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馬上快五十歲了,出門打工都沒人要了,下半輩子咋過?

名利雙現場發揮花鼓子


我也再過十多年也五十歲了,還不是一樣在外面打拼工作,年齡不是問題,只要你肯做沒有找不到工作的,婦女呢找一些大排檔洗碗,超市掃地,工廠掃地,酒店洗碗等等還有好多你們都可以做的,我推薦做家庭保姆比較好一點,工資高但累一點怕不怕就看你了!



創哥視野


我先講個故事吧,一個刑滿釋放的老人從監獄出來的時候已經70歲,愛人跟她離婚了,女兒去世了,她自己兩手空空,為了養活自己,她找街道,他們給了她打掃公共衛生間的一份工作,即使是打掃衛生,她也想了方法,把衛生間搞得清爽,還佈置了植物,因為打掃衛生做的很好,報紙報道了她的事蹟。後來,她又通過貸款,開創自己的事業,現在成了資產千萬的名人,她叫吳勝明,她的勵志故事還出了一本書,現如今,她今年88歲高齡,還在創業中。與她相比,您今年還不到50歲,還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但我們得承認,快五十歲年齡是個尷尬的年齡,找工作是有難度的,一起來分析下。

一、難在哪裡?

1.年齡學歷受限制。現在找工作,年齡都有條件要求的,比如招聘的酒店服務崗位人員卡到45歲以下,招聘的管理崗位人員控制在35歲以下,還有其他美容特殊行業控制在30歲以下,快到五十歲的這個年齡非常尷尬,到哪裡去,估計都會被限制,還有很多地方都要面試,對於青春已經逝去的年齡,面試估計也很難過關。題主說自己快五十了還沒有工作,這說明你的學歷應該算是比較低的,如果高的話,應該早就找到工作了,不至於到現在。

2.找好工作壓力大。眼下的這個時期,還有很多企業還沒有復甦,一大堆畢業生還有社會失業青年都在找工作,同樣的工作同去應聘,年輕人會成功入選,而您快五十歲的人,考官也會把你關在門外。這個年齡段,不是你挑工作,還想挑高薪水工作這都不可能的,目前你的狀況是有工作你就要趕緊燒高香了。

3.精力不足很尷尬。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年紀大了,即使你找到工作後,手腳也沒有以前靈活,容易健忘,筆者跟你差不多年齡,經常要加班搞文字工作,會發現自己精力跟不上,幹一下就會腰痠背痛,同時學習接受能力下降,時常會健忘,所以,想要好好幹工作也會力不從心的,所以說你這個年齡出來找工作非常的尷尬了。

二、具體對策

1.先穩定心態。因為從你的提問中感受到你的著急,先不要過於焦慮,穩定你的心態,這樣才不會病急亂投醫,先思考下,自己會什麼,不會什麼?確定自己要出去工作的決心,要改變自己,從精神上給予自己鼓勵,不斷的暗示自己會成功,當然也要做好即使失敗也要繼續找工作的打算,心態好了,就為後續找工作奠定了基礎。

2.用心找工作。建議您從現在開始,立即行動,一家一家的去找工作,或者託自己的親戚朋友介紹,不要嫌棄是什麼苦髒累險活,只要有活幹,就有收入,一切先把自己養活再說。不知道你看過《平凡的世界》沒有,孫少平去工地上找工作,一二元的一天的工資都願意幹,只要有活幹,就有吃的。再比如,你可以從事服務員或者保潔員的工作,從簡單的事做起,掃地擦桌子,端盤子都是要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建議先從這裡找起。

3.自己當老闆。如果你不想去給別人打工,那麼你可以嘗試自己創業,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沒有資金可以借,可以從銀行貸款,從小本生意做起。比如,學會製作當地的小吃,吃的利潤很高的,我們這裡很多人賣煎餅,別小看煎餅工作,北京大媽靠煎餅月入3萬也有。或者批發點水果售賣,賺點差價。

4.利用好平臺。題主既然會在頭條裡提問,那麼用手機肯定沒有問題,建議,可以嘗試做vlog領域的視頻,可以講述自己的故事,可以帶自己當地的特產。我見過不少這個領域的平凡人,都是展示自己平凡的一面,持續的每天輸出自己的內容,收入有的也還可以,有的一天幾十,有的幾百,當然前提是你要堅持做,堅持下來才會有點擊量,才會有收入。或者你也可以做微頭條、悟空問答等,都是可以讓你增長財富的渠道。

