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肺炎病毒是否蔓延全球?此次疫情將對全球造成怎樣的影響?

嚮往天堂的青年


冠狀肺炎病毒是否蔓延全球?此次疫情將對全球造成怎樣的影響?

如果說,在疫情最早的開始階段,多數專家就根據Covid-19表現出來的流行病學特徵推斷,其全球流行不可避免。

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為Covid-19全球流行提供了更多支持。

一旦發生全球流行,必然會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並造成巨大的人口死亡。

“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為Covid-19的隱形暴發提供了初步證據

如果說,專家們開始預測Covid-19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全球流行僅僅是基於其超強的傳播力,“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則讓專家們認識到其隱形傳播的巨大威力。

“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種子病人”大概是1月21日到1月25日乘坐該郵輪的80歲香港男子。

郵輪於2月3日接到他被確診的消息,從2月5日起開始為期14天的整體隔離,到2月19日隔離結束,船上3700人中病毒陽性者619人,另有2位檢疫官中招。

在619人中,超過半數,即322人完全沒有症狀。尤其是到後期,每日檢測出的感染者中的絕大對數都沒有症狀。

這充分說明,這個病最大的流行特徵就是無症狀隱形傳播。

日前,瑞典默奧大學的科學家基於“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發病情況,通過數學模式推演,認為,如果不採取任何隔離措施,在像“鑽石公主號”郵輪上這樣的密集人群中自由傳播,1月21號到2月19日僅1個月的時間內,船上所有人中會有79%(2920人)被感染。

船上的隔離措施減少了2307人的感染,將感染者控制在了619人。

密集人群中自由傳播,一個月時間將會傳染79%的人,這是何等強大的傳播能力。

更可怕的是,這種傳播是在不聲不響中進行的。

“武漢模式”,86%的隱形傳播者造成三分之二的病毒傳播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聯合國內幾家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月23日“封城”前,武漢已經“積壓”了接近19000例感染者。

而這些感染者中的86%並沒有獲得診斷,其中絕大部分是輕症或者無症狀感染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樣從事日常活動,“順便”在人群中傳播病毒。

雖然這些隱形傳播者的病毒載量要明顯低於有症狀的患者,只具有約52%的傳播能力。

但是,由於這些隱形傳播者基數巨大,可以自由活動,因而造成了約三分之二的病毒傳播。

而新的感染者,絕大多數同樣沒有症狀,同樣是新的隱形傳播者,繼續默默無聞地播散病毒。

這就是武漢的疫情從暴發就陷入完全失控狀態的原因,這種失控一直持續到2月20日武漢全市拉網排查結束。

即便如此,現在武漢市內仍存在這樣的隱形傳播者,這也是武漢每天仍有新增確診患者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繼續嚴格施行隔離管控,這些隱形傳播仍可能醞釀出下一次的暴發。

韓國、伊朗、意大利的暴發,無一不遵從“武漢模式”

進入2月下旬以來,Covid-19相繼在韓國、伊朗和意大利暴發。

問題是,只需要進行簡單觀察,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韓國、伊朗和意大利的暴發像當初武漢爆發模式如出一轍,所謂暴發不過就是從人群中“分揀”感染者而已,大量的感染者早就隱藏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而這些大量感染者的形成也像武漢一樣是在無聲無息中不斷積累出來的。

由此推論,無論發生在世界的哪一個城市,下一個暴發地點也必然會遵循“武漢模式”,這是Covid-19本身的特徵決定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

“武漢模式”醞釀期大概在1個月左右

武漢疫情的苗頭最早出現在12月上中旬,經過約1個月的“醞釀”,導致1月中旬的大暴發。

“鑽石公主號”郵輪,從1月21日到“累積”到600多人用了也差不多1個月的時間。

再來看目前的幾個暴發熱區,2月下旬的暴發時間距離“種子患者”從武漢輸出也差不多在1個月左右。

因此,很顯然,Covid-19“武漢模式”大暴發的醞釀期在1個月左右。

隨著韓國,伊朗,尤其是意大利將大量的“種子病人”輸出到全世界,可以預期,在3月下旬前後,世界範圍內將會曝出更多的下一個武漢。

屆時,全球大流行或者會正式拉開帷幕。

疫情一旦蔓延全球,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曾經研究過SARS和2009年大流感度全球影響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麥基賓教授最近發表論文再次對Covid-19在全球流行的影響做出了預測。

