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不進去該怎麼辦?

FCG馮春光


高二學不進去該怎麼辦?

高二啊,真是卡在上不去下不來的關鍵呀!

放棄?都差那麼一個高三了,這時候說放棄不實際了。

不放棄?則總是被自己的內心煩惱給困擾而阻礙到自己學習的進度。

這時候你可能需要先靜一靜自己腦中的所有思緒

你再去你內心深處找答案,問問自己你想學嗎?此刻導致你學不進去的因素是什麼呢?

找到問題去對症下藥,去梳理自己需要如何做決定

拿出本子,寫出自己內心能想到的問題,應該去克服的的一些小毛病,再先試著給自己制定一些小小的學習目標規劃,完成小目標後,以此再慢慢增加自己目標的難度,這樣學習的話就會有個方向。

學會梳理學習情況,整合自己的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以及掌握的知識分類。結合自己的筆記、試卷,書籍以及老師的答案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合理的去分配好學習時間。

學會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在學習階段要充分發揮自己作為人類的優勢,那就是手、嘴巴、耳朵、眼睛和腦子,多去想、多去問、多去聽、多去看、多去寫與多去做。

多去複習基本知識點,基礎知識打好了,學習起來就簡單多了,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煩躁。

嗯,那不如暫時放下學習,讓自己運動起來,釋放自己的多巴胺,有效的去釋放學習帶來的壓力,會對自己學習有幫助哦,畢竟勞逸結合嘛。

如果都有做到以上這些了,你還會煩惱你自己學不進去嗎?因為你要知道還有很多的人不會在原地踏步,每個人都在為給自己努力著學習,向上走,知識是我們走出社會的墊腳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哦,以上屬我個人觀點,如有疑問歡迎評論哦!謝謝




啾叫芳芳


高二,在我們求學生涯中可以說是關鍵的一年,現在出現厭學情緒,實際上是非常令人懊惱的,想必當事人此時也是悵然若失,惝恍迷離,心煩意亂吧。

那下面我就具體說說我的想法和經歷:

在我求學過程中,我記得一共有兩次我想放棄學習的經歷:

一次是在初三,反正自己學習也不是很好,我們那時學習好的學生都是考中專,考不上中專的,即使考上高中,也很少有繼續學習的,基本上也就進入社會了,我當時初三畢業是被一所高中錄取了,也沒計劃去讀,因此也沒去學校拿錄取通知書,暑假是一直在瞎忙著所謂的找工作,直到開學前一天,父親問我:“明天就開學了,你的通知書呢?”我說:“我不想上了”,父親接著問“就你這身體(因為我是個殘疾人),是能鋤地幹活還是能扛麻袋呀,去學校給我把通知書拿來,明天去報到”。就這樣開啟了我的高中生活。

二次放棄是高三應屆畢業,我說過我學習一直是比較差的,高中更是如此,我們班裡當時很多從縣裡考來的學生,比我們分數高很多,我也就每天渾渾噩噩的混著日子,也不知道高中畢業要幹啥,也沒有任何目標,就等著混畢業。可想而知,我的高考成績沒有任何懸念,“落榜”,我淡然置之,處之泰然,父親卻到處給我找補習學校,並且語重心長的跟我講,“你身體不方便,上學就是你唯一的出路,你以後得自己能照顧了自己。”從這以後算是我有啦自己的目標,就是以後不能拖累家人,得自己養活自己,所以我必須考個學校,不論是中專還是大學,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父親沒有放棄我,家裡沒有放棄我,我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所以我補習了兩年,考上了大學。

同學,我之所以寫這麼多,是想告訴你,不論是上學還是進入社會,或許都可以攀登到人生的頂峰,但是路途卻不一樣,通過上學你到達頂峰乘的是纜車,通過過早進入社會到達頂峰,靠的是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學習一定可以使你到達頂峰,少走彎路。您現在才高二,有厭學情緒,這也不足為奇,可以自己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以後想走什麼樣的路,讓自己捋清思緒,相信你肯定會有所感悟,明白自己孩怎麼做。

如果確實想不通,那我現在要鄭重其事的勸你,為了自己以後的路,最好找心理諮詢師介入,他們一定會幫到你的。

這就是我的一些經歷和想法,希望能幫到你,同學,加油,相信你的明天會更好😊!


