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是不是感覺今年各方面的壓力都特別大?

韓派廚房電器譚建兵


大家好,我是追夢人老萬。非常高興回答關於80後是不是感覺今年各方面的壓力都特別大,這個問題。作為80後的我,今年已經38歲了。有人說這是一個黃金年齡,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如果你有一份好的事業,或者你有一份相當穩定並且報酬非常豐厚的工作的話,那麼這真是一個黃金年齡。下面就我這個80後和大家分享幾點,我今年都遇到哪方面壓力。

1.我自己沒有一份很好的事業,也沒有穩定的工作。我是做裝修的,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工作沒辦法進行。可以說從年前到現在是零收入。一天全家人的吃喝拉撒都離不開錢這個字。首先面臨的是經濟的壓力。

2.現在好多企業,工廠,公司都復工了。看到小區院子裡白天停的車越來越少,大街上一天來來往往的車和人越來越多。自己卻每天只能在家裡面待著,什麼也幹不了。給人的是精神壓力

3.現在國家提倡二胎政策,去年我們又生了一個二寶。現在一歲多了,剛學會走路。家裡面的老人因為在城裡面待不習慣,所以孩子只能是自己帶,我媳婦就一直在家裡面看孩子。現在兩個人加上兩個孩子,待在不到80平米的房子裡面,和媳婦難免會產生一些爭爭吵吵。讓人心裡面很不舒服,心裡的壓力也不小。

以上是我的個人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的追夢人生


這個我深有體會,我是一個典型的80後,生活中真的壓力很大,父母年歲一年比一年大,兩個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幼兒園,平時都感覺不出來咋樣,一旦老人和孩子有點不舒服有點毛病那真是焦頭爛額的,再說我是一個打工的次次疫情一來啥也幹不了真是亞歷山大啊,天天愁啊!


用戶52657300232


我是農村的80後,到現在我們這裡的道路還沒有開通,平時靠著在附近村裡收點舊家電買點破爛掙錢,看來我們這種走街串巷的小買賣要開工還要很長一段時間,鬧不好疫情結束以後最後正常的工種就是我們了,看著每天的消費,現在真是覺得壓力很大,光出不進,一家人都我在家裡都快煩死了。現在的農村隨著疫情逐步減少管制的不是很厲害了,昨天在村口和幾個朋友在一塊待著,幹各行各業都有,這種日子都愁的不行不行的。還有去年剛提的車,等著付貸款的,壓力就更大了。前幾天有個砸車案的新聞大家看到沒有,就我們鄰村的。可能也是虛榮心作祟吧,年前剛提的新車,由於疫情期間沒有了收入,有車貸必須交,再有一家人的生活費,種種生活壓力,走了一條犯罪的道路,可憐家裡有幾個孩子。相信不止80後,有家有口的還沒有正常工作的誰不壓力大,希望這次疫情早點過去,讓人們的生活迴歸正常。


普通大眾


不只是80後的壓力大,90後的壓力也大。

我是90後家裡人又不能幫什麼忙,結婚後老公家裡父母都在打工,我們後來有了孩子,婆婆就不工作了在家幫我們帶孩子,好不容易省吃儉用湊個首付,準備在蘇州買房,沒想到今年的疫情來了,不敢下手買了,害怕萬一有個什麼事,拿不出來錢。我們2口子天天上班,就想給父母和孩子帶在身邊,現在都不敢想。


我是一道彩虹


2020年開年就各種災難和病毒,真希望這是一場夢,醒來後發現2020年已經重啟!

