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騎行會不會很孤單?

W-165859875


前言

有句話叫著: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是否孤單這取決於自己的心境,所謂心境改變環境就是這個道理!

帶上信仰上路不孤單

我在騎川藏線的時候最大的疑問就是那些徒步的人,經常是一個人走,自己認為相對於騎行,它們路上缺少些激情,看風景速度也太慢。它們會孤獨嗎?會無聊嗎?是什麼讓它們一直能堅持下去?

更有甚者,那些拉車的,拉個板車帶幾隻寵物,它們又是為了什麼?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帶著信仰上路!或者有的人純粹是熱愛這件事,有的人純粹是為了裝逼,但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是因為你喜歡它,做這件事能帶給你心理上無限的愉悅感,這就不會有孤單感!

同時,路上有風景、有故事,能認識新的事物和朋友,這也會豐富我們的騎行內容,從而減不孤單感!

現代科技可以減少孤單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騎行場景中我們也可以藉助現代科技來豐富我們騎行。

1、音樂

一個人騎行可以選擇攜帶一個音響(無線低音炮,不要帶耳機騎行,不安全),在騎行途中欣賞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聽聽評書、故事什麼的,都能讓你騎行更加有味道!

2、直播

現在直播發展得非常快,很多人吃個飯、曬個太陽什麼的也直播,我們騎友也可以藉助這種方式,在騎行途中通過直播與人交流、結識新朋友或與老朋友分享自己的樂趣,都能減少你的孤單感。

後記

如果條件允許,能不一個人就約朋友一起吧,至少路上遇事有人能互相照顧!但在現襯生活中,很多時候因為時間問題,很難與友人同行,這個時候也不用太擔心,及時出發,不要等待!


大白騎行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一個人可以騎的更快,一群人才能騎的更遠”。

但凡是騎過長途的人都知道,能一直騎著不會散的一群人幾乎沒有。一般來說兩到三個人是比較穩定的,一旦超過三個人,幾乎必然要騎散。因為每個人的體力耐力不一樣,對騎行的理解不一樣。兩三個人還尚可遷就忍耐,多了,真忍耐不了。

我去年在雲南遇到兩個從重慶騎過來的老大爺,他們才兩個人呢,還是好朋友,在雲南境內才騎了幾天就分道揚鑣了。所以凡是真正熱愛騎行並且經常騎長途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幾乎都是一個人在單幹。單幹有單幹的好處,你想怎麼騎就怎麼騎,隨心所欲。

但一個人騎行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孤獨感。你想想,你從早晨起來就開始騎,一直騎到太陽落山,這個過程中你幾乎沒有跟其他人交流的機會。人是群體性動物,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交流的,當交流不足的時候必然會面臨強烈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會越來越強烈,有時甚至能讓人抑鬱。

我2017年騎行海南島的時候,總共才騎了19天,就這麼短的時間還騎抑鬱想放棄了。一踏上自行車開始,腦海裡就開始翻一些陳年老賬,回想之前的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那種孤獨感真的好難受,逃都逃不掉。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騎行喜歡帶只狗,就是為了解悶不孤單啊。所以一個人騎行會有孤獨感這是必然的。得學會自我調節。我得調節辦法是聽東西。每天早晨一開始騎行就開始聽,聽音樂,聽相聲,聽百家講壇,什麼都聽,一聽就是一天。再者就是利用手機多跟朋友交流。這樣你的孤獨感會降低很多。



古道瘦驢


一輛單車,一臺單反,一個獨自旅行的我,不乞求能在途中遇到什麼貴人,也不奢望能看到多麼俊美的景色。只是在每次獨行的旅途上,走著走著,在內心十分安靜中漸漸的重新認識我……,而我,也越來越喜歡那個經常行進在旅途中的我。











我一路踏遍千山萬水


16年走318還在路上撿了幾個伴,今年3月青藏線回程就只剩我一個了。

出發前找波爾大哥要了份青藏線攻略,他跟我說青藏線沒意思,換條線出藏吧。我用我親身經歷證明了他確實沒蒙我。

青藏線沒有陡坡,絕大多數路段都是綿延無盡的起伏路。看著遠處的路繞過一個山頭,等你繞過了那個山頭,又看到遠處的路繞過一個山頭,連續幾天就這麼循環著。旁邊就是貨車一輛輛過,風聲喇叭聲叭叭的,讓人沒法靜靜感受荒涼。要不是強風和雨雪能帶來點刺激,真的能無聊死。

我開始幾天還開著導航,聽語音每隔一公里給我播報一次,兩次的間隔時間很長,越聽越絕望。後來就不開導航了,反正也不會走錯路,下載幾個歌單,許巍、交響、搖滾、民謠,隨機播放,就那麼悶頭騎。


