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文|末小北

01

不管是在家庭裡,還是在任何別的場合下,有一些人,往往都有這麼一個特點,那就是欺軟怕硬。

在很多時候,那些愛“欺負”人的人,往往都會看到“軟弱可欺”的人,都會變得“飛揚跋扈”;可是,如果一旦對方比較強勢,那麼他便會瞬間變得軟弱下來。

所以說,很多時候,在面對這樣的人時,我們不得不讓自己學著變強勢。我們可以善良,但是我們不能任人欺負。

尤其是女人在婚姻裡,倘若不能夠樹立自己的態度,嫁到婆家之後,很可能就會被當成“軟柿子”一樣,任由公婆的欺負和“霸凌”。

我表姐是個性格溫順的人,在結婚以後一直以“善良”的態度對待她的婆家,可是,她越是“善良”,她婆家人就越覺得她好欺負,於是經常刁難她。

後來她找我哭訴,問我該如何解決。我就問她:“你和他們有沒有區別?都是一雙手,兩條腿,他們身為長輩都能倚老賣老,而你為什麼就不能樹立自己的態度,讓他們知道你並不是軟弱可欺的呢?”

表姐說,她害怕自己的丈夫為難,夾在中間,一邊是父母,一邊是妻子。因為愛丈夫,所以選擇遷就。這樣的女人也都挺傻的。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對於公婆來說,你的丈夫是他們的親生兒子,而對於你來說,你和公婆之間就是隔著一層空氣的陌生人。

你想想看,如果你軟弱了,你的丈夫能為了你,忤逆他的父母嗎?如果能,那麼恭喜你,嫁了一個好男人。如果不能呢?那你就得為自己負責,挺起腰桿來,大不了你就找孃家人幫忙,讓婆家人不再敢欺負你。

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02

曾經的曉琳(化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她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姑娘,也是因為從小曉琳的家教就非常的好,曉琳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

所以,她也算是生活在一個有知識氛圍的家庭中,父母都是那種比較文雅的人,別說他們平時對曉琳的態度了,就是夫妻之間的相處,都是一種舉案齊眉的狀態。

曉琳說,自己就從來沒有見過父母爭吵的時候,並且不管是母親對爺爺奶奶,還是父親對姥姥姥爺,始終都是非常的孝順。

可以說,曉琳家整個的家庭氛圍,就是一種其樂融融的狀態。所以,曉琳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性格也是非常的好的,她一向都是非常的溫柔,幾乎很少有發脾氣的時候。

一個人成長在怎樣的環境中,其實是很重要的。從小,周圍的環境都是善意的,那麼長大後,這個人肯定也就是善良的。

後來,曉琳認識了老公,老公也是非常喜歡曉琳溫柔的性格。其實,曉琳的老公的性格也不錯,兩個人也算是挺合拍的,所以,兩個人感情很好,最後走到了一起。

在兩個人剛認識的時候,曉琳的工作就不錯,因為曉琳當時學的是俄語,所以她的工作就是做翻譯,而曉琳的老公工作也不錯,在一家銀行做中層,兩個人的收入都挺好的,起碼支撐一個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不過,相比曉琳的父母家,曉琳的婆婆家的條件就遜色了不少。曉琳的公婆家住在縣城,老兩口都是下崗的工人,下崗以後就一直在打工,家裡的條件一直都不太好,甚至房子都是住著幾十年前的老樓房,可是這些,都是曉琳不在乎的。

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等到曉琳兩個人結婚了以後,她的公婆就提出了要來家裡住,對於公婆要來,曉琳覺得這無可厚非,畢竟他們是老公的親生父母,她理應孝順他們。

要不說,人有時候不能夠太善良,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你那是善良,有時候一些人會把你的善良當成是軟弱可欺。

對於曉琳的同意,公婆沒有表示感謝,反而住進來之後,直接對曉琳說:“你用不著覺得這是我們住在了你的屋簷下,也不用讓我們感覺這是寄人籬下,這是我兒子的家,我們才是主人。”

面對婆婆的說辭,曉琳只有苦笑,不過,她還是回了公婆一句:“這當然是你們的家了,咱們是一家人。”

曉琳覺得大家都是一家人,她內心中想著,既然結婚了,就要把公婆當成親爸媽,她想著自己和婆婆的相處,也像自己的母親和奶奶那樣就可以。可是無奈,她倒是能夠像母親那樣孝順,可是她的婆婆並不能像奶奶那樣慈愛。

本來從小到大,從來不進廚房的曉琳,自從結了婚以後,一直在努力的學習做飯。雖然手藝值得精進,可是也算是慢慢掌握了做飯這項技能。

其實,曉琳的公婆身體還算硬朗,在來了家裡後,老兩口沒事還能出去打工。可是,他們從來不會幫著做家務,哪怕是曉琳加班,很晚才回來,他們也要等著曉琳回來做飯,偶爾吃一次外賣,還要責怪曉琳回家晚。

可是這些,都沒有讓曉琳憤怒。曉琳覺得,這只是相處的開始,以後等公婆發現了自己的善良,興許就會以同樣的態度對自己了。

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03

要不說,人不能太自以為是。你把別人想象成好人,別人未必能把你當人。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例子,往往一個人的善良,都會被別人忽視,他們看到你的善良,只覺得你是好欺負,或者是在討好他們。

後來曉琳有了孩子,公婆一直盼著能生個孫子。在曉琳懷孕的時候,的確對曉琳不錯,可是孩子呱呱落地,一看是女孩,公婆立馬不高興了,甚至藉著打工的名義,索性說自己帶不了孩子。