作為一個資深的80後這個問題我特別有發言權,80後今年的壓力或者說近幾年的壓力日漸增大:

首先,80後步入中年危機,曾經在職場上意氣風發,現在卻成了保守倦怠的代表,曾經的中流砥柱逐漸被企業看成雞肋。年輕人前仆後繼,競爭激烈。

其次,家庭的壓力,80後現在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中,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的身體問題都成為80後不能迴避的問題。

再者,隨著年齡增長,80後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多,再也不是鋼筋鐵打的一塊,家庭支柱不能病也不敢病,讓80後身體和精神上都承受巨大的壓力。

最後,再說說今年疫情的影響,私立企業瀕臨破產,大公司企業降薪百分之四十以上,甚至面臨裁員和已經裁員的尷尬境地,所以說80後也是很不容易啊。

不過大家也不要氣餒,風雨之後見彩虹,我們也不要單說80後有多麼不容易,其實哪一個年齡段都有哪一階段的難處和幸福,只要我們努力生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處處都能感受到幸福。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蘇幻兒姐姐


80後的我,2020又是艱難的一年。

孩子方便,因為兒子是自閉症,感覺一年比一年難。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理解各方面是提高了,但跟同齡的正常孩子比差距也越來越大了。如果我自己帶孩子出去,會特別小心,因為時刻要提高警惕,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會突然喊一下,要不做出很怪異的行為或者用手破壞東西,所以每次出去都挺緊張的。以前會去電影院,商場或者遊樂園,幾乎孩子能去的地方,都會去玩。但是現在就沒辦法去了,只要去了人多的地方,就開始興奮,一直笑或者蹦噠,臉是猙獰的,可以看出,他是控制不住的。興奮勁一上來,怎麼打他,怎麼罵他,都沒有用的,這個時候是我最無奈的。

經濟方便,由於老公一個人賺錢,壓力也很大,只能維持日常開銷,一年下來幾乎存不到錢,趕上今年肺炎疫情,收入會很少,還要每個月還房貸,在異地幹活還要另外租房子。自己再淘寶賣東西,去年還好,今年是特別差,可能孩子的零花錢都賺不出來。

父母方便,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特別大壓力,但是也苦了老人。因為他們是沒有退休金,60多歲了,還在韓國打工,就是為了給我們減輕壓力。

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壓力,希望今年克服種種困難,錢賺的少,可以少花,但一定不能生病,好好照顧好自己和家庭,每年的願望都是一樣,只要比孩子多活一天。


等待奇蹟寶媽日常


80後,正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任性期間。今年又不大太平,年初爆發疫情,基本上事業都按了暫停鍵,沒有收入。生活成本增加,春節期間,豬肉都達到一斤60塊錢。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如下

1、疫情期間產生的精神壓力。

1到2個月不能隨意出門,長時間的封閉生活,幾十平方米的房子來回踱步,再加上疫情的負面新聞,人自然會產生些許焦慮,恐懼,卻又無能為力,精神壓力方面自然會有一點。人必然不能太空閒啊,空閒就會空虛,空虛就會失落啊!當然這種壓力只是暫時的。

2、人步入中年,正是事業快速發展期間,自然會面臨一些職場壓力。加班加點,對於我來說是常有的是,我估計其它人也會面臨這個問題。每個單位都存在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時候處理起來也頗令人心煩。工作的難度,強度也會令人疲憊。

3、80後大都已結婚,生子,家庭壓力可不小。接送孩子,操持家務,輔導功課,幾乎會把你的時間壓榨的一滴不剩,忙完手邊的活,一看時間已是晚上10點後了,洗洗睡吧。若家裡有人生病,對雙職工家庭來說,那簡直就是災難,尤其是自己帶孩子的,一家吃住都的在醫院,想想都心酸,病不起!

4、經濟壓力。80後,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等等,大山般的壓在夫婦身上。尤其在這不太平的年頭,收入縮小,開銷又大,作為80後的我們腳步都不敢停。只能前進!奮鬥!並且大聲高喊著“我搬磚,我快樂!”

壓力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你要運用的當,不要讓它放大,困擾到你的生活,要讓壓力變成動力。付出就會有回報,升職,加薪,孩子的笑聲,老人的讚許,家庭的和睦,可是滿滿的收穫呢!並且要學會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感受那平平淡淡的幸福。每天飯後一家人在樓下散散步,聊聊一天發生的趣事,一直以來都是我一天當中最放鬆,最開心的時刻!

讓我們迎著明媚的陽光,勇敢奔跑吧!80後的我們,最棒!加油!


