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裡面葉二孃為什麼不等英雄大會散了再認兒子?

文華弟


我是海倫兒朱,讀的是金庸原著新修版。


葉二孃倒是想等,可她等不了啊!

葉二孃怎麼認下的虛竹?

少室山上,虛竹降服丁春秋,替兩位師伯祖報了血仇,玄慈方丈本來想免去杖責刑罰。無奈鳩摩智在旁邊出言譏諷,不罰虛竹,就是趨炎附勢,大損少林聲譽。

虛竹脫衣受刑,被葉二孃看到了腰背之間整整齊齊的九點香疤。

這些香疤,現在已經大如銅錢,每個都是虛竹出生時,葉二孃烙在他身上的。

正是這些香疤,讓葉二孃瞬間認出了兒子。

葉二孃的委屈。

虛竹今年二十四歲,葉二孃就找了他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裡,葉二孃氣不過別人家有兒子,自己兒子卻被人偷走,就老是去偷人家的孩子來玩,玩夠了就胡亂送給另一家人。

孩子玩夠了送人,這還是新修版更改的。三聯版裡,葉二孃搶來的孩子都是玩過了當天殺死。

大理無量劍東宗掌門左子穆,就是身受其害的典型案例。

這種報復社會的方式並不能消減她心中的苦悶,只能讓失子之痛無數次強化。

葉二孃怎麼等?

天下又有幾個父母,像慕容復的爹,教育兒子除了復國,父子親情、恩怨友誼、禮義廉恥都可以犧牲?

阮星竹當時也在少室山上扮做虯髯大漢,為什麼不等下山卸了妝再和阿紫相認?

瑛姑為什麼不等兒子去世,再在他心口補上一刀?

黃蓉為什麼不等出了月子,再去尋找被擄走的女兒郭襄?

南蘭為什麼不等女兒苗若蘭長大了,再離家投奔田歸農?(我知道這條跑偏了……)

要知道,少林寺不許女子入內。連段王爺身邊帶著的阮星竹都要易容改裝,而玄慈方丈看見葉二孃來,只不過愣了一愣,隨即不去理會,給她來了個默認。

玄慈裝看不見,別人可不是。這事兒,不僅有眼睛的都看見了,寺裡的和尚心裡都轉過念頭。大家腦補的是方丈因為少林連番大事顧不上,哪知道這是方丈給自己開後門?

那對葉二孃來說,就不僅是讓驚喜衝昏頭腦那麼簡單。兒子武功了得,親老公就在旁邊,少林“不許女子入內”百年的規矩都能改,這下別說一家團聚,什麼冤仇怕報不了?

她哪知道,這次相遇,除了一家團聚,連大仇人都在現場,還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親老公玄慈方丈的聲譽岌岌可危。

要說,還是混社會的不如坐機關的考慮周全。


海倫兒朱


葉二孃跟著段延慶,嶽老三和雲中鶴來到少室山。葉二孃無意中看到虛竹身上的香疤,此時葉二孃心潮澎湃找了20多年的孩子就在眼前。

葉二孃為了玄慈,由好姑娘變成大惡人。

葉二孃本是富戶人家的大小姐,天生麗質,端莊大方。玄慈年輕時英俊瀟灑武功高強。葉二孃偶遇玄慈後,二人擦出愛情的火花。最終葉二孃在紫雲洞生下虛竹。葉二孃知道玄慈在武林中的地位,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只能和玄慈做地下戀人。葉二孃將虛竹身上燙上香疤,以便日後父子相認。葉二孃有了虛竹以後,玄慈經常下山去看望母子。一家三口雖有缺憾,但也其樂融融、

蕭遠山為報雁門關之仇,不惜辣手摧花

虛竹出生後不久,蕭遠山趁玄慈不在從葉二孃的手中搶走虛竹。葉二孃奮力抵抗,但不是蕭遠山的對手。蕭遠山為了折磨玄慈,將葉二孃的左右臉頰各抓三道血痕。玄慈得知詳情後痛不欲生,自己的孩子不知被何人搶走,從此葉二孃性情大變。玄慈一邊安撫葉二孃,一邊暗中尋找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葉二孃不辭而別。不久在西夏出現了一位“無惡不作”的葉二孃。葉二孃經常偷別人家的孩子,玩夠了再弄死。

