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臺:旅行者眼中的安徽版桂林陽溯

安徽石臺:旅行者眼中的安徽版桂林陽溯

桂林的山水是獨一無二的的,不過在安徽有這麼一座小縣城,它也有著同樣的山水地貌,天生適合旅遊,堪稱安徽版的桂林陽朔,它的名字叫作石臺縣。

石臺縣隸屬於安徽省池州市,位於該省南部,東與黃山市黃山區交界,南與黃山市黟縣、祁門縣相連,西與東至縣接壤,北與貴池區、青陽縣為鄰;地貌以低山、高丘分佈最廣,約佔全縣總面積的82%,秋浦河川流而過,生態環境極佳。因此被授予“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稱號。

石臺縣的山水資源之豐富,足以讓其它旅遊城市羨慕。截止目前,石臺共擁有7個國家4A級景區,2個國家3A級景區,它們分別是:牯牛降景區、蓬萊仙洞景區、仙寓山景區、秋浦河景區、醉山野景區、怪潭景區、魚龍洞景區、世界村水文化博覽園景區和西黃山富硒農旅景區。

安徽石台:旅行者眼中的安徽版桂林阳溯

牯牛降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西黃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以雄、奇、險、秀著稱,山嶽風光秀美綺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最高峰“牯牛大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頂天而立,景區也因此而得名。

俗話說的好“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牯牛降有著西黃山之實,同樣也有著九寨一般的水靈。進入景區後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份來自翡翠山泉水的沁人心脾。原始森林般的綠植降蘊藏著大量的生物種類。據不完全統計,牯牛降共有各類植物230科、726屬、1348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13種、動物29種,另外,這裡爬行類也很豐富,其中蛇類就有26種以上,也被稱為“蛇的王國”。

安徽石台:旅行者眼中的安徽版桂林阳溯

蓬萊仙洞風景區坐落於安徽省石臺縣仁裡鎮杜村境內,距縣城6公里。是晚唐著名詩人杜荀鶴的故鄉。溶洞全長3000餘米,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呈立交結構,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更甚有宏偉壯觀,迷幻神奇的蓬萊仙洞四絕。

蓬萊仙洞的體量之大、豐富層次以及、景觀之別緻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洞體全長3km有餘,呈鹿角狀。可供遊覽面積高達2萬多個平方米。溶洞開發之後,依據其自然形態,被分為迎賓廳、探海長廊、東海龍宮、通明宮、迷仙宮、玉蟾宮、銀河長廊、瑤池、南海、朝音殿、送客廳10個景點。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的特色,當然鎮洞之景還得看“蓬萊四絕”:山水浮雕、羅紗帳、千佛山和天絲。他們也是景區得名的原因。

安徽石台:旅行者眼中的安徽版桂林阳溯

秋浦河之於石臺,就像灕江之於桂林陽朔。它是長江的一條支流,長150公里,也是石臺縣的母親河。它好不好我說的不算,但是唐代大詩人李白說的卻足以讓大傢伙信服。李白曾經5到石臺,一生留下的1000多首詩篇裡,其中寫給安徽的就有201首,而在石臺縣所留下的詩篇佔整個安徽省的五分之一,其中《秋浦河歌》就共有十七首之多。

不知為何李白會對秋浦河情有獨鍾,但一定是有它過人的魅力吧?其中《秋浦河歌第15首》流傳度最高,“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李白把自己許多的人生情感也寄語到了秋浦河,著實也讓這裡更加充滿了一絲神秘色彩。

石臺縣森林覆蓋率達84.5%,大氣負氧離子平均值每立方厘米4.5萬個,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有長壽之鄉的美稱,是度假旅遊的絕佳勝地。“酒真不怕巷子深”,也許你來過一次石臺,就會真正的愛上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