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作為練背躲不開的黃金動作,引體向上在這段時間肯定有著非常高的被訓練頻率,但讓人想不到的是,

這麼必備的動作,卻有可能在某種情況下成為你肩部損傷的原因,而這個變量就在於握法。

我們之前講解過不同的引體握距之間的區別,基本上常見的就是反握對握跟正手握這三種。

反握一般握距是在肩寬或略窄於肩寬,這種握法由於增加了小臂的旋後,肘關節屈伸增多,二頭處於有利發力位置等原因,是這麼多引體握法握距中對二頭刺激最大的;

對握的引體是對於大部分人最簡單自然的引體握法,肱肌的參與比其他的握法更多;

正手握法則一般有肩寬左右的常規握距,以及寬於肩寬的寬握,寬握一般是明顯超過肩寬的,這種做法增加了肩部的內收外展,二頭髮力也處於劣勢,所以相對的背闊肌的刺激會更顯著。

相對窄一些的肩寬左右握距,雖然對背闊肌的整體激活相對會低一些,但區別並不是非常大,

握的越寬更加傾向於刺激背闊肌下部,越窄則相對的會偏向背闊肌上部。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雖然整體來看,這些不同的握距握法對背部的刺激沒有本質上的大區別,都是練背的好動作,但因為具備不同的特點,所以在訓練中,時不時的切換使用是我一直以來建議大家嘗試的。但是,我最近看到的一個研究跟一個案例,卻似乎表明寬握跟反握的握距對肩關節的健康並不友好。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這是一篇由帝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5年發佈在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of sport上的一篇研究。研究找了11位26歲上下,有三年以上訓練經驗並時常會練習引體向上的訓練者,讓他們分別嘗試進行正握常規握距/反握/以及正手寬握三種握法的引體向上,要求動作幅度到位,在進行訓練的時候通過測力版來評估不同握法下肩胛骨的發力模式跟肩部壓力,結果發現相比於正手握法,反握跟寬握會造成更大的肩部損傷尤其是肩峰撞擊的風險。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實驗結論表明,因為在做反握引體時處於一個極度的肩外旋狀態下,而且同時是在一個過頭手上抬並且肱骨遠離肩胛骨的位置進行訓練,這幾個因素都被認為會增加更大的肩部壓力;而在做寬握引體時不單單肩胛骨的收縮幅度受到限制,而且也讓肩處於一個90度外展加45度外旋的位置,相對的為了更好的穩定住肱骨跟肩胛骨,更多的壓力就會施加在肩袖肌群上,這些因素也被認為會增加肩峰撞擊症的風險。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還有一個案例報道是在進行反握引體時導致了肩關節脫臼,而經過考證後發現,相對於其他握法而言,反握會更容易擠壓到肩關節下腔內的空間,從而增加肩部脫臼的風險。

不得不說,我一直都很喜歡反握引體,因為又練到背又練到二頭,效率很高,我也會在自己的引體向上訓練中不斷的切換握距,但是的確我得承認,當我存在肩部不適的時候,進行寬握跟反握的引體的確對我造成了壓力。而現在又有研究佐證了我的看法,因此我不得不提醒一下可能跟我面對了類似問題的人,在做引體的時候得小心一些,你可以通過不斷的針對性強化肩袖肌群來避免風險,也可以選擇在之後的訓練中更多的進行對握跟肩寬握距的引體向上。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如果不訓練寬握不是就很難把背練寬了嗎?但其實你握得寬並不代表你就有了更寬的背闊肌。

並不是說不做寬握距的訓練你的背就練不寬,你要知道我們要做的是刺激肌纖維去進行增長,你做窄握刺激的是背闊,寬握刺激的也是背闊在激活程度跟施壓的訓練負荷相同的情況下,是不會對你的肌肉增長造成區別的,真正影響到你的背闊肌形態的是你的先天肌肉結構,以及你到底具備了多大的肌肉量

而且你握的越寬,動作的行程就越短,肩膀受傷的可能就越大,相對還可能會讓後束參與程度增加,所以如果感受不是特別好的話,一般做引體採用的握距只要在肩寬或稍微寬一些就可以了。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會問說這樣的看法能不能也直接應用在高位下拉的訓練中,這其實不是完全等同的,雖然兩者下拉的動作模式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引體向上時的不穩定因素更多,軀幹的位置也相對固定,不像是做高位下拉的時候可以有著各種的軀幹後仰角度,軀幹越向後對於肩部空間的擠壓有可能小一些,不過我認為寬握跟反握會造成比肩寬握距跟對握高一些的肩部損傷風險的結論是可以成立的。

萬萬沒想到,這個練背黃金動作竟然會傷肩?


雖然研究結論如此,但是在具體的現實訓練中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還是有待考證,也會因為你個人本身的身體情況跟訓練安排有關,很簡單舉個例子,比如你在做臥推/肩推等等動作中肩部都沒有任何不適跟壓力,也恢復的很好,那麼可能做寬握,反握引體帶來的一定肩部壓力對你就不會是問題。但如果你在做這些動作中已經有一定的不適,或者安排了很大的訓練量,恢復起來已經很困難了,那再加上這一些額外的壓力,可能就不會是什麼好事情。而且隨著訓練年限的不斷增加,我們對身體施加的各種負荷會不斷累積,因而,不管是從當下訓練的自我評估還是對長期訓練的安全性來看,你都有必要考慮一下實際情況再並做出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