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古代青樓女子,即為俗稱的“妓女”,在古代封建社會,妓女並非都是倚靠於門前,手持手絹招攬客戶的形象,而是有多種形式存在的。其主要分為:家妓、營妓、官妓、宮妓和民妓等共計五種形式。

家妓:乃系妓女的最初形式,指蓄養於家中的歌姬或者特殊服務作用的女性;當然,也只有封建豪門大戶才有資格和財力蓄養家妓。一定程度上講,宮妓和官妓也屬於特殊家妓,只不過所服務的對象有所不同。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家妓”形象

營妓:隨軍作戰,用以慰藉作戰將士的特殊妓女。

官妓:專指古代封建社會侍奉官員的特殊妓女,隸屬教坊司,主要服務於官員應酬之場合。

宮妓:和官妓有著服務性質上的類同,只不過是專門用以服務天子,類似於清朝時期的樂坊女子。

民妓:即為我們所熟知的妓女類型,也是諸多歷史影視劇中所演繹的主要對象。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民妓”形象

從地位上講,上述五種妓女都系備受壓迫和殘害的所在,毫無社會地位可言,低下卑賤。但如果相比較而言,營妓、官妓、宮妓屬於體制內的“國營妓女”,擁有國家正式編制——樂籍,由國家財政供養,雖然地位地下但生活優渥。而家妓和民妓,相當於個體私人經濟,體制外生存,不向國家伸手,不給政府添亂,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社會地位地下的同時,生活溫飽問題全憑妓院老闆的主觀意願。

有了編制上的不同,妓女的來源也有著巨大差別。

營妓、官妓、宮妓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戰爭中的女性俘虜、罪犯的妻女和家奴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官妓”形象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在其所著《猥談》中,就有過罪臣女眷被罰為官妓的記載:

婦女稍妝澤業枕蓆,其始皆宦家,以罪殺其人,而籍具牝,官谷之而徵其淫賄,以迄今也。

家妓和民妓的來源則更為廣泛,其主要來源為或主動、或被動的“賣身女子”

封建皇權社會中,因為天災戰活,無數的底層民眾時刻掙扎在溫飽的死亡線上,為了生存而被迫將妻女買到妓院或者女性主動選擇賣身以換取活命機會的情況,屢見不鮮。

在封建社會官方文獻或者民間野史記載中,諸如“舟中妓親生者少,皆買自貧家”、“有養良家女為娼優者,悉令其父母領回”等的妓女來源記載,都足以說明“不在編妓女”的來處。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在明末清初時期,著名的“秦淮八豔”中,董小宛、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陳圓圓等人之所以淪落風塵,不是因為家貧就是因為家道中落,均為“無奈選擇”

對於營妓、官妓、宮妓這三種在編的官方妓女,本身就帶有“犯罪”

或者“俘虜”的特點,乃系重點看管對象,管理極為嚴格,想要逃跑基本不可能。

至於家妓和民妓,則有著至少四方面的制約:

1、為活命而不能逃跑

前面已經提及,家妓和民妓一般都是家境貧寒、衣食無依的底層人家女性,在妓院雖說是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和肉體,但畢竟能夠保證溫飽,能夠活命,為什麼要跑?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2、幼時培養,習以為常,不願意逃跑

以宋朝為例,當時,京城裡的中下等人家,不重視生男孩,反而喜歡生女孩。不過,原因和唐朝楊貴妃時代的“不重生男重生女”不同,因為門楣低,她們也難嫁入豪門巨戶,反倒是可以好好地找一個工作。那時,關於女性的工作還相當不少,按洪巽《暘谷漫錄》有載:

“有所謂身邊人、本事人、供過人、針線人、堂前人、劇雜人、琴童、棋童、廚子等級,截乎不紊”

也就是說,這些中下等家庭會根據女孩的資質教她們一些技藝,用來服侍士大夫,以換取富裕的生活。其中,娼妓就是這些家庭所培養女性的重點方向。像這類自幼培養的妓女,因為早已經成為生活習慣,而不願意逃跑。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3、看管極嚴,根本沒機會逃跑

就像諸多影視劇中所演繹的一樣,古代青樓中的妓女,一般都會配有專門的“服侍”人員,這類服侍人員也肩負著看管、監視的職責。如果稍有名氣或者略有姿色的“名妓”,會配備一名年老女傭,用以打掃衛生、端茶倒水;配備一名年輕女傭,用以鋪床疊被、梳洗打扮;配備兩名或兩名以上男性傭人,用以維持持續和妓女外出時的護送、看管職責。

除此之外,青樓中還有老鴇、打手、小廝、門童等等各色人員時刻注視著妓女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根本就沒機會逃跑。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影視劇中的老鴇形象

4、古代戶籍制度極為嚴格,沒地方跑

中國曆代都嚴格控制人口流動,有一套完備的戶籍制度。統治者明白戶籍制度的重要性,只有隨時掌握各地人口情況,才能更好的徵收賦稅、調派徭役,也能更好地維持地方秩序。連坐法、保甲法等等都是封建統治階層為了完善戶籍制度而實行的有效管理制度。

這就意味著,無論你去哪裡,都必須要解決身份問題。只要去稍遠一點的地方,通過關卡的時候都必須要出示“路引”,也就是官府出具的身份證明。而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小心百姓的舉報。“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一個陌生面孔出現在某地,會第一時間驚動地方官吏的。

古代青樓女子非得花大價錢贖身,就不能逃跑嗎?箇中原因,太無奈

古代“路引”內容

有了嚴格的戶籍制度制約,青樓女子想要逃跑,想要活著逃出青樓基本不可能!

也就是說,如果青樓女子想要脫離苦海,也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攢錢贖身或者傍上大款,為其贖身;二是等到自己年老色衰,再無市場而被青樓驅逐。

參考文獻:《中國娼妓史》、《暘谷漫錄》、《猥談》、《清宮戲班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