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伎不是妓,貴為“非遺”卻不堪遊客騷擾,今已出臺禁拍令


祇園是日本旅遊勝地和國家文化中心——京都市內的最著名歷史景觀保護區,位於八坂神社、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區域,19世紀時曾被稱為“花街”,是有錢人的娛樂場所。許多去過京都的中國遊客對這片區域並不陌生,而大多數人去祇園的目的除了希望感受傳統日本風格的小巷街道、老建築和美食酒館之外,更多地是想和日本最特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伎能夠有個不期而遇。

不瞭解日本文化的人或許會把藝伎與真正的“妓”混為一談,雖然兩者名稱相近,且都是女性,但實際上卻有本質上的差別。前者是一種有著400年曆史的表演藝術職業,從業者專門在京都祇園區的茶館和藝伎館中為常客和遊客提供日本古典歌舞、樂器、茶藝表演,而後者不言而喻,是出賣身體的風俗職業者,做的是皮肉生意。

隨著十多年前一部由章子怡、鞏俐、楊紫瓊等明星聯袂主演的影片《藝伎回憶錄》在全球上映,藝伎開始被全世界所關注。從那時起,專程趕赴日本京都祇園來觀看藝伎表演,以及前來“偶遇”藝伎的遊客便絡繹不絕,甚至有些人把“看藝伎”當成了逛祇園的最大動力!


儘管祇園是一個很小的區域,只有幾條街而已,但它卻有著相當古老的街道風格,保留著許多古老的傳統町屋,呈現出濃濃的江戶幕府時代風貌。例如從四條大道到建仁寺的那條“花見小路”就是經常見諸雜誌、網絡的網紅街道;祇園的另一條高顏值街區是沿白川河而行的白川南通,無論是賞秋還是觀櫻的季節,都是遊客們最愛的拍照打卡地。當然,這裡也是藝伎出現率最高的地點。

如果你想要和藝伎有個近距離的接觸,去祇園就對了。她們作為普普通通的京都市民,每天都要穿著正式的和服,畫著濃重的白色妝容,去祇園裡面的表演場所上班,每天都會出沒於祇園的大街小巷,這是她們最日常的生活區域。網上公開的信息顯示,目前京都祇園尚有傳統茶屋、藝伎坊和專門歌舞練場83家,長期活躍在此的註冊藝伎130人左右,她們的年齡從18歲到40歲不等。

即使你在祇園的街道上遇見了藝伎,她們也不會滿足你合影的要求,想要拍到她們,你最好還是知趣一點遠遠地抓拍幾張。現在,近距離拍攝,可能會被罰款。當然,如果你剛好撞見正在忘我拍照的“藝伎”,那她們一定不是真的藝伎,極有可能和你一樣也是遊客。


隨著京都旅遊的持續火爆,近幾年當地的和服租賃店遍地開花,服裝租價也越來越低,所以想要感受藝伎生活的本國遊客,韓國遊客,以及我們中國遊客,也越來越多。一些女遊客不僅穿和服,甚至還專門化了藝伎的妝,把自己弄得和藝伎一模一樣,然後在祇園的大街小巷狂拍寫真,她們對此樂此不疲。

如果你不想拍“藝伎照”,只想真正體驗由藝伎提供的服務,完全可以去正規的藝伎表演場所消費一下,但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消費價格高昂!在祇園正規的高檔藝伎館消費,根據年齡、經驗和技能不同,聘請一位優質私人性質的陪侍藝伎,費用大概在6萬到8萬日元/次不等,服侍者在消費時段內可以陪你聊天,進行茶道表演,或者彈奏樂器,以及表演古典歌舞。

如果你不想多花錢,也可以去專門為遊客開設的歌舞練場看藝伎表演,每人收費在3600日元/場左右。Tips:每年7月的時候,八坂神社會舉辦“祇園祭”活動,期間可以免費觀看藝伎的精彩表演。


遊客在祇園地區遊覽時,常常有出於獵奇心理近距離給藝伎拍照,或者強行糾纏索要合影的情況,有人甚至拉扯藝伎的衣服,也曾發生過尾隨跟蹤的事件。其實這麼做非常不禮貌,藝伎很少會因為你而停下匆匆的腳步。如果你想從遠處偷拍,那是被默許的。藝伎們比較理解遊客的拍攝心理,畢竟她們是京都傳統文化的形象,遊客對此感興趣是正常現象,但如果你冒犯了她們,就像狗仔隊一樣“圍追堵截明星”,那就是人家不能接受的了。

其實,藝伎和地方政府對行為冒失的遊客一直都很頭疼,但之前只是希望通過禮貌的語言婉言拒絕遊客的拍照要求,或者用招貼提示遊客。比如2016年在當地茶館等建築上就張貼了許多“禁止拍攝藝伎、接觸藝伎”等文字的提示貼,但這根本不管用。後來又通過市民向遊客發放宣傳單,效果也不好,藝伎們照常會被遊客各種“騷擾”。

2019年9月下旬,京都推出了針對遊客不禮貌行為的更嚴格約束政策:祇園地區開始有警員巡邏,專門監督制止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並在區域內發放觀光客注意事項小冊子,提醒遊客不能隨意拍攝藝伎;10月下旬,祇園地區又推出了更嚴格的“拍照禁令”:“私家道路上禁止拍攝,違者罰款10000日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