特定數字的路碑能給我點小期待,但我不孤單能期待這個嗎

拍視頻也孤單。

快到崑崙山口的時候,給自己拍了段小視頻。流程是這樣的:

  1. 把車騎上去;
  2. 吭哧吭哧跑下來,把手機架好,錄製;
  3. 吭哧吭哧跑回去,騎車;
  4. 吭哧吭哧跑下來,臥槽,手機吹歪了,重新錄製;
  5. 吭哧吭哧跑回去,騎車;
  6. 吭哧吭哧跑下來,沒歪,收手機;
  7. 吭哧吭哧跑回去,騎車走人。

要是有個同伴,我能少打12個“吭哧”。

撿到空投也孤單。

過風火山的那天,在路邊休息的時候,意外地發現腳下有一瓶功能飲料。我仔細端詳了一下,口封得好好的,不是尿。登時我就腦補出來,我是在一個騎行的跑酷類遊戲裡,見到一個加速包,我可以帶著buff飛奔10分鐘。想到這裡,我竟開心地把它撿起來喝了?


越往東越孤單。

出了青藏線,反而懷念它的荒涼了,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連續騎兩個小時而不用停下來等紅燈,可以飛馳起來跟(躲)狗(避)賽(追)跑(殺),看看烏鴉駱駝土撥鼠藏羚羊藏野驢,跟躺在路邊睡覺的龐大野生動物合影。


下了高原,就是在城市和城鄉結合部間穿梭,在城市裡等紅綠燈的時候試一下自己默唸30秒準不準,在城鄉結合部看看路邊廣告打發時間:

到這裡的時候,我又多了個自娛自樂的招式,就是猜下一首隨機播放的是哪首歌,對了就獎勵自己會心一笑。

對騎行來說,城市有多繁榮,跟我也沒關係,又不會有一幫小販一邊跑步陪著我,一邊喊著:“兄弟,要(外)掛嗎?”


一個人騎行的孤單只是是沒有人陪,沒有人可以分享。不經意間開始跟自己交流,跟環境交流,跳出城市壓力下的社交思維方式,漸漸地也就不那麼孤單了。


如果你也剛好腦子進水了那就騎個隨便什麼自行車去高寒缺氧風景如畫的地方溜達溜達吧哎我的天這用戶名居然可以起這麼長不知道你能看全嗎如果能的話麻煩給我說一聲吧我代表濟南港溝鎮和西藏拉薩以及國道三么八二么九么零九的全體騎友和揹包客真誠地向你表示感謝記得跟我說啊


一個人騎行會不會很孤單?這要看各人的性格,閱歷,愛好和當時的心境等而定。

我13年第一次騎長途,36人從上海一起環山西騎行,跟著老司機們邊玩邊騎,累與快樂並存,後幾天慢慢發現每當到吃午飯,晚上聯繫住宿時,幾位老司機就爭先恐後地搶著往前衝,還對他們心生感極,為大家按排好食住,是個好人,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了他們“熱心"的動機是拿回扣。哈哈,從此以後我就單人獨行,去過川藏線進西藏,青藏線回家,現除新疆外的中國所有省市。一人獨騎有時會孤獨,但無孤獨感,你只要是住景區騎,必然會遇上或單身或成眾的騎行者,一路結伴同行,每天有青旅必住,亦能遇上同道之人。對的上眼同行同遊同宿喝酒,三觀不合,分道揚鑣。我認為此處好玩,多玩幾天,感覺不好立馬走人,這就是一個人的好處。

單飛在外隨心所欲,我的世界我作主,但切記不可"貪",為人要大氣豁達,安全第一。你說這樣的騎行孤獨嗎?

如無意外,今年四月中旬向新疆單飛了。


老耿429


一個人騎車孤獨也說不上!單飛也有單飛的樂趣!一個人自由自在,可以突破自己,可以超越自己的騎行記錄!2017年十月份一個人單飛陝西沿黃公路!第一天從府谷縣出發溜達到牆頭鄉沿黃公路零公里,然後騎回府谷縣來回一百公里!第二天府谷縣到佳縣160公里。第三天佳縣到太極灣農家樂189公里。第四天太極灣到高柏鄉165公里。第五天高柏鄉到沿黃公路終點華山腳下232公里!難度最大是第四天太極灣到高柏鄉,雖然只有165公里可爬坡里程就接近七十公里!海拔累計爬升四千多米,黑鳥積分一千四百多,這是從來都沒有達到過的騎行數據!











