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位於浦江縣東鄉白馬鎮的最南部,距縣城差不多有2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村子名為嚴店村。有網友對村裡的嚴氏宗祠十分推崇,抱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回便冒雨去了...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01

初見嚴店村

到了石渠口,再右拐進一條小路,走不多遠就會看見一條江,江面開闊,河道里還有數棵葉子早已落盡的大樹,因為下著雨,就著江面上升騰起的淡淡薄霧,倒是有幾分蕭索的味道。心中猜想這條應該就是浦陽江了,畢竟這等規模的河道,浦江也僅此一家了。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再向遠處望去就可以看到橫亙江上的嚴店大橋及一橋之隔的嚴店村。背靠青山,面朝浦陽江,江邊房屋鱗次櫛比,盡享180度無敵江景。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這是一幅與“小橋,流水,人家”截然不同的鄉村風景。

行至橋頭,一旁是供村民散步,觀景的江邊綠道,茶餘飯後,吹著江風消消食,解解乏,有點愜意。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過了石橋,村口的造景也十分大氣,由巨石壘成,上書“嚴店村”三個大字,和整個村子的地理環境相輔相成,更添一分莊嚴。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進村後,走一段路就會看到一個池塘,嚴氏宗祠就在池塘邊的明堂裡。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浦陽嚴氏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故人嚴子陵後裔,他在歷史上是一個相當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世人皆稱其高風亮節,那麼這是一個什麼的故事呢?

02

入太學 遇光武帝

嚴子陵生於西漢末年,公元前39年,當時的漢朝政治腐敗,朝廷奢華無度,地方搜刮盤剝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了一件事——王莽篡漢。

王莽在位期間,嚴子陵入太學研討儒家經典,與劉秀成了同窗,而且關係十分親密,經常同起同臥,在年少時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後來王莽為改變這種局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與民休息,想著這樣的政策推行下去,從此就應該國泰民安。但由於官員腐敗,新政策又損害了很多豪強的利益,加上推行方法不正確遭到了激烈反對,之後又想用嚴刑峻法強制推行。

如此一來人們未享其利,先受其害,上到公卿,下到平民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新政的實行不僅沒有讓國泰民安,反而加劇了社會的動盪,最終導致了劉氏宗族及貴族官僚相繼起兵反抗,天下刀兵四起。

嚴子陵雖然身負大才,但為人恬靜淡泊、不慕榮利,對做官絲毫不感興趣,眼見天下大亂趕緊跑回餘姚家中隱居起來。而劉秀身為劉氏宗親,心懷抱負,隨其兄劉演於南陽郡起兵,投身於復漢大業,征戰天下。期間嚴子陵雖然隱居家鄉,但也曾輔佐劉秀平定天下,出謀劃策。

03

劉秀稱帝 歸隱故里

建武元年,25年,劉秀登基稱帝。嚴子陵因為擔心別人會說他將“攀龍附鳳”,於是便隱姓埋名,在家鄉的富春江畔垂釣作樂。而劉秀稱帝后,面對百廢俱興的大漢,想到了身懷大才的好友,便令畫師繪製嚴子陵的畫像,分發全國尋訪。

不久,有人上報說看到一個長相相似的隱士,反穿裘皮於澤中釣魚,劉秀知道自己這個好友向來行事奇特,覺得肯定就是。就備了禮物派人前去迎接,使者足足請了三次,嚴子陵才同意出山,去了洛陽。

04

皇帝徵召 執意歸隱

到洛陽後,劉秀忙於政事,沒能馬上於老友相見,反而是嚴子陵的另一個朋友司徒侯霸,見劉秀以大禮相請,便派人送信給他,信中寫道:“聽聞先生已到,想來拜訪,可因為於朝廷制度不便相見,今日天黑後,希望能見一面,親自向先生道歉。”嚴光看完信後直接將信扔給送信之人,說:“君房已經位至三公,這很好。如果他懷著仁德之心輔助皇帝,天下人都會高興。如果拍馬屁,還要看他人臉色行事,那可就要身首異處了。”劉秀知道後笑著說:“這傢伙還是和原來一樣狂啊!”