葉二孃苦苦尋找的孩子就在眼前,經過短暫的考慮決定和虛竹相認。

葉二孃知道如果母子相認,玄慈可能會身敗名裂。但是葉二孃顧不了這麼多,因為兒子是自己的心頭肉。當葉二孃看到虛竹的武功時,葉二孃知道母子聯手一定能離開少室山。虛竹作為逍遙派掌門,武功之高無人能及。星宿老怪丁春秋都敗在虛竹之手,何況其他人。虛竹的大哥是喬峰,三弟是大理世子段譽,少林寺有虛竹的父親玄慈方丈坐鎮。因此葉二孃有恃無恐,大膽和虛竹相認。

少林寺不讓女眾上山,阮星竹和虛竹的侍女都是女扮男裝。只有葉二孃我行我素,一方面四大惡人共同進退,另一方面葉二孃想看看玄慈對自己的態度。

四大惡人上少室山,是因為段延慶打聽到大理鎮南王段正淳參加英雄大會。段延慶想借此機會除掉段正淳。保定帝段正明沒有子嗣,只能傳位於段正淳。段氏子孫爭鬥,即便是少林寺也不好插手。

時隔20多年,葉二孃時時刻刻都在想念丈夫和孩子。葉二孃想借此機會看看玄慈。從玄慈的眼神中,葉二孃能看出玄慈對自己的態度。玄慈到現在都不敢相認,葉二孃只能認命。好在此時葉二孃已經和虛竹相認,葉二孃的心裡有了寄託。這次四大惡人是來找麻煩的,可能會命喪少室山。如果葉二孃不和虛竹馬上相認,英雄大會以後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總結:葉二孃本性不壞,被蕭遠山逼成了壞人。葉二孃知道自己壞事做盡,遲早要遭報應。因此看到虛竹身上的香疤後,立刻和虛竹相認。此時的葉二孃既不是“無惡不作”的惡人,也不是玄慈的地下情人。只是一個尋找失散多年孩子的母親。


雨緣竹讀書


題主這個假設其實根本不會成立的。蕭遠山處心積慮隱居少林三十年,探知了玄慈的秘密,偷走他和葉二孃的孩子放在少林,所以蕭遠山從一開始就知道虛竹的真實身份,他只是在等一個讓玄慈身敗名裂的機會,英雄大會就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虛竹不露出香疤和葉二孃相認,蕭遠山也會曝出虛竹是玄慈兒子一事,再說母子連心,葉二孃因失子思念成狂甚至偷別人孩子來發洩,一看到失散多年的孩子就在眼前,怎能等到英雄大會後再相認,如果她真那麼做了,到時玄慈也早被蕭遠山逼死了,一家三口團聚的煽情情節就不會出現了


遊弋的比目魚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一切都是蕭遠山為了報仇而做的局。不由得她等大會之後再相認。

《天龍八部》少林寺大會是最精彩的一段。虛竹擊退鳩摩智,蕭峰大戰遊坦之、丁春秋、慕容復,段譽六脈神劍爆發擊敗慕容復。玄慈方丈身敗名裂,受刑而死,都是蕭遠山為了報雁門關之仇而布的局。


蕭遠山被伏擊跳崖,離奇生還,就生出報仇的想法。他潛伏少林寺練武,經調查發現伏擊他的帶頭大哥是玄慈,撞見他和葉二孃亂搞生下孩子。仇恨讓他心生毒計,把孩子偷走,放到少林寺門口,讓玄慈養了虛竹20多年竟然不知道是他自己兒子,而葉二孃也變成了四大惡人之一,專搶別人孩子。


他為了復仇,在少林大會,讓玄慈方丈身敗名裂,少林寺也名譽掃地。

葉二孃對玄慈方丈用情至深,她當年為了玄慈名譽主動離開,在大會上哀求蕭遠山手下留情也是為了保住玄慈的顏面。玄慈遲遲不敢相認,直到被蕭遠山戳破,自罰200杖責,也沒不用功抵禦,傷重而死,主要是他愧對少林,也愧對葉二孃母子。

所以,少林大會上形勢的發展,都是蕭遠山掌控,包括慕容博被逼現身,這由不得葉二孃不相認。


既視感


非常簡單,因為葉二孃等不及。

當年玄慈和葉二孃相戀生下虛竹,由於孩子的親生父親是和尚,於是葉二孃便在虛竹的北上、股上少了三處共二十七點戒點香疤。無奈玄慈是少林寺方丈,是得到高僧,在江湖上德高望重,因此這段感情註定見不得光,虛竹的身世也無法公之於眾。蕭遠山為了向玄慈報仇,便把尚在襁褓中虛竹從葉二孃手中搶去,放在了少林寺的菜園裡,從此母子分離二十四年。

葉二孃“本來是個好好地姑娘,溫柔美貌,端莊貞淑”,失去孩子後大受打擊,於是就不停地去搶奪他人的孩子,玩弄一番便弄死(世紀新修版中改為玩弄一番又給人家還回去)。從來美貌善良的葉二孃就這樣瘋魔黑化,變成“四大惡人”中的“無惡不作”,在江湖上臭名遠播。她即便搶了那麼多孩子,但依然覺得搶來的孩子哪有自己的孩子好。

葉二孃道:“孩子,你今年二十四歲,這二十四年來,我白天也想你,黑夜也想念你,我氣不過人家有兒子,我自己兒子卻給天殺的賊子偷去了。我……我只好去偷人家的兒子。可…可是……別人的兒子,哪有自己親生的好?