5.把活做細緻。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把簡單的活做到極致,如做服務員,要把地板擦得鋥亮,把碗筷洗刷的特乾淨,這樣贏得老闆對你的肯定,可以留用你。如果自己創業,同樣也要把活做好做細,即使擺攤,也要把攤位搞整齊乾淨,讓客戶看了清爽,賣的也多也好。

總結,雖然快五十歲的人,找工作不那麼容易,但是隻要自己有心,憑藉自己的雙手努力總會找到工作的,從現在就開始,要有時不我待的精神,現在去行動起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相信你的下半生會過的不差。


碎嘴華姐


50歲出門打工當然會有人要,主要看你幹啥。如果是做公司前臺,可能確實不行了,但條條道路通羅馬,總有個適合你的。

我爸71年的,今年49歲,現在在外打工,每個月5000左右。這個工資雖然不高,但對於這個年齡的人來說也不差,而且他一天只用做8個小時。那麼他是啥的呢?

把從年輕時就開始在傢俱廠幹活,現在也算是資深員工。在他們公司,老闆都可以叫他一聲師傅。所以只要你有擅長的領域,50歲出去照樣可以找到工作。

那麼關於題主的問題:快50歲了,出門打工沒人要,怎麼辦。意味著現在在家,可能好幾年都沒有出去打工了,針對這種情況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一、降低自己的要求,做一個比較簡單的工作。

主要是一些技術類的工作一般都對年齡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進入華為或者考公務員等大公司,年齡就必須低於35歲。

那麼35~5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在幹嘛呢?這類人主要就是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進入小工廠打工。像每年春節回家的時候,在火車上就會看到大量的農民工,而他們的年齡多數都是35~50歲之間,他們在外打工,主要就是在工廠幹活。

所以像你這個年齡可以選擇去外地工廠打工或者去工地上幹活。現在人力成本上升,所以工廠以及工地對人的年齡限制也會降低,那麼這兩個地方你一定能找到工作。

二、自己做生意

自己做生意當然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找到自己能做的就好。

我一個叔叔,今年也40多歲,他從16年開始,和女兒一起開了一個麵坊。每天做完麵條就自己拿到菜市場去賣,一年收入十幾萬。

三、找自己自己擅長的領域的工作

如果你對某些技術方面的工作比較熟悉,那麼你就很容易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因為技術方面都是越老越吃香。

我們公司去年新招了一個部門經理,已經40多歲了,年薪80萬。所以只要你有擅長的領域則一定可以找到工作。畢竟現在退休年齡都已經延至65歲。

褚時健71歲入獄,2002年也就是他74歲時創業,創立褚橙。到2014年,純利潤達到7000多萬。王石也曾說自己有很多粉絲,但他的偶像是褚時健。所以只要你想工作,想要掙錢,50歲還很年輕


Judy讀書


分享一個我們村王大叔的故事:


我們村的鄰居,王大叔,今年55歲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農閒的時候,他一直在外打工。他沒有文憑,沒有技術,但是身體強壯,有一把子好力氣,就在勞務市場上找工作,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


他能從事的工作較少,但是,每天都能找得到。他經常上建築工地,跟著包工頭幹小工,推車拉磚搬東西,包工頭安排啥,就幹啥,幹活非常勤快。雖然的小工,但是,每天也是一百多的收入。王大叔很願意幹這些活,除了累和工作時間長,沒其他的毛病,這也是他能幹的工作。


在我們村,很多年齡大的村民,50歲、60歲的,都在外面打工。他們一邊種地,一邊務工,兩邊都做。對於50歲這個年齡,年齡雖然大,但並不是找不到工作。


一是相信自己。50歲,年齡大是弊端,可是也有很多的有點,有工作經驗,工作認真,也有力氣,更有足夠的時間。只要你想工作,總會有適合你的工作,也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你要樹立信心,相信自己。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你的工作,也總會讓你好好的或者。


二是降低要求。不可否認,50歲的年齡就業確實難,很多的企業不招收這樣的普通勞動力。你在找工作的時候要適當的降低自己對工作要求,工資可以低一些,崗位可以難一些。另外,你也要嘗試多種工作,不要過分的挑剔。先就業,有一份工作幹著,然後可以考慮選擇一個自己更喜歡的工作。


三是多方找工作。我不建議50歲的人通過正規的招聘來找工作。可以到勞務市場找一些臨時性的勞務,或者是通過親朋好友,介紹一些輕鬆的工作,比如保安、門衛、物業、環衛工、建築工地的零工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做好的工作,而且是大量招聘人員的工作崗位。


四是踏實工作。找到工作以後,你就要認真工作,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不要倚老賣老,更不要偷奸耍滑的。做好分內工作,讓領導喜歡你,使用你。即使是一份臨時的勞務工,也要認真做好,給人留下好印象,這樣,下次他們用工的時候,會主動聯繫你。這才是你的優勢。


總之, 50歲的人,還是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幹,不要灰心,不要放棄,好好找工作,總會有你的崗位。


職場百靈鳥


馬上就要五十歲了,出門打工都沒人要了,下半輩子咋過?這句話聽起來既無奈又傷感。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非也!

