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葉問4》中,最後不是李小龍出面對戰大boss?

卓友翰


因為在《葉問4》中,主要人物故事情節就是講述了葉問赴美國軍營打敗特種兵教官,最後如果是李小龍出面對戰大boss,那影片名字就應該是《李小龍》了。下面具體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

首先在《葉問4》中,主要故事情節講述了葉問收到在美國開館的李小龍的邀請,來到美國之後,瞭解到唐人街的中國人一直受到外國人欺辱和壓迫,最終用中國功夫詠春拳改變了洋人對國人的看法和態度。所以在影片中,主要故事情節和人物就是圍繞葉問展開的,而李小龍邀請師傅葉問前往美國,也是整部影片以及葉問打敗洋人軍官的導火索,這樣劇情才能一步一步展開,假如沒有收到徒弟李小龍的邀請,葉問也不會前往美國,更不會打敗洋人軍官。所以影片中李小龍的出現只是劇情需要,為劇情作鋪墊。所以最後不是李小龍出面對戰大boss。如果是李小龍,那這部影片的名字也就該換了。

第二

在《葉問4》葉問說過這樣一句話:葉叔叔是個練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來,這就是我們學武術的初心。伸張正義,用武術改變洋人的種族歧視和壓迫,發揚中國武術。所以在洋人的層層壓迫下,葉問終於站出來伸張正義,葉問學詠春拳的初中就是為了自我保護,當受到壓迫和不公的時候站出來伸張正義,而李小龍一生鑽研武術,學武術最初的初衷也是個人興趣喜好,可以說爭強好勝,兩人對於武術的態度不同,所以最後葉問站了出來,對戰美國軍官,改變了洋人的壓迫和歧視,包括葉問系列電影,都是在受到欺辱和壓迫的時候,葉問站出來伸張正義,用中國功夫詠春拳改變別人的看法。
葉問戰勝洋人軍官,改變了洋人對國人的看法,最終也為葉問系列電影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影視天天追


其實如果以歷史背景的實際情況來說,用李小龍去對抗美國海軍陸戰隊空手道教官巴頓,這樣的設定似乎合理一些,畢竟巴頓正值壯年,而李小龍30多歲也正值顛峰期,兩個人的對決才具備合理性和同一重量級,而讓葉問去對抗巴頓,不瞭解歷史的觀眾可能不會太注意細節,但瞭解歷史的可能就會發笑,因為這一時期葉問已經70多歲,一個老頭子去跟三四十歲左右的海軍陸戰隊空手道教官去對抗,開什麼國際玩笑?



事實上這也是葉問完結篇的一個小穿幫,在電影裡的這個歷史背景階段,葉問已經70好幾了,但畢竟電影沒法這麼拍,只能進行一個含糊的設定,把葉問設定成一個面容蒼老並且患了肺癌的僵死之人,而對他的年齡問題則避而不談,在最後的打鬥階段更使出了踢襠插喉等各種各樣的損招,沒辦法,這個年齡段的葉問只能這麼做。但即便如此,一個古稀之年的老者去對抗正值壯年的教官,劇情的設定依舊存在著不合理。

可為什麼電影劇本堅持選用葉問擔任最後的對抗主角,而不是選擇李小龍或者與葉問棋逢對手的萬宗華,原因也是相當的簡單不過,電影的核心就是葉問,又怎麼可能在最後的環節派上一個配角去出戰?而且葉問和李小龍都是在一年之內去世,最後安排李小龍充當主打,那請問這部電影到底是葉問完結篇還是李小龍完結篇?



所以安排李小龍出戰是不現實的,更別說這一階段李小龍已經創立了截拳道,在已經逐漸脫離詠春拳的情況下,安排李小龍進行最後一戰幾乎是在將前三部電影全部推翻,電影系列的主角和立意全部發生了更改,這種改編完全是不現實的,整個電影的固定脈絡畢竟只是詠春拳,所以無論是截拳道還是太極拳,誰也不能搶了這個電影脈絡的風頭!

所以在電影中間,安排李小龍打敗上門踢館的幾個外國人,又安排萬中華與巴頓纏鬥了幾十個回合,這已經就是最大的尊重截拳道和太極拳了!


遼寧資深球迷


這個問題太好了!《葉問4》沒有讓李小龍對戰大Boss巴頓,當然是編導為了突出葉問的主角地位,也可能是投資方認為給了甄子丹1億片酬,最後一戰如看不到他出手,不是虧大了嘛!

