁十五歲時,家鄉突然來了九條惡龍,興風作浪,帶來漫天的洪水不但淹沒了鄉親們的農田,而且還淹死了不少鄉親,這其中就有黑魁的老父母。

黑魁萬分悲痛,發誓要為父母報仇。他召集了八個和他一樣父母雙亡的少年,決定前往峨眉山天王寺學本領。經過長途跋涉他們終於來到峨眉山,拜了一位老道為師。老道教他們喝水、劈山的本領。

那八個少年因不堪勞苦,先後退出了。只有黑魁堅持了下來。他學成回鄉,那九條惡龍依然在作惡。黑魁跳下江中大戰惡龍,惡龍潛入水底,他便把水喝乾;惡龍躲入山中,他便劈開群山,最後那九條惡龍無處遁形,全都被黑魁殺死了。

江西九江,因江多而得名,被稱為“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九江水資源豐富

這裡恢復了往日的安寧,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座城市。因九條惡龍在廬山拱出九個豁口,變為了九條江水,因此這座城市便命名為九江。

不論是正史記載還是民間傳說,九江這個地方水資源都非常豐富,這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礎。因此九江這個地方很早就有人類生活的足跡。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全國實行郡縣制。它在九江這個地方設立了九江郡。這是“九江”這個名字第一次作為行政區劃出現。

漢高祖在位時,在九江這裡設置了柴桑縣。這個柴桑便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弔唁周瑜時去的那個柴桑。

西晉時割了揚州九郡以及荊州的一個郡設立了江州,後來在江州設立了潯陽郡。這便是白居易一文中出現的“潯陽”“江州”,其實都代指九江。

元末,朱元璋攻下江州,將之改名為九江府。明朝成立後,將全省劃分為五個道,九江府隸屬於九江道。九江府下轄德化等縣。

民國時期德化縣改名為了九江縣,由於這時廢府改道,而九江道的治所就在九江縣。1927年設立了九江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九江成為了江西省的省轄市。

江西九江,因江多而得名,被稱為“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如今的九江

九江古來就是繁華之地,加之有白居易等人曾在此留下了許多詩篇或者印跡,因此它成為一個很有特色的文化旅遊城市,被稱為“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