我大姨夫,是一位北京郊區的農民,現在已經62歲了,這幾年他一直在市區打工,在小區做過保安,在售樓處做過管理,在學校食堂做過配菜工,現在也一家單位看大門。這些年,他就沒有失業的時候。

現在人的平均壽命已大大提高,五十歲還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人生前半場積累的經驗,在人生後半場都可以利用上了。我個人覺得,五十歲的人要做好以下幾個轉變。

轉變心態,建立自信

人到中年,都有危機感,但危機往往來源於不自信。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一個五十歲的人,你應該建立起自信,才能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

比如,前半生你從事過什麼職業,或者練就了什麼技能,五十歲之後還可以繼續發揮特長,在熟悉的領域內繼續深耕。相比年輕人,五十歲的人更成熟、更踏實、更穩定,而且家中孩子已長大成人,沒有太多分心的事情,在工作上更專注。

我國的大詩人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美國的大作家愛默生也說過“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由此可見,不管什麼年紀,只要你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行,你就一定能行。因為有了自信這個前提,你就會積極行動起來,行動起來成功的幾率就大了。

轉變觀念,適應社會

現在社會更新迭代非常快,人要是不學習就容易被時代拋棄。比如,之前大家使用的是普通手機,一般只能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後來智能手機上市了,一些老年人願意主動學習新事物,掌握了微信、支付寶等軟件的使用方法,甚至是訂外賣、網上購物等等。但也有一些老年人,他們不願意主動學習,還固守著以前的傳統觀念,因而逐漸與社會脫節了。

因此,即使你已經五十歲,也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如果你和社會同步發展的話,學會利用網絡,也許送外賣、開滴滴這種工作,對你而言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轉變思路,尋找機遇

如果說前半生你沒練就什麼長處,那可能選擇的餘地就會大大減少,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降低自己的標準。很多時候,人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如果說,開滴滴、送外賣、送快遞、超市理貨還算比較體面的工作,那麼在小區做衛生、在商場做保潔就稍微差一點了。

除了以上工作,我們也可以換個思路,比如在菜市場擺個攤位,賣煎餅,修鞋,其實這些都不是很難。

拿修鞋舉例,有一次我去修鞋,鞋跟磨壞了,十幾分鍾修好,花了25元;鞋子開口了,拿膠水粘一下,10元。當時,我在攤位上等了十幾分鍾,陸陸續續不斷有修鞋的人前來,問了一下修鞋的收入,她每天也有三五百收入不等。

機遇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不管在哪裡,都能發現一些商機。如果因為年齡大了,老闆不給你機會,那就創造機會,自己做老闆。

寫在最後

只要你有一顆上進的心,年齡永遠不是問題。摩西奶奶76歲開始作畫,80歲舉辦個人畫展,100歲啟蒙了渡邊淳一。她曾經寫了一本書,名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其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散發著輕鬆樂觀的精神,給我們展示出世界的美好和善良。所以,要想做成一件事,那就去尋找機會,只要你想成功,年齡就不會成為路上的絆腳石。


職場小龍女


我今年五十多了,一年多前的一場大病,使我徹底淪為社會和家庭的累贅,康復後也嘗試尋找一些比如保安,門衛之類的工作,可是根本沒人要,想著搞輛電動車送外賣吧,醫生說不能累,現在只能呆在家裡買菜做飯了。我聽說上帝關上一扇門,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找這麼久,還是沒找到這扇窗。唉,不說了,我再去找找看。


邁步向前之三大護法


快50歲了,要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確實挺難的,但是,如果你降低標準,要求不要那麼高,找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還是沒問題的。

我有一個親戚,年齡55歲以上了,被他兒子接到一線城市生活後,也想為家裡出一份力,找了一份環衛工的工作,雖然這份工作看起來不體面,很多人也不願意做,但是他做了,而且他對這份工作還挺滿意,至少比在家裡幹農活要輕鬆,加班多一點的時候還能拿到5000多,一個月。