你在遠方我在路上


本人是騎行愛好者,不管是冰天雪地 還是狂風驟雨,40多年來我一直騎行,騎行最長的段路是己四十年了,當時早上六點從臨海縣城出發到下午五點到達永嘉近青田交界處,當時道路又僅小又是小石子。我認為一個人騎車不會孤單而自由自在樂在其中。我騎車會騎行老無能無力止!


周人發91113891


確實很孤單!尤其是眼見著太陽快落山了,還在荒野上騎行,找不到住處,心中就更加“慌慌然”了。

從拉薩騎回西安,有兩次我都是騎行到半夜。(其中一次騎行在蘭州到慶陽的黃土嶺上,正是中秋節,月亮賊大!可看的很遠,彎過一嶺又一嶺,前後在山坳處路過兩個村子,都沒見一絲燈光,也沒聞聽雞叫狗吠,只看到月光下的房屋樹木“剪影”,反倒更令人心虛虛的。)不敢停下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騎!


7672abc


很孤單,但也很快樂。曾經有一段時間瘋狂痴迷於騎行,現在看來那時候還真的是傻的可愛,雖然現在還是喜歡一個人騎行。給大家看一段那時候自己記錄下的話。

也許我生性涼薄,花花世界不去理會,偏愛一人在厚實的的公路上與路人擦肩。

上次的長途騎行,一人,一騎,一行囊。當我離開人來人往的都市踏上國道看到路上的煙火氣越來越少的時候,我是快樂的。

看著周圍建築越來越少,停下躺在周邊的草坡上,自然的顏色印在眼裡,一陣涼風順著頭盔的孔洞滑過頭皮,一種舒服的,讓人心安的感覺從頭頂直灌腳尖。緊繃許久的心一下鬆開的時候,我是癱軟的,一種麻麻的感覺遍佈全身。

目的地還很遠,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出發!當腳踏被踩動,力的作用讓車輪滾動地面,而車又把車輪摩擦地面產生的力量通過腳掌,屁股和手掌又傳遞給我的時候,我是快樂的,我覺得我擁有我車輪下的一切。

針對我上次的騎行回答問題。孤單是肯定會有的,甚至有想過放棄這次騎行,(所以為什麼說人類是群居動物呢。)而且這種想法每天都會出現。最嚴重的一次就是我的精神貌似都恍惚了,腦補一下應該是兩眼呆滯,表情木訥的神遊狀態。然後突然在一個時間點清醒。我都不知道那個時間段裡我是怎麼能騎車的。(肌肉記憶?還是被另一個我給接管了?)想想真的是後怕,慶幸沒有出現意外。所以大家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覺得不對勁麻溜兒的找個地方停下來。

至於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我就是一直騎啊騎啊,然後把那段情緒低谷期給扛過去。(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讓自己忙起來,這句話說的真對。)

不過相比孤單寂寞啥的,獨自騎行給我帶來的快樂更多。但我這種態度是要嚴厲批評的,可以不反對,但千萬別支持!騎行還是人多才快樂。

希望各位騎友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夥伴,時不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長途騎行,或時不時約一場表面100KM實則200KM的騎行。


來只兔子麼


瀉藥

小編在大學時很喜歡一個人騎著山地車到處閒逛。雖然自行車沒有汽車快速,但是騎車可以慢慢瀏覽沿途的風景。在大學期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的小短途騎行。

題主問獨自騎車孤獨嗎?孤獨是挺孤獨的,在你興致勃勃的出發後,開始一定很興奮,希望這樣的場景一直持續下去,好像世界都在自己腳下。尤其是見到路上有車友時更加興奮,會和他們一起騎一段路程,無話不說,就像是好友一樣。但是好友總會離別。就這樣從一群人又變成了一個人,心中多少會有些失落感。

這時你會看著導航,一米一米的增加,但是終點彷彿更加遙遠了。白天的那種興奮感也逐漸消失。也忘記身邊的美景,只是自己在機械的蹬著車輪向前衝。在路途中你會遇到各種困難,缺水、飢餓、日曬、雨淋等等。最重要是疲憊,因為新人騎車很容易體力分配不均,導致開始時玩命騎車,之後體力大幅度下降,甚至會腿部抽筋不能再騎。這時候一定會有放棄的念頭,小編也是如此,但是,你在出發時設定的目標一定是你最想去的地方,每當這時候,一切的疲勞都是浮雲,站起來繼續前行。獨自騎行真是一件痛苦並快樂的事情,尤其是你到達終點的那種成就感。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在出發前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行程,不能只顧著開始痛快,尤其是長途的騎行,需要詳細到每一公里是否有補水點和可以購買食物,如果沒有怎麼辦。而且一定要留出富裕,因為騎車不像開車,收到天氣影響因素很大,萬一下雨和壞天氣是堅決不能逞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