當時,曉琳試圖跟婆婆講道理,婆婆一個月打工只有兩千塊錢,請個保姆還要五六千,並且還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外人,可是婆婆根本不管,堅持不幫忙帶孩子。曉琳也想過要請保姆,可是真的不放心把孩子交給陌生人,最後無奈之下,自己就選擇了辭職。

其實全職寶媽有很多,這其中有人過得挺好,也有人過得很不幸福,其實我始終覺得,女人不管到什麼時候,還是應該經濟獨立,因為對於有一些家庭來說,女人如果經濟不獨立,很容易就被欺壓。

曉琳就是這樣,本來沒辭職的時候,公婆還各種說辭,自從自己辭職了以後,公婆說的話更多了。畢竟,家裡全指望曉琳的老公,雖然公婆一個月掙得不多,可是還是有工資的,也就是等同於家裡就只有曉琳和孩子不掙錢。

所以,每次看曉琳花錢,婆婆就說三道四的。曉琳一向能忍,可是越是忍讓,換來的越是婆婆的肆無忌憚,最後什麼難聽的話都會說。

好不容易熬到了孩子上幼兒園,曉琳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對於已經不上班幾年的曉琳來說,剛回到工作崗位上,還是有一些不適應,可是曉琳很努力,又經過了幾年的打拼,曉琳現在工作已經很出色了,在單位也升職加薪了。

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可是就算是這樣,曉琳的婆婆仍舊不會說好聽的話,她對曉琳說話,向來是冷言冷語,冷嘲熱諷。曉琳雖然善良,可是並不代表她不知好歹,自己把心掏出來,也無法捂熱婆婆的心,所以慢慢的,自己的心也就冷了下來。

後來曉琳對公婆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言聽計從了,面對婆婆的一些說辭,曉琳也懂得反駁了。人往往就是這樣,你越是忍,她就越是欺負你,如果你反抗了,她可能就軟弱下來了。不過曉琳的婆婆,始終不是個省油的燈。她總會想著法的找曉琳的麻煩。

都說,風水輪流轉,有些人“作惡”的行為,早晚會被別人收拾。就在兩個月前,婆婆生病了,腦出血。現在癱瘓在床了,之前因為曉琳夫妻兩個人工作忙,所以一直都是由公公照顧的。

可是照顧了一段時間,公公也不想照顧了,畢竟照顧一個癱瘓的病人,還是很辛苦的。雖然婆婆是癱瘓了,可是頭腦是清醒的,最後他們老兩口竟然商量,想讓曉琳辭職照顧。

當時公公這樣說的:“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所以我兒子不能辭職。兒媳,你婆婆不能動彈,需要人照顧,你辭掉工作回來吧。我出去打工,掙的錢給你一半,算是給你開工資了。”

聽了公公的話,曉琳笑了。她沒想到公公會說出這麼可笑的話。自己如今每個月少說也有兩萬多塊錢的收入,怎麼能說辭職就辭職呢?更何況,當初他們對自己是什麼態度呢?除了冷嘲熱諷,就是嫌棄自己生了個女兒,沒本事。

而今倒好,用到自己了,然後就讓自己辭職。曉琳對公婆說:“好,我可以辭職。不過,你們得一個月給我兩萬,我就立馬辭職。因為,我現在工資就是兩萬。”

聽了曉琳的話,公婆都啞口無言。不過隨後,婆婆仗著自己生病,就開始哭著罵曉琳不孝順。

婆婆不能動,公公讓兒媳辭職照顧,兒媳:每個月給兩萬,我就辭職

04

以前一個那麼善良的女人,被公婆如今逼迫的都開始放棄了自己的“善良”。這是得經過了多少次心裡掙扎後,才能做出的抉擇呢?

其實,人就是這樣,你越是把你的善良當成你的武器,別人就認為你是拿著善良這個外衣,隱藏你的“軟弱可欺”。所以,他們會很容易忽視你的善良,把你當“軟柿子”一樣捏。

以前就有很多讀者向我哭訴,說自己跟公婆相處不來,自己盡心盡力地對公婆好,可是公婆永遠看不到眼裡,他們依然肆無忌憚地欺負自己。

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如果丈夫能挺身而出,向著自己說話,那還倒好。倘若遇到一個“愚孝”的丈夫,他會跟著公婆一起欺負這個女人。

其實,就算是丈夫能向著妻子說話,在面對“大是非”的時候,他還是會妥協於自己父母的“脅迫”。

所以說,女人在婚姻裡,一定要有自己的態度。當然,不能讓自己成為眾人嘴裡的“惡人”,但是至少得讓公婆明白,你在這個家裡的位置是什麼,你來到這個家裡的意義又是什麼。

俗話說,父母都希望看到子女的幸福。就算對於那些強勢的父母來說,他們也是不希望自己子女婚後的生活是不幸福的。

所以,女人也要跟公婆講清楚,你和他們的兒子,是以感情維繫,才走入到婚姻裡,來到同一個屋簷下生活的。倘若,能做到和平相處,最幸福的那個人,莫過於他們的兒子了。

當然,對於某些公婆來說,確實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雖然在你們的眼裡,兒媳婦不能成為你們的親生女兒,可是你們也需要念及自己的兒子,做到愛屋及烏才行,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們的兒子,生活幸福,不是嗎?

人心不是一下子傷透的,對這樣的曉琳,但凡他們能夠對她好一點,她能夠把心掏出來給公婆,可是公婆偏偏就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對她,現在再說什麼,也都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