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詩詞寫春天?

用戶3964767426678


《春意》

春華秋實四季替,

意義寓意皆人意。

花開似畫帶生機,

葉綠如爪存活力。

萬物復甦自伊始,

千姿百態為天意。



木木看見


一、清·盧道悅《迎春》: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r

二、元·胡祇遹《陽春曲·春景》 :\r

1、幾枝紅雪牆頭杏,數點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幾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2、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3、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洛陽花酒一時別。春去也,閒煞舊蜂蝶。\r

三、元·白樸《天淨沙·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r

四、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r

五、宋·俱《過紅梅閣一首》: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能使死瓦色,化為明豔姿。寒枯出繁秀,巧與節物期。江梅故幽獨,綽約不自持。居然北枝後,迨此白日遲。春風日浩蕩,醉色回冰肌。清妍有餘態,眾芳謝凡卑。憑虛一回睇,俯仰歲月馳。所恨培雪根,向來歲寒枝。差池弄芳晚,坐令顏色移。顏色故嫵媚,幽香無故時。\r

六、宋·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r

七、宋·陳亮《南歌子》: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紅。尋春閒過小園東。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遊鐙歸敲月,春衫醉舞風。誰家三弄學元戎。吹起閒愁、容易上眉峰。\r

八、宋·陸游《憶王孫》: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誰惜泥沙萬點紅。恨難窮。恰似衰翁一世中。\r

九、唐·令狐楚《春遊曲三首》:\r

1、曉遊臨碧殿,日上望春亭。芳樹羅仙仗,晴山展翠屏。\r

2、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風前調玉管,花下簇金羈。\r

3、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r

十、唐·劉方平《代春怨》:朝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r

十一、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春》

一夜春雨一山綠,

一江春暖鴨先知。

一隻黃鸝鳴翠柳,

一排天鵝北飛去。‘








步蘭香407


答 :

~春天

陽光明媚白雲間,

風和日麗天漸暖。

鳥鳴爭相飛逗樂,

翠柳發芽引飛燕。

爭奇鬥豔臨春色,

花枝鮮豔三月半。

桃李花開容嬌羞,

含苞欲放芬芳顏。











竹樓伊人


我想用我寫的一首詩作為回答:

萬里長空燕子低

春風拂柳草萋萋

黃鶯偏愛青春色

常在綠蔭使勁啼






風2202251968


問題:怎樣用詩詞寫春天?


詠春是古詩詞中很常見的一種題材,古人常常用春天的景色描寫起興,來抒發離別、相思、惜時等情感。

創作這一類的詩詞,簡單來說有兩個部分,寫景和抒情。有的先寫景後抒情,有的先抒情後寫景,更多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一、絕句《春思》 一組

  • 思人

數盡征帆人未歸,世情偏是與心違。欲排惆悵鞦韆下,卻看楊花相逐飛。
年年春事付東風,誤盡桃花幾度紅。人面無蹤花滿地,當時清景在詩中。

這兩首比較明顯,觸景生情,思念故人。

數盡征帆人未歸,欲排惆悵鞦韆下,卻看楊花相逐飛。這種句子景中有情。

世情偏是與心違。這種句子是純抒情或者議論。

這兩首沒有特別純粹的寫景, 情景相融的句子比較多。

  • 春愁

階前春草半青黃,樓外春風桃李香。落盡梅花笛聲遠,獨憐江水似愁長。

這一首有些不同,前三句寫景,最後一句抒情。獨憐江水似愁長,這種愁是孤獨之愁。

  • 春景

江風吹破小桃紅,南國煙光細雨中。春事不因人事改,早寒天氣古行宮。
江雨江風不覺寒,南樓獨倚小闌干。春光駘蕩偏宜酒,早把煙波醉眼看。
江畔釣舟橫野渡,南園謝燕繞簾帷。春君應愛橋邊柳,早晚牽風左右吹。
江雲自在江風暖,南陌長亭盡折枝。春送滄波舟一葉,早梅疏影寄新詩。

這四首絕句是遊戲之作(都是藏頭詩)。每一首的前兩句都是寫景,後兩句略有區別。

例如第三首(江畔釣舟)有的通篇是寫景。

二、春詞一組

1、思人

《南歌子》:

雪舞楊花散,風斜燕子回。紅飄萬點暮春催。惆悵此時懷抱、向誰開。
萍跡滄江水,遺簪屐齒苔。西樓明月自徘徊。無奈搗衣砧上、拂還來。

《永遇樂 》

凍水冰澌,梅花香綻,倚欄無緒。芳草亭空,馬蹄聲遠,弱柳搖金縷。風清月滿,魂銷影孑,底事忍拋鴛侶。想扁舟、回眸千里,萍蹤夜來何處。遙山野渡,石橋水巷,可慣江南煙雨。兩地相思,離愁似海,此恨憑誰訴。絃歌舞亂,南柯夢好,莫把佳期輕誤。重攜手、西樓共賞,春融日煦。