所以,葉二孃一看到虛竹身上的戒點香疤,就迫不及待地去相認,哪裡還顧得上當時是英雄大會,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試想一下,哪一個母親能在丟失了孩子二十四年之後,見到自己的孩子還能保持淡定,還能冷靜分析當時的局勢。自然是發現孩子之後,要不顧一切地去相認,去確認。

要是說她認了孩子之後,把玄慈也給暴露出來了,最後落個雙雙自盡的下場,可是葉二孃也無法未卜先知,搶自己孩的蕭遠山就在場,而且還和玄慈有仇。因此,葉二孃當眾去認虛竹是再正常不過了,如果葉二孃等英雄大會散了再認兒子,反而就不正常了,顯得她不在意兒子。


蝴蝶滄海


可能一方面原因是因為葉二孃對玄慈感情太深,她為了成全玄慈所以當年才會主動離開。而且在少林,葉二孃哀求蕭遠山不要公佈虛竹的父親是誰,也是為了保住玄慈的顏面。反而是玄慈本人遲遲不敢和母子相認,直到被蕭遠山戳破一切後才自罰杖責200,最後自斷靜脈而死。玄慈應該已經明白這個秘密不可能在隱瞞下去,但他內心還是不敢踏出這一步。當然站在玄慈方丈的角度來思考,他身為少林方丈竟然還打破門規,動了情慾,這勢必會讓少林蒙羞,所以這也是他猶豫的原因。最後他只能以死謝罪,而且他知道自己的兒子竟然是在少林長大的弟子,也算是有幾分欣慰了。葉二孃對玄慈的愛從來沒變過,直到最後她也不想讓玄慈受到一絲傷害,甚至甘願為他受罰,可見葉二孃也是一位痴情之人。不過葉二孃此前為了找兒子才變的瘋魔,這次好不容易母子相認,卻只是短短一現從這段可以看出葉2娘是太愛玄持方丈了為了救自己心愛的人他不得不在英雄大會上和虛竹相認。


君心與我心


人逼的,當時不說不行,逼葉二孃說出實情的就是喬峰的爹蕭遠山。

蕭遠山潛伏一邊學習72絕技,一邊調查當年雁門關的真相。他發現帶頭大哥是高僧,而且高僧還破了色戒,和葉二孃搞到了一起,竟然還生了孩子。當時的蕭遠山妻死子散,仇恨讓他心生毒計,他把葉二孃的孩子偷走放到了帶頭大哥的門口,那個孩子成為了虛竹,而失去了孩子的葉二孃也變成了四大惡人之一。

蕭遠山之所以這樣操作是因為,用殺人來報仇已無法了卻他心中的恨。所以,他做了一個大局,讓帶頭大哥在天下武林面前臉面丟盡,所謂,殺人先誅心。嵩山和尚派這樣的名門正派也遭遇了千年危機,而掃地僧是最後的遮羞布。

另外,金庸先生是預言家。[呲牙][呲牙][呲牙]


新疆風物誌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作為看客,肯定都有自己想要的結局。虛竹作為宅心仁厚,武功第一的大俠,我們當然希望他有美好的未來,但就是這樣一位好人,從小卻作為孤兒(站在虛竹的角度)生長在少林寺,儘管與方丈朝夕相處,卻一直不知道彼此的真實關係,造化弄人啊,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期待,他們母子相認,然後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但是,作為大師的金庸,卻不能這樣寫。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金庸先生的武俠之所以好看,除了語言通俗優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跌宕的原因以外,還有作品裡面所包含的儒釋道的理念還是很重的。簡單來說,就是因果報應,這種理念很符合國人的哲學思想。

葉二孃作為“四大惡人”中的老二,肯定有很厲害的“伎倆”。她的“專長”就是每天偷一個嬰兒,玩膩了以後再殺死,週而復始,種下的“惡果”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才被段延慶招致麾下,成為他的“得力干將”。儘管在最新版本中,葉二孃偷了嬰兒,玩膩之後就會送到其他人家,沒有早期版本的“招人厭”,但為非作歹,危害百姓的本質沒有變。“無惡不作”是葉二孃的江湖名號,看名字也大體知道此人的為人了。