深海中的一條小魚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80後出生的人最大的40歲,最小的也31歲,無論是從職業還是家庭都到了爬坡的時候了。

下面👇🏻我歸納幾點:

一,從家庭成員歲數方面,40歲的80後,上有老下有小,夫妻雙方的父母都到了犯老年病的時候了,需要人手和精力財力。

二,事業和學業方面,進入中老年的80後,事業到了瓶頸期,上升空間有限,孩子到了學業關鍵時刻不能放鬆,而且孩子到了青春逆反期,這是最讓人頭疼的。

三,經濟壓力,80後人身上壓力太大,上有老的需要贍養,下有小的要養,無形的壓力太多,車貸,房貸,各種貸,每個月要還的貸款太多,開銷太大,現在的物價和前些年已經不能對比了,理髮最少的地方也要15元了,貴一點的地方最少的也要38元

尤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出不去工作,都在花老本,餐飲,旅遊,酒店,都是首當其衝,這些更加影響80後的收入。

但是我堅信,一切不好的馬上就會過去。


海鳥飛飛


首先,是自己的生存壓力。現在市場經濟發展,決定80後隨時可能失業,並傳承長期性失業的可能性。如果有一技之能或許會化解這種尷尬。但相對來講多數人在競爭中失業是必然的。自己的養老問題,就業問題以及醫療問題就非常嚴重。其次,成家後,房子問題,多數80後買房可是成為房奴還是有條件的,沒條件連房奴都當不上,經濟是主力問題。身為家庭經濟支柱,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因為經濟原因或其他多種因素的婚姻變化問題,隨時都有危機,對婚姻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危機感十分嚴重,沒有安全感。再者,父母的養老問題更為突出。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好,父母的問題可以減輕,但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差,父母的問題就尤為突出。總之,80後面臨各種問題的壓力的糾結在經濟,錢,感情,自己的精神,現在的人沒有信仰,看不到未來,有的只是空虛無助和無奈。



明珠啟航


80後這個年齡段,應該現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工作上面又趕上這次的疫情,可能也會面臨不少的問題。所以提問者,會說各方面壓力,很尷尬的中年者不敢失業、不敢冒險、更不敢生病。不過我想說,壓力有多大,反彈就會有多強。

咱們先從生活上說吧,老父親老母親,還有的80年代人還會有姥姥奶奶,她們年老古稀身體不好,是需要我們照顧她們的生活起居,料理她們的生活。這麼一想壓力好大好麻煩,其實你想的都錯了,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這樣。我們這代人的大多數父母,能自己承擔的責任,絕不會給兒女添半點麻煩。為了讓我們安心工作,有了病自己去看,有了事自己去處理,還能夠為我們,帶看我們的孩子,幫助我們消除後方壓力。是這樣吧,我想大多數父母都會這樣做。

我的媽媽就是這樣的,她今年已經60歲,還在照料我90歲姥姥的起居生活。每天自己把時間安排的非常合理健康,媽媽還一直堅持純手工蒸饅頭,手工包餃子。“媽媽,您去超市買現成的多省事啊,別那麼累呀媽媽。有時間多休息一下。”我說,媽媽總是這樣回答到“你姥姥愛吃手工的,這樣她可以多吃一點,身體才會不生病的。知道嗎?老人全靠飯支撐著身體呢,只要能吃,她身體就不會有大問題。”媽媽總會提醒我,工作不要太累,記得好好吃飯,有一位這樣的媽媽,心理總是暖的。工作上無論多大壓力,都會滿血復活,因為媽媽在為我賦能。

還有再從工作上說,工作上別說我們中年人了,新進的90後壓力更大。想想這些是不是很欣慰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福禍同相依”。也許因為此次疫情,有失業的,有賠本的,但只要人在任何的問題,都能解決。但也有此次疫情,很多行業盈利暴增的,也許你的家人就在這些行業裡。還有一些行業做了很大的轉型,轉型需要學習更需要改變,因此疫情企業多了一個盈利的渠道,線上線下雙方結合,讓自己的產業越走越遠。

還是強調一句,壓力大不過動力,從身邊的小事行動起來,累積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收穫怎麼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