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鄧稼先之外,安徽走出的另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說起安徽的“兩彈一星”元勳,一般人都會想到鄧稼先。

但其實,還有一位“兩彈一星”元勳也是由安徽走出的。他就是1916年出生於蕪湖的黃緯祿。黃緯祿不僅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而且還開創了我國固體戰略導彈先河,為我國導彈技術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他是鄧稼先之外,安徽走出的另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由“飛彈”到“導彈人生”

北京西的永定路,如同它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變遷,刻留下一段段非凡的史蹟,新中國建立後,這條沉寂了的大街所刻留的輝煌,也把江南蕪湖照亮。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這條街上,還坐落著解放後新成立的第五研究院。這在當時可是一個極其保密且神秘的機構。當然現在都知道了那是專門研究導彈的,由剛剛歸國的科學家錢學森任院長。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是這個大院裡人鐵一般的紀律。在這個大院裡,默默地工作過一個蕪湖人,他就是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有著“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盛譽的“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

據《蕪湖市志》等史料記載,黃緯祿是1916年12月出生於蕪湖市的。父親黃慎聞是前清秀才,任小學國文教員。在這樣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黃緯祿當然自小就嚴謹治學。在蕪湖讀過小學、中學後,1936年8月,黃緯祿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無線電專業。

而黃緯祿“導彈人生”的第一步,卻與他兒時玩耍的竹蜻蜓有關。據他自己後來回憶,小時候他特別愛玩、調皮,但與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在玩耍中喜歡動腦筋。那時候他最喜歡玩的就是自己製作的竹蜻蜓。

有一次,望著空中飛來飛去的竹蜻蜓,他的腦子裡忽然湧出一個個問號:竹蜻蜓為什麼能在空中飛?竹蜻蜓靠的是什麼力量在空中飛?竹蜻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想著想著,他的腦子裡就冒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既然竹蜻蜓具有這樣的動力,那能不能做一個“飛彈”呢?

就在黃緯祿在南京中央大學期間,盧溝橋事變爆發了,黃緯祿隨校遷至重慶。在去重慶的輪船上,眺望滾滾而下的長江水,黃緯祿心情沉重:泱泱大國為何遭受日本帝國主義欺負!兒時“飛彈”夢想更加迫切。1943年5月,躊躇滿志的黃緯祿抱著“科學救國”、“工業救國”的願望,到了英國並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系攻讀研究生。

也許是命中註定,也就在這時,德國一枚V-2導彈投在黃緯祿所實習的工廠,和他一起工作的五個英國人被炸死。這一枚真正的導彈再次震動了一直懷揣“飛彈”夢想的黃緯祿。此後不久,英國軍方搞到了一枚沒有爆炸的V-2導彈,黃緯祿聽說後,迫不及待地去看實物。看著眼前這個龐然大物,黃緯祿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念頭,要是中國擁有了導彈,小日本就不敢侵犯我們了。從此後,“導彈”二字就取代“飛彈”銘刻在了黃緯祿心裡。

他是鄧稼先之外,安徽走出的另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第一代潛地固體導彈研製成功

“剜”肉“補”導彈

1947年9月,黃緯祿畢業後獲英國碩士學位。應該說,本來他可以留在待遇豐厚的英國。但他和不少愛國的科學家一樣,心裡清楚剛被日本侵略者踐踏過的祖國,急需他這樣的科技知識分子回去做點事情。更何況,他想到當年自己出國就是為了學成回國後救國,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很快回到了祖國。

據史料記載,黃緯祿回國後,先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後的1952年10月,他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電子科學研究院任研究員,他研究導彈的機會也終於來了。

“1956年,我有幸參加了錢學森院長的一場關於導彈的報告會,會上他向新中國陸海空高級將領和科技骨幹介紹了導彈概況、導彈在國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美國導彈研製情況後,建議中國要儘快著手研製導彈和原子彈,建立起以‘兩彈’為主體的國防體系。這讓我大受鼓舞和啟發。”黃緯祿後來回憶說,當年他在英國求學躲過德國導彈轟炸,死裡逃生的場景再次浮現眼前。