還有一個親戚,50歲以上了,在老家,一家賓館裡做前臺,負責收錢登記等,每個月也有2000塊左右的工資。

我爸媽也50多歲的人了,目前也在外面打工,我平時給他們錢,他們也不要,總說,我們還沒到七老八十呢,現在還做得動,不需要你的錢。

所以,只要你願意做,事還是有的。勤快的人在哪都有飯吃。

那麼快50歲的人,出門打工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認清現實,心態擺正

首先要認清現實,自己已經快50歲了,這個年紀確實難找事了。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對工作挑三揀四,這也看不上,那也不滿意。市場大環境如此,我們只有端正自己的心態。

二、降低對工作的要求

快50歲的人,年齡是我們的劣勢,但這個年紀的人與年輕人的區別在於能吃苦耐勞,而且積累了將近半輩子的經驗,閱歷豐富。如果能降低對工作的要求,只要這份工作不會讓你太累,能有一份差不多的工資就可以做。

實在找不到,哪怕去做一些臨時工,或者是兼職等,也可以養活自己。

三、明白工作的目的

快50歲了,愁打工找不到事做。說明沒有養老金。年輕時也沒有存下一筆養老的積蓄。這個時候你就要搞清楚,你找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養活自己,存錢養老。所以別再擔心這份工作不體面,或者做著沒面子,能賺到錢,就可以去做。

結語

與其在這裡擔心,不如趕緊行動起來,去找,去做。勤快一點。50多歲還在工作的有大把人在。人生不設限,也有人說,50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呢,關鍵看你如何看待。加油吧!


豆芽的小窩


看到這個問題,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因為我想到了身在農村老家的父母。

今年在老家過的年,這個年過得很不舒服。一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二是因為我突然發現了一個讓我很難過的事實:我父母跟我說話的時候越來越小心。

有一天,我媽要清洗窗簾,讓我給她弄下來。窗簾是那種老式的,我就站在窗臺上,用手把固定窗簾的夾子一個個摘下來。

因為窗簾掛得比較高,有些夾子我需要踮著腳才能夠到。我媽就在旁邊說:“你這樣弄不行,趕緊墊個凳子吧。”

我沒有理會,繼續惦著腳弄。我媽就在旁邊一直嘮叨,然後我煩了並且衝我媽吼了一句:“怎麼不行啊?我這不是在弄嘛!。”

吼完,我就後悔了。我媽沒說一句話,默默轉身離開。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特別混蛋 ,突然發現:我爸媽已經很多年沒有罵過我,對我說話也越來越小心翼翼。

我猜想原因:一個因為我的年齡,畢竟30多歲了;第二個很可能是因為錢。

2016年以前,我爸還在上班,我媽有個小賣店,再加上地裡的收入,一年也能剩個三四萬塊錢。

這兩年,我爸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工作了,小賣店生意也不行,家裡的收入一下子少了很多。而且我爸這幾年生過兩回大病,光住院至少花了10萬。

以前我回家,一般只是買點禮物,給他們錢,他們也不要。去年我給過他們兩次錢,他們都收下了。

這就是很多農村老人的生活現狀:他們沒有退休金,年齡大了也不好出去工作。只要稍微花銷大點,就有可能入不敷出。


回到問題:上了年紀的人,不好出去工作掙錢,下半輩子咋過?提供3點建議。

第一,什麼都不做。

什麼都不做,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呢?讓兒女養著唄。辛辛苦苦大半輩子,把兒女拉扯成人,也該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了。

作為兒女,我們不會覺得是負擔,只要老人健健康康,活得開心。比起那些“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人,我們幸運多了,至少還有父母在身邊嘮叨。

