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臨危受命當"片警"成為社區群眾的"主心骨"


刑警臨危受命當

(通訊員 王威 陳龍 汪萬軍 記者 吳潔 奚偉 王煒傑)

"華騰園的社區民警病倒了,那裡疫情嚴重,需要你去支援!"2月1日,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梨園街派出所刑偵民警張為突然接到命令,要求他緊急支援梨園街華騰園社區警務室,頂替已經染病隔離的同事。張為二話不說,即刻前往華騰園。這一去,便是30多個日夜以社區為家的連續奮戰。

臨危受命 刑警一頭扎進社區


刑警臨危受命當

"來之前只知道這裡的疫情很重,工作很困難,實際情況到底如何,我是兩眼'一抹黑'。"臨危受命的張為感慨。

華騰園警務室管轄的華騰園社區是還建小區,轄區老年人多、外來租戶多。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這裡是疫情的重災區。


刑警臨危受命當

張為來到新崗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社區一起入戶排查。"刑偵查案講究情報信息收集,當'片警'也是如此,我必須先把社區疫情防控的底數摸清楚。"張為說。為了做到"不漏一人",他採取電話加上門走訪的方式逐戶排查,一旦遇到無法聯繫或不太配合的居民,他會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上門核實。為了隨時傾聽居民們的訴求,張為把自己的聯繫方式公佈到社區微信群,張貼到各個樓棟單元。


刑警臨危受命當

一口氣幹了15個日夜,張為把轄區3648戶1萬多位居民全部排查了一遍以後,心裡有底了。"轄區共有'四類人員'125名。另外,80歲以上的老人有600多位、殘疾人102位、孤寡老人6戶、低保戶34戶。"介紹起轄區情況,張為"一口清"。

他協助社區對"四類人員"收治隔離進展情況每天張榜公示;把困難群體分門別類登記造冊,組織網格員定期打電話噓寒問暖,及時解決各種生活困難;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為困難戶團購蔬菜、購買藥品,逐戶送上門。很快,張為就和社區工作人員、轄區居民打成一片。有社區工作人員感慨,"完全感受不到換了一位社區民警。"

"我要去上班,怎麼辦通行證?""能不能去超市買東西?""請問在哪充天然氣?"採訪期間,張為的手機就一直沒停過。對每一位群眾的來電他都耐心解答,內容從小區封控政策諮詢、就醫買藥到困難求助無所不包。張為告訴記者,與當刑警時不同,現在他平均每天要接聽群眾來電近40個,最多時達70多個,有時手機都來不及充電。

真誠勸導 "鐵血硬漢"的柔情時刻


刑警臨危受命當

為了控制疫情蔓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確診、疑似、發熱和密切接觸者等"四類人員"必須全部收治或隔離。此時,張為也迎來了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上門勸導。

特戰隊出身的張為身材健碩,擒拿格鬥、射擊樣樣精通,堪稱"鐵血硬漢"。對他來說,"抓人"是行家裡手,可這"抓人心"的工作還是頭一次。

"因為要和患者近距離接觸,風險大,我們社區幹部大多是女同志,我必須頂上去!"張為說。


刑警臨危受命當

2月17日,社區工作人員來電向張為求助,轄區居民陳先生(化姓)是密切接觸者,本來已答應去集中隔離點,但臨走前又反悔了。工作人員無論怎麼做工作,他都不肯去。張為上門勸說,陳先生倔勁上來了:"我好好的憑什麼要去隔離點?以後廠子裡的同事怎麼看我?"之後便閉門不出。"正面進攻"行不通,能不能"迂迴包抄"?張為從社區幹部口中得知,陳先生是某企業的職工。於是他想了個法子,找到陳先生廠裡多年的師傅,請他出面協助。果然,師傅一個電話,5分鐘就解開了陳先生的心結。

在勸導工作中,張為歸納了"不肯去"的3種理由:自認為症狀較輕;擔心方艙醫院和隔離點條件差;怕交叉感染。於是他使出刑警的"本領",蒐集各種"證據",擔心條件差的,他拿出方艙醫院、隔離點的照片和視頻給他們看;怕交叉感染的,就掏出"收治標準"不厭其煩的介紹,還在網上找了專家的視頻來說服對方。

"將心比心,沒有誰願意生病,所以我在做工作時會盡量多花點時間和耐心去勸說。"張為說。因為上門勸導和轉運工作多在晚上,每次他都要等到隔離人員上了轉運車後才放心,常常工作到凌晨才能休息。

幹"片警"這些天,張為先後上門勸導30餘次,確保了轄區"四類人員"按時"清零",社區工作人員和轄區居民都對他豎起大拇指。

情法相融 成為群眾最信賴的人


刑警臨危受命當

"社區工作直接面對群眾,一定要剛柔並濟,既要堅持原則,也要照顧群眾感情、服務好群眾。"採訪中,張為提出了自己對社區防控工作的見解。

今年40歲的張為曾是一名特種兵,2004年退伍後參警,成為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的首批特警隊員,參加過多次重大異地救援任務,並曾被公安部抽調赴外地擔任特警教官,有著豐富的處突經驗,作風過硬。


刑警臨危受命當

小區剛開始封閉管理時,部分居民不適應,有人想闖崗外出。一次,轄區有3名年輕人藉口要去公司上班,卻拿不出任何證明,他們仗著人多,態度蠻橫的準備強行闖關,門口的保安眼看攔不住。此時,張為聞訊趕到,他直接杵到大門口,擺出標準的警察戒備姿勢,對3人的行為嚴辭警告,對方頓時被他的氣勢給鎮住。隨後,他向3人講明小區封控政策,又詢問外出的緣由。得知3人是附近企業員工,想回公司食堂就餐後,張為主動聯繫該公司把飯菜送到小區門口交接。"管控嚴一點是對群眾負責,雖然當時會得罪一些人,但相信他們事後一定會理解的。"張為對工作有自己的堅持。

這一個多月,張為一直沒有回家。除了晚上回派出所休息,每天都在社區裡忙碌,配合轉運"四類人員"、引導群眾隔離防控、巡查小區封控情況、宣傳疫情防控政策、解決居民各種困難,……不管大事小事、無論危險與否,在張為看來都義不容辭。

因為辦事有效率,處事又公道,社區、物業和居民都對他非常信賴,無論是疫情防控的大事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為,只要他在場,大家都能安心,有群眾形象的稱他是社區的"主心骨"。

"等疫情結束後,你這位'挑土'的'片警'是轉正還是繼續回去幹刑警呢?"面對記者的提問,張為的回答很乾脆:"我是一名黨員,全憑組織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