錢學森的建議很快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中央成立了航空工業委員會,導彈管理機構國防部五局和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隨之成立,黃緯祿也走進永定路“五院”,開始他獻身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的生涯。黃緯祿夫人劉漢菊從復旦大學金融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為了支持丈夫的導彈及航天事業,舉家來到北京,而且放棄了教育事業,改行做一般事務性工作,全力照顧家庭和孩子。

我們知道,中國導彈的研製是從仿製開始的,但就在仿製工作進入關鍵時刻,前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了全部專家,給中國的導彈科研工作造成了無法想象的困難。我們可以想象,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是下了怎樣的決心,經歷了多少困難險阻,才在上世紀60年代先後成功研製了原子彈和液體地地戰略導彈。並且在黃緯祿的主持下又研製出了從潛艇發射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

據史料記載,在研製潛地固體戰略導彈時,黃緯祿帶領團隊大膽提出了“臺、筒、艇”三步發射的研製程序:第一步在發射臺上做試驗,第二步在陸上發射筒中打導彈,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

而這一程序大大簡化了試驗設施,節約了上億元的研製經費和大量的時間,開創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潛地導彈研製方法。

1982年10月12日,渤海的海面上,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以極快的速度直飛藍天,在海天之間繪出一幅壯麗的景觀……這就是黃緯祿主持的第一代潛地固體導彈終於研製成功了。當時的報道顯示,試驗的成功震驚了世界,標誌著我國成為具有自行研製潛地導彈和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關於黃緯祿工作方面,在他的同事中間流傳著一則“‘剜’下自己的肉‘補’在導彈上”的故事。

上世紀70年代末,因為研製任務緊、壓力大,已經60多歲的黃緯祿經常感到體力不支,不得不去醫院進行檢查。長長的診斷單讓醫生也感到十分詫異,眼前這個消瘦的人到底做的什麼工作,會落得這一身的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輸尿管結石、心臟病等。

醫生開了一種中藥讓他回去好好調理身體,但黃緯祿吃了幾十服後還是毫無起色,腹部還經常抽搐,疼痛不已。最後醫生不得不給他動手術,取出結石。這段時間,一直勞累的黃緯祿體重降低了11公斤。那可是一天天晝夜忙碌、一點點從身上被“剜”下去的。他瘦了,導彈卻“飛”(肥)了,因此有人戲言他“剜”肉“補”導彈。雖是戲言,卻聽著讓人感到心酸和敬佩。

他是鄧稼先之外,安徽走出的另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黃緯祿(中)在試驗現場

深深的家鄉情結

我們知道,由於工作性質的決定,黃緯祿好多年一直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但他卻仍然記掛著家鄉蕪湖,惦念著親友。

在蕪湖採訪時我們瞭解到,黃緯祿的三哥去世較早,留下他的嫂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孤兒寡母,生活很困難。而黃緯祿每月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來接濟他們。其實我們知道,那個時候黃緯祿一家的經濟狀況也很緊張。此外,黃緯祿還要照料一個老表姐。

這位表姐年長黃緯祿20歲,早年一場瘟疫奪去了她丈夫和孩子的生命,黃緯祿的父母便收留了她。黃緯祿結婚後就把這位表姐從蕪湖接到北京一起居住,直到95歲時去世。

作為中國老一代的“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就是在八九十高齡時,還經常為了中國的導彈和航天事業忙碌著。

2011年11月23日,96歲高齡的黃緯祿因病去世。消息傳到家鄉蕪湖,不少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是啊,人們無法忘記,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導彈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他開創了我國潛地固體導彈先河,為我國導彈技術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為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是鄧稼先之外,安徽走出的另一位“兩彈一星”元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