感恩生活相信美好


雖然已經當了老師,但你這句話仍然讓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以前我也是不想上學,甚至更嚴重,逃學、休學、夜不歸宿無所不能,漸漸的我走到了高三畢業,高考光榮落榜。那時仍不以為然,以為路很多,選擇很多,後來兩三個月吧,我就不說發生了什麼(我以不想提及)11月份左右,經過思考,我決心復讀,這是以前我做夢都不會想的。我收到了很多人的嘲笑,真的,一度我都懷疑自己了,但我堅持了下來,通過兩月的藝術學習,我通過藝術測試,文化課學習了不到四個月考上了一個二本,回首來時的路,有點恍惚。

你現在才高二,路很長,大學必須上是有用的,我們上大學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有好多高中比不了的東西。如果你文化課不好,我建議你學一門藝術,來降低自己的分數線,這樣上大學會輕鬆許多。而且你不要對學習藝術有偏見,工作後你會發現會門藝術會更好。更容易找工作,選擇機會更大,更容易成功。

向日葵總是對著太陽,努力的人總是嚮往光明。人生的道路還很長,千萬不要放棄自己,相信自己是成功的開始。加油吧,同學!






鄉村教師大磊


我不是老師,說實在的給不了你實質的答案。

我的孩子高二的時候,也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又想提高成績,又在學校忙樂隊,搞演出。我想你著急的心情跟我孩子那個時候的情況應該差不多吧。著急提高成績,又著急不如從哪裡下手。

樹立一個小目標

建議找你班級裡成績好,跟你關係還不錯的同學,把他作為你追趕的目標,跟他一起學。他做哪些題目,你也去做哪些題目,不會就問,問他問老師都可以,不用怕別人不告訴你。想提高成績,臉皮不厚不行。

老師如果有組織課外補習,你一定要參加,這樣的補習主要針對學習成績中上的學生,教的東西比課堂上難一點,對好學生來說可能浪費時間,對差的學生來說可能聽不懂,對中等的學生來說剛好是衝一衝,提高成績的機會。也許課外補習班是哪個同學的家長組織的,老師也做不了主,那你就找同學問,讓你的家長找同學的家長把你塞到補習班去。

提高身體素質

管理自己的精力。早上跑步10到20分鐘,練習深呼吸,增加肺活量,高考最後拼的都是身體和毅力。不怕浪費時間,邊跑邊聽英語,聽課外語文閱讀。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起,早睡,不熬夜,不要焦慮,不悔恨已經被浪費的時間,或者已經做錯的事,想這些事太浪費時間了。向前看,爭取現在比昨天多學一點,多進步一點你就贏了。

樹立大目標

多跟家長談談心,想一想自己將來要到哪個城市生活,做什麼樣的工作,你現在怎麼做成能變成那樣的人。寒暑假也可以跟家人到處走一走,到那些知名的大學去看看,加強你考取哪個學校的決定。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要被小情小愛束縛了手腳。天地廣大,沒有束縛,才能大有可為。

助人為樂,保持樂觀情緒

保持善念,你得到別人的幫助,也要讓自己在能力範圍內幫助別人,給別人講解題目的同時,也在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尊敬自己的老師,每天,跟自己說一說每位任課老師的優點:比如英語老師穿了一條花裙子,很漂亮,怎麼漂亮。數學老師給某同學講解題目用了不同的方法,挺讚的,怎麼贊!語文老師今天白了**老師一眼,因為他佔了我們的課間休息時間,幽默!寫下來更好,這樣做會幫你積累寫作素質,提高你的寫作水平。

保持樂觀的情緒,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你的【點贊】【轉發】【關注】能讓更多人看到你的觀點。

關注我@玲瓏栩,陪伴成長,留言交流你的看法


玲瓏栩


我講一講我兒子亮亮的經歷吧。也是到了高二,不想讀書了,整天泡網吧。急得我和他媽天天晚上去網吧找,沒辦法高三不讀了,直接找到所高職學校去上了。那時很不理解,現在想想,我們對他這一代人瞭解太少,身為獨生子女,無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只有去網絡尋找精神寄託,這也好成網洛原住居民,很不錯,現在憑高超的信息技術,在重慶市海關工作。


叢林一棵樹


如果說高考是人生一個轉折點的話,那麼高二就是高考的關鍵點或是跳躍點。

這個點過好了,就能一帆風順地進入考場,迎接美好的人生,如果過不好,則可能後悔終生。

高二階段,距高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如果狠狠地逼自己一把,加倍努力學習,即使原來程度不是很好,也可能發生逆轉,把學習搞上去,順利迎接高考。而如果沒有把握住,即使原來學習成績較好,也可能一路下滑,最終使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付之東流。

