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書法?”為什麼會成為現代書法家的一個困惑?

千千千里馬


書法的概念並無爭議,它是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為什麼書法家會變成一種困惑?

我發表幾點看法,純屬個人觀點,我覺得應該是幾個原因:

一、有些書法家無法超脫古人的巔峰,為求“標新立異”“譁眾取寵”,企圖將書法脫離藝術範疇,非藝術化,書法應該堅持藝術美,如果脫離藝術、脫離美,書法就變成緣木求魚,失去書法的主心、本真,所以往往誕生現代“醜書”;

二、有些書法家耐不住寂寞,書法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書法進步和超越是對古人、對自己的超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耐得住寂寞並樂在其中,如果為名利所累,就會迷失方向,所以困惑。

三、書法發展中的創新問題,中國書法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鍵盤時代,代代傳承況且不易,創新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時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如何創新,能否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當然這樣的困惑是積極向上的!


本心堂書法


“篆、隸、草、行、楷”這五種書體叫做書法,用傳統的“筆墨紙硯”工具創作的書體叫做書法,“用筆、結體、章法”樣樣俱全的書體叫做書法,“筆法、筆勢、筆意”一步到位的書體叫做書法,換句話說那些用樹枝掃把沾墨寫出來的書體不叫書法,書法就要有屬於書法的創作工具,就像人吃飯一樣總是用嘴巴來吃的,其它地方可以吃飯嗎?


那麼為什麼書法會成為現代書法家的一個困惑呢?最主要原因是現代大部分的書法家把書法藝術和其它藝術相提並論,一味想創新,脫去“古意”。殊不知書法藝術中的筆法早已經是千年之前就成型了,就好比成年人的骨骼一樣,大小就那麼回事了,改變不了了,難不成把書法也像人一樣整容嗎?


之所以書法會成為現代書法家的一個困惑,還一個原因是現代大部分的書法家把書法當做是發家致富的“工具”,導致書壇風氣敗壞,古人創作書法是閉門創作,最多圍觀的都也是文人墨客,而無行外人,且看現在的一些書法家寫個字也圍觀的人都人山人海的,這是在創作書法呢?還是在作秀呢?

之所以書法會成為現代書法家的一個困惑,那不能怪別人,也不要怪書法,而是現代大部分的書法家自以為是,不把古代書家的書法作品放在眼裡,也就是沒有謙卑的學習態度,都不知道書法除了是藝術原本就是一種文化,連文化意識都沒有,怎麼會不困惑呢?對吧,



且看看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是怎樣謙卑學習書法的,趙孟頫早年學宋高宗、智永、褚遂良等,廣獵古代名跡,受到北碑部分影響,結體方闊、筆力深厚;中年專攻“二王”,深得《蘭亭序》《洛神賦》之益,書風逐漸變為華美圓潤、活脫瀟灑;晚年又師法李邕,筆勢蒼勁老到、雄放豪健。這就是人家趙孟頫至始至終不會對書法有困惑的原因,現代書法家能像他那樣學習古人的書法的話,就絕對不會對書法有困惑了。


詩夜城主


我越來越不想說書法二字了。因為我不懂它的真正含義。誰能給書法一個確切的定義?我看沒有幾個人能真正解釋清楚。所以,大家喊書法喊了多年,卻沒有弄懂書法是什麼。我早就改說寫字了。何必不懂裝懂呢?有朋友說寫字太土了,說書法時髦一些。朋友,別死要面子裝斯文了,不懂就是不懂,裝不來的。又有朋友說了:你證書上不是都稱你書法家嗎?是啊!還有的吹我"書法名家”、"書法精英”等,真是冠冕堂皇,金光閃耀呀!既然這樣,我就硬著頭皮說說說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吧!我認為書法就是質量好的字(包括硬筆)。有位書法家朋友不樂意了:你說的太簡單了,你的證白領了?本來就不復雜嘛,用筆寫出線條質量好的的字,讓大眾看了賞心悅目,能千古流傳。這一說可就不簡單了,似乎離書法的定義近了些,不下到功夫是絕對做不到的。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就這麼說了,反正沒有標準答案,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我說的不對?寫了多年字,時時汪意追求字的質量,對書法就是這麼體會的。那位朋友又說了:你就不配當個書法家!說對了!咱就是個寫字的,天天從早寫到晚,常年臨池不輟的寫字人,恰如其分,何必圖個"書法家i"的虛名而對書法困惑不解呢?這就是我對書法的解釋。有詩為證…