但其實這樣的結局恰恰是該片最大的敗筆!讓老邁的葉問戰勝強大的對手,看似為系列劃上完美句號,但卻落入傳統功夫片的俗套,讓這個系列終章最終無法成為經典!

大家都知道,葉問一生並未去過美國,真正在美國傳播中國功夫的是李小龍,而且李小龍在國外為人熟知的是其自創的截拳道,並不是詠春。當然詠春其實為截拳道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本人認為這應該為《葉問4》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劇作方向:葉問與李小龍的師徒之情,以及兩人對中西方武術融合發展和傳播的理念磨合!

可惜的是,《葉問4》空拿了一張李小龍的絕世王牌,卻完全給打爛了。影片又回到了《葉問1、2》的套路,但卻罔顧歷史,進行不切實際的幻想,讓主角完成了一次“神”化。

而如果該片能在片尾把葉問安排在觀眾席上,讓李小龍以截拳道對戰巴頓,並最終以詠春的絕招戰勝對手,相信一定會是對葉問形象的一次昇華,也是整個系列影片的一個突破!






電影第一線


《葉問》系列電影迎來終結篇,在這部片子中,延續了此前幾部的風格,甄子丹的打戲依然凌厲迅猛,雖然扮演的是一個身患重病的老頭,但是上到擂臺依然是老當益壯。最後對戰大boss巴頓時,用經典的詠春招式逆襲取得勝利。
而這部片的一大驚喜就是李小龍的出現,眾所周知李小龍是葉問的徒弟,不過李小龍的名氣卻要超越師傅,實力也不在師傅之下,而為什麼不讓李小龍來出戰大boss,也肯定有原因。


首先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葉問》,那主角毫無疑問就是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在這部劇裡的“李小龍”甚至連男二號都算不上,基本屬於客串出演,大boss這種級別的升級包自然要讓主角拿下才符合電影邏輯。

其次,陳國坤作為李小龍的特型演員,已經出演過非常多次李小龍,但是離開電視劇進軍電影以後長期處於不溫不火的境況,在大熒幕面前陳國坤的咖位明顯還不夠。
而且陳國坤畢竟不是專業的動作演員,在動作戲方面的速度和力量感和甄子丹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面對斯科特阿金斯,陳國坤很難打出跟其匹配的視覺感受。

不過不管怎麼說,《葉問》系列已經終結,《李小龍系列》也終要來臨,當“李小龍”成為當仁不讓的主咖的時候,一個boss恐怕是不夠看的,作為觀眾我們也希望能看到一個能夠擔起李小龍這個角色的動作明星,拭目以待。

原創/青銅影講師


青銅影講師


角色上完全應該李小龍去打,葉問一把年紀了還有癌症,身強力壯的李小龍不去讓老師父去?\r

但是演員上,陳國坤不是專業的,大家也都是衝著甄子丹去的




小麒看電影


原因很簡單,一共有兩個。


第一,這部電影叫《葉問4》不是《李小龍4》,主角是葉問,最後打BOSS葉問是一定要出手的。

在葉問必須要跟BOSS打的前提下,倘若要讓李小龍出場,那會出現幾個情況。


1、葉問被BOSS打趴,李小龍救場擊敗BOSS,但葉問可是主角,不是萬宗華,這樣的話這部電影還能叫《葉問4》嗎?


2、葉問跟李小龍聯手打BOSS,那樣的話就是二打一,勝之不武不說,要是BOSS真的有一個打葉問跟李小龍兩個的實力,萬宗華怕不是直接被打死......

第二,葉問逝世於1972年,《葉問4》故事背景1964年,按設定當時的葉問已經70歲了,而年老的葉問照樣贏了BOSS巴頓。


倘若換了當時差不多達到巔峰的李小龍去打BOSS只會更輕鬆,作為系列的完結篇,難道要讓李小龍兩三下就把BOSS搞定嗎,那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葉問4》只能讓葉問打BOSS,李小龍還是不出場好。


維賽迪


《葉問4》最近也是才看了的,看的過程中確實有過你提的問題的想法。


1.關於電影中出現的人物。

看電影之前沒有去認真看過這電影的封面海報和主演演員,所以在看的過程中出現的人物當出現萬會長和李小龍的時候,還是很有驚喜的,還有肥波;讓我最喜歡的是吳建豪演的赫文這個綠色,短髮的精神,讓我喜歡得很,雖然演技可能差點。😀

現場拍的這是!!