我的姑娘今年也是高二,我也在為她的學習天天發愁,為什麼呢?就是學不進去,本來應該是克服雜念、排除一切,進行學習衝刺的時候,但她對學習卻毫無興趣,幾乎是在被動地應付差事,說了多少次,勸了無數回,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

高二學生為什麼學不進去,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長時間的高壓學習,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們的學習本來就抓得很緊,進入高中後,無論是學校,或是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更是嚴抓細教,無論是時間還是內容都層層加碼,沒有絲毫的喘息,學生們已到了崩潰的邊緣。特別是高二,前面攔截的是關乎命運卻沒有把握的高考,走過的是萬分艱難一路磕絆的學習之路。他們既擔心又後怕,於是,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

二是跟不上學習進度,產生畏學心理。

一些平時成績一般的學生,他們本就一直在匆匆忙忙追趕著學習,已經精疲力竭,達到了極限。進入高二以後,學校開始拼命趕進度,往往在高二就要把高中全部課程學完,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難點疑點越來越多,更加跟不上。這如同跑馬拉松,前面的人比較輕鬆,但後面的人卻更累,壓力更大,久面久之,對學習開始產生畏懼心理。

三是考慮事情太多,靜不下心學習。

高二學生已進入青春期,無論生理或心理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他們既活潑好動,又沉悶壓抑,既渴望尊重,又敏感多疑,既想有所成就,又靜不下心來學習。有的在心理上產生困擾,有的生理上遇到苦惱,但他們卻不想對別人說起,自己悶在心裡。特別是嚴重的叛逆心理,越是家長和老師要求學習,他們越是想要對抗。還有的已經對感情問題開始分心,有的無節制地追求喜歡的明星,等等,都會讓孩子們無法集中精力。

還有的學生是明知考學無望,感覺再學也無法追趕上去,於是就不願再做艱苦的學習。

知道了原因,就要因人而宜採取適當的辦法鼓勵幫助學習。因為每個人的原因不同,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但總的一條,對高二的學生,家長和老師都要充分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尊重他們,用耐心和愛心,加強引導,樹立信心,多鼓勵幫助,少批評責罵,讓他們想學、願學、真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順利躍過高二這個學習的關鍵節點。


散淡人生15


親愛的朋友,現在你已進入了高二年級的學習階段,由於學習成績跟不上,正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說真的,你是一個疲憊的跋山涉水者,很想為你做點什麼,我想只能為你鼓勁,為你加油。希望你要振作起來,奮發有為。首先,在認識上、觀念上要明確奮鬥目標,統籌好時間,愛惜時間就是愛惜機會,爭取時間就是爭取勝利。其次是從現在開始,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一本本優秀的書籍裡,尋找到你賴以生存的養料,在競爭的舞臺上尋找到自我和自尊。

因為人生的起點和終點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人生的路。我們把人生看成是一張圓桌,然後給你一個公平,每人兩個杯子,在一隻杯子里加糖,在另一隻杯子里加水,再摻入酸甜苦辣。人生也是如此,當你勇敢地嚥下苦的時,甜的早已安排在後面。當你畏手畏腳,既不願意嚥下苦的,也不願意去嘗試另一杯酸辣,你就永遠喝不到甜的。喝吧!不必遲疑,人生本來機會不多,喝過後才知道什麼是生活。

機會靠自己爭取,條件靠自己創造,只要把握好今後的人生道路,就能掌握到很多東西,學到很多知識。也許,一年之後,你已邁進了大學的校門。也許,再過幾年,你已成為一個有經驗的企業家。祝你成功!


黃成文94436201


高中生自學學不進去咋辦?讓自制力提升的五個方法

進入高中,很多家長實際上已經沒有能力再去輔導各位的學習了。所以高中三年當中,各位同學更多是依賴於自學來提升自己。自律、自制力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成績。那麼,怎樣判斷自己是否有自制力?如何提高自制力?希望下面的建議能對你有幫助,一起來試試吧!

你是個自律的人嗎?

你是不是曾經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這樣的話:

親愛的,你再頹廢下去就完蛋了。從今天起,做一個勤奮的人。

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勇敢地走下去吧!