研究模擬了疫情從輕到重的7個場景,其中4個場景涉及Covid-19傳播到我國以外,形成不同程度的全球流行造成的影響。

即使是全球流行中最輕的“低嚴重性情景”,估計全球GDP損失也高達2.4萬億美元,全球死亡人數將超過1500萬人。

隨著嚴重性水平的提高,經濟和人命成本急劇上升,最嚴重場景下全球GDP的潛在成本最高將達9萬億美元。

其中,澳大利亞在2020年的GDP損失估計為1030億美元,並伴有相當數量人口的死亡。

受影響最大的是美國,2020年GDP損失估計為1.7萬億美元;

其次是我國,GDP損失估計為1.6萬億美元。

日本的GDP損失估計為5490億美元。

印度的GDP損失估計為5670億美元。

因此,即使Covid-19的流行病學特徵決定了難以完全被遏制,但是,全世界也應該團結一致盡最大可能對疫情進行遏制。

如果考慮到數千萬計人口的死亡時,沒有哪一個國家不應該不竭盡全力。

傳染病不同於戰爭和其他自然災害,病毒無國界,一旦形成全球大流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掙脫枷鎖的囚徒


我是一個小醫生的科普,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相信會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疫情統計,看一下每天的新增確診病人數。

可以看到我們國家從每天確診幾千例慢慢減少到幾百例,到現在的100多例。都以為春天即將到來。

可沒想到國外的疫情快速爆發,而且看到沒有控制的跡象。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可以說是蔓延全球。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蔓延至全球78個國家,也就是說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國家都已經有確診病例,而且還在持續蔓延中。

國外累計確診已經有14974例,同時有274例患者死亡,而且目前治癒率低於10%。

因此說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蔓延全球是肯定的。

海外疫情嚴重的國家可以分為兩派,其中以韓國和意大利為首的積極檢測派,以美國、日本為首的我就是不測派。

這兩天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韓國、意大利身上,可以看到韓國跟意大利確診人數快速增加,韓國已經5000多例,意大利也已經超過3000例。

同時韓國跟意大利政府也在採取措施,雖然目前看來防控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但是政府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


而以日本跟美國為代表的國家,採取的措施就是我不測核酸,永遠也沒有確診。

美國CDC已經宣佈不再公佈各州確診人數。

這兩個國家就是把新型冠狀病毒當做了流感,不重視,但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意大利目前的死亡率是3.4%,而流感的死亡率在0.1%左右,從死亡率上也可以看出來不再一個數量級。

接下去的疫情會對我國造成什麼影響。

這幾天浙江、北京都發現了境外輸入性病例,這也可以看出湖北以外的地區重點轉向了境外輸入為主。

接下去我們國家主要就是對重點國家來的人員進行隔離,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確定,從韓國、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來華人員一律隔離14天。

雖然強力的管控措施會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我國政府真的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當做第一位,這是毋容置疑的。

不想某些民主國家為了經濟什麼都可以拋棄。日本為了奧運會順利舉辦,美國為了股市不跌,什麼招數都用的出來。

疫情會對國外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對很多國家的醫療系統都是承受不起。

韓國一共只有1000多張傳染病床位,因此很多病人只能居家隔離,但是武漢血一般的教訓告訴我們,居家隔離只會傳染給更多人。

日本也是如此,全國只有1700多張負壓床位,這可能是日本不進行檢測的重要原因。

甚至如果疫情就此蔓延,大量國家的醫療系統會就此崩潰。

我們可以組織全國的力量志願武漢,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我們的醫務人員不畏生死,奮勇向前。

而根據媒體報道韓國、臺灣已經出現了醫務人員集體辭職的現象。

我們疫情穩定以後,可以支援外國嗎?

我們現在疫情逐漸企穩,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口罩、防護服生產基地,口罩日生產量已經超過1億個。

我們也對前期支援過我們的日韓、伊朗提供了支援。

接下去肯定會有更多的國家需要我們的支援,而這對塑造我們的大國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一帶一路的國家,已經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國家,我們可以進行支援。

像伊朗這種對我們戰略極為重要,疫情嚴重的國家,我們就可以進行物資甚至人員支援。

但是美國這種只有口頭支援的,我們也可以寫出一個長篇大論還給美國。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此次疫情已經蔓延至全球,目前累計確診感染人數超過12萬,全球六大洲都有,涉及110多個國家。目前除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以往,其他國家疫情形勢仍然緊張,有些國家民眾自我防範意識淡漠,防控物質緊缺,多會成為疫情防控的缺口,國外目前疫情依然呈蔓延態勢。 對全球的影響不亞於金融風暴,我國也為此疫情付出經濟代價;其他各國也將面臨重大損失,有的國家錯過疫情防控最佳時期,損失將成倍增加,不失稱為國難,很多企業遭受衝擊,很多商品價格下跌,每一個人都收到疫情的影響,上半年經濟低迷已成定局,甚至影響可能持續到年底。當然還有其他間接影響,國際醫療交流合作加深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