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包漿鑑別銀元?

陸興畢


銀元上的包漿是鑑定銀元真假(新老)的重要證據之一。

如何通過包漿鑑定銀元真偽,必須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

首先要熟知銀元包漿的類型。銀元的包漿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傳世包漿,另一類是出土包漿。

傳世包漿是人為保管形成的包漿。可分為成卷保管,容器中保管,長期賞玩保管等方式,所以它們形成的包漿也各不相同。如成巻保存的銀幣,包漿首先從邊齒和齒邊,逐漸向中心形成。越靠齒邊越濃越厚,由圈狀的包漿逐漸向內延伸,活靈活現,易形成五彩包槳。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顯示出靈動的,悅目的光澤。容器中保存的銀幣,一般是疊壓散放,形成的包漿不規則,面向空氣充足的面,形成的包漿要比另一面厚重,而被疊住壓住的點面,形成的包漿有壓痕或者疊痕圖案,沒有呆板做作的印跡,不會出現一模一樣的包漿圖形式樣,常看到的是綠蓋黑或綠少紅多的包漿。長期賞玩保管的銀元,有一種是去除了原有的包漿,放到錢幣冊內經常拿出來賞玩,時間長了會形成一種薄薄的測光可見的紅色或綠色的包漿,多見的為淡墨色。光下觀賞和背光觀賞,色澤是不一樣,有一種柔和悅目,黃中泛青的美感,有玉膚披絲,銀光朦朧,百看不厭的心曠。沒有經過處理裝冊的銀幣,銀幣表面原有的包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的色深幹固,色層堅韌。而原有的銀白霜面,似乎還是銀光閃閃,但側光看卻是悅目金光,讓人神怡,真可謂風情萬種一感無餘,快活逍遙,忘了自我。

出土包漿也分為兩類。

一類是放在壇內散放的保存方式。如果封口封得好的話,要比地面上容器內保存的銀元包漿弱,如果又漏水又進土的話,土沁水漬包漿就要厚重的多些,包漿顏色特徵,與地面容器內存放的銀元並無太大差別,只是多了水土漬的覆蓋。地下整齊存放成卷銀元,如果不遇水土的話,形成的包漿特徵顏色與地面上存放的成捲包漿無太大差別,甚至比地面上存放的包漿更弱些,同樣形成霜面五彩包漿, 更加悅目。如果遇到水浸土埋的話,形成的包漿方向感特別強,包漿圖形千差萬別,靠水浸和土埋部分包漿同樣要厚重一些,有水漬痕或土壓痕,出現陰陽面包漿的概率很大。

肯定有人要問:銀幣上的包漿顏色,為什麼有紅,綠,黑之分?主要原因是地域不同,環境不同,土壤中的成分不同,銀幣中的銅含量不同,銀幣上所產生的包漿也就不一樣了。出土銀幣的包漿一般都是綠蓋黑包漿層,或是紅,綠,黑都同時存在,只是紅色太淡,不易被人注意罷了。

包漿形成紅色的原因是:由於銀幣中的銅和氧發生反應形成氧化亞銅,在銀幣表面形成紅色勻均的薄層。而空氣中的硫或者土壤中的硫和銀反應形成硫化銀,銀幣表面就形成了漆黑均稱的薄層。銀幣上的綠色是由於銀幣中的銅與碳酸反應形成碳酸銅結晶不勻均覆蓋在銀幣表面的綠色物質。

知道了銀幣包漿形成的過程,以及顏色特徵及包漿特性的多樣性,通過長期的對銀幣包漿的研究學習實踐,通過銀幣的包漿鑑定銀幣的真偽是十分可靠的方法。

由於銀幣包漿的形成與環境等等眾多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用紙卷銀元保管和麻布包裹銀元放在同樣環境下,形成的包漿就差別很大,如果天南地北的銀元包漿,地上地下的銀元包漿,將呈現給我們一個大千世界,讓我們應接不暇,難辨包漿的真偽。只要抓住了銀幣包漿的本質,誰還會去管銀幣包漿上的量變吶?

這是我的一點認識,和群友們共同探討。不妥之處批評指正。

在此發幾枚銀幣包漿的圖片,供大家一塊省賞鑑,謝謝!











大寫的你和我


錢幣包括銀元僅從文字上看不出真假,圖片和拓片也與真錢基本一致,這就要從鏽色和包漿上來區分了。什麼是包漿?銀元在傳世過程中,由於表面受空氣氧化或頻繁接觸人體,而在銀元表面產生一種褐黑色的物質,且用軟布或乾燥的手擦拭後會有光亮,透明感,這就是俗稱的:包漿:。這種包漿沉著,附著牢固,年代越久,顏色越深,雖是很薄的一層,放在水中煮,洗不會脫落。假的確不然,假的包漿是由煙薰,蠟打而形成的,因而油光浮華,極不自然,用洗潔精刷洗之後,蕩然無存。包漿雖是鑑定銀元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還要結合材質特徵,形體特徵,文字特徵,時代風格等,才能做到盡善盡美萬無一失。銀元還要根據其外徑尺寸,銀元的厚度和重量作為參考依據,現在又出現高仿各種珍罕銀元,如涉入銀元收藏的藏家入手銀元,一定要慎之又慎,以免上當受騙!個人認識僅供參考。謝謝編輯!!











老羅194763


如何鑑定銀元包漿?我也湊湊熱鬧給朋友們說兩句。

要想鑑定銀元包漿,首先得了解銀元包漿是怎樣形成的。

大家都知道老銀元都歷經了百年歲月,在這百分歲月中被空氣氧化,表面上形成一層鏽,這層鏽就是今天咱們要說的包漿。

一般傳世的銀元包漿,有黑漆古,彩包漿和灰黑色包漿,也有綠色包漿,這些銀元如何是經常把玩的包漿是不均勻的,如果是入盒收藏品包漿則會很均勻。

出土的銀元,一般分為沙坑和水坑,包漿一般有綠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等,多種多樣。

不管是哪一種包漿都有過度層的,也就是說包漿顏色有兩層或多層的(原光的除外)。

新銀元包漿一般是用酸鹼和化學藥品燒的,和染上去的,由於時間太短包漿是沒有過度層的,有時用鼻子聞還能聞到刺鼻的味。發幾張老銀元圖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