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重新崛起之路,被一場大瘟疫給生生阻止


羅馬帝國的重新崛起之路,被一場大瘟疫給生生阻止

公元527年4月1日查士丁尼一世加冕登基時,羅馬帝國只剩下東帝國的部分地區。雖然東部的君士坦丁堡、埃及、敘利亞發展水平遠遠高於西部蠻族控制下的淪陷領土,但如同之前100多年裡的羅馬皇帝一樣,查士丁尼一世只是一個沒有羅馬的羅馬皇帝,60年前西帝國覆滅後,大半個帝國都在蠻族手中。

查士丁尼登基後的第一項偉大成就也是他乃至整個羅馬帝國最偉大和長久的成就。他召見了法學家特里波尼波,組建了一個10人的委員會,整理1000年來羅馬混亂複雜的法律,編篡成文法典。公元528年,以特里波尼波為首的委員會開始了編篡法典。14個月後的529年,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整的法典、共10卷的《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完成;533年,共50卷、收錄羅馬歷代法學家論文的《法學階梯》完成;同年,用於法律學習的《法理概要》完成;查士丁尼大帝執政時期的法律《新法典》則要到公元565年才被編輯成集。

羅馬帝國的重新崛起之路,被一場大瘟疫給生生阻止

查士丁尼大帝的這一項成就遠遠比羅馬帝國更持久。今天的法國《民法典》依然在使用《法學階梯》人法、物法、訴訟法的三編體例,德國《民法典》則以《法學彙纂》為藍本,形成了總則、債法、物法、親屬法、繼承法的五編體例。而法、德兩國為其他國家提供了立法範本,使得如今大陸法系國家仍然大多使用查士丁尼大帝時期的民法體例。

查士丁尼大帝時期編篡成的法典統稱《國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是羅馬法的集大成者。恩格斯對此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其為“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形式”,是“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直到500年後,意大利的法學家在博洛尼亞仍然使用《國法大全》教授法學,他們講授羅馬法的機構形成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博洛尼亞大學。

扯遠了......我們說回查士丁尼。查士丁尼大帝同時也是個基建狂魔。他在位時羅馬興建了大批道路橋樑、軍事設施以及奇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公元532年開工、537年完工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羅馬帝國的重新崛起之路,被一場大瘟疫給生生阻止

雖說奇觀誤國,但這個奇觀的加成太大了——它不僅僅是查士丁尼大帝文治武功的象徵,同時把羅馬的影響擴展到了東歐大帝。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壯觀震撼了基輔羅斯的使者,使一個民族皈依了東正教,將她的文化與東正教結合在了一起。

又扯遠了.....查士丁尼大帝的另一項偉業便是收復羅馬帝國淪陷的大片土地。阿非利加、昔蘭尼加、撒丁島、乃至意大利以及帝國光榮的起源地、永恆之都羅馬都回歸了羅馬帝國。

蠻族自4世紀末就不斷入侵羅馬帝國,並直接導致了西帝國的覆滅,如今貝利撒留率領大軍擊敗數倍於自己的敵軍,將蠻族趕出羅馬的國土。這是屬於羅馬的“寇可往我亦可往,攻守異形了”。

事情證明,在公元541年,無論是查士丁尼的統治還是拜占庭帝國本身,都達到了最鼎盛的巔峰。在西部,貝利撒留已經將非洲和意大利全部收復;在東部,他順利打退了波斯人的進攻,現在幾乎馬上就要攻陷波斯首都。從汪達爾人和哥特人手中斂取的鉅額財富被用於建造帝國各處的精美建築。安條克城得到了重建,君士坦丁堡因為輝煌的建築史奇蹟——聖索菲亞大教堂而錦上添花。——Lost to the West

然而不幸的是,鼠疫桿菌沒有給查士丁尼維持這一份榮光的機會。儘管查士丁尼大帝本人對意大利戰場進行了一系列疑似蔣公附體的神操作,使與蠻族的戰爭不得不多打了十幾年。但羅馬榮光不再的根源,是大瘟疫嚴重削弱了羅馬的國力,使得羅馬很難擴大甚至維持她的戰果。

由於歷史長河帶走了太多東西,我們無法對這場瘟疫帶來的破壞進行詳細地判斷,比如它的具體傳播路徑,哪一年幾月幾日到達哪座城市,確診、疑似多少病例。但僅僅是大致判斷,就足以讓我們瞭解它的嚴重性:

不同歷史學家對大瘟疫死亡人口的估計是佔全世界10%~30%不等,在歐洲則達到50%;君士坦丁堡40%的人因瘟疫而死,以至於當局不得不挖萬人坑來堆積日益增多的屍體;皇帝本人亦染上瘟疫,不過萬幸隨後痊癒。如果把當年的瘟疫的致死情況放在今天的新羅馬帝國,那結果將是全球7億~21億人病死,紐約500多萬人病死,並且特朗普也沒能倖免(混進了奇怪的東西?)。

"很多的醫生病人的護理人員其他人都不認為這種疾病是通過與病人或屍體接觸而傳染上的。因為有很多焚燒屍體和照顧病人的人都堅持下來而沒有被傳染,而不可思議的是其他人卻在沒有任何預示的情況下感染上了,而且不久就死去了。"——普羅柯比對瘟疫的記述

瘟疫本身帶來的破壞還並不是最嚴重的。由於瘟疫本身帶走了大量人口,而倖存的人中勞動能力又不及瘟疫之前,農業生產是最先被毀滅的——大量成熟農作物無法收割;這很快又造成了城市的糧食緊缺,從而對手工業和商業造成了巨大打擊;在農業、手工業、商業都遭受滅頂之災的情況下,羅馬帝國的財政很快陷入危機;財政危機不僅影響抗疫——畢竟羅馬時代的醫護也是要錢的,還直接打擊了強大的帝國軍隊,羅馬沒有足夠的資金給予軍隊和戰爭足夠的支持,而兵源因大批人口死於瘟疫而大幅減少。

這使得羅馬的復興之路瞬間變得極為艱難——在東邊,波斯帝國趁勢入侵,結果把瘟疫帶回了波斯,兩敗俱傷;在西邊,託提拉展開反攻,而貝利撒留卻無法得到足夠的兵源補充(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要歸因於皇帝夫婦的神級操作)。

雖然在大瘟疫爆發後,羅馬帝國依然收復了西班牙等地。然而國力受挫的羅馬卻失去了維持“我們的海”的能力,查士丁二世、提比略二世、摩裡士、篡位者福卡斯乃至之後的希拉剋略都無能力保住前任留下的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