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戰疫曙光近在咫尺,復工在即,不管是企業還是員工“艱難度日”,偏偏這兩天蘇寧引爆了這樣的一則新聞,如下: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疫情期間,蘇寧發佈通告要求旗下全產業員工轉變成銷售,全力推廣公司的產品。

看完這裡,有個詞很特別,那就是“全產業員工”。

  • 這意味著公司,蘇寧的前臺、行政、HR、研發、程序員、設計師等,不管你是專員還是經理、總監......全員都得浩浩蕩蕩開展微商銷售。

小編不得不提員工來個感慨: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全員銷售!

其實,疫情這一個多越來,諸多企業紛紛展開“自救”,線下銷售轉為線上微商、直播帶貨等,從銷售部分延伸到全員展開銷售,這是常態,也是值得去嘗試的!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稻盛和夫曾說過:“企業蕭條時期,全體員工必須成為銷售員。”

因此,當因為疫情讓經濟受到巨大影響的今天,主張銷售並非只是銷售部門的事,非銷售部門也要參與其中,甚至貫穿到公司的保安、清潔阿姨。要讓所有員工動起來,在線上開展線上銷售、全員營銷,連經營之神稻盛和夫都是始終倡議的經營理念,難道就不能大幹一番嗎?

全員銷售值得做,只是我們要講究全員銷售的“方法論”並貫徹思維的“執行觀”!

一、全員銷售思維的“是與非”

疫情期間,收入下降,很多非銷售的職場人都在嘗試做銷售,這個事情給每個職場人帶來最大的啟示: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你不一定真的要去做銷售,但你一定要有銷售的思維。

那麼,什麼叫銷售思維呢?簡單來說,就是你要學會站在付錢買單的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自嗨。

其實,這才是全員銷售思維在企業導入最有價值的收穫!為何這麼說呢?

1、全員銷售導入“花好月圓”,恰是時候

很多企業在搞營銷時,總覺得自己的產品最棒,消費者不買單那是沒“眼光”,於是變著各種營銷手段割“韭菜”,尤其是那些後勤支持部門。

雖然這次疫情是特殊情況,剛好這些非銷售部門可以把公司的產品系列推向市場“練練手”,平時都怪銷售部門業績不高,銷售能力是問題。如今,到底產品是不是很完美,直面消費者就是最好的驗證。

  • 這次蘇寧以及其他傳統企業的全員銷售熱潮,讓許多沒有做過前線工作的人覺得膈應,這是因為過去壓根就沒有想過自己所做的工作,與公司的生意經營模式有什麼關係。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通過疫情全員銷售,可以從中折射出來的許多產品問題,就值得我們去反思,從各自的角度思考是否有忽略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畢竟,無論什麼行業,什麼公司,最終的商業模式都是提供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

2、全員銷售不是“威逼利誘”,適得其反

既然全員銷售那麼好,眾多企業紛紛嘗試,為何蘇寧偏偏適得其反,核心問題就是:“全員銷售”並且銷售業績跟員工的KPI掛鉤是否合理呢?

這裡顯然有欠妥之處。這種相當於:這次特殊情況所有員工要幹這個,下一個特殊情況來臨還得繼續全員幹那個,如果沒業績就是能力問題。

疫情期間,企業經營困難有目共睹,讓員工撲到銷售前線無可厚非,只是銷售成果直接與員工業績KPI掛鉤就顯得不合常理。

聽起來像是在激發員工的潛能,其實是間接的逼他辭職。上面已經提到,全員銷售意義不在於到底賣多少,而是讓他們身臨其境直面銷售工作的挑戰。

  • 在小編看來,這個價值遠大於短期內銷售業績的提升。如果簡單粗暴地將工作KPI和銷售業績掛鉤,都不知道員工為了銷售會去幹啥事情了。

二、疫情期間,全員銷售的“方法論”

既然全員銷售關鍵在於“銷售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同時業績也是可以實現一種順帶的新突破。那麼,企業在開展全員銷售一定要有“方法論”。接下來,小編就給開展落地全員營銷提供如下的建議: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1、做好動員:不能硬頒佈,適合從軟啟動開始,逐漸釋放員工的能量,這也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

2、明確告知員工是階段性的:全員抗疫,特殊時期,企業也有困難,但這只是階段性公司和團隊的需要,也許只有1-2個月,並非長期的。

3、宣導讓員工明白背後的意義:這是有利於他人的工作,當非銷售崗位的人員開啟銷售,就能瞭解銷售過程,銷售的苦衷,以及自己產品的賣點與問題等,讓今後團隊的溝通與協作更加高效。

4、明確銷售目標:有目標不代表與績效掛鉤,而是要讓費銷售人員懂得如何入手,讓員工的目標可以分解到每一天,具體要做哪些,否則大家就會陷入迷茫,效率低下。尤其是非銷售人員的目標不能脫離實際,可以從小到大,慢慢樹立信心。

5、培訓銷售流程:不能光有目標,沒有銷售路徑與渠道,一定要組織個簡單的培訓會,如果流程複雜,或銷售專業度偏高,可以讓非銷售崗位協助做好銷售中的某個環節,比如線上目標客群收集、引流等。

6、及時反饋:一定要做到日精進,以日為單位進行統計、反饋、排名等,業績優秀的要立標杆,給予表揚,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營造出銷售競爭的氛圍。

7、額外定機制:針對非銷售人員一定要設定機制,如冠軍獎、達標獎、或者pk等。

8、結合實際情況:有些人的工作任務本身是很重的,所以個別工作量飽和的人,可以申請不參與全員營銷,千萬不能脫離實際,一概論之。

三、疫情下,貫徹全員銷售的“執行觀”

