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1963年,由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全國連環畫評獎,賀有直繪畫的

《山鄉鉅變》連環畫榮獲繪畫一等獎。一時間,《山鄉鉅變》家喻戶曉,好評如潮。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山鄉鉅變》被美術界讚譽為連環畫創作的里程碑,白描翹楚。是中國最優秀的連環畫經典作品之一。

賀友直與《山鄉鉅變》

《山鄉鉅變》是根據作家周立波的長篇小說改編的繪畫腳本。講述的是在湖南省資江下游的一個僻靜的山鄉農業合作化的故事。1955年,波瀾壯闊的農業合作化高潮觸動了這個山村,由此引起了巨大的矛盾,在父子、夫妻之間,在每個人的心靈之內都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衝突。

在黨的領導下,廣大農民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在經濟基礎、社會習俗、家庭生活和愛情觀點上都發生了變化,使這個山明水秀的山鄉出現了新的面貌。

這套連環畫在1959年至1963年出版,共分四冊。

賀友直,中國著名的連環畫家,1922年11月出生於上海。賀友直在創作長篇連環畫《山鄉鉅變》時,年齡正是三十七八歲,這個年齡,是國畫白描畫家的黃金時期。而白描高手在這個年齡階段,腕不抖、眼不花,精力充沛,閱歷豐富,繪畫功夫紮實,也正是出好作品的最佳時期。

賀友直之所以選擇《山鄉鉅變》的繪畫創作,與他一生最熟悉的家鄉生活有密切關聯。江南故鄉的山水煙雨浸潤著他的作品,小橋流水、煙雨濛濛的江南生活使他的作品柔潤而細膩、溫和而率真。賀友直曾說:山明水秀的山鄉生活,使我感覺熟悉和貼切。

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在刻畫湖南資江岸邊這個小山鄉的故事中,賀有直的創作激情和興奮,在《山鄉鉅變》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的藝術創作特色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白描。白描是中國畫的基本功,是以線為表現手法的一種畫法。白描是依靠線條的粗細、長和短、曲和直,輕重緩急、頓挫有力,富有節奏感的熟練運用中鋒筆觸,來表現形體的質量感、體積感、動態感和空間感的一種繪畫技法。

中國畫用線造型的歷史悠久,歷代白描傑作流傳下來作品很多。如唐代的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圖》、宋代李公麟的《五馬圖》等。還有一大批名家高手,如明代的陳老蓮、清代的任伯年等都是白描翹楚。

白描不重明暗,主要以線描的形式表現形體的輪廓,古代的人物畫中有”十八描”畫法,就是前人對線描的概括和總結。白描用線的講究,表現在用線的輕重緩急,一條線要有起點、運筆和收筆,要有頓挫提按,行筆要沉穩灑脫,線條如行雲流水。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賀友直繪畫的《山鄉鉅變》是一種寫實風格與物體自然美的意象變形,以線條本身的律動塑造出線條本身的美感。

我在欣賞《山鄉鉅變》這幾冊連環畫時,一直在問自已,這本獲得首屆連環畫一等獎的作品,為什麼是經典之作,它在這個時代風靡了幾十年,它的中國畫傳統模式經久不衰,被很多美術愛好者當作摹本而學習和研究。令人讚歎之處的是賀友直先生的線條之美和畫面的構圖之巧。

(一)線條的運用。

畫線條,和寫毛筆字方法一樣,也是按照古人流傳下來的"按

、押、鉤、格、抵五字法。"而用中鋒勾線的好處是嚴謹而不板滯、自然流利、筆意和諧、收放自如。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賀友直的線描,人物的衣服褶紋的刻畫,就有古代"十八描法"的表現形式,如上圖就是"減筆描"、“鐵線描"和"竹葉描"的繪畫方法。減筆描法是賀友直最常用的線描方法之一,因連環畫幅較小,減筆描繪可概括、簡練,筆減意遠,運筆乾淨利落,非常耐人尋味。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上圖鍋裡冒出的水霧,是典型的“行雲流水描"法,其狀如雲舒捲,轉折不滯。此種線條較長,彎彎曲曲,如行雲流水,賀友直筆下的行雲流水描,得心應手,構圖均衡,畫面自然生動,動感十足。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鐵線描"法也是《山鄉鉅變》的一個特色,其特點是線條的粗細大致均勻,像鐵絲一樣而圓勁有力。