《玉樓春·春思》

牆外春歸芳草亂,牆內鞦韆紅索斷。小園蕭瑟黯銷魂,淥水蜿蜒過柳岸。風裹楊花殘照晚,夢裡朱顏應已換。重來不怪酒樽空,更惜蒼苔遊屐淺。

詠春詞中,常見思人的題材。古人筆下常用思婦的形象來表達情感。

詠春的詩或者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合適的意象,也就是具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表達思人的情感時,為了通過意象襯托孤寂,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柳(折柳與送別、柳絲與相思)、月(陰晴圓缺)、芳草(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浮萍(漂泊)、楊花(柳絮,漂泊)、燕子(雙燕反襯孤單)等帶有明顯感情色彩的意象。

2、感懷惜時

  • 《少年遊 》

疏梅飛盡柳成絲,桃杏鬥芳姿。舊時燕子,難尋王謝,清夢覺來遲。
憑欄蒼鬢風吹白,煙雨染春枝。年年如是,故人空老,惟有落花知。
  • 《卜算子 》

才見春之頭,又見春之尾。欲挽青春不肯留,來去如春水。
人世幾回春?春事無窮已。花落花開秋復春,是不息生生意
  • 《臨江仙》

四十五回春過了,今朝又近春時。盼春從未怨春遲。信風和謝燕,都是舊相知。
塵世還須開口笑,閒愁拋上春枝。紛飛香雪解冰池。錦囊收拾定,好與載春詩。
  • 《清平樂 》

風簾燕語,擬挽春光住。叵耐昨霄天弄雨,小徑梅殘妝汙。

似花還似飛花,別離亂絮無涯。淺淺池塘萍跡,泠泠流水琵琶。

這三首都有惜春或者惜時之意。其中《卜算子·才見春之頭》的形式比較特別,通篇是抒情議論。

《少年遊 》上下兩闋都是先寫景後抒情,這是比較常見的以寫景起興的方式,。

《臨江仙》以抒情起,通篇議論較多,寫景較少。

《清平樂 》以寫景起,以寫景收。

結束語

今天我們樓下的早梅開了,有些梅花品種在我們這裡四月和五月還能見到。柳絮那時也開始飄落了。不停地花開花落之間,可以感受到春天緩緩歸去的腳步。

大多數詩詞不會僅僅抒情議論,而是以寫景為主,情在景中或者情在景前、景後。

一句之中可純粹寫景:遙山野渡,石橋水巷。

可以有情有景:可慣江南煙雨、別離亂絮無涯。

可以景中含情:憑欄蒼鬢風吹白。

如果寫春天,就要選取春天相關的意象即可。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春節,或忙碌,或悠閒,或輕鬆,或沉重……不管你經歷什麼,春天都悄悄的來了,情不棄,時光溫暖,愛不離,歲月不寒,心無波瀾,碧海藍天。首先選一首“唐”賀知章的《詠柳》描寫春天的詩詞,景美意境更美,情濃格調更濃,在這春天來臨的時候,與大家一起賞析春天的魅力。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啟蒙詩篇,也是詠春詩詞中的經典,綠滿大地,草木萌發,柳樹伸伸身姿,長出嫩綠的新葉,採取擬人手法將“妝-垂-裁”一系列的動作模擬得栩栩如生,以玉喻柳樹,枝條繁茂,柳枝青青,細葉從何而來,用反問的語氣,一問一答,原來二月的春風像能工巧匠,將柳枝剪裁出細細的柳葉,可謂傳神之極,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再欣賞一下《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芳菲無數,嬌豔欲滴的桃花,朵朵盛開,桃之夭夭,如九天仙女下凡,顧盼生姿。時空的不同景象不同,維度的變化讓山下落幕的桃花,在山上重現江湖,怎不讓人驚奇驚喜驚歎呢?春天是可以留住的,君不見山上桃花正怒放,山下卻早已經花開花謝幾多時了。不管是花團錦簇、還是綠竹婆娑,不管是綠樹吐新,還是小鳥鳴啼……都是春的信號,春的擁抱,讓大地變成花的海洋,綠滿天涯,處處美景和時時風光讓我們目不暇接,看完心情愉悅。不管逐草四方,還是巡遊踏青,不管是忙碌在農田,還是奔波於城市,春天的感受雖略有不同,但是還是那樣的親切迷人的姿態,令人神往。




慚愧jushi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悠遊老爹


冰溶透晶瀅

潤物去無聲

淺入泗水濱

尋芳垂絲柳



Khy1厚德載物


鵝湧碧波燕剪柳,

蘭舟漫搖浮萍遊!

南風習習漣漪漾,

驚蟄雷鳴煙雨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