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日記(十七)

紅區的感控工作紀實

“紅區督查”撐起阻斷疫情傳播的防護網

王娜:3月3日,早上五點多起床,六點簡單早餐後,七點班車準時出發,每個人自覺一米距離排隊,有序上下車,車子也特意安排間隔座位,簽字自帶筆,生活、工作中都是在落實感控措施,感控無處不在。早上車子裡特別安靜,陽光照進車窗,感覺春天不遠了,雖然大家身體距離遠,但心中都有一個共同願望,疫情早日結束。

七點半抵達海河醫院E座,此樓為負壓病房,專門接收隔離病人,我的工作地點就在這座大樓。測體溫、更衣、穿好防護,準備進病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眼前,原來是我們醫聯體合作單位胸科醫院心內科主任、市級專家組成員叢洪良,此時相遇,倍感親切,特殊時期,不能握手,拍了張合影,互道珍重,進入病區,開始工作。

我的職責是保護醫務人員的安全,他們開玩笑說,我們是他們的守護神。我們要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在病區發現防護用品破損汙染,我第一時間告知,讓他們出紅區;手衛生不到位,我立即提醒;無菌操作執行不嚴格,我立即提醒;醫護人員防護不嚴,不允許進入紅區;紅區人員較多,我們立即清理;消毒頻次不足,立即要求整改。同時,我們還要進行風險評估,發現潛在危險,進行感染風險控制。他們的每個操作,都有我們督導,沒錯,我們就是“紅區督查”,我們要用感控人的專業精神,撐起阻斷疫情傳播的防護網。

“戰地”日記(十七)

馳援武漢十姐妹戰地紀實

細緻入微的丁潔

3月4日22時,武漢,晴。若論在艙內工作的精細程度,非向陽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丁潔莫屬。尤其是病情觀察方面做到了盡心盡力,為隊員們樹立了很好的技術標杆。

“戰地”日記(十七)

丁潔和鄭愛香擔任責護,分管一個病區,上百患者。每次測量體溫,凡是超過37.3的,丁潔都會查看是不是因為被子矇頭導致的,間隔10分鐘會複測一次,保證數值準確;脈搏超過100次的,會詢問患者有無心悸的症狀,也會複測一次,從細微處發現潛在問題;若血氧飽和度低於93,就立即反饋主班和醫生,以便及時用藥或給氧,嚴謹的工作讓病人感覺踏實,讓組裡非常放心。多年的技術經驗使丁潔完美詮釋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所以“交班”這樣銜接攬總的工作有時也交由她們負責。實幹,就是我們的追求!

“戰地”日記(十七)


對口支援湖北恩施疾控尖刀抗疫紀實

熊素平:今天完成SARS-n-COV核酸檢測112份。採集鼻咽拭子樣品,涉及市醫院、大峽谷、白果、盛家、舞陽、六角亭、龍鳳、白楊坪、芭蕉、三岔、沙地、小渡船鄉等醫院及鎮衛生院,涵蓋了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密接者,確診病例出院檢測等各類人群。在對口支援的政策下,在津鄂醫護、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贏的“戰疫”的勝利。


李瑩淑:今天到元堡鄉衛生院查看發熱門診設置,發熱門診登記表,瞭解發熱病人就診過程及轉診過程;到元堡鄉葉喬灣民宿隔離點查看返鄉人員醫學觀察記錄及溝通記錄;到元堡福利院、利川市救助管理站、後槽福利院查看在管老人體溫監測情況,臨時隔離點設置情況,以及防控預案。


王金柱:今天前往建始糧食中心儲備庫,對儲備庫人員進行預防性消毒工作指導,現場對辦公區域進行預防性消毒,消毒面積200平方米,建議儲備庫負責人:在糧食調運期間做好日常清潔,同時根據糧食調運期間的人流量、物流量情況,做好預防性消毒工作,對運輸司機加強體溫監測,談話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佩戴口罩,口罩出現潮溼應立即更換,連續使用不宜超過4小時。糧食運輸車輛駕駛室內可做預防性消毒,不建議對車輛外觀及輪胎進行消毒工作。

“戰地”日記(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