在面臨著如此嚴峻的疫情情況下,所有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人力成本、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攀升;銷售不能見面、沒有業務收入;品牌推廣不盡人意,市場活動無法進行。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采取相應的措施,小編先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1、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激活員工流量

對企業而言,線上銷售渠道無非主要有2種媒體:

A、付費媒體:百度SEM、信息流、各大媒體及垂直類投放平臺,如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等。

其實,這些渠道平時都是通過企業自身操作的方式進行一系列營銷手段的產品業務推廣。如今疫情下,全員銷售是基於員工,甚至是員工的朋友、家人等多維度的引流,這就是相當於把原來用於營銷的推廣費直接回饋給員工。

2、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每一個人的商業價值

每個企業想要快速發展,作為經營者主要控制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開源,另外一方面就是節流。人是企業最大的資產,背後也是成本的體現,疫情期間,如果沒有充分運用員工的價值,那就是一種直接“浪費”,間接增加成本負擔。

那麼,開展線上銷售、全員營銷的貫徹執行,到底要如何做呢?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1、老闆要主動帶頭,讓員工有決心

如果公司的產品或市場業務都是屬於領頭的,想要實現遠程銷售,全員營銷落地,老闆以身作則這往往是前提條件,而且最好是公司內的頂級銷售員,通過這樣的帶動,才能激發全員的決心,跟老闆一起實現疫情期間的銷售計劃與業績。

比如,在一次採訪,格力董事長董明珠透露:為了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格力內部正在推行“全員營銷,線上銷售”政策:為每位員工開個微店,消費者可通過微信直接購買格力相關商品,而且消費者可通過格力員工的店鋪享受內部價格。在這種帶動下,董明珠更是親自帶頭,不到一個月銷售額突破200萬。

2、組織營銷培訓,讓員工有成長

對於非銷部門的員工來說,在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推廣的渠道常用的就是朋友圈、微信群或者親人朋友的轉介紹等。因此,企業要有針對性的就自媒體的營銷能力開展重點培訓,在此小編提議必須提升員工的3大營銷能力: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A、朋友圈營銷能力:培訓重點是教會員工“幾點發朋友圈比較合適?”“如何髮圈不會被屏蔽?”,“如何策劃朋友圈活動”等等。

B、微信群營銷能力:培訓重點是教會員工“如何在別人的群裡種草,能引發購買?”,“怎樣運營好微信群,提升復購率?”“怎麼建立自己的營銷群?”等。

C、文案創作能力:培訓的重點是教會員工“如何寫好朋友圈內容?”等,也可以組織營銷部門專業文案不斷輸出標準參考文案,其它員工結合實際稍微調整即可。

D、懂得設定人設能力:培訓重點是教會員工“如何塑造在微信中的形象,從頭像,暱稱等?”“朋友圈劇本策劃塑造權威感,高勢能且美好生活的人”等等,給自己一個人設。

3、設計分銷提成機制,讓員工多賺錢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說過:“談錢,才是對員工最好的尊重”。企業要讓員工在疫情中不僅不會收入變少,還能多賺錢。那就要在銷售執行中讓更多員工實實在在獲得收入,才能更加觸動員工的積極性,配合度更高。

一般如何設計全員銷售的分成呢?小編曾經有做過個小調查顯示:發現超過90%的員工希望分成比例在25%以上,比例越高,動力越大。

比如,公司的主推產品價格是100元,建議賣出一單要給員工提成一般要在25元以上,這樣的機制,員工的推廣積極性較高,反之,員工就只做配合,有力無心,成效不佳。

當然,主要還是根據各自公司的產品利潤比,如果你的產品利潤較高,可以給出更高的分成比例,做足激勵。

4、選擇工具,讓員工執行更高校

其實,目前開展線上銷售的營銷工具多如牛毛,而且參差不齊,玩法雖然不同,但是營銷主要原理是雷同的,選擇哪一款作為全員銷售的營銷工具非常重要,要有重點,不要全線出擊,否則業績成效就會降低。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一般營銷工具的選擇是建立在員工已經在使用的,或者比較樂於安裝的,比如微信朋友圈或抖音直播等,要把某個營銷工具做透做深,而且可以針對產品不同,給不同員工設定不同的營銷任務,多維度滿足客戶的需求。

從執行的角度而言,要做到標準化、可複製,同時能夠支撐員工在銷售中能及時看到數據分析與反饋,甚至能夠直接變現最好。

5、制定落地制度,讓執行更有力

當你把相關的抽成機制與工具都設定好後,最後一步就是如何提高執行力!

我們都知道,執行力的本質就是檢查,在此基礎上要制定一些符合自己企業的獎懲制度,如果員工能夠執行到位的,給予優厚獎勵,避免員工偷懶或應付,就要針對最基礎的執行不到位時,要有“樂捐”,甚至能夠直接設定當天、當週冠名排名大獎金,直接在微信群裡發放,讓員工看得到。

復工在即,我逃過降薪與裁員,卻逃不過這個

寫在最後:經濟光景好壞,一線永遠是賴以生存的底線

在疫情期間,其實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展線上銷售、全員營銷的方法,其實這是企業開展全員銷售最佳時機,讓非銷售崗位通過訓練與實戰融入一線的銷售工作,體會公司的產品業務,培養銷售思維,無論業績好壞,都值得嘗試。

  • 因為,直面銷售,研究透銷售者,而不是閉門造車,天馬行空,這就是銷售思維的終極境界。

通過這種全員銷售思維的引入,不分崗位,不分職能,全員不自覺地去思考,一旦形成行為模式與習慣,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它帶給你的好處。

畢竟,無論經濟光景好壞,一線永遠是公司賴以生存的底線。


醉井觀商,以小見大,善於思考,樂於分享,更多的商業點評、行業趨勢分析等,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溝通,共贏共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