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現實中葉問真的從來沒輸過嗎?詠春拳vs絕對力量。為什麼我偏向絕對力量一些?

Hmg99311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會有疑惑,葉問真的那麼厲害嗎,只要出手就沒有失敗過,都是他贏了別人。我個人感覺有這麼幾個原因:

1.首先我們看到的過審電影,尤其是像葉問、陳真、霍元甲、李小龍等一代宗師的系列電影,從電影的拍攝角度來說,就不可能設計一代宗師在對戰中敗給對方,中間可以倒下不佔優勢,但是最後肯定是我們的宗師要重新站起來,然後要麼來個一招制敵完勝對方,要麼就是藉助他力贏得比賽。所以說為了達到讓我們觀眾心滿意足的心理效果,電影在策劃上最後勝利的也是我們的宗師們,不會是敵對方。

2.現實中的那些武術宗師們,也不能確保自己從來不會輸。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拳種多樣,各個拳種都有它們自己的特徵,尤其是能一直傳承至今的優秀拳種。對於每個拳種和每個人不能用輸贏來定奪,兩個體型相差甚大的人,即使身形小者練過功夫,也不見得能承受住沒練過功夫反而體型龐大者的打擊。不論是練沒練過功夫,兩個人打架過程中,肯定多多少少都要挨對方的拳腳,不可能一點不受傷,也就是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最後能把誰徹底制服。

3.我自己認為,我們的拳術都是優秀的,不能以某場比賽的輸贏來定奪一個拳術的好壞,凡是流傳至今的拳種,都是宗師們的辛苦汗水結晶,我們不是要爭奪個輸贏,而是要把武術當中的致武、致德、致仁等文化傳承發揚下去,讓這些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話裡話外皆有畫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正是武打片火遍大江南北的黃金時期,武術熱潮席捲全國,會個三招兩式的人就可以在社會上稱王稱霸。記得那時我正上小學,整天追著看功夫錄像,迷得如痴如醉,甚至逃學去錄像廳。回家自然免不了挨一頓暴打。當時學校有幾個學生霸王,愛充好漢,經常惹是生非欺負人。特別是傳說其中有兩個是縣城某某武林高手的徒弟,更增加了他們的囂張氣焰。這幾個傢伙手上永遠帶個護腕,挑釁別人時愛耍弄各種招式,一會兒抓耳撓腮地比個猴拳架勢;一會兒兩臂一伸來個老鷹捉雞式,表明他練過鷹爪功;一會兒歪來倒去像喝醉了酒,說這是醉拳,口裡還“嘿嘿嘿”大叫著,比劃了半天,膽子小的早被嚇傻了,膽子大點的拔腿就跑,哪還敢跟他們動手?我們崇拜得五體投地,見到他們就側目視,側足立,害怕得不得了!

那時我們縣城中街有個老頭子(早死了),突然有一天不知怎麼就成了響噹噹的大名人,大家都用尊敬的口氣叫他朱老漢。朱老漢老得像張弓,又幹又瘦,路都走不穩,據說解放前到武當山學過功夫,主修內家拳。行走江湖幾十載,最輝煌的戰績是曾徒手打翻幾十人。“還一拳打死過人呢!”人們在議論他時都這樣說,就好像誰親眼見過似的。一來二去,這老頭就被神話了,連縣體委的人都來找他,聘請他為縣武術隊主教練。老頭子來個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就承認了人家“強加”給他的頭銜——一個隱居在民間,擁有絕世功夫的武林高手。他每天戴個四方棉帽,披個髒兮兮的黑棉襖,趿個布鞋,揹著手到文化館指導一幫小青年練武術。每當他出現在文化館,大家便喊起來,“快看,快看,朱老漢來了,朱老漢來了!”真是眾星拱月,可人家朱老漢才不在乎這個呢!而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表情,表示自己是見過大世面的,不屑於這種小case!

