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有多重要?沒有魯肅,就沒有三分天下

記得有一幅對聯:兩舟並行,櫓速(魯肅)不如帆快(樊噲);八音齊奏,笛清(狄青)難比蕭和(蕭何)。

這副對聯中,把三國時期的吳國謀臣魯肅描寫的還不如劉邦的衛隊長樊噲。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確實是一個忠厚而平庸的好人。比如“草船借箭”一節,諸葛亮偕魯肅同往,一個成竹在胸,一個矇在鼓裡;一個談笑自若,一個驚慌失色。最後,孔明借箭成功,志得意滿,於是反襯出魯肅的平庸。又如“討還荊州”一節,魯肅見劉備一哭,立時心就軟了,最後只好空手而歸。

總之,在羅貫中的筆下,魯肅是一個幾近於無能的人。

然而,事實上魯肅卻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人物。沒有他,三國的歷史都可能改寫。為什麼這樣說呢?眾所周知,三國局面的形成,取決於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的勝利。沒有孫劉聯盟,孫權和劉備都難以獨自抵禦曹操的南下。換句話說,或許曹操在世之時就已經統一中國了,哪裡還會有什麼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