不嘗試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寫下這些話後的幾天內,你決定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為自己購買了全套的輔導資料,把學習計劃細緻到每一天,每一節課。

甚至會想,只要我努力,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可是呢,你堅持下去了嗎?沒過幾天,就恢復了原樣。

在早讀課上特別困的時候,你依然沒忍住打了個小盹;

在晚讀班裡嘈雜的讀書聲中,你的思緒依然飄到了九霄雲外;

近乎全新的輔導資料也沒有怎麼翻開……

更具體的,期末試卷發下來後,你明明已經計劃好了:

語文默寫竟然錯了兩道,一定要把必背的64篇全部整理好寒假好好背一遍;

數學立體幾何同一種問題竟然又出現了錯誤,必須重點記在錯題本上常回顧;

英語高級詞彙實在太缺乏,考場上能想到的永遠是那幾個單詞和句型,一定要再積累至少十個高級句型……

可是,期末考完了,期末試卷早已被壓在了書桌的最下面,偶爾想起來了內心定好的計劃,也懶得再把試卷翻出來……

如果你也存在著以上的情況,那麼是時候考慮一下你自制力的問題了。

自制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動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的能力。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你每天好像做了很多題,但為什麼最後又沒有一點效果?

你每天好像忙得團團轉,焦頭爛額,但為什麼最後成績還是沒有一點提高?

你立下一堆學習目標和計劃,但為什麼最後一個也沒完成?

你急吼吼地說要多麼努力,甚至還曾以為自己很努力,原來不過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最後的結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應該完成的作業,都沒有完成。

喪失自制力的後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我們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樂。高考在沒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壓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動力。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擁有自制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學霸,他們好像從來不用熬夜寫作業,上課也不埋頭苦做筆記,下課了更不會呆在座位上;他們可以跟學渣一起聊熱門電視劇,一起打籃球踢足球,他們……好像真的沒有認真地學習。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地聽課,他們在家專注地寫作業和複習,他們一個小時的學習效率頂別人兩三個小時。

自制力強,所以效率高;自制力強,所以學得快,玩得也嗨。

中考是一場持久戰,只有自律高效,玩學結合,樂在其中,才不至於過早崩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如何提高自制力?

首先請明白兩點。

第一,自制力,是指人們能夠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

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採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願望、動機、行為和情緒。自制的反面是任性,提高自制力就是提高我們處理事情的理性。

人一天控制行為和情緒的次數少於2次,所以,如果缺乏好法子,單靠自制力努力,你常常會被自己的“3分鐘”熱度弄得焦頭爛額。所以,正確認識自制力第一條:“別給自己找虐”,面對失控小事件,先放輕鬆才能找到辦法解決。

第二,微博上有一段很流行的話,“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地做好本職工作。

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所以,無論做到做不到,都不要輕易忽視自制力的重要性。

然後,不想學習的時候,試試這5個方法。

提高自控力的5個方法

不要讓藉口欺騙你的大腦

每次你不想學習的時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藉口。

比如我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告訴自己,再刷5分鐘“某音”、再打一盤“王者”就去學習啦!

然後時間過去之後,我又會對自己說,“再看一分鐘”,於是1個小時、2個小時之後,看的有些累了,我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會兒吧。

當你也遇到和我一樣的狀況時,你需要做的是,告訴自己,我只要再學15分鐘就可以玩手機。當15分鐘到了的時候,你可以說,不然我再學15分鐘。

如果你是“喜歡做自己擅長學科的人”,建議你從你喜歡擅長的那個學科開始學起;

如果你是“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建議你從自己不擅長的學科開始,這樣你可以對自己說,“我就不信了,這道題做不完,就不看手機。”

堅持你的計劃,多了不要做

作為資深“計劃總是堅持不下去”的人,這點我可以說是很有心得。

很多同學在定計劃的最初都是熱血沸騰,於是就出現了下面的狀況:

今天定的計劃是做一張數學卷子,一張英語卷子,複習前兩天的錯題。

很快做完之後,你對自己說,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下明天的物理卷子吧。結果當天學到了凌晨一點。

這樣持續了4天,到了第5天,“好累啊,反正前兩天做了那麼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

然後接下來的每一天你都給自己找這樣的藉口,於是最初的“蛻變計劃”自然就半途而廢啦!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然後根據水平和實際情況,逐步增量。

比如,今天的學習計劃是複習一道錯題。那麼執行到第3天,你的學習計劃就可以增加到複習兩道錯題。

但是記住,不要心血來潮一天完成過多的任務,這樣會提前透支大腦的滿足感。而且,你的身體更容易感到疲倦,計劃當然不容易完成啦!

