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定的悲劇——從《武家坡》看慕容灃的愛情觀

從前幾天認識鍾漢良開始,就開啟了一遍遍的刷他的劇,個人認為《來不及說我愛你》是鍾漢良演技的巔峰之作,可能這部劇的女主是李小冉吧,棋逢對手,演技制一路飆升。

第一次看這部劇,只是覺得男女主顏值高,演技棒,加上先甜後苦的故事設定,很讓人入戲。於是我又開始了二刷之路。

這次再看,顏值和演技已經不是觀注的重點了,重點放在了故事的延續性上了。原來這部劇的悲劇色彩,早早的就設定了。

早在靜琬得知只有四少才能救她的未婚夫時,便答應了四少,和他假扮情侶,以給四少的對手一種錯覺,覺得四少沉迷女色,無心事業的假象。

當第一次他們兩個以情侶身份公開出現在大眾面前時,第一次真正的用心交談時,這番談話,已經奠定了他們的悲劇愛情。

四少說,他從小就喜歡聽戲,尤其是《武家坡》。而《武家坡》的故事正是講的是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的故事。王寶釧從一個丞相家的千金大小姐,為了愛情拋棄了原本高貴的身份,原本富貴的生活,跟著薛平貴在寒窯裡苦熬度日。

這個時候的王寶釧像極了我們身邊的很多人,父母不讓嫁,非要嫁,非要在父母面前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可是難道生你養你的父母真的不希望你幸福嗎?我想在愛情面前,多數女孩子的智商基本上為零。把自己的幸福,完全交給一個陌生的男人,這個賭注未免又點大。

王寶釧苦等十八年,最後終於把薛平貴等了回來,做了十八天的皇后,這十八天裡,王寶釧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無憾而終。儘管這十八年裡,挨餓受凍,遭人凌辱,受盡屈辱,她也不曾回頭,回到她的父母身邊去,就這樣默默的等待了十八年,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家閨秀,等到了變成一個粗手大腳的鄉野村婦。

反觀薛平貴呢?做了十八年的駙馬爺,有妻子孩子相伴,有錦衣玉食,王寶釧這人,怕是早已從他的腦海中消失了。就算最後他打算認妻了,卻還是疑心王寶釧是否真的在為他一個人等待。

薛平貴娶了公主,有了顯赫的身份地位,有了明媒正娶的底氣,而那個放棄一切跟隨他的王寶釧,在他的正妻眼中,無非就是一個妾,一個曾經博取自己夫君歡心的妾而已,不值得放在心上。

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氛圍,男人是要做大事情的,女人除了安靜的等待之外,什麼都不要去做,你等著就好,只要那個男人還記得你,還想起你,你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當靜琬說,她不喜歡《武家坡》時,四少很詫異,他說:那些太太小姐都很喜歡這樣的故事,你為什麼不喜歡。這個時候的四少完全忘記了,靜琬不僅僅是一個百年望族裡的大家閨秀,更是一個接受過先進進步思想的留學歸來的知識女性。

在靜琬的認知裡,既有家族的榮譽感,也渴望新思想的獨立性。對於一夫多妾的婚姻制度,她是不認同的,在她的想法裡,夫就是夫,是自己一個人的夫,不是與人分享,與人共享的夫。她願意為了她的夫,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但是妾,是她無法接受的一種身份,要做就是妻,做妾,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的四少,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喜歡的靜琬,喜歡的正是靜琬的不將就,喜歡的是靜琬的認定了,就會不計一切代價的去實現。她為了救自己的未婚夫一命,不惜放棄那個年代,女孩子最看重的名聲,在靜琬看來,沒有什麼比未婚夫的性命更重要。她是接受過新思想的女性,她不會去做一個妾,不會去生活在一個金屋藏嬌的世界裡。

她能理解四少的苦衷,所以她是四少灰暗生活中的一抹陽光。而四少,卻只是把她當作一個尋常的女子對待,只不過這個女子是自己喜歡的罷了。

所有的悲劇從他們兩個第一次真正的交談時,就已經開始了。不管是後來的程氏兄妹也好,還是靜琬的未婚夫也好,真正造成他們愛情悲劇的,是他們的三觀不一致。

不過,鍾漢良和李小冉,確實為我們演繹出了一場無可複製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