當天下午,劉秀就去了嚴子陵的住處。為了能不出門迎接,嚴子陵竟假裝睡著,劉秀也不惱,進屋後走到床邊摸著他的腹部說:“子陵啊,你就不能出山幫朕做點事嗎?”嚴子陵卻還是假裝睡覺,過了好一會才睜眼,對劉秀說:“昔日唐堯想要授予巢父許由官職,許由尚且要去洗耳朵,免得玷汙了自己。讀書人本來就人各有志,陛下何必強迫我做官呢?”劉秀聽完說道:"子陵,我都如此懇求了,你為何不肯讓步?”之後就嘆息著離開了。”

雖然當面被拒,但劉秀卻並不死心,過了幾天就請嚴子陵入宮,二人聊起舊事,劉秀便乘機向他請教治國之道。嚴子陵這回倒沒有拒絕,將自己對朝政的看法一一告知劉秀,直至深夜還未結束。見天色已晚,劉秀便將他留宿宮中,二人同床共眠,繼續相談。半夜,劉秀醒來,發現嚴光竟把大腿擱到了自己的身上,但他並沒有在意。

次日,太史令奏報:“昨夜天象有變,客星衝犯帝座甚急,恐對陛下不利。”劉秀沉思片刻後恍然大悟,大笑著說:“肯定是昨夜朕與子陵同床而眠,他把大腿擱到朕身上所致,愛卿不比多慮。”

劉秀因實在不捨好友離去,便許以諫議大夫之職,希望留住嚴子陵,然而嚴子陵還是堅決不肯出仕,只求返回故居富春山,繼續以耕種為生。無奈,劉秀只能應允,後來雖然還曾徵,但嚴子陵依舊不曾出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原本是所有讀書人窮其一生都在追尋的東西,更不要說身負大才的嚴子陵,而且東漢初建更是一展抱負的最佳時機,所以嚴子陵的做法,實在為世人所不能理解,只留下了高風亮節的一代清名。

到了北宋年間,嚴子陵的後裔諫議大夫嚴彥芝從富春山遷到了浦陽周公山下成了浦陽嚴氏始祖,至今已經有一千年。

05

嚴氏宗祠

嚴氏宗祠由嚴店、東隅嚴家、嚴蘭塘等十三個村嚴氏族人共建,始建於1900年,於1909年落成,距今有百餘年曆史。祠堂前的牆面上就記載著橫崗祠堂修繕記,一筆筆數字刻下的是嚴氏後裔對祖先的孺慕之情。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祠堂因為剛修繕過沒幾年,所以祠堂的外觀完全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尤其是大門上的兩位武將身著華彩,栩栩如生。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進入祠堂,門廳後是一座戲臺,因為修建之初已是民國,所以祠堂內所有用於支撐的都是石柱,這也是祠堂能完整保存下來的一個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戲臺的穹頂,一般的頂是隻是彩繪八仙,但這裡的卻是由木頭雕刻而成,刷金漆之後效果相當不錯。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戲臺旁還有一個水井,應該是修建時為了方便取水特地挖的。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祠堂的第二進為恭孝堂,頂上高懸的兩塊豎匾分別是“光武故人”、“諫議大夫”,這些都是屬於先祖嚴子陵的榮耀。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旁邊還有“高隱家風”四個字,村民說這四個字也是有說法的。一般人一入官場想的都是平步青雲,一直向上爬,但嚴子陵則不同,劉秀稱帝后就選擇了退隱,急流勇退。另外,廳裡還放了幾套根雕傢俱供村民休息閒談,造型古樸大氣。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恭孝堂後的穿廳掛著“勝國耆英”、“崇德報功”“金石盟心”三塊大匾下方擺著一張大長桌,也可作議事,祭祀之用。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最後一進,現在供奉著祖先嚴子陵的畫像,另外還有嚴店村的一些村史簡介、勵志人物。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這時,村民說起祠堂裡還存放著一座水龍,特地帶著去看了,這是1979年製成的水龍,就是以前的消防車,雖然不知道是如何製成的,但不得不感嘆前人的心思奇巧。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村裡除了嚴氏宗祠,在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座尚書第。先祖嚴裕曾官至尚書,不過尚書第的結構偏簡單,據村民說,即便如此,百官經過尚書第是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但匾朝裡掛之後,百官經過看不到匾就不需要這樣,隱士家風就是如此。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牛不牛!皇帝想請浦江這村先祖出山,卻碰了一鼻子灰

范仲淹曾寫過《嚴先生祠堂記》“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雖然不是同一座祠堂,卻與嚴店村的景十分契合,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奇妙的緣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