第二,做點小生意。

比如像我媽,開個小超市。我老家村子小,人比較少,再加上這兩年經濟不景氣,生意才有點慘淡。如果是在比較大的村子開個小超市,一個月掙個一兩千不成問題。

再比如我大舅,今年70多了,因為身體還不錯,每天都開著三輪車去賣糖葫蘆。每天出去幾個小時,一年也能掙個四五萬。

第三,做點要求低的工作。

年紀大了,出門打工肯定不方便了。去工廠做正式工,體力跟不上,也沒人願意要。但是打個散工,做個門衛,當個保安,還是能找到的。

比如我老家村子裡,很多五六十歲的人在工廠打散工。體力要求沒那麼高,一個月也能掙個兩三千。


劍心職場


前段時間公司領導說:我們公司也要開招聘員工了。

當時我拿著這份報告問公司領導:咱們招聘什麼員工呢?因為我們公司的面試官因為一些事情不能夠來到公司辦公,所以我暫時代替了面試官的崗位。

公司領導看著我手中的報表把門關上,悄悄的跟我說:所有的員工我們只要35歲以下的,35歲以上的就不要了。

但是聽了之後腦子一懵,為什麼35歲以上的不要呢。

公司領導說:如果不是特別情況的話,35歲的以上的員工他們很難適應公司的發展,也很難幫助公司做大做強。當然,如果你覺得35歲以上的員工當中有一部分他們是千里馬,你也可以去當一當伯樂。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年長的人很難找到工作呢?

A.出於身體健康方面的考慮。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點,相比較而言,二三十歲的小夥子他們就要比五六十歲的老年人身體要硬朗得多。

而且如果出了什麼事情,發了病也好,感冒發燒也好,相對而言年輕人他們短時間更能夠修復自我,但是老年人可未必。

老年人他們感冒發燒,很有可能去打吊水,一打就打好幾天。

這些損失姑且不說,一旦這個老年人在這家公司工作當中出現了什麼意外,那麼絕大多數的損失都是由公司直接承擔的。

公司不敢也不願意去冒這樣的風險,在面試的過程中更傾向於是年輕人。

B.老年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這句話儘管說起來有些殘酷,但自己想想還真是這麼一個理。

畢竟相比較而言,像二三十歲的年輕小夥子,他們對於接受新鮮知識要遠高於50歲60歲的大爺大媽。

既然年輕人在這裡擺著,那就得抓緊時間用一下。

尤其是現在的一些大企業當中,絕大多數的自動化絕大多數的數控機器聲波這一系列的東西老年人他們根本折騰不來。

C.年輕人精力更加充足。

年輕人如果他們連續10個小時上班,甚至12個小時上班是沒有問題的,即便他們會感到疲乏感到勞累,但是忍一忍也能忍得過去。

可是如果指望著50多歲的人,他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即便短時間之內能夠適應,對身體的損害也是極大的。

老年人應該怎麼辦?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既然老年人問題已經出現了,那麼老年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1.降低自己的需求。

那時候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月是2萬,那麼在面試的時候,可以嘗試把自己的薪水降低,比如每個月15,000或者每個月1萬。

2.展現自己的優勢。

人老奸馬老滑,兔子老了應該拿,相對而言老年人更具有優勢。但是這一部分優勢並不是體力的優勢,而是專業技能的優勢。

3.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決心。

相對而言,因為老年人他們本身的年齡劣勢擺在這裡,所以在面試的時候,更多的是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有時候一些公司不要年齡特別大的人。關鍵一個態度擺在這裡,如果態度端正了,那麼多大歲數的人都有可能進入這家企業辦公。

最後由衷的希望題主在短時間之內能夠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在人生黃昏的時候能夠自給自足。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我馬上快五十歲了,出門打工都沒人要了,下半輩子咋過?可以做離錢最近的事情,這樣你才會有動力持續賺錢。

我為啥老說要做離錢近的事兒,之前我沒有這個概念,後來有一個機構創始人的原話我現在還記得。

“我們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要做離錢近的事,所以選擇了以下幾個賽道……”

離錢近這個說法一下子進入了我的內心,離錢近這個不是什麼學術概念,而是商業的經驗。

比如你看朱一旦火了,你也找人投資了500萬,搞了10個人的團隊,拍類似的搞笑的短視頻,期望等火了接廣告賺錢。

注意看,等這個詞,這個行為就是離錢遠,你自己一個人也拍一個搞笑視頻,你自己所有成本就是你自己的開銷,過程中帶貨賣零食。

這個行為就是離錢近,都是搞笑視頻,成本結構不同,變現的難度不同,離錢遠近不同,同樣都是寫歷史,你在公眾號上寫歷史,並且要寫的非常好,期望等到10萬➕,然後別人找你打廣告賺錢,這個就是離錢遠。

同樣都是寫歷史,你在頭條號寫歷史,拿個青雲計劃賺點錢,開個專欄賣故事賺點錢,微頭條賣蘋果賺點錢,這個就是離錢近。

我是@老李校長,年入千萬的新媒體人。購買我任意專欄後,私信我“老李”兩個字,可免費加入“老李私塾”,並可免費諮詢我賺錢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