2.關於李小龍的劇情

這部電影開始出現李小龍的時候,我出現的想法是既然是完結篇,可能就是葉問應該會死,在死之前應該是李小龍對戰最終boss,在看的過程中一直比較期待。

在李小龍巷戰中那段打鬥還是很精彩的,就對他如果對戰boss打鬥很期待;結果最終葉問去打boss的時候是吳建豪帶去的,再想最撇嘛也是李小龍陪在身邊的,後來李小龍基本沒出現了。

但是最後認真想,畢竟是葉問的電影,給我們李小龍前段一部分還是可以了,所以還是我們自己想多了。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想法的!


櫻子姐姐說視頻


我最近剛好看了《葉問4》這部電影,我試著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如果回答的不好的請見諒!

我感覺在這部電影裡面,之所以不是李小龍出面對戰大BOSS,有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就是根據劇情需要!這部電影主要就是講的葉問,根據名字就可以判定,葉問就是個主要角色,這裡面的李小龍自然而然就成了配角,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來說的話,前面幾部的時候李小龍已經拜師了,後來李小龍又跑到美國去,葉問過去了,去那邊有啥事,李小龍肯定是身先士卒,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李小龍就成了主角,葉問就成了配角,電影內容和名字不符合,到最後如果是李小龍大戰BOSS的話,那就不叫《葉問》了,電影名字該改成《李小龍》了!這就和前幾部相互矛盾,當然,名字叫《葉問4》,到時候打廣告,做營銷的時候,也響亮點,也有底氣點。其實在這部電影裡面,李小龍我感覺只是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能夠銜接起整個故事的樞紐!

第二個原因就是這部電影主要宣傳的華人的民族氣節,和中國人的武術精神!宗旨在於以武會友,用武術讓外國人瞭解中國人,以武會友,讓外國人看到中國人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就像葉問說的 ,要讓外國人瞭解中國,瞭解中國武術,只有瞭解了厲害,華人在國外才不會受到欺負,這樣人家才不敢來欺負你!葉問當時也是一個宗師大家,能說出這樣的話,有這樣的思想,比較讓然信服,如果是李小龍那個時候說出來,沒有那麼大的名氣,肯定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在裝樣子,但是葉問說出來就不一樣了!






此用戶已無用戶名


笑死,現在的人真是啥問題都想問,哈哈……

這部電影片名是《葉問4》,不難看出電影主角是葉問,最後必然是主角去和大BOSS戰鬥。

當然,如果是李小龍對戰大BOSS,也有一種可能,就是繼續拍續集,引出李小龍系列電影。



李村蚊


相信這段時間,很多觀眾都被《葉問4》給刷屏了。作為中國電影近十年來,最有意義的一個系列電影,葉問已經算是大獲成功了,這也是甄子丹的最後一部功夫電影,很多觀眾都是去電影院支持了一波。截止目前的電影票房來看,這部電影上映了14天,累計票房達到了8億多,各個平臺的評分也是9分以上。


《葉問4》主要講述的劇情,葉問來為了兒子,來到美國,陷入了唐人街華人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糾紛當中,關鍵時刻,葉問挺身而出,展現了中國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弘揚了中華武術。總體來看,武打場面非常的精彩,不過在劇情方面,網友們還是有一些吐槽和問題。

比如說,為什麼最後的BOSS不是李小龍去打?首先,這部戲的主角是葉問,而不是李小龍,當然需要葉問出馬了;其次,李小龍的作用,只是一個線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最後一點,關於葉問的資料其實比較少,需要適當的虛構,而李小龍的一生基本上是有記錄的,還是考慮到尊重歷史,不能夠虛構、篡改,也算是對李小龍的尊重吧!


個人覺得,劇情方面還是應該再飽滿一些,既然是最後一部,應該拍的再細膩一點。如果是我來拍,打算再加入一個人物,由元華或者梁家仁來演,扮演一位表面上豪不起眼的路人角色,實際上是退出江湖的武林宗師,巴頓來鬧事的時候,無意間出手,只用一招就擊退了巴頓。類似於天龍八部裡面的掃地僧,代表的意思就是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點贊、關注、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