賀友直的《山鄉鉅變》所繪畫的白描技法,線條流暢,以平穩細勁為主,線條粗細基本一致,有"春蠶吐絲"之妙,使讀者在舒適平緩的畫面中領悟到雖靜猶動的氣韻。這也是高古遊絲描的特點;線條較細,力量均勻,自然流暢,極為精緻。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山鄉鉅變》人物形象眾多,老人、孩子、婦女、壯漢,各色人等的形態和氣質在賀友直筆下生動鮮活、形象分明。黃賓虹說“簡筆當求法密,細筆宜求氣足。"賀友直在處理眾多人物形象時,利用線條的粗細和筆觸的簡練,很好的把握前後遠近,虛實有度的空間,即古人所謂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的意境。

在山川、草木、房屋、畜牲、桌椅竹凳、各式農具等的刻畫中,賀有直的線條變化有序,時而有柴筆描,剛中有柔,整而不亂。時而混描,佈局巧妙得當。作畫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上圖完美的表現了"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意境。賀友直在《山鄉鉅變》中,巧妙的留白和畫幅的虛實處理上,堪稱完美。在背景的刻畫上,細膩的表現手法和對湖南山鄉農家的生活中的細節刻畫真實可信。如馬燈、南方的茶壺、罩籃、杞柳籃、草籃、泥箕、糠篩、木水桶、竹掃帚、水缸、水甏、木桌竹椅、鋤頭、山齒、擔繩等等,刻畫精細,線條有短線長線之分,也有弧線塑造的立體感。

在山巒水田的繪畫中,山石的“減筆皴"和急促的短線,巧妙的過渡到點的應用,筆觸超逸入神,這也正反映了賀友直的畫風所具有的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紮實的寫生功力。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二)巧妙的構圖

在《山鄉鉅變》裡,令人稱讚不已的是賀友直熟練精巧的畫面構圖。

一本連環畫和每幅畫面的構思、構圖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有時看連環畫,特寫、近景、中景、遠景和全景都在統盤運用,巧用構圖佈局,也是增強作品藝術的感染力。

賀友直的《山鄉鉅變》在構圖佈局上,甚而已經突破古人藩籬,他的構圖取景在整個創作過程中立意較新,頗具持色。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這是“之"字形構圖,以俯視的角度表現畫面,構圖對稱均衡。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這是一幅仰視圖,畫面人物偏據一角,一面晾曬的床單遮去人物的肢體,仰視的巨大屋頂顯示出莊嚴高大的感覺,襯托的人物形象更加渺小。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一幅平視的畫面,農舍佔據了畫面的一半,大量的留白處顯得景物悠遠,一棵彎曲的老樹和盤飛的鳥兒使畫面重心穩定。

在欣賞《山鄉鉅變》中,我們發現沒有一幅人物的特寫,而中景和遠景的構圖比較多。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以景敘情是賀友直在《山鄉鉅變》創作中的一大特色。其特點是使畫面景物豐富而層次分明,畫面中人物雖小,但是畫面卻表現出很深很寬的場面,俗話說,距離產生美,這種遠景設計,讓人在畫面中心曠神怡,美在其中。

繪畫構圖形式的變化,也包含了打破平衡和尋求新平衡的具體方式。賀友直在構圖中強調對比和呼應,有虛有實,有急有緩,在利用"槓桿原理"的掌握上,比例適中,角度新奇,恰到好處。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小結

賀友直的《山鄉鉅變》,人物形象的描寫和南方山水鄉村的繪畫,用筆豐富多變化,其畫面的繁簡繪製和細節的刻畫,展現了他在這部作品創作中一專多能,功力深厚。

呂風子在《中國畫法研究》中說:成畫一定要用熟練的勾線技巧,但成畫以後一定要看不見勾線技巧,要只看見具有某種意義的整個形象。

白描翹楚《山鄉鉅變》--小人書收藏淺談(二十四)

賀友直的白描技法,在表現對象的輪廓、造型、結構和質感方面,一絲不苟,樸素自然。他在傳統的中國畫中吸取營養,力求變化,不斷探索和不懈的學習,而成為一代具有自已風格的連環畫大師,《山鄉鉅變》就是他一生中藝術創作的經典和峰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