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2020年,面試就靠它們了,現在每天刷題,看源碼文檔,最近看的這些題目還是有些難度,有一部分我都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出來,或者回答不出來,總的來說知識寬度夠了深度還跟不上。所以要重點突破下底層的東西。這篇文章我總結了很久,希望對正在準備面試的同仁們有點幫助。沒錯我就是傳說中的麵霸!!

一. 面試準備

首先,是筆試題,這點是初級程序員繞不過去的坎。

筆試題一般的公司都會出的,除非你是大牛,可以選擇不做。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準備吧。

這裡列舉下一些比較常見出現的問題

JAVA

5個常用的java-api包。

String類中常用的5個方法。

API接口開發的注意事項。

TCP/IP、HTTP協議。

集合相關的問題(重點)

HashMap、TreeMap、Hashtable、LinkedHashMap、ConcurrentHashMap、ArrayList、LinkedList的實現和區別之類的。

上述集合中的那些是線程安全的,那些不是。

在那些場景使用這些集合。

List、Map、Set三個接口,存取元素時,各有什麼特點。

線程相關問題(重點)

創建線程的幾種方式。

線程同步的方法。

wait和sleep區別。

Runnable接口和Callable接口的區別。

如何實現線程安全。

框架相關知識(這塊反而不多)

Mybatis#和$的區別.

Hibernate和Mybatis的區別。

Spring MVC和Struts2的區別.

Hibernate的緩存機制。

什麼是Hibernate延遲加載.

為什麼要用spring。

SQL(主要考察Group by和Order by相關知識)

查詢每個班級成績最高的學生。

查找出每個班級成績第二的學生。

按照班級查詢每個班上總分前三的學生。

查找入職員工時間排名倒數第三的員工所有信息。

薪水排序後薪水排名在第2--8的員工。

按工資進行排名,排名從1開始,工資相同排名相同(如果兩人並列第一則沒有第二名,從第三名繼續排)。

用一條sql語句取出所有姓名有重複的學員姓名和重複的記錄數。

JavaScript/JSP/Servet (這些一般是基礎題)

JSP的內置對象以及作用。

JSTL的常用標籤。

Servlet的生命週期。

URL和URI的區別。

Ajax同步和異步的區別。

使用ajax發送異步請求的流程。

其它

&和&&的區別。

==和equals的區別。

int和Integer的自動拆箱/裝箱相關問題。

IO和NIO的區別。

final、finally、finalize的區別。

重載(Overload)和重寫(Override)的區別。

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區別。

如何實現淺克隆和深克隆。

單例模式的實現以及最優。

排序的實現(冒泡、選擇、快速等)。

去除重複的元素(實際是重寫equals和hashcode)。

二.面試流程

現在有不少公司先是人事面試,然後技術面試。所以在人事這塊談論工資的時候,最好不要說死,或者先不談,留著技術面試過了之後再談。有點因為在工資待遇這塊沒談好,就直接走人了。畢竟面試雙方都要花費不少時間,所以這塊需注意!

在相談的時候,要注意禮貌,無論是否成功,都應該注意言行和態度。

在面試結束之後,理應說聲感謝!畢竟面試其實也是成長的一種。

三.面試技巧

個人能力這方面無非兩個方面,廣度深度

技巧很簡單,就是說自己擅長的。技術掌握廣,但是不深,就可以將自己的技術廣度多說點,順便可以提下自己的優點例如:學習新技術很快;技術掌握深,但是不廣,就可以將掌握的深度多說點,可以提下自己在學習這塊的專研度。如果在這兩點都沒有太明顯的優點的,可以嘗試從項目業務說,最好將項目吃透。與面試官相談的切記要誠實,不要弄虛作假。碰到不會的或者瞭解不深的,直接跳過,最好將面試官引導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粉絲福利

最近我也根據上述的技術體系圖蒐集了幾十套阿里、頭條、螞蟻金服等公司19年的面試題,把技術點整理成了視頻(實際上比預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識脈絡 + 諸多細節,由於篇幅有限,這裡以圖片的形式給大家展示一部分。相信它會給大家帶來很多收穫。(更全的內容和資料,在文末獲取)

一.熱門框架源碼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二、分佈式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三、微服務架構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四、性能優化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五、多線程併發編程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六、工程化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7、電商項目實戰


2020金三銀四,面試求生指南


技術的突破需要依賴業務場景的需求和自身刻意的規劃學習,二者缺一不可。但前者是機會,往往不是自己能完全把控的,如果在工作中沒有實踐場景,最好的辦法就是系統的學習與梳理,待機會來臨時才能一展身手。

如何獲取:

私信我回復 【架構】 即可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