所以要時刻記住——“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劃重點)

現在就行動,要不然好狀態永遠不在

你是不是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狀況?

“我現在狀態不好,一會兒再學。”

“我現在的心情不適合學數學,歇一會兒再說。”

但其實,你的“好狀態”永遠不會來,就算來了,也不會持續很久。

實際上,你在等待合適時間的時候,就是想暫時逃離你當下做的事情。說白了,你就是在——拖延。

所以,你要學會逼自己學習。很多時候,當你想要逼自己學習時,卻常常更加想要玩手機。這個時候,你要“以退為進”:

比如,你的數學很差,就一定要以基礎題為主,不要強迫自己去做過難的題。

如果錯題太多讓你失去了信心,那就可以每天只改或者只做很少的題。

如果最開始就很大強度,就會對數學產生很大的反感,反而更不利於學習。

就算你不能完成今天的目標也沒有關係,做了一點,總比一點不做要強。今天完成10%,明天完成20%,把學習當作闖關,你就會發現:越來越好堅持,甚至會不習慣沒有學習的日子。

允許自己偷懶幾分鐘

有人問,這不是和上面其中的一點衝突了嗎?並沒有哦!給自己設置偷懶是有技巧的。

很多同學拿到手機那一刻,彷彿手機粘到了手上一樣。而且,長時間看手機很容易造成視覺和精神上的疲勞,更加難以進入之後的學習狀態,尤其是在“假期”這樣被公認為休息的時間。

選擇更為合適的休息方式

比如說,到樓下散散步,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要是都不想做,很簡單,給自己定個鬧鈴,趴在桌子上5分鐘也可以。

設置合理的休息時間

學習15分鐘休息半小時?不!嚴格給自己制定一個休息的時間。比如說學習20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40分鐘,休息10分鐘。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設置。

挑選給自己的獎勵

每天在學習之前給自己定一個獎勵。比如說,今天學習滿4小時,就可以挑選一支喜歡的筆或者獎勵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個假期,徹底放鬆半天。

在朋友圈或者QQ空間立下flag。也可以加入學習群,讓陌生人一起監督,做不到就發紅包。

找個人來監督你

最後還有一個神秘方法是什麼呢?其實假期總是不想學習來源於對過多時間的恐懼,想要學的多,又不知道該先學什麼。

這個時候 ,你需要更加優秀的人,幫助你規劃學習時間,告訴你高效學習的方法,總會比自己摸索來的快。

這個人可以是你關注的某個公眾號,可以是你的老師,可以是你的同學,可以是在社交網絡上認識的跟你一樣熱愛學習的小夥伴,總之,能幫助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就好。

假期如何打敗手機的誘惑?

寒暑假,對高中生來說最影響學習的就是手機了,一點不碰絕對不可能,但一定要明確可以玩的時間與場合,在學習的時間裡,試試用這8點來打敗手機的誘惑吧!

相信我,微信和QQ的即時消息大多都是閒聊或者不需要立即回覆的信息。如果真有誰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們一定會打電話的或者通過家長聯繫你的!

2.打開群的消息免打擾功能

很多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群,有的群十分活躍,每天消息不斷,還不時有土豪發紅包。

不斷查看群消息,搶個幾毛幾分的紅包卻是會嚴重影響我們學習的專注度的。所以建議大家:對你所擁有的群進行一次精簡整理,退出無意義純閒聊的群,將倖存的群打開消息免打擾。學習時間可以直接關閉微信或QQ。

3.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很多人打開微信看見朋友圈有更新的小紅點,都會抑制不住地非要點開來查看一番,生怕錯過了什麼大事,跟不上朋友們的節奏。

但當你習慣不看朋友圈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你錯過的都是無關緊要的消息,人與人之間,彼此眼神的交流,面對面地分享日常的喜樂,不比在朋友圈的點贊更能增進感情麼?

