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本 文 約 2200 字

閱 讀 需 要

6 min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這個世上,極少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卻有很多不會愛孩子的父母。在“為孩子好”這件事上,我們都不能用蠻力。


本文作者:張書願,來自讀者新語文(ID:duzhexinyuwen),經授權轉載。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近熱播,打開這部劇,感覺就像打開了一個家庭教育的萬花筒。

不管是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沒有哪個父母不盼著自己的兒女們好。

但究竟怎樣才是真正對孩子好呢?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準確把握,結果是天壤之別。

01

有鋒芒的善良 VS 無底線的退讓

同是善良的孩子,明蘭和淑蘭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按理說,明蘭是庶女,家庭地位並不如淑蘭,但是她卻能把家管得有模有樣,婚後也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而淑蘭,雖是下嫁,卻仍然被夫家欺負,恨不得啃得骨頭都不剩,若不是明蘭出言相救,怕是連命都保不住了。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這樣的差距,跟她們的家教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初明蘭接過管家權、獨立門戶的時候,大娘子王若弗和林小娘都安插了自己的人到她身邊。

這分明就是在監視和施壓。

明蘭不動聲色,略施小計,就藉著大娘子的手把那些安插的侍女給料理了。

事後,她跟祖母懺悔,說自己不該算計這麼多人,連著無辜的二哥哥長柏也算計進去。

當時盛老太太是這麼跟她說的:“你得做,做了,你才能活下去。”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不得不說,盛老太太的三觀太正了,而相比之下,淑蘭父母的做法險些就毀了女兒的一生。

每當淑蘭受了委屈回家,這兩位父母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送2個鋪子給女婿家,以換得女兒的一點好日子。

殊不知“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就像《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她給父母生活費,給哥哥供房子、養孩子,最後自己一分錢存不下不說,還沒有得到一點感恩。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如果父母讓孩子養成的“善良”品質中沒有鋒芒,那麼他們就會變成“淑蘭”“樊勝美”的模樣。

善良、寬容都沒錯,但是,首先得學會自保的本事,知道如何對自己好。

02

靠爹爹靠丈夫 VS 靠自己

林小娘,是劇中一個特招人恨的角色,她憑著自己的狐媚演技,把盛老爺盛紘迷得團團轉,但最終卻也因為自己的愚昧狹隘,葬送了自己和女兒的前程。

在她眼中,女人就是得靠男人活著的,就像她自己,得到了盛紘的心,就得到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於是,她的生活重心全是圍繞著男人,這種觀念也深入女兒墨蘭的心。

只要盛紘一生氣,墨蘭就會惶恐地說:“爹爹是不是不要我們了呀,我們可怎麼辦呢?”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在她們娘倆的眼中,丈夫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於是,她們比誰都未雨綢繆,早早地就在盤算墨蘭的婚配對象,不是看人品、感情、才能,就只看權勢富貴。

最終,林小娘為了女兒能夠嫁入伯爵府做大娘子,竟然不惜以女兒的清譽、盛家的臉面為代價。只是她沒想到自己因此喪命,也斷送了女兒一生的幸福。

而明蘭的母親衛小娘就不同了,她雖然很早就去世,但卻對明蘭影響深遠。特別是臨死前留下的那幅《李娘子鎮守娘子關》,這是在告訴女兒,李娘子一介女流,一樣可以抵禦百萬雄兵,氣魄不輸男兒,女人不靠爹爹,不靠丈夫,照樣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凡事最終都得靠自己,盛府的智慧擔當盛老太太也是深知這一點。

她曾讓華蘭自己拿主意應對大婚那天的混亂場面,也曾對明蘭說:你的親哥哥,親身娘,將來你的丈夫,兒女,終究跟不了你一輩子,一輩子的路,是你自己怎麼來怎麼去。

睿智的父母懂得,獨立是孩子邁向成人的最重要的品質。

華為掌門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大學畢業進入華為工作。但出人意料的是:她並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從最基層做起。

最初的幾年,她和另外三個女孩承擔了總機轉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

她在華為默默工作了20年,直到2013年成為公司財務官並已經進入董事會之後,人們才知道,她竟然是董事長的女兒。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孟晚舟


任正非和孟晚舟無疑都是聰明人,他們知道,即便身後有再強大的靠山,自己站不穩,那終究是立不住的。

03

尊重孩子 VS 強勢包辦

劇中的小公爺齊衡,是個可憐的人。他雖然身在王府,吃穿不愁,但正如他自己所說:

外面的人看著我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們看著大內,也是威風八面,四海來朝,可是像我們這樣的人,心中也有苦。其苦不堪說,其痛難言停。

齊衡的苦,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母親的強勢包辦。為了保住家族的權勢地位,他娶了毫無感情的嘉成縣主,與摯愛錯過,一生鬱鬱寡歡。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而他的悲劇,其實不是源於那一次的包辦,而是從小到大的事事包辦。

有一個強勢的母親幫他操辦一切,擋住風雨,讓他漸漸成了籠中鳥,最終失去了飛翔和反抗的能力。

但《知否》在劇中,也給了正確示範。


盛家大女兒華蘭的聘禮,被人打賭輸光了。


華蘭請求祖母做主。


祖母告訴她:你馬上就要嫁人了,這樣的事以後還有很多,此刻開始,你自己拿主意。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做父母的,懂得“不管”,才是大智慧。

有時我會看到一些“孩子奴”式的家長,光是聽他們跟孩子說話,就覺得很累了:

“寶寶,這個好吃,多吃點”,

“哎呀,別弄到身上”,

“小心燙著了”,

“熱不熱,把衣服脫了吧”,

“一會兒就要記得穿起來啊”

……

這種連吃飯穿衣都要管這麼多的家長,以後在孩子學習、工作、婚姻方面,一般都放不了手,自己操碎了心不說,孩子要不然就是嫌囉嗦不領情,要不然就事事依賴,最終什麼都學不會。

而等到那時候,這些家長又會反過來抱怨孩子沒出息。

正如教育家斯賓塞說:“許多成年人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所犯下的錯誤,結果卻讓孩子用一生的痛苦來承擔。”

我們都以為自己在給予孩子最無私的愛,《知否》提醒了我們,需要時時反思,我們的“給予”是否在犯錯而不自知。


-END-

作者:張書願,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個人公眾號:書影閒話(syxianhua2019)。人生是一場用心的體會,願你我都能甘之如飴。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為孩子好,切莫“蠻用力”!

“知否”熱播:同是為孩子好,為何他們的結局千差萬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