於是,露天的文化館操場上,天天都是“哈哈哈,嚯嚯嚯,哈嚯,呀——”的喊叫聲。邊上圍了一大堆沒資格進入武術隊的小孩子和年輕人,以無限崇敬羨慕的眼光看著,嘖嘖地讚歎著。這老頭子佝僂著背,一會兒罵那個招式不好看,一會兒讓這個來耍幾個套路。但就是沒見過他認真露兩手,甚至連手劈磚頭這樣的功夫也沒見他表演過。我對他的印象就是終年一件爛棉襖,佝僂個背,背個手逛過去逛過來。邋邋遢遢的裝扮反倒為他的神秘性增色不少,成為我們這個小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之一。

這麼多年過去了,隨著中國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特別是美國大片的引進,互聯網的發展,武術也漸漸失去了神秘性。儘管人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功夫片,但對中國功夫的看法從虔誠趨於平淡,早已見怪不怪了。相反,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所謂武術大師被自由搏擊,泰拳等打得頭破血流,狼狽不堪,武術便徹底跌落神壇,甚至成為國人的笑柄。

武術的地位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是人們所始料未及的,但卻是符合發展規律的。破除迷信,讓武術重歸它本來的地位,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武術的幸事。

當看《葉問》系列電影的時候,讓人們熱血沸騰的不再是武術本身,而是被煽動起來的民族主義情緒。估計沒有任何人會再相信葉問能輕而易舉打敗高大的歐美白人拳王,甚至可以說,他能不能打敗一個普通青壯年男子都是一個問題。我們之所以喜歡看甄子丹演的葉問,並不在於真實不真實,而在於感官的刺激娛樂,況且民間歷來喜歡戲說,要是真的來個實事求是,那就索然無味了。

對真正的葉問嘛,我只能這樣說,只是我印象中的另一個朱老漢而已。


柳柳先生


真實的葉問沒有參加過比賽,自然也就沒有輸過。相信絕對力量當然是更對些。

真實的葉問能不能打併沒有像霍元甲、王子平、蔡雲龍那些高手的真實記載,葉問只有教拳的記錄,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葉問以及被捧上天的詠春拳,其實都被誇大了。甄子丹飾演的葉問自稱“一個打十個”,最後還一人單挑日軍憲兵隊。大長國人志氣,事實上,任何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真正的歷史上。既然沒有打過,自然也就沒有輸過。

相信絕對力量當然是更對些,在現代搏擊專業裡,力量是排第一位,一切運動首先就是發展力量,力量是一切運動的基礎。


福州禪武


其實怎麼說呢,葉問的詠春拳也不是無敵的,如果跟泰森打的話肯定是不行的,因為級別體重各方面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所看到的只是電影的效果跟現實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邀請泰森參加這次電影,肯定不是真實實力的展現。

詠春拳在絕對力量面前,要分為兩種情況。我們經常說一力勝十會,第1種情況,如果對方也是練習武術的,而且力氣特別的大,那肯定是有優勢的。

第2種情況的話,如果對方只是有一些蠻力,如果這樣給詠春拳對打的話,也是沒有什麼勝算而言。


路哥雙節棍


宗師的要義在於教,不在於打。能打未必會教!麻煩問一下啥是絕對力量?本人北體散打隊退役,求學期間和本校舉重運動員發生過一次衝突,一個擺拳讓對方休克。本人一直是七十公斤級別的運動員,對方目測一百左右。絕對力量?笑話!


過河的小駒


詠春拳有一定的實戰效果,但和現代搏擊相比較還是有差距。詠春拳是傳統拳術裡較強調實戰的武術,並且經常進行真實的格鬥。特別是他的近身手法,短小精悍,具有較強的破壞力。最近的一些拳師還進行了改革加入現代搏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格鬥是綜合性的技能,不僅是力量、速度、耐力,戰術,心理等因素在無序中的變化應用,任何過於強調謀一個技術都是不全面的。而詠春拳恰恰只強調速度,而對力量打擊很是缺乏。


用戶102816266525


基本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