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錢這玩意,一直都是個好東西,可以用來花,花,花,買,買,買。它不光代表了財富,更關鍵的是,在某個必要的場合或者特定的時期,還代表了一種高貴的身份。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從五胡十六國的成漢國開始,中國古代的帝、王就喜歡用專屬的年號鑄造錢幣,並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發行、流通。看著屬地的老百姓,吃的、用的、花的都有自己的印記,那樂滋滋的小心臟必然撲通撲通的。因此,這種以年號命名的年號錢,便引領了主流。

到了宋代,年號更改頻繁,鑄的年號錢也特別多。元代呢,雖說存在時間不長,但發行的年號錢也不少,特別是到了元末至正年間,六大起義軍的首領相繼稱王,併發行年號錢。這期間出過韓林兒的龍鳳通寶、張士誠的天佑通寶、徐壽輝的天啟通寶、朱元璋的大中通寶以及陳友諒的大義通寶和明玉珍的天統通寶。有了可比的對象,就要挑出個另類來,張士誠的天佑通寶絕對有個性,因為只有它鑄有背文計值,而且製作精良。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特別之錢,必有迷(惑)人之處,關於它的由來,就有不同的說法。

有文字記載:天佑三年(1356年),張士誠定都平江(今蘇州)後,命人把承天寺的銅佛融化,鑄造而成。顯然這種說法是有疑問的,天佑元年(1354年),張士誠已在高郵稱王,又何必再等兩年再去鑄造、發行錢幣?況且在當時混亂的局面下,這“王”還不知道能當幾天呢,當然要把與“王”相關事宜抓緊辦了,哪會再等個兩三年。

所以,天佑通寶的由來應該是這樣的: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依照戰略計劃張士誠攻下了高郵。有了高郵這個根據地,他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稱王。於是,張士誠開始積極籌備,到了第二年正月,登基大典在高郵城北的承天寺如期舉行。大典上他祭拜天地並昭告天下,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還任命了一整套文武百官。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既然政權已經建立,鑄錢的事情就要提上臺面了。畢竟發行錢幣才是象徵著王權的事情。加上元朝廷濫發紙鈔,各地幣值兌換均不一樣,使用銅錢的地方和使用紙鈔的地方完全脫離,形成單獨的體系。此時,在自己的地盤上發行統一錢幣正是最好的時機。

但是,高郵這地方礦產貧瘠,更別說急需的銅礦了。鑄錢的緊迫感與少銅的憂慮感,困擾著張士誠。好在承天寺裡的那幾尊銅佛像給了他啟發,“對,就用佛像的銅”。張士誠隨即下令,銷燬承天寺裡的銅佛像,並全城徵收部分銅佛像、銅佛器,統一送往沿河口小丁莊(今高郵武安姜莊、丁莊附近)的冶鐵坊,效仿至正通寶開模鑄造,又取年號“天佑”,得名“天佑通寶”。鑄好後的天佑通寶,銅質呈赤褐色,做工精美。正面“天佑通寶”四個楷書大字,分為四等:小平(一文)、折二(二文)、折三(三文)、折五(五文),背面還有相應的隸書計值,一、貳、叄、五。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沿河口小丁莊,四十七家冶鐵坊,製造犁耙打刀槍,天佑通寶傳四方。”但隨著張士誠佔據江浙一代最富庶的蘇州、杭州地區以後,他變得安於現狀,缺乏冒險精神,更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光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再向外擴張,導致天佑通寶流通的範圍很小。加上所佔的地區銅礦稀缺,數量自然得不到保障。最後,朱元璋還來個搜繳大銷融,導致傳世的數量極少,現今的收藏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天佑通寶如此值錢,張士誠倒是真的沒想到。

“高郵之王”張士誠與天佑通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