4.降低更新朋友圈的頻率

幸福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感受,喜怒哀樂都可以直接地與身邊人分享,並不需要通過刻意的“曬”來刷存在感,也不用依靠別人的認同獲得自我滿足。

5.卸載絕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機遊戲及娛樂APP

再次提醒一下,你們已經是高中生了,即將奔赴戰場,就暫時不要沉迷遊戲了。遊戲永遠在,可你的高考只有一次。

6.清理手機裡的電子書

看時政新聞是一種很好的瞭解社會、積累作文素材的方式,但是如果你只是沉迷於各種娛樂性質的虛構類小說,那就勸你不要看手機了。

7.在需要專注的時間打開手機免打擾功能

在需要專注學習的時間裡,建議大家給自己斷網,手機也要打開免打擾功能(可將幾個重要電話列入白名單)。

8.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機

睡前和早上醒來,是我們的手機依賴症最容易病發的時段,所以在這裡我想提醒大家:在這兩個時段,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我們可以培養在睡前看一會書的習慣,建議大家休息時間好好休息,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睡眠。


經常用了


高二學不進去該怎麼辦?

我是事實浮冰,與你分享我的觀點。

我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學不進去總結一下,主要有幾下幾點。

第一,是因為高壓產生了厭惡!

高二到高三這一段期間,其實學習壓力挺大的。父母也盯著,老師也盯著,稍微考不好,就會被責問。

本來學業就重,作業也多,學習的時候倍感枯燥和無聊,再加上一個高壓的環境,徹底就對學習不感興趣了。這個很理解。

建議你適當放鬆放鬆心情,另外給你的學習定個位,學習是幹嘛的,是考高分的,還是為了讓你有個更好的未來的,是給你自己學的,還是給別人學的,你自己心裡要想明白!

第二,是因為學習是無聊的,枯燥的,至少比起手機,電腦,遊戲這些娛樂性的東西要無聊的多。

相比較之下,肯定是有趣的東西對你有吸引力,至於哪個對你真正有用,我不說你也明白的!

第三,浮躁,挫折帶來的負面影響。

不知道你有沒有學習的時候腦子裡一團糟,想各種事情,靜不下心,在這種狀態下,學習效率事倍功半。

建議學習的時候平息靜氣,腦子清醒點,才學的進去。

最後就是各種模擬考給你帶來的挫敗感,讓你生不起學習的興趣!

千萬不要讓考試磨去你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奧利給,少年!


事實浮冰


在這個問題上,我想聊聊各國對於讀書態度的差異及讀書的狀況,如果瞭解過後,還是沒有繼續的讀下去的慾望,建議你留學籍一年,出去看看世界,體驗社會的甘甜苦辣,讀不下去是因為沒有動力。因為實在讀不下去,那也是浪費時間,我覺得用一年的時間來體驗一生,如去餐廳噹噹服務生、去工地搬搬磚…是值得的,也許不需要一年,體驗過後,相信會有改觀(建議僅供參考)。

一、東西方對待學習態度的差異

東方人學習為了家人,西方人學習為了自己;

東方的水稻文化更重視努力,西方的小麥文化就不會那麼努力;

讚美子女的西方人,鞭策孩子的東方人;

與眾不同的西方人,看重融合的東方人;

背誦的東方,提問的西方;

求諸內心的東方,偏愛討論的西方;

妥協的東方,爭論的西方。

二、不同國家的教育狀況

1、中國

中國的學生準備高考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心態,家長擇校、陪讀都是規模罕見的,中國的優秀學生讀書刻苦,都是以天下為己任,學習的目的都是為了家人、社會、國家。

2、日本

從幼兒園就開始擇校,中考和高考一樣重要,62萬高考生中有13萬是復讀生,基本上名校就是京東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外,其他一般的學校競爭沒那麼激烈,流程管理,匠人精神。

3、韓國

普遍深度學習,難度高,四位哈佛學生與其比數學,四位哈佛生全敗,他們阻住在只有5平米的地方,只有床和桌子,他們學習的目標就是找個好工作,與人結婚。

4、猶太人

猶太人的教育理念是鼓勵孩子自發學習,注重家庭教育,而且也熱衷學習,猶太人1700多萬,有179人就是諾貝爾獎獲得者,高考不重要,但高考後需要服兵役仔細思考人生。

以上是我在《怎樣才是最好的學習》中看到的內容,還有很多國家,就不一一列舉。

國家不同,國情也不同,學習能動性也不一樣,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想要過怎樣的人生?我覺得你可以仔細思考後,再考慮這個書是否讀?要如何讀下去?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建議是個人提的,但希望您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