不惜金錢買紙墨,書房字箱日見多,

此生無財留在世,廢紙片片展小我。











劉善與


“什麼是書法?”成為了現代書法家的困惑了嗎?我倒沒覺得有這個問題啊,也許因為我不是書法家的緣故吧。我倒是覺得現代的書法家,很多人的困惑是如何刷“存在感”,如何揚名立萬、證明自己很厲害,如何利用書法撈錢,這才是他們的困惑。

當然,也有很多書家是踏踏實實地在研究學問,不為外在花花世界所困擾,對於他們來說“什麼是書法”並不是問題。

書法在古人來說只是六藝之一,古人把書法當作是“小技”而已,古人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道德學問,所以古代的書法家首先是一個文人,純粹的書法家很少,但不是沒有,例如懷素、米芾等,他們就屬於在書法方面特別的出眾。

書法對於古人來說,主要是用來記錄文字的,然後才是一種閒情雅趣,用來抒發個人情感,表現個人審美情趣。因此,我們看古人流傳下來的很多書法作品,都是一些日常的書寫,或者抄錄的一些文章,很少像我們當今這些書法家一樣很刻意地去創作作品。

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曾經就很反對別人稱他是書法家,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教師,書法和畫畫這是業餘愛好。

同時代的大書法家吳玉如先生也是不接受“書法家”這頂桂冠的,與吳玉如同時代的大畫家溥心畲也曾說:

“若你要稱我畫家,不如稱我書家;若你稱我書家,不如稱我詩人;若你稱我詩人,不如稱我學者。”

這才是中國文人的風骨,書法家首先必須是個文人,如果只是會寫個字,古代那就是書匠。

而當今社會,書法越來越獨立化,成為了一門專業的藝術門派,所以很多書法家急於要解決這個問題:什麼是書法?似乎只有把“書法”的定義高高在上,才能顯示自己的非凡。

另外,由於西方美學思想的影響,傳統書法也被一些人搞出了“現代書法”,然後高呼“筆墨當隨時代”,打著創新的旗號搞出了“醜書”橫行。這種現象才是“困惑”的來源。因為這些“醜書”者的背後,往往是專家、教授的名頭,因此使得大眾有點看不明白了,高呼:“什麼才是書法?”

書法是我們漢文化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只有漢文化流行的地區,才會有書法一說。我認為書法的根基是漢字,如果脫離了漢字的範疇,只講求筆墨線條的藝術,請問那還是書法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書法是我們的民族藝術隗寶,希望我們能代代相傳下去,不要辱沒了老祖宗的名譽。

我是翰墨今香,只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希望能得到您的關注。


翰墨今香


所謂書法就是書寫的法則,包括點畫、結構、章法、佈局、運筆等,都應遵循法度,該是什麼體就是什麼體的法度,不要以為能拿毛筆劃幾下子就是書法,不要以為什麼張牙舞招的架式就是寫書法,當代的所謂法展覽走向一個誤區,那就是劃鬼符式的字充滿通展,真正對書法有作用的作品少之又少,到處吹捧,大師滿天飛,還分出什麼狀元、博士,真不知天下還有羞恥二字,名片上頭銜一大堆,其實最後的一條才是真正的身份,最讓人不可理解的是那些所謂的大師是故意為之,把書法界搞得烏七八糟,真到了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的地步,做為書協這樣的官方機構,不能正確引導,把隨意叫創新就是極不負責!當代誰能寫出象康熙那樣的福字?



淡然人生55


書法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元素,是這種元素流傳的一個載體。它不是機械古板、神密荒誕的,倘若把它與權利金錢結合起來,便是妖魔化了我們的文明,小看了古賢,放大了今世的卑鄙!



不驚齋主人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同於適用性的寫生。幾千年來的書法傳承,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藝理,無需創新。





雲雪書畫


我的理解是:書法首先是字的書寫,二是書法,三是書意,四是書道。因此,書法應該是:符合漢字書寫基本要素,運用某體筆法,字和章法,表達出一定意境的作品就是書法。

書法高於一般的寫字,但不能脫離寫字的基本要求。離開這些的胡塗亂寫,不能算書法,至少不是中國書法。

書法高於寫字,在於書之有法。這個法,就是筆法,字法,章法和墨法有機結合,在心性和筆墨交融中,用節奏旋律,和抽象而又有形的點線,完成一種有生命力的意象表達,成就一種可感之又不可聞的味道。應當說,這就是書法。

書有五體。每體又有眾多風格的成功名作。符合一體一家法度和意境的作品,都應是不錯的書法作品。當代有不少人追求創新,並進行了大膽探索。這是正常的無可厚非。但離開寫字基本要求和優良傳統的嘗試,我覺得方向錯了。因為那些己經不是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已經五體具備,名家,眾多。各領風騷數百年,但終究是各自時代總體狀態的反映。秦統有小篆,強漢出大隸,盛唐則將書法推向高峰。就體式上說,此後再無創新。

書法是否就此終止發展了呢,肯定不是。

中國和世界正處於鉅變之中,將是中華文明在引領世界發展中,走向一個新的高峰。書法,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藝術形武,必定會出新的面貌,並走進全世界。



大同王屹峰


回答題主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書法?



關於書法兩個字,《現代漢語詞典》裡有權威的解釋,建議題主查一查《現代漢語詞典》便能找到答案。



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題:書法為什麼會成為現代書法家的一個困惑?

咋看這一問題有點擬博人眼球的感覺啊!

有哪一個所謂的書法家感到困惑了?他在困惑什麼?沒聽說過啊!

實際上,學習書法很簡單的,不要把書法說的神神秘秘的,更不要自找壓力,也不要自找不開心!

我所說的學書法很簡單,有人可能不相信。

我為什麼說學書法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啊?想學書法,只要認真臨古人的名碑名帖就可以了。難道這個複雜嗎?臨到七分像時加上自己三分個性就可以了。難道這個複雜嗎?

有困惑的學書人,往往是不願意臨帖,不深入臨帖,還想創新,結果是碰得頭破血流,到頭來還得回到臨帖的路子上來。我認為,這些學書人的困惑就是自找的!

當然,一些有困惑的所謂的書法家,有急於求成的想法,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有投機取巧的意念,功夫不到家,火候尚缺,就一心二心的想成功,想成名,可他們卻忘了欲速則不達,功到自然成的古訓。這樣的困惑,有必要存在嗎!

學書法,一切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刻意的追求和不切合實際的夢想,只會是“用心恰恰無”。反之,就是“無心恰恰用”了。這就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

困惑是可以消除的!“平常心”就是消除困惑的最佳藥方。因為平常心是“道”。

最後,把東坡的兩句詩送給大家: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把東坡的這兩句詩翻譯成通俗的說法,叫“旁觀者清”。


中州耕牛堂主


提問者提問的問題有點問題,什麼是書法不該是書法家的困惑,而是每一個對書法有興趣或鑽研的人都該有的困惑。

古往今來,何為書法的命題亙古不變,答案卻萬千變化。

書為法,畫為術,但書畫卻不是法術。因為人以天地為道。大道致簡,道法自然,明白了古人這樣的哲學思維,就不會為之困惑了。

下面是本人年初的習作,潛心修煉,終有一天,這個困惑的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