那麼,葉二孃為什麼要做這些看似“變態”的事呢,說起來,還要說到她的過去。

葉二孃本來是個好姑娘,溫柔美貌,端莊貞淑。後來偶然失身於玄慈後,誕下一名男嬰,也就是後來的虛竹。蕭遠山(喬峰的爸爸)為報妻兒之仇,瞭解到玄慈就是帶頭大哥,且與葉二孃有一個兒子,於是就偷了這個孩子,並藏於少林寺,故事就這麼曲折,這麼戲劇。葉二孃無法與玄慈朝夕相處,又痛失愛子,放在人的本性角度來看,這個母親不瘋也得變傻,所以才有了後來葉二孃偷到嬰兒的事。這前前後後都是因果。沒有帶頭大哥伏擊蕭遠山,就沒有了後來“黑化”的蕭遠山,也沒有後來的喬峰,沒有了“無惡不作”的葉二孃,也沒有虛竹等等。所以,所有的這一切開始就是因果,結局也是因果。

這樣看來,葉二孃的結局就不足為奇了。玄慈誤殺蕭遠山一家,跟葉二孃有男女之事,結局死掉;葉二孃雖是受害在前,但此後作孽多端,也是悲劇結局。整部作品,其實是大悲劇,因為因果,結局都很淒涼。

二、故事的發展不能完全依照作者的意圖而改變。我們很同情虛竹,但前文已經交代,蕭遠山為報妻兒之仇,已計劃多年,試想一下,一個大俠情節的蕭遠山,因為一次誤殺而性情大變,從一個好人變成了一個復仇的惡魔,他內心每天應該被仇恨煎熬著吧。他把這件事的真相在英雄大會上和盤托出,就是要將玄慈置於死地。如果大家看過書或者電視劇,應該知道,葉二孃開始沒有立刻就和玄慈相認,只是當知道虛竹的真實身份以後安耐不住才就範。各位客官想一想,蕭遠山是不是在這麼多年的謀劃中,就知道葉二孃為什麼“無惡不作”呢,他肯定知道。所以,他要在英雄大會,讓虛竹的真實身份曝光。玄慈知道虛竹身份會怎麼樣?武林盟主卻有如此齷齪之事,結局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葉二孃本來就是個善良的人,只是因為兒子被人拐走,所以才變成了壞人,才作惡多年,做的惡越多,越說明她對自己兒子的愛很深,也無法忘卻。但當得知自己的親生骨肉在世,而且一直在他父親的身邊,現在就在她的眼前,誰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呢?相認是必然的。此刻,人生無憾,又想到自己作惡多年,她內心的變化應該是翻天覆地吧。也就在此時,自己深愛的丈夫,玄慈去世,葉二孃了無牽掛,人生也算是走到了盡頭。這裡要說明的是,葉二孃對玄慈一直是有愛意的,開始不相認,就是為了保護玄慈。

所以說,從作者的角度和故事發展的脈絡,英雄大會的結果無法更改。

我是可樂橙汁,不足之處歡迎指正,也希望大家關注我,謝謝!


可樂橙汁


當時在場的武林豪傑太多,而虛竹的父親少林方丈玄慈,當蕭遠山逼迫聞出虛竹父親是誰,葉二孃知道作為一個修煉人,有時候,當要一個人放下名利情時,那比要他去死還難。而玄慈方丈在天下群雄面前,認下兒子和二孃,肯定會身敗名裂,那是真比要了他的命還難受

首先葉二孃對玄慈用情至深,而玄慈又是得道高僧,在那種情急之下葉二孃為了袒護他,不得不承認她就是虛竹的親孃,在葉二孃想要把所有的罪責都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玄慈出面維護了她的尊嚴,可見他對二孃還是有感情的!


影視集結精選


一直以來,葉二孃最想要找到的是自己的兒子,最愛的卻是曾經對她英雄救美的玄慈方丈,即便失去了孩子,即便因為孩子而瘋魔,葉二孃卻始終沒有透露出任何關於玄慈方丈的信息,也從未想過找他求助,多年的找尋終於有了回報,這一天,她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葉二孃經常偷別人的兒子來玩,顯然在她的心裡,她是非常想念自己的兒子的,當她好不容易看到了自己的兒子,下意識中也就不會去考慮太多,她只知道,她找